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1)
2023(12010)
2022(10098)
2021(9692)
2020(7992)
2019(18337)
2018(18118)
2017(34091)
2016(18492)
2015(21171)
2014(21533)
2013(20086)
2012(18123)
2011(16027)
2010(15765)
2009(13702)
2008(13084)
2007(11404)
2006(9406)
2005(8041)
作者
(48778)
(40659)
(40468)
(38600)
(25794)
(19396)
(18657)
(16044)
(15694)
(14462)
(13976)
(13511)
(12877)
(12600)
(12405)
(12391)
(12309)
(12121)
(11783)
(11604)
(10173)
(9794)
(9759)
(9576)
(9078)
(9005)
(8991)
(8959)
(8190)
(8180)
学科
(66595)
经济(66506)
管理(54228)
(47698)
(41250)
企业(41250)
方法(32171)
数学(27047)
数学方法(26567)
(18978)
中国(18138)
(17806)
理论(17085)
业经(15711)
(15239)
(13659)
技术(13256)
(12124)
财务(12068)
财务管理(12027)
地方(11806)
农业(11641)
(11586)
企业财务(11347)
(11279)
贸易(11274)
教学(11046)
(10935)
(10781)
教育(10760)
机构
学院(250853)
大学(245540)
管理(96736)
(94588)
经济(92402)
理学(83452)
理学院(82623)
管理学(81037)
管理学院(80580)
研究(74599)
中国(55331)
(50582)
(45264)
科学(45099)
(38127)
财经(36321)
中心(36298)
(35175)
(34821)
(34789)
业大(34444)
师范(34433)
技术(33190)
(33116)
研究所(31848)
(30453)
北京(30448)
经济学(29306)
职业(27957)
(27686)
基金
项目(171481)
科学(136186)
研究(132407)
基金(122355)
(105153)
国家(104226)
科学基金(91075)
社会(81779)
社会科(77381)
社会科学(77366)
(69274)
教育(65146)
基金项目(64694)
(57714)
自然(57653)
编号(57365)
自然科(56369)
自然科学(56353)
自然科学基金(55324)
资助(48834)
成果(46300)
课题(39523)
重点(38981)
(38174)
(37083)
(36348)
项目编号(35313)
创新(34339)
教育部(33738)
国家社会(33532)
期刊
(100198)
经济(100198)
研究(69000)
中国(49814)
教育(41999)
(37320)
学报(35827)
管理(35689)
科学(32314)
(30561)
大学(28429)
技术(27799)
学学(26179)
农业(20573)
(18704)
金融(18704)
财经(17856)
业经(17562)
职业(15691)
经济研究(15646)
(15448)
图书(15435)
问题(12994)
(12172)
论坛(12172)
理论(11886)
(11764)
财会(11487)
科技(11171)
技术经济(10961)
共检索到359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红荃  陈燕妮  
知识整体理论强调活性知识、感性知识、理性知识间的动态关联、相互转化,彰显着整体性和系统性,为中高职文化基础课程、实践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彼此间内容的横向融合及纵向延伸提供了理论基础。总结并阐述国内外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实然状况,通过借鉴国内外经验,利用知识整体理论分别从课程的内容选择及结构两方面探索适合现有国情的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路径:在课程内容选择上,立足于课程内容衔接,从不同素养层次的价值引领、社会技能需求、理实一体出发,多维度考量以良性适配课程内容体系;在课程内容结构上,立足全局把握整体,单一课程内容从纵向衔接出发,以工作过程系统化实现单一课程内部的知识递进;整体课程内容从横向衔接出发,在动态运作中实现课程的整体化运转。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月芳  
中高职衔接的本质是能力的衔接,它是通过课程的衔接来实现的。文章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从岗位(群)衔接—能力衔接—课程内容衔接—课程结构衔接-技能等级证书衔接的技术路径,并通过职业能力结构化、课程体系模块化来构建标准化通用接口,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英  王东群  
本文在分析中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衔接的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探讨课程衔接实质,构建中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显性课程内容衔接的框架图,及中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衔接的实施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雪松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高职衔接的办学模式越来越成为职业院校的首选。然而,尚不完备的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制约了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工作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做好团队建设、典型职业活动分析、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研制等环节的工作,以保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完备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龙洋  
"3+2"中高职衔接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课程体系设计则是"3+2"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本文结合开展"3+2"中高职衔接改革实验的实际经验,从课程体系衔接的工作基础、基本原则和衔接要点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3+2"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江勇  
本文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点是课程体系的衔接,应针对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衔接现状,整体优化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本位"的模块式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有效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科学合理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桂萍  宋烨  
课程衔接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落脚点。针对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主要存在的问题,从中高职电子类专业毕业生所从事或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工作岗位出发,理清典型工作任务,使中高职电子专业培养规格更加明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对中高职衔接电子类专业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利平  师海歌  刘红达  
加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分析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就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目标衔接、课程评价衔接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进而实现中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祝海英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长春市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动画后期合成与特效制作精品课程建设为例,对中高职衔接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整合与实施的实践性做法做出了全面总结,为中高职衔接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岩荣  
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而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关键。以会计专业为例,按照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构建ERP环境下以职业岗位能力本位、职业资格认证、创新创业教育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并提出理论模型,从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三个方面提出课程体系衔接的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熹  
本文以"职教集团"为平台探索如何在中高职"3+2"分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实现完美衔接,搭建中高职衔接"立交桥",并为其他院校更好实现"3+2"中高职教育衔接提供了具体思路与方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乾平  俞林  
针对目前中高职机械类专业在教学内容上有重叠、培养时间过长等情况,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构建由基础课、专业课、素质教育课、实践课构成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基本框架,制定中高职衔接的接力标准,使中高职人才培养形成连续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琳佳  芦京昌  
尽管中高职衔接的模式有多种,但课程衔接始终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实践证明:模块化课程比较适用于中高职的课程衔接。即由中职、高职和企业相关专家共同开发、设计,适用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贯通模块系统。其中,中职和高职模块均可层层分级,形成不同的子模块。各模块相对独立,又可避免重复和遗漏,组成中高职交互和递进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训系统。只有从理念和做法上进行模块化课程贯通的系统性改革,才能真正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  肖艳婷  
中高职层次衔接即连续性,中高职衔接的实质是课程衔接。构建职教学科体系的基础、实现中高职一体化的现实诉求和体现职教课程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逻辑起点。中高职课程衔接有四个主要条件:中高职衔接的制度及政策保障;中高职一体化理念及实践的不断推进;中高职课程目标一致性和内容递进性;以企业为载体的中高职沟通平台的建立与完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俊文  邹心遥  夏晓冬  
2010年广东省制定了开展对口自主招生"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的政策,这一政策对于促进广东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政策的实施方面则需要继续探索。针对此现状,文章对国外先进国家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以及目前国内"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的现状进行了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从生源的选拔、专业的设置、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因材施教四方面给出了建议,以期为广东省"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政策的实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