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601)
2022(1481)
2021(1612)
2020(1308)
2019(3232)
2018(3373)
2017(5517)
2016(3601)
2015(4066)
2014(4522)
2013(3777)
2012(3347)
2011(2940)
2010(3154)
2009(2595)
2008(2539)
2007(1944)
2006(2000)
2005(1860)
2004(1657)
作者
(7642)
(6407)
(6341)
(6195)
(4095)
(3006)
(2994)
(2574)
(2446)
(2321)
(2231)
(2205)
(2192)
(2183)
(2181)
(2074)
(1905)
(1900)
(1891)
(1837)
(1796)
(1595)
(1588)
(1564)
(1532)
(1512)
(1496)
(1399)
(1363)
(1267)
学科
(7948)
经济(7921)
管理(6733)
(5967)
(4814)
教学(4765)
(4326)
企业(4326)
(4289)
体制(4285)
中国(3982)
理论(3874)
教育(3586)
学法(3415)
教学法(3415)
学校(3344)
学理(2991)
学理论(2991)
(2991)
(2745)
税收(2670)
(2645)
(2591)
银行(2587)
技术(2575)
(2537)
业经(2535)
(2452)
金融(2452)
(2392)
机构
学院(41540)
大学(33138)
研究(15004)
职业(14153)
(13179)
经济(12782)
技术(11989)
中国(10991)
管理(10508)
职业技术(10419)
技术学院(10191)
(8847)
(8154)
科学(8054)
理学(7987)
(7980)
理学院(7878)
(7863)
管理学(7711)
管理学院(7635)
研究所(6819)
教育(6742)
(6451)
(6273)
师范(6217)
中心(6106)
财经(5627)
(5387)
北京(5315)
(5271)
基金
项目(21622)
研究(21333)
科学(16756)
教育(13469)
基金(12129)
编号(11738)
(11078)
社会(10449)
(9949)
课题(9891)
国家(9799)
成果(9729)
社会科(9695)
社会科学(9693)
(9066)
(8731)
科学基金(8129)
(6439)
规划(6435)
(6402)
项目编号(6025)
基金项目(6014)
重点(5815)
高职(5563)
(5544)
研究成果(5485)
(5465)
(5457)
阶段(5435)
年度(5333)
期刊
(19105)
经济(19105)
教育(18155)
中国(15603)
研究(15302)
职业(9819)
技术(7922)
(7107)
技术教育(6396)
职业技术(6396)
职业技术教育(6396)
(5238)
金融(5238)
管理(5011)
(4854)
(4454)
论坛(4454)
学报(4087)
科学(3622)
大学(3546)
职教(3467)
财经(3066)
学学(2977)
经济研究(2921)
农业(2773)
(2724)
改革(2672)
(2672)
业经(2647)
问题(2194)
共检索到73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寿斌  闫志刚  
近几年,随着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目标的提出,职业教育也经历了深层次的变革,而"中高职教育衔接"就是职教改革重要的探索方向。中高职衔接是近年来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力推的政策,也是职教战线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各地尝试推行的"中高职衔接"政策,更像隔着一扇"玻璃门",门内的东西看得见,却很难摸得着。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理想的职业教育应该搭建起高低不同、与其他教育类型相互贯通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应宜逊  
突破"玻璃门"是温州金改的核心内容,但尚未取得进展突破"玻璃门"是指允许民间资本通过"主发起"或者"增资扩股"、股本收购等方式,成为商业银行的控股大股东,进而造就真正的民营银行。这是金融体制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重大课题之一。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并确定了十二项主要任务。在这"十二项主要任务"中,最大的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光伟  
目前,我国中职升高职以纸笔考试为主,缺乏直接升学的通道,制约了中高职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建立中职生综合素质评价升学、中高职贯通培养、保送升学等灵活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拓宽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斯辉  
本文在具体分析当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压力与问题之基础上,指出人事制度改革已成为高校内部综合改革的难点,并认为只有人事制度改革突破了,高等学校才能真正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文章进一步就如何突破这一难点进行了对策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建良  
招考制度的衔接主要包括招生规格、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它作为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接口",其合理性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生源质量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从规范入学标准、创新招考模式、改革考试内容、实行双向选择等四方面入手改革招考制度,并通过政府统筹规划、完善制度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实施监督评估等措施保障改革的实施,将有利于切实打通中高职前后衔接、向上延伸的发展路径,提高中高职衔接的系统性、相容性和递进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章  杜绍奎  
通过对三峡库区中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现状的梳理分析认为,应加大中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考评队伍、实训鉴定设备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做到将职业标准全面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实训资源,积极参与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等工作,以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鉴定水平,从而达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芦京昌  
本文就浙江省中高职衔接工作在操作层面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从选拔方式、课程衔接、提前介入、工具课和技能课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完善选拔比例、加强课程衔接、高职提前介入、抓好工具课和技能课等改革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在《江苏高教》2013年第3期撰文分析了中高职课程形成的路径、展开的逻辑、课程分段的处理以及课程任务的分担四大问题。就课程形成的路径而言,目前许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是按对照式或下延式路径展开。这两种设计路径不能满足中高职衔接最为重要的目的,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兴洲  耿悦  
目前,中高职衔接已成为应对职业教育外部改革与内在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而课程衔接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中高职衔接背景下"课程链"的建构是对课程衔接实践理念指导的初步探索。以德、美两国为代表的国际背景为基础,从"课程链"的内涵、意义、建构的具体要求以及保障等四个方面来阐释,强调课程衔接要依据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突出衔接的灵活性、人本性与规律性等特征,在国家政策、优质师资队伍以及评价机制等保障体系下,以课程衔接推进中高职的有效衔接,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春林  
"十三五"期间,新的发展形势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着力完善现有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意义重大。当前中高职衔接中存在办学特色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教育衔接存在脱节,师资交流浅且经验不足等四个方面问题。针对中高职衔接失调特征,应在以下方面着力突破:建立中高职衔接保障运行机制;推动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衔接;加强师资建设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国庆  石伟平  
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该问题的本质既不是如何推进局部办学实体之间的衔接,也不仅仅是如何使高职教育体现出相对于中职教育的高等性,而是如何通过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实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一重要战略目标。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应在思维模式上突破当前的"定位说"之争,采用课程论的思维模式,从对具体课程内容的分析出发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明确定位及衔接。在方法上,则应采取从职业岗位到工作任务再到职业能力的逐层推进技术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振元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作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由来已久,但是在长期的教育发展现实中却举步维艰。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根本的原因在于"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而围绕体制制约又盘结着课程不衔接、专业不匹配、学制不融合等多重制约因素。2015年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规定的"全面实现中高职衔接"之年,长期形成的困局必须破解,而破解这一困局需要树立系统思维,从长计议、精细安排,以体制改革创新为抓手,课程衔接、专业匹配、学制融合等多重要素协同推进,注重调动中职和高职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合力攻关,努力将写在纸面上的美好愿景变为当下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成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松林  纪昌峰  叶晓星  
对中高职衔接办学管理的研究表明:中高职衔接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管理的有效性低,学生管理是薄弱环节;五年专缺乏分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技能发展目标;五年专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重复率低,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中高职衔接必须从中高职接续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理念出发,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职责,建立衔接办学的退出机制,建立课程与教学衔接机制,加强监督评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明辉  贺平  钟伟成  蒋亚军  郭锡泉  陈长辉  
2006年,依据专业特点,从众多课程开发模式中,选择项目课程进行课程改革,构建了以职业为逻辑起点、以能力为核心的项目课程体系,形成了企业策划项目、实施真实工程项目的项目课程特色。2010年后,探寻中高职衔接路径,借鉴"柔性制造"的概念提出了课程柔性衔接的思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构建了基于能力分级和生涯发展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成果成为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中高职衔接典型推广案例,成果运用到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实践中,中职学段的录取分数线远超当地普通高中第一批公费生最低录取分,大大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鲁武霞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逐渐将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为高职本科,不仅可以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改革与高职教育层次拓展,而且能满足社会经济转型的现实需要。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打破传统观念的桎梏,超越"升本"、"升大"情结,坚守专科与本科教育生态位,协同培养适应产业升级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