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98)
2023(4191)
2022(3731)
2021(3654)
2020(2953)
2019(6821)
2018(6405)
2017(12939)
2016(7586)
2015(8757)
2014(9246)
2013(8627)
2012(8252)
2011(7372)
2010(7891)
2009(7072)
2008(6996)
2007(6431)
2006(6103)
2005(5781)
作者
(20108)
(16533)
(16270)
(16071)
(10778)
(7817)
(7515)
(6480)
(6389)
(6251)
(5591)
(5517)
(5447)
(5381)
(5370)
(5188)
(5021)
(4953)
(4886)
(4792)
(4427)
(4070)
(4040)
(3933)
(3861)
(3813)
(3765)
(3753)
(3429)
(3334)
学科
(24373)
经济(24333)
管理(22789)
(20880)
(16457)
企业(16457)
(10323)
(9268)
中国(9218)
(8143)
(7493)
方法(6927)
农业(6431)
(6217)
(6129)
贸易(6126)
业经(6013)
理论(6012)
(5987)
及其(5938)
(5917)
银行(5913)
税收(5893)
(5848)
地方(5841)
政策(5838)
数学(5812)
(5658)
数学方法(5573)
方针(5193)
机构
学院(107196)
大学(96112)
(42215)
经济(41043)
管理(37126)
研究(35327)
理学(30056)
理学院(29762)
管理学(29246)
中国(29135)
管理学院(29053)
(23724)
(20871)
(19193)
科学(19178)
职业(18865)
(18246)
技术(17775)
财经(16893)
中心(16639)
研究所(15606)
(15590)
(15098)
(14306)
师范(14237)
(14193)
北京(13911)
职业技术(13513)
技术学院(13468)
(12589)
基金
项目(57966)
研究(50362)
科学(45737)
基金(38211)
(31138)
国家(30774)
社会(28549)
社会科(26862)
社会科学(26858)
科学基金(26410)
教育(26027)
(25271)
编号(24465)
成果(21226)
(20506)
基金项目(18802)
课题(18670)
资助(17026)
(16498)
自然(15482)
自然科(15092)
自然科学(15089)
自然科学基金(14800)
(14408)
项目编号(13688)
重点(13512)
规划(13383)
(13336)
(13021)
(12486)
期刊
(55224)
经济(55224)
研究(36565)
中国(25215)
教育(22072)
(18052)
(15715)
金融(15715)
管理(14896)
(14295)
技术(13230)
职业(11041)
科学(10300)
学报(9784)
业经(9484)
农业(9287)
财经(8355)
经济研究(8254)
大学(8089)
(7531)
论坛(7531)
学学(7318)
问题(7257)
(7223)
技术教育(6923)
职业技术(6923)
职业技术教育(6923)
(6847)
国际(6035)
(5561)
共检索到178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堵有进  
中高职衔接历经数年试点,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如试点项目的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相关院校参与试点的积极性有待提升、衔接课程体系有待完善、转段升学考核有待改进、相关衔接机制有待建立等。为破解这些问题,要加大项目宣传力度,激发院校内在动力,建立衔接课程体系,明确升学转段标准,构建政府支持机制,开展衔接专题研究,以确保中高职衔接工作健康有序地推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戴飞  徐云青  
高职教育如何更好地与中职教育相衔接,这不仅是中、高职教育本身的需要,也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浙江省五年制中高职衔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扩大衔接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衔接过程的监管,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以促进衔接工作顺利开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春林  
"十三五"期间,新的发展形势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着力完善现有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意义重大。当前中高职衔接中存在办学特色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教育衔接存在脱节,师资交流浅且经验不足等四个方面问题。针对中高职衔接失调特征,应在以下方面着力突破:建立中高职衔接保障运行机制;推动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衔接;加强师资建设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厚望  
随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推进,中高职衔接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但当前中高职衔接仍存在延伸通道受限、衔接功利性较强、缺乏操作细则等问题,需要从定位、顶层设计、课程衔接、更新专业目录等方面进行推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关剑  王玲启  
不断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意义重大。本文对我国中高职衔接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对中高职衔接认识上的误区进行了分析。探索了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关键问题: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生源质量不高;行业、企业参与度不高,有待深度合作共赢;中高职教育在多方面表现脱节;中高职师资间缺乏沟通且普遍实践经验不足。最后,针对这些关键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跃东  
江苏省从2012年开始实施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近3年来建设机制不断完善,试点项目规模迅速扩大,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但在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实施层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中高职一体化衔接不到位、没有形成高质量课程标准等。要推动中高职衔接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促进中高职衔接项目质量的整体提升,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三个层面齐抓共管,努力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和中高职院校共为主体的管理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甜甜  
中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两大重要部分,两者的有机衔接是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广东省广告设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实践,对该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衔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系统设计,分段递进"的中高职课程体系;完善课程评价方案;建立衔接管理制度和中高职师资常态交流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鑫  柳燕  
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纵观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实际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统一、以学制衔接为主的衔接模式、课程衔接体系和专业设置不连贯、技术技能等级衔接不畅通是存在的显要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自社会、政府和学校三个层面。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设定连贯的中高职培养目标、"学制衔接"向"内涵衔接"转变、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搭建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等相应的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振元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作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由来已久,但是在长期的教育发展现实中却举步维艰。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根本的原因在于"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而围绕体制制约又盘结着课程不衔接、专业不匹配、学制不融合等多重制约因素。2015年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规定的"全面实现中高职衔接"之年,长期形成的困局必须破解,而破解这一困局需要树立系统思维,从长计议、精细安排,以体制改革创新为抓手,课程衔接、专业匹配、学制融合等多重要素协同推进,注重调动中职和高职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合力攻关,努力将写在纸面上的美好愿景变为当下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成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光伟  
目前,我国中职升高职以纸笔考试为主,缺乏直接升学的通道,制约了中高职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建立中职生综合素质评价升学、中高职贯通培养、保送升学等灵活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拓宽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湛年远  谭永平  
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重要通道。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时期,要从招生考试、课程改革、联合培养以及考核评价、平台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和建立中高职衔接贯通、产学研用合作协同的系统化育人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成明  张棉好  
中高职的有效衔接不仅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方面,也是职业教育优化内部结构、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明确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积极树立服务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职业教育有序发展以及注重学生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理念,分析当下中高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培养目标层次性不清晰、专业设置缺乏整合、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管理制度偏失等具体问题,继而提出通过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等对策来促使中高职实现内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元君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职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当前,中高职衔接不畅成为职教领域的关注点。文章以上海市为例,调查了中高职衔接现状,探究了中高职衔接存在的关键问题,这些关键问题包括中高职衔接中的培养目标问题、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问题以及中高职衔接中的制度问题。与此同时,文章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分析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这些关键问题,以期为我国中高职顺利衔接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小飞  祝丽霞  崔畅丹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作为省中高职衔接试点专业经过前期的积极探索,第一批学生已经完成中职阶段3年的学习,经过选拔进入高职阶段,通过调研发现在中高职在教学管理的衔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运行制度不完善,因此建议成立中高职发展管理机构对参与中高职衔接工作的各部门进行统筹管理,建立交流沟通机制、教师对接帮扶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质量监控机制,完善升学选拔制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孟源北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高技能人才的关键。通过对中高职衔接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制约中高职衔接存在的关键问题:教育层次价值取向的社会基础根深蒂固、中高职专业设置契合度较低、国家职业标准及就业准入制度不完善、中高职课程结构衔接错位、中高职教育科学体系缺位,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