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
2023(894)
2022(867)
2021(850)
2020(754)
2019(1640)
2018(1385)
2017(2292)
2016(1734)
2015(2307)
2014(2686)
2013(2211)
2012(2008)
2011(1758)
2010(1780)
2009(1075)
2008(927)
2007(791)
2006(639)
2005(512)
作者
(3655)
(2983)
(2964)
(2923)
(1902)
(1440)
(1382)
(1301)
(1300)
(1149)
(1069)
(1050)
(1031)
(1019)
(993)
(991)
(972)
(941)
(937)
(935)
(869)
(803)
(798)
(786)
(760)
(750)
(730)
(683)
(665)
(636)
学科
教学(3239)
管理(3211)
学校(2970)
理论(2712)
(2556)
经济(2550)
学法(2478)
教学法(2478)
学理(2286)
学理论(2286)
技术(2257)
中国(2060)
教育(1962)
(1898)
高等(1882)
职业(1861)
职业技术(1834)
技术学校(1747)
高等职业(1735)
(1547)
企业(1547)
政治(1207)
思想(1206)
思想政治(1190)
政治教育(1190)
治教(1190)
德育(1189)
方法(953)
(813)
贸易(813)
机构
学院(23271)
大学(13596)
职业(13288)
技术(10938)
职业技术(9933)
技术学院(9486)
研究(5125)
(4787)
管理(4629)
经济(4541)
(4392)
(3745)
理学(3633)
理学院(3591)
教育(3534)
管理学(3474)
管理学院(3451)
(3301)
科学(3078)
(3066)
师范(3042)
职业学院(2770)
中国(2766)
(2663)
研究所(2326)
中心(2251)
师范大学(2244)
(2240)
业大(2032)
工程(1944)
基金
研究(13754)
项目(13023)
科学(10380)
教育(9886)
编号(8626)
(7951)
课题(7167)
(6909)
基金(6638)
(6217)
成果(6140)
社会(5872)
高职(5458)
社会科(5455)
社会科学(5452)
(5137)
国家(5056)
(4867)
主持(4821)
主持人(4781)
规划(4771)
(4512)
科学基金(4417)
项目编号(4229)
(4182)
年度(4125)
职业(4061)
研究成果(3878)
(3781)
重点(3666)
期刊
教育(12563)
职业(9404)
中国(7263)
技术(7231)
技术教育(6278)
职业技术(6278)
职业技术教育(6278)
(4840)
经济(4840)
研究(4166)
(3978)
论坛(3978)
职教(3539)
管理(1867)
学报(1791)
(1580)
大学(1499)
科学(1417)
(1329)
学学(1278)
成人(1159)
成人教育(1159)
图书(1114)
(977)
农业(892)
财经(868)
国际(841)
书馆(801)
图书馆(801)
(789)
共检索到31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健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职业教育上升通道,推进中职与高职、本科、研究生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衔接,培养各层次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不等于低学历教育,提升学历层次和胜任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层次是必然要求,中高衔接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化培养是有效路径。应该尽快破除职校生升学不务正业、只有普高生升学才是正道的陈腐观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光伟  
目前,我国中职升高职以纸笔考试为主,缺乏直接升学的通道,制约了中高职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建立中职生综合素质评价升学、中高职贯通培养、保送升学等灵活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拓宽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芦京昌  
本文就浙江省中高职衔接工作在操作层面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从选拔方式、课程衔接、提前介入、工具课和技能课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完善选拔比例、加强课程衔接、高职提前介入、抓好工具课和技能课等改革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在《江苏高教》2013年第3期撰文分析了中高职课程形成的路径、展开的逻辑、课程分段的处理以及课程任务的分担四大问题。就课程形成的路径而言,目前许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是按对照式或下延式路径展开。这两种设计路径不能满足中高职衔接最为重要的目的,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兴洲  耿悦  
目前,中高职衔接已成为应对职业教育外部改革与内在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而课程衔接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中高职衔接背景下"课程链"的建构是对课程衔接实践理念指导的初步探索。以德、美两国为代表的国际背景为基础,从"课程链"的内涵、意义、建构的具体要求以及保障等四个方面来阐释,强调课程衔接要依据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突出衔接的灵活性、人本性与规律性等特征,在国家政策、优质师资队伍以及评价机制等保障体系下,以课程衔接推进中高职的有效衔接,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春林  
"十三五"期间,新的发展形势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着力完善现有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意义重大。当前中高职衔接中存在办学特色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教育衔接存在脱节,师资交流浅且经验不足等四个方面问题。针对中高职衔接失调特征,应在以下方面着力突破:建立中高职衔接保障运行机制;推动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衔接;加强师资建设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国庆  石伟平  
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该问题的本质既不是如何推进局部办学实体之间的衔接,也不仅仅是如何使高职教育体现出相对于中职教育的高等性,而是如何通过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实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一重要战略目标。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应在思维模式上突破当前的"定位说"之争,采用课程论的思维模式,从对具体课程内容的分析出发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明确定位及衔接。在方法上,则应采取从职业岗位到工作任务再到职业能力的逐层推进技术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振元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作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由来已久,但是在长期的教育发展现实中却举步维艰。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根本的原因在于"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而围绕体制制约又盘结着课程不衔接、专业不匹配、学制不融合等多重制约因素。2015年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规定的"全面实现中高职衔接"之年,长期形成的困局必须破解,而破解这一困局需要树立系统思维,从长计议、精细安排,以体制改革创新为抓手,课程衔接、专业匹配、学制融合等多重要素协同推进,注重调动中职和高职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合力攻关,努力将写在纸面上的美好愿景变为当下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成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松林  纪昌峰  叶晓星  
对中高职衔接办学管理的研究表明:中高职衔接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管理的有效性低,学生管理是薄弱环节;五年专缺乏分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技能发展目标;五年专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重复率低,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中高职衔接必须从中高职接续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理念出发,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职责,建立衔接办学的退出机制,建立课程与教学衔接机制,加强监督评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和平  胡军  曾理  
构建职教集团的目的主要在于共享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如何实现职教集团内部的中高职衔接,是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关键。从构建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集团的诉求与可能出发,提出了构建职教集团的思路与尝试,并阐述了集团化下在三峡库区进行中高职衔接的改革与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少华  
中高职衔接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最终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国内外中高职衔接现状的阐述,针对当前我国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包括: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保障体系;建立课程标准,强化内容衔接;强化师资建设,统筹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21世纪的头十年对中国职业教育来说是不平凡的。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异军突起,中职招生数量猛增,这些都令职教界人士兴奋不已。自2004年开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创立中青年职教论坛,除2006年因故停办外,至今已举办7届。在论坛上,对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宣传与解读,对职教界其时的热点问题的关注与透视,对地方职业院校改革实践的指导与影响,对相关学者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年青一代的引导与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作用,也许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仙乐  
本文从衔接形式、衔接内涵、衔接方式三个角度,提出构建高职与中职教育相互衔接的构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爱英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11期中撰文,归纳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关文件,概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十点诉求。按发文时间顺序,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政策文件主要有:1.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第一个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优先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文件。2.1993年中共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爱英  
本文归纳了关于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关文件,简单概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十点诉求。指出,讨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首先是政府的问题,这是一个顶层设计的问题。在政府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情况下,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无法正常完成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