- 年份
- 2024(2977)
- 2023(4593)
- 2022(4181)
- 2021(4144)
- 2020(3302)
- 2019(7699)
- 2018(7261)
- 2017(14052)
- 2016(8408)
- 2015(9963)
- 2014(10494)
- 2013(9584)
- 2012(9128)
- 2011(8158)
- 2010(8753)
- 2009(7711)
- 2008(7626)
- 2007(7090)
- 2006(6638)
- 2005(6275)
- 学科
- 济(23878)
- 经济(23838)
- 管理(22938)
- 业(20598)
- 企(16294)
- 企业(16294)
- 教学(11511)
- 农(9931)
- 中国(9207)
- 财(9122)
- 理论(8931)
- 策(8092)
- 制(7320)
- 学法(7312)
- 教学法(7312)
- 方法(6941)
- 教育(6917)
- 农业(6148)
- 税(6114)
- 贸(6074)
- 贸易(6071)
- 易(5933)
- 数学(5925)
- 及其(5889)
- 业经(5807)
- 税收(5796)
- 政策(5778)
- 收(5752)
- 银(5750)
- 银行(5746)
- 机构
- 学院(117239)
- 大学(106753)
- 济(42303)
- 经济(41014)
- 管理(38276)
- 研究(37702)
- 理学(31045)
- 理学院(30697)
- 管理学(29965)
- 管理学院(29752)
- 中国(29451)
- 财(23890)
- 京(23240)
- 职业(21485)
- 科学(21145)
- 江(21086)
- 技术(20423)
- 所(19589)
- 范(18903)
- 师范(18747)
- 中心(17935)
- 州(17161)
- 财经(17108)
- 研究所(16882)
- 北京(15549)
- 职业技术(15329)
- 经(15290)
- 技术学院(15253)
- 教育(14848)
- 农(14746)
- 基金
- 项目(63375)
- 研究(56086)
- 科学(48683)
- 基金(39552)
- 家(32075)
- 国家(31687)
- 教育(31279)
- 社会(29697)
- 省(28207)
- 社会科(27895)
- 社会科学(27890)
- 编号(27731)
- 科学基金(27008)
- 成果(24584)
- 划(22824)
- 课题(21868)
- 基金项目(19536)
- 年(19534)
- 资助(17847)
- 性(15888)
- 自然(15883)
- 项目编号(15655)
- 自然科(15492)
- 自然科学(15489)
- 规划(15250)
- 自然科学基金(15183)
- 重点(15060)
- 部(14266)
- 发(14114)
- 阶(13329)
共检索到195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能军 贺静伟
中高职衔接其核心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衔接,是一种内涵式的衔接。文章对烹饪专业高职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中高职院校教学计划的比较、专业教材的对比,分析烹饪专业中高职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为构建中高职一体化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高职 烹饪专业 课程 问题 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春林
"十三五"期间,新的发展形势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着力完善现有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意义重大。当前中高职衔接中存在办学特色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教育衔接存在脱节,师资交流浅且经验不足等四个方面问题。针对中高职衔接失调特征,应在以下方面着力突破:建立中高职衔接保障运行机制;推动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衔接;加强师资建设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平 陈文香
文化基础课程脱节、专业理论课程重复、专业技能(实习)课程倒挂等现象是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课程开发没有摆脱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三段式"课程模式,没有兼顾各类生源的素质差异,以及课程衔接缺乏有效的基础和手段。借鉴澳大利亚培训包体系的经验,为实现中高职课程的和谐衔接,我国可采取如下措施:课程开发打破"三段式"课程模式;建立学分制和弹性选课制,兼顾不同生源素质;构建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关键词:
中职课程 高职课程 和谐衔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霍骁象 赵哲 许俊峰
本文在对部分中高职院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策划。把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起来的目的是打破目前职业教育间的屏障,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降低教育资源的消耗,提高各层次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中高职 课程 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鸿
当今时代,通信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巨变,进而改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模块化课程设计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着眼于全职业生涯周期的课程组织新模式。文章阐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背景下模块化课程设计的内涵与意义;从模块化课程开发、模块化课程教学及模块化课程考评等角度,揭示了当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下模块化课程设计的问题;从模块化课程建设原则、课程开发策略、课程教学策略及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策略等层面,提出基于模块化课程设计的中高职教育衔接对策。
关键词:
模块化 课程建设 中高职教育衔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世光 王月穆
以《国家职业标准》作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主要介质时,会受到《国家职业标准》尚不完善、与正规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不同,以及中、高级工知技要求界限有时欠清楚等制约;建议以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等补充尚未出台的职业标准,将职业特定技能与核心技能放到同样的高度去对待,根据企业、学校的实际把握等级差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小飞 祝丽霞 崔畅丹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作为省中高职衔接试点专业经过前期的积极探索,第一批学生已经完成中职阶段3年的学习,经过选拔进入高职阶段,通过调研发现在中高职在教学管理的衔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运行制度不完善,因此建议成立中高职发展管理机构对参与中高职衔接工作的各部门进行统筹管理,建立交流沟通机制、教师对接帮扶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质量监控机制,完善升学选拔制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教学调研 质量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堵有进
中高职衔接历经数年试点,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如试点项目的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相关院校参与试点的积极性有待提升、衔接课程体系有待完善、转段升学考核有待改进、相关衔接机制有待建立等。为破解这些问题,要加大项目宣传力度,激发院校内在动力,建立衔接课程体系,明确升学转段标准,构建政府支持机制,开展衔接专题研究,以确保中高职衔接工作健康有序地推进。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高职衔接 一体化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关剑 王玲启
不断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意义重大。本文对我国中高职衔接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对中高职衔接认识上的误区进行了分析。探索了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关键问题: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生源质量不高;行业、企业参与度不高,有待深度合作共赢;中高职教育在多方面表现脱节;中高职师资间缺乏沟通且普遍实践经验不足。最后,针对这些关键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误区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跃东
江苏省从2012年开始实施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近3年来建设机制不断完善,试点项目规模迅速扩大,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但在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实施层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不到位、没有形成高质量课程标准等。要推动中高职衔接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促进中高职衔接项目质量的整体提升,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三个层面齐抓共管,努力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和中高职院校共为主体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高职衔接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甜甜
中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两大重要部分,两者的有机衔接是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广东省广告设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实践,对该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衔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系统设计,分段递进"的中高职课程体系;完善课程评价方案;建立衔接管理制度和中高职师资常态交流机制。
关键词:
广告设计专业 中高职衔接 问题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鑫 柳燕
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纵观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实际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统一、以学制衔接为主的衔接模式、课程衔接体系和专业设置不连贯、技术技能等级衔接不畅通是存在的显要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自社会、政府和学校三个层面。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设定连贯的中高职培养目标、"学制衔接"向"内涵衔接"转变、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搭建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等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培养目标 课程衔接 衔接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 肖艳婷 雷姗姗
现阶段,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表现为学科课程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中高职课程各自为阵、课程设置缺乏对接意识以及课程衔接缺乏必要的基础和手段。中央集权的职教课程管理体制、社会配合程度低、生源的素质差异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方式不合理等是制约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几个主要因素。据此可以从制定有利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制度、建立多元参与的沟通平台、改革教学管理、课程的模块化设置与系统化开发等方面促进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
关键词:
中高职课程衔接 现状 制约因素 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在《江苏高教》2013年第3期撰文分析了中高职课程形成的路径、展开的逻辑、课程分段的处理以及课程任务的分担四大问题。就课程形成的路径而言,目前许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是按对照式或下延式路径展开。这两种设计路径不能满足中高职衔接最为重要的目的,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琳佳 芦京昌
尽管中高职衔接的模式有多种,但课程衔接始终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实践证明:模块化课程比较适用于中高职的课程衔接。即由中职、高职和企业相关专家共同开发、设计,适用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贯通模块系统。其中,中职和高职模块均可层层分级,形成不同的子模块。各模块相对独立,又可避免重复和遗漏,组成中高职交互和递进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训系统。只有从理念和做法上进行模块化课程贯通的系统性改革,才能真正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课程衔接 模块化课程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