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
2023(181)
2022(199)
2021(215)
2020(201)
2019(457)
2018(374)
2017(583)
2016(468)
2015(774)
2014(861)
2013(731)
2012(603)
2011(522)
2010(512)
2009(244)
2008(163)
2007(126)
2006(82)
2005(57)
作者
(1010)
(801)
(741)
(734)
(494)
(385)
(360)
(360)
(352)
(333)
(298)
(292)
(286)
(281)
(269)
(269)
(263)
(263)
(262)
(239)
(229)
(217)
(216)
(213)
(213)
(205)
(203)
(203)
(200)
(192)
学科
教学(1779)
学法(1513)
教学法(1513)
理论(1483)
学理(1451)
学理论(1451)
学校(927)
技术(700)
职业(667)
高等(666)
职业技术(663)
技术学校(645)
高等职业(640)
教育(383)
管理(383)
思想(287)
政治(287)
德育(286)
思想政治(286)
政治教育(286)
治教(286)
中国(273)
(191)
经济(191)
文教(178)
语文(176)
(168)
贸易(168)
(167)
电子(152)
机构
学院(6644)
职业(5398)
技术(4345)
职业技术(4046)
技术学院(3992)
大学(2007)
(1263)
(1242)
职业学院(1176)
研究(773)
科学(757)
教育(745)
工程(660)
(633)
(602)
(584)
管理(582)
师范(576)
(566)
浙江(566)
(548)
业大(547)
工业(497)
(488)
(481)
农业(471)
(465)
科技(463)
研究所(431)
经济(410)
基金
研究(3965)
项目(3438)
教育(3271)
编号(2922)
(2801)
课题(2592)
(2501)
科学(2445)
高职(2418)
(2046)
主持(2023)
主持人(2019)
(1906)
成果(1691)
职业(1676)
(1537)
规划(1485)
(1484)
年度(1406)
教学(1362)
专业(1352)
院校(1281)
(1273)
高等(1268)
项目编号(1187)
(1156)
(1155)
实践(1154)
研究成果(1136)
教育科(1132)
期刊
教育(4337)
职业(3577)
技术(2779)
技术教育(2485)
职业技术(2485)
职业技术教育(2485)
中国(2200)
(1313)
论坛(1313)
职教(1291)
(500)
经济(500)
研究(493)
学报(491)
(466)
成人(459)
成人教育(459)
大学(380)
学学(373)
农业(337)
科学(294)
(236)
经济师(233)
教研(212)
高教(212)
(188)
高等(181)
物流(180)
业大(174)
管理(173)
共检索到7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佩秋  高芳  
制定系统完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中高职衔接工作的核心,而政策支持、多方参与,目标明确、层级清晰,能力递进、整体优化,合理设置、对点衔接则是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关键。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为例,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从专业人才目标确定、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实践了中高职衔接"2+3"人才培养,并提出在整体设计、分段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资源共享是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实施的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小娥  张忠海  
首先对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进行内涵的界定,分析了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的优势和局限性,探讨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的内容和形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澍清  
制定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中高职衔接工作的关键,在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实践中,应遵循人才系统培养规律,明确编制的基本原则,并以中高职能力差异及其"接口"分析为基础,构建中高职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以加强通识教育为特色,以制定中高职有效对接的管理办法为保障,为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在《江苏高教》2013年第3期撰文分析了中高职课程形成的路径、展开的逻辑、课程分段的处理以及课程任务的分担四大问题。就课程形成的路径而言,目前许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是按对照式或下延式路径展开。这两种设计路径不能满足中高职衔接最为重要的目的,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佩秋  
针对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衔接不畅等情况,文章提出通过对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统筹规划,解决中高职相互独立、人才培养缺乏一贯性和互补性以及课程有效对接的问题,将"整体设计、分段培养"方案落到实处,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龙洋  
"3+2"中高职衔接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课程体系设计则是"3+2"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本文结合开展"3+2"中高职衔接改革实验的实际经验,从课程体系衔接的工作基础、基本原则和衔接要点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3+2"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洪少华  赫焕丽  
文章分析了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梳理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的问题,提出应建立科学的培养目标模式,构建"一体化"的培养结构模式,实行产学结合教育模式,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模式,以此促进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标  
"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是江苏省教育厅2012开展的试点项目,选择了部分优质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进行试验。本文从"3+3"中高职衔接的内涵、意义、衔接点以及衔接措施等5个方面,介绍了对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怡萍  
本文通过大量调查和深入研究,分析了目前中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现状,指出了中高职培养目标高度重叠、缺乏层次等问题,提出了目标定位必须把握就业领域、目标岗位、职业能力3个要素,并通过就业领域、目标岗位、发展速度、职业能力、职业层级及资格,去区分中职与高职的专业培养目标,实现中高职培养目标的有机衔接。中高职衔接专业培养目标由总体培养目标、中职学段培养目标和高职学段培养目标三部分组成,采取"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方式,能够清晰、具体、全面地表述培养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荣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本研究以麦可思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和本校抽样问卷调查为依据,调研分析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上存在的就业竞争力不足、学生认知模糊、能力发展不平衡、培养标准和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以及中职生源与普高生源在职业核心能力上的差异,探讨在目标定位、专业课程渗透、公共课程和公选课程与中职分层对接、第二课堂能力培训模块等方面构建与中职对接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芳  
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职业教育承担了新的任务,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出现了中高职衔接模式脱节,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不成体系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文章在深入分析影响目标体系建立的相关因素即政策导向、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程序及有效性等方面重构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体系,在满足区域经济、行业企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文芳  张敏  
聚焦中高职协同衔接课程设计,首先分析了中高职协同衔接的意义,再根据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中课程体系现状调查,从国外中高职现状及经验借鉴,提出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可行性建议,重点探讨课程体系设计,最后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进行课程体系设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凌  
统一的课程标准是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核心。以中高职衔接的工程机械专业《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标准为例,其开发与设计过程中,以工程机械专业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中高职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以识读和绘制图样的任务为线索,设计相应的内容模块,使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标准得以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家寰  
本文针对当前中高职衔接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整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设计一体化课程结构,实现中高职有机衔接,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荣  李曙生  张斌  
针对日益增多的单招生源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的要求,基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群建设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以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机电装备制造技术专业群为例,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好中高职衔接的专业群建设,使专业群建设持续化、成效最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