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
2023(418)
2022(450)
2021(470)
2020(396)
2019(910)
2018(709)
2017(1068)
2016(966)
2015(1447)
2014(1637)
2013(1280)
2012(1104)
2011(993)
2010(986)
2009(568)
2008(425)
2007(338)
2006(227)
2005(195)
作者
(2191)
(1723)
(1697)
(1686)
(1051)
(818)
(783)
(744)
(730)
(710)
(666)
(631)
(621)
(610)
(548)
(548)
(547)
(547)
(524)
(522)
(513)
(508)
(478)
(478)
(459)
(438)
(435)
(434)
(432)
(420)
学科
教学(2457)
学校(2080)
学法(1936)
教学法(1936)
理论(1837)
学理(1780)
学理论(1780)
高等(1258)
技术(1256)
职业(1204)
职业技术(1196)
技术学校(1181)
高等职业(1173)
教育(1110)
管理(1091)
思想(865)
政治(865)
思想政治(864)
政治教育(864)
治教(864)
德育(862)
中国(614)
(497)
经济(497)
(455)
文教(346)
语文(312)
(306)
(247)
计算(243)
机构
学院(12783)
职业(9433)
技术(7863)
职业技术(7104)
技术学院(7077)
大学(4970)
(2518)
研究(2358)
(2266)
科学(2138)
职业学院(2019)
(1844)
教育(1660)
(1485)
业大(1436)
农业(1432)
(1408)
研究所(1349)
工程(1286)
(1277)
师范(1243)
(1128)
(1123)
浙江(1122)
管理(1091)
(1089)
中国(1078)
科技(1060)
(992)
中心(984)
基金
研究(7480)
项目(7097)
教育(5906)
(5241)
科学(5223)
编号(5170)
课题(4626)
(4543)
高职(4268)
(3826)
成果(3407)
(3378)
主持(3341)
主持人(3329)
(2799)
(2789)
职业(2779)
规划(2732)
院校(2674)
基金(2663)
年度(2653)
社会(2331)
研究成果(2307)
项目编号(2295)
教学(2225)
(2218)
(2168)
重点(2140)
国家(2116)
社会科(2081)
期刊
教育(7880)
职业(6342)
技术(4360)
中国(4315)
技术教育(4023)
职业技术(4023)
职业技术教育(4023)
(2393)
论坛(2393)
职教(2292)
学报(1666)
(1489)
大学(1197)
学学(1170)
研究(1129)
科学(1049)
农业(1019)
(975)
经济(975)
成人(873)
成人教育(873)
(597)
业大(560)
农业大学(460)
教研(455)
高教(455)
(424)
(418)
经济师(415)
林业(404)
共检索到15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堵有进  
中高职"3+3"分段培养作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一种模式,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力保证。基于江苏省率先开展的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试点工作实践,对院校教学工作对接不畅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质量监控和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标  
"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是江苏省教育厅2012开展的试点项目,选择了部分优质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进行试验。本文从"3+3"中高职衔接的内涵、意义、衔接点以及衔接措施等5个方面,介绍了对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光伟  
目前,我国中职升高职以纸笔考试为主,缺乏直接升学的通道,制约了中高职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建立中职生综合素质评价升学、中高职贯通培养、保送升学等灵活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拓宽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绪光  任艳  
"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是近几年各地已经开始试行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文章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对"3+3"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模式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3+3"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现实意义以及"3+3"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模式的关键点,提出了"3+3"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一些具体举措。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小娥  张忠海  
首先对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进行内涵的界定,分析了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的优势和局限性,探讨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的内容和形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丽  
江苏省旅游院校自2012年开始试点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以来,试点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逐渐增强,但也存在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目前分段培养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与衔接、考核评价、师资与管理对接不畅等问题,并提出提高认识、合理规划、对接产业、加强互动等建议,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芦京昌  
本文就浙江省中高职衔接工作在操作层面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从选拔方式、课程衔接、提前介入、工具课和技能课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完善选拔比例、加强课程衔接、高职提前介入、抓好工具课和技能课等改革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春林  
"十三五"期间,新的发展形势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着力完善现有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意义重大。当前中高职衔接中存在办学特色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教育衔接存在脱节,师资交流浅且经验不足等四个方面问题。针对中高职衔接失调特征,应在以下方面着力突破:建立中高职衔接保障运行机制;推动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衔接;加强师资建设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兴洲  耿悦  
目前,中高职衔接已成为应对职业教育外部改革与内在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而课程衔接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中高职衔接背景下"课程链"的建构是对课程衔接实践理念指导的初步探索。以德、美两国为代表的国际背景为基础,从"课程链"的内涵、意义、建构的具体要求以及保障等四个方面来阐释,强调课程衔接要依据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突出衔接的灵活性、人本性与规律性等特征,在国家政策、优质师资队伍以及评价机制等保障体系下,以课程衔接推进中高职的有效衔接,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国庆  石伟平  
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该问题的本质既不是如何推进局部办学实体之间的衔接,也不仅仅是如何使高职教育体现出相对于中职教育的高等性,而是如何通过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实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一重要战略目标。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应在思维模式上突破当前的"定位说"之争,采用课程论的思维模式,从对具体课程内容的分析出发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明确定位及衔接。在方法上,则应采取从职业岗位到工作任务再到职业能力的逐层推进技术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松林  纪昌峰  叶晓星  
对中高职衔接办学管理的研究表明:中高职衔接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管理的有效性低,学生管理是薄弱环节;五年专缺乏分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技能发展目标;五年专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重复率低,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中高职衔接必须从中高职接续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理念出发,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职责,建立衔接办学的退出机制,建立课程与教学衔接机制,加强监督评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佩秋  
针对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衔接不畅等情况,文章提出通过对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统筹规划,解决中高职相互独立、人才培养缺乏一贯性和互补性以及课程有效对接的问题,将"整体设计、分段培养"方案落到实处,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龙洋  
"3+2"中高职衔接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课程体系设计则是"3+2"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本文结合开展"3+2"中高职衔接改革实验的实际经验,从课程体系衔接的工作基础、基本原则和衔接要点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3+2"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衔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荣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本研究以麦可思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和本校抽样问卷调查为依据,调研分析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上存在的就业竞争力不足、学生认知模糊、能力发展不平衡、培养标准和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以及中职生源与普高生源在职业核心能力上的差异,探讨在目标定位、专业课程渗透、公共课程和公选课程与中职分层对接、第二课堂能力培训模块等方面构建与中职对接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怡萍  
本文通过大量调查和深入研究,分析了目前中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现状,指出了中高职培养目标高度重叠、缺乏层次等问题,提出了目标定位必须把握就业领域、目标岗位、职业能力3个要素,并通过就业领域、目标岗位、发展速度、职业能力、职业层级及资格,去区分中职与高职的专业培养目标,实现中高职培养目标的有机衔接。中高职衔接专业培养目标由总体培养目标、中职学段培养目标和高职学段培养目标三部分组成,采取"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方式,能够清晰、具体、全面地表述培养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