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48)
- 2023(5462)
- 2022(4703)
- 2021(4362)
- 2020(3621)
- 2019(8144)
- 2018(7934)
- 2017(14177)
- 2016(8725)
- 2015(10336)
- 2014(10749)
- 2013(9727)
- 2012(8916)
- 2011(7992)
- 2010(8285)
- 2009(7321)
- 2008(7157)
- 2007(6459)
- 2006(5776)
- 2005(5444)
- 学科
- 管理(28228)
- 济(24520)
- 经济(24454)
- 业(22977)
- 企(19979)
- 企业(19979)
- 制(11269)
- 财(10416)
- 理论(8870)
- 体(8713)
- 中国(8659)
- 教学(8649)
- 方法(8019)
- 农(7473)
- 教育(7272)
- 业经(6980)
- 体制(6749)
- 数学(6581)
- 数学方法(6470)
- 技术(6332)
- 务(6264)
- 学法(6256)
- 教学法(6256)
- 财务(6247)
- 财务管理(6230)
- 企业财务(5927)
- 银(5668)
- 银行(5651)
- 学理(5549)
- 学理论(5549)
- 机构
- 学院(119678)
- 大学(111364)
- 济(42917)
- 经济(41750)
- 管理(39330)
- 研究(37320)
- 理学(32849)
- 理学院(32479)
- 管理学(31921)
- 管理学院(31691)
- 中国(26760)
- 财(24259)
- 京(23547)
- 职业(20853)
- 江(20711)
- 技术(20596)
- 科学(20547)
- 所(18348)
- 财经(18080)
- 中心(16707)
- 农(16667)
- 经(16243)
- 范(16225)
- 研究所(16103)
- 师范(16066)
- 州(16049)
- 技术学院(15082)
- 职业技术(15018)
- 业大(14920)
- 北京(14740)
- 基金
- 项目(73973)
- 研究(61967)
- 科学(57823)
- 基金(48949)
- 家(41004)
- 国家(40580)
- 社会(35861)
- 科学基金(34982)
- 教育(34155)
- 社会科(33716)
- 社会科学(33710)
- 省(32974)
- 编号(28414)
- 划(26544)
- 基金项目(25598)
- 成果(23976)
- 课题(22418)
- 制(20737)
- 自然(20635)
- 自然科(20145)
- 自然科学(20140)
- 资助(19933)
- 自然科学基金(19781)
- 年(19438)
- 重点(17849)
- 性(17205)
- 部(16989)
- 创(16617)
- 规划(16479)
- 项目编号(16305)
共检索到187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澍清
制定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中高职衔接工作的关键,在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实践中,应遵循人才系统培养规律,明确编制的基本原则,并以中高职能力差异及其"接口"分析为基础,构建中高职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以加强通识教育为特色,以制定中高职有效对接的管理办法为保障,为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人才培养方案 编制 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鑫沛 曹会元
中高职衔接作为中职、高职教育发展的"立交桥",是探索构建技能型人才选拔和培养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职业目标衔接不连贯、课程体系衔接不当、课程内容重复等问题,通过对机械制造专业的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制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在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上,完成机械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少华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校可持续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提出了"工学五融入"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考评、课程教学五方面与企业相融合,从而适应区域产业需求,强化中高职衔接制度建设,积极探索苏北欠发达地区中高职衔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工学五融入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佩秋 高芳
制定系统完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中高职衔接工作的核心,而政策支持、多方参与,目标明确、层级清晰,能力递进、整体优化,合理设置、对点衔接则是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关键。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为例,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从专业人才目标确定、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实践了中高职衔接"2+3"人才培养,并提出在整体设计、分段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资源共享是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实施的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洪少华 赫焕丽
文章分析了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梳理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的问题,提出应建立科学的培养目标模式,构建"一体化"的培养结构模式,实行产学结合教育模式,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模式,以此促进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
中职 高职 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爱民 张晓雷 覃岭
本文针对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重叠及衔接脱节等问题,提出了采用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教学的解决措施,并举例说明了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衔接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胜男 周春林
立足国家对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日益重视、职业院校发展对中高职衔接的实际需要及酒店行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三方面背景,选取六个省份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试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作为研究文本,就衔接模式、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师资队伍、实训实习等内容进行比较。发现中高职衔接模式省际之间存在差异,需更加标准化;衔接试点行业现状调研不足,需更加科学化;衔接人才培养目标表述各异,需更加精准化;衔接课程模块设计随意性强,需更加规范化。建议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以酒店管理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整体设计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为工作思路,打通人才成长通道,真正搭建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立交桥。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酒店管理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怡萍
本文通过大量调查和深入研究,分析了目前中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现状,指出了中高职培养目标高度重叠、缺乏层次等问题,提出了目标定位必须把握就业领域、目标岗位、职业能力3个要素,并通过就业领域、目标岗位、发展速度、职业能力、职业层级及资格,去区分中职与高职的专业培养目标,实现中高职培养目标的有机衔接。中高职衔接专业培养目标由总体培养目标、中职学段培养目标和高职学段培养目标三部分组成,采取"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方式,能够清晰、具体、全面地表述培养目标。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培养目标 职业岗位 职业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志梅 祝成林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合作、衔接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与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学生本位的缺失有一定的关系。基于学生本位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是从学生出发,在政府政策支持、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选择权利,即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层次性、课程体系突出选择性、考核录取采取多元性、师资合作双边性,其具体实施路径包括:建立符合中高职衔接要求的制度体系、强化中高职合作组织建设、构建运作机制、形成以评价促管理的措施等。
关键词:
学生本位 中高职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盛健 唐林伟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衔接的前提。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长期以来犯了简单"二分法"的错误,但总体而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双重性特征:既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又要培养合格公民。中高职衔接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盲目进行衔接;高职"引领"中职发展以及职业教育自身吸引力被弱化。克服这些问题的主要策略包括:对中高职衔接进行合理定位、科学设计和全面实施。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 中高职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进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基础前提。尽管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进,但调查发现,中高职衔接至今还存在着社会重视不够、办学条件差、生源不足、学生基础差、生存压力过大、衔接意识差、办学理念难提升、招生制度改革难突破、利益均衡问题难协调、办学基础条件难统一等诸多现实问题。推进中高职衔接工作,一要解决认识观念、体制机制、政府政策支持的问题;二要着力解决统筹推进、基础缺失和支持保障的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管弦
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及其社会适应性,拓展高职教育生源等具有实践意义。它在衔接内容上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质量监控等方面,在衔接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转段"考核标准、专业衔接口径以及中职学校与技工类学校的差异问题。在实践中,要根据自身的价值取向选择适合的衔接专业,突破体制壁垒,兼顾中职学校与技工类学校,适当确定高职院校对口中职专业的布点范围。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三二分段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佩秋
针对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衔接不畅等情况,文章提出通过对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统筹规划,解决中高职相互独立、人才培养缺乏一贯性和互补性以及课程有效对接的问题,将"整体设计、分段培养"方案落到实处,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整体设计 人才培养 课程对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云秀 陈保荣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如何使职业教育在产业转型和增强国家软实力方面发挥积极促进作用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确定产业结构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中高职的人才培养方向以及有效衔接对策:培养目标纵向延伸和培养规格横向发展;依据产业升级调整专业设置;从产业需求角度研究工作岗位确定课程;拓宽招生渠道增加自主招生、推荐入学、保送升学等形式。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岗位需求 人才培养 中高职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绪光 任艳
"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是近几年各地已经开始试行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文章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对"3+3"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模式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3+3"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现实意义以及"3+3"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模式的关键点,提出了"3+3"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一些具体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