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06)
2023(3678)
2022(3137)
2021(3266)
2020(2626)
2019(6116)
2018(6146)
2017(9590)
2016(7059)
2015(8399)
2014(9070)
2013(7904)
2012(7410)
2011(6700)
2010(7269)
2009(5930)
2008(5910)
2007(5682)
2006(5253)
2005(5078)
作者
(17037)
(13898)
(13674)
(13548)
(8601)
(6668)
(6446)
(5594)
(5447)
(5276)
(4782)
(4653)
(4614)
(4504)
(4459)
(4436)
(4382)
(4232)
(4183)
(4050)
(3952)
(3583)
(3565)
(3430)
(3320)
(3302)
(3201)
(3031)
(2928)
(2923)
学科
教育(19812)
管理(12842)
(12726)
经济(12703)
中国(12386)
(9932)
理论(8569)
教学(8521)
(7574)
企业(7574)
(5903)
(5454)
(5393)
学校(4879)
学法(4751)
教学法(4751)
(4632)
(4618)
发展(4236)
高等(4236)
学理(4231)
学理论(4231)
技术(4218)
(4114)
思想(3971)
政治(3852)
农业(3690)
思想政治(3676)
政治教育(3676)
治教(3676)
机构
学院(85906)
大学(82284)
研究(32601)
教育(29019)
(22713)
师范(22639)
职业(22579)
(22026)
管理(21008)
经济(20955)
(20401)
技术(20396)
中国(19356)
科学(18633)
师范大学(18427)
(17242)
(17090)
理学(16157)
职业技术(16028)
理学院(15854)
管理学(15253)
管理学院(15091)
研究所(15059)
技术学院(14841)
北京(14541)
中心(13996)
(13805)
(13539)
(11533)
(11487)
基金
项目(44510)
研究(44057)
科学(35179)
教育(31602)
基金(24532)
编号(23669)
成果(22444)
课题(21602)
(21514)
社会(21285)
(20054)
(19923)
国家(19667)
社会科(19626)
社会科学(19620)
(19257)
科学基金(15200)
规划(14363)
(13406)
项目编号(12964)
(12949)
重点(12581)
研究成果(12371)
年度(11911)
(11755)
(11723)
阶段(11693)
基金项目(11553)
(11412)
(11298)
期刊
教育(54971)
研究(37858)
中国(32502)
(31044)
经济(31044)
职业(18107)
技术(15730)
技术教育(11973)
职业技术(11973)
职业技术教育(11973)
(11332)
(11198)
学报(9837)
大学(8601)
(8298)
论坛(8298)
科学(8094)
管理(7887)
(7719)
金融(7719)
农业(7512)
职教(6320)
学学(6167)
成人(5810)
成人教育(5810)
高等(5653)
(5481)
高等教育(4918)
财经(4732)
业经(4614)
共检索到154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隋秀梅  韩冰  张庆玲  
文章分析了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延续性、中高职教育课程设置重复、课程内容脱节等,并从人才培养目标衔接、课程衔接、教学过程衔接三个方面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改进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仙乐  
本文从衔接形式、衔接内涵、衔接方式三个角度,提出构建高职与中职教育相互衔接的构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爱英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11期中撰文,归纳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关文件,概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十点诉求。按发文时间顺序,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政策文件主要有:1.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第一个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优先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文件。2.1993年中共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爱英  
本文归纳了关于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关文件,简单概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十点诉求。指出,讨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首先是政府的问题,这是一个顶层设计的问题。在政府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情况下,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无法正常完成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春林  
"十三五"期间,新的发展形势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着力完善现有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意义重大。当前中高职衔接中存在办学特色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教育衔接存在脱节,师资交流浅且经验不足等四个方面问题。针对中高职衔接失调特征,应在以下方面着力突破:建立中高职衔接保障运行机制;推动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衔接;加强师资建设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熹  
本文以"职教集团"为平台探索如何在中高职"3+2"分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实现完美衔接,搭建中高职衔接"立交桥",并为其他院校更好实现"3+2"中高职教育衔接提供了具体思路与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甜甜  刘仰华  杨永亮  
本文对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牵头成立的淄博市纺织服装教育集团为例,介绍了人才培养、课程构建、师资统筹、基地建设、评价反馈等方面的实施,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鸿  
当今时代,通信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巨变,进而改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模块化课程设计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着眼于全职业生涯周期的课程组织新模式。文章阐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背景下模块化课程设计的内涵与意义;从模块化课程开发、模块化课程教学及模块化课程考评等角度,揭示了当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下模块化课程设计的问题;从模块化课程建设原则、课程开发策略、课程教学策略及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策略等层面,提出基于模块化课程设计的中高职教育衔接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理连  
推进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涵,其中基于高职引领视角下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包括纵向上中高职衔接、横向与产业企业人才规格标准的对接以及现代职教体系内的协调对接等构成要素。同时,探索专业口径的衔接、加强课程的有效衔接、密切教学组织的衔接、尝试多元化的招考途径等是实现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芸  
中职和高职的衔接发展,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职和高职衔接的核心是课程衔接,但在目前还存在课程体系界限模糊、课程标准研制难度大等问题。按照国家相关指导思想的要求,应从专业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结构体系的衔接等方面进一步努力,从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斐  
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河南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电专业,抓好培养目标的衔接这个前提条件,紧紧围绕课程衔接与专业衔接这个核心,把招考制度以及管理模式的衔接作为突破口,努力做好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职业资格证书等四大方面的衔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尝试建立了有效的衔接模式,促进中职与高职贯通体系的实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大农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衔接,基于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实问题,提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衔接理念,建立课程衔接设计框架,并就中高职课程衔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提出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柳燕君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健全完善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中等和高等两个层面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北京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要模式有单考单招和五年一贯制,但每年经这两种模式,直接升入高职的中职毕业生比例还很小,中高职教育衔接道路还不通畅。探索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建立"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3+2"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的专业范围,实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高效衔接,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玉林  沈雕  陈良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学生职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中高职衔接的诸多要素中,在与区域产业结合实现专业设置的衔接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衔接就是首要任务。文章从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衔接表象分析入手,在解析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与职业标准基础上,提出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实现中高职目标衔接、建设完善国家职业标准统领中高职教育的观点,并开创性地提出了基于职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技能"双核"的中高职教育目标衔接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荣标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发展要求,结合宁夏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及在中高职衔接中取得的经验,建议在宁夏采用"双考"和"双五"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在两种衔接模式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关注和解决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的衔接,招生考试制度的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