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92)
2023(3701)
2022(3281)
2021(3232)
2020(2571)
2019(6003)
2018(5608)
2017(10893)
2016(6531)
2015(7629)
2014(7978)
2013(7239)
2012(6869)
2011(6140)
2010(6474)
2009(5460)
2008(5235)
2007(4726)
2006(4361)
2005(3946)
作者
(16222)
(13340)
(13148)
(12895)
(8758)
(6242)
(6144)
(5258)
(5213)
(5107)
(4456)
(4420)
(4380)
(4345)
(4331)
(4218)
(4203)
(4074)
(3983)
(3930)
(3585)
(3340)
(3290)
(3231)
(3180)
(3101)
(3073)
(3044)
(2770)
(2704)
学科
(18910)
经济(18889)
管理(17551)
(15764)
(12251)
企业(12251)
(7622)
(6963)
中国(6875)
(6330)
理论(6112)
教学(6004)
方法(5727)
数学(5045)
及其(5007)
政策(4997)
数学方法(4908)
(4867)
贸易(4865)
(4786)
(4770)
农业(4752)
教育(4719)
技术(4616)
地方(4539)
方针(4392)
(4337)
(4337)
阐述(4337)
学法(4310)
机构
学院(88219)
大学(76261)
(33287)
经济(32365)
管理(30279)
研究(27645)
理学(25013)
理学院(24762)
管理学(24361)
管理学院(24186)
中国(21036)
职业(18522)
(17601)
技术(16984)
(16015)
(15624)
科学(14958)
(13522)
职业技术(13384)
技术学院(13184)
中心(12833)
财经(12736)
(12507)
(12143)
师范(12073)
研究所(11856)
(11573)
(11498)
北京(10251)
(10130)
基金
项目(50948)
研究(45180)
科学(40062)
基金(32589)
(26523)
国家(26205)
教育(24786)
社会(24612)
社会科(23185)
社会科学(23183)
(23163)
科学基金(22763)
编号(22492)
成果(18672)
(18568)
课题(17399)
基金项目(16243)
(15569)
资助(14391)
自然(13495)
自然科(13163)
自然科学(13160)
自然科学基金(12921)
(12639)
规划(12364)
项目编号(12281)
重点(12007)
(11961)
(11485)
(11385)
期刊
(40579)
经济(40579)
研究(27894)
教育(22835)
中国(21286)
技术(12881)
(12732)
职业(11951)
管理(11481)
(11122)
(10990)
金融(10990)
科学(7949)
技术教育(7692)
职业技术(7692)
职业技术教育(7692)
学报(7464)
农业(7461)
业经(7185)
(6906)
论坛(6906)
经济研究(6360)
大学(6331)
财经(6031)
学学(5731)
(5211)
(4986)
问题(4891)
国际(4409)
职教(4085)
共检索到138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齐守泉  
文章以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为核心的系列有关职业教育文件为出发点,析出作为现代职教体系和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基轴——中高职专业衔接的观点,从政策溯源、政策解读、政策诉求三个维度进行评析,界定了政策视角下的中高职专业衔接的概念内涵,构建了中高职专业衔接体系建设模型图,提出了当前中高职专业衔接体系建设的政策诉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齐守泉在《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18期中撰文以教育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文件为出发点,从政策溯源、政策解读、政策诉求三个维度探究中高职专业的衔接,界定了政策视角下的中高职专业衔接的概念内涵,构建出中高职专业衔接体系建设模型图,并提出政策诉求。溯源国家实行中高职专业衔接的政策发展脉络,从1985年开始,共涉及12个政策文件。在历史层面,问题表述和相应策略的变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爱英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11期中撰文,归纳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关文件,概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十点诉求。按发文时间顺序,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政策文件主要有:1.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第一个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优先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文件。2.1993年中共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爱英  
本文归纳了关于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关文件,简单概述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十点诉求。指出,讨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首先是政府的问题,这是一个顶层设计的问题。在政府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情况下,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无法正常完成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育锋  周凤华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是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本研究就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一些基本问题抽样调查了一部分中职生、高职生、中职校、高职校以及高职教师,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建立健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提供现实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春林  
"十三五"期间,新的发展形势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着力完善现有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意义重大。当前中高职衔接中存在办学特色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教育衔接存在脱节,师资交流浅且经验不足等四个方面问题。针对中高职衔接失调特征,应在以下方面着力突破:建立中高职衔接保障运行机制;推动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衔接;加强师资建设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光伟  
目前,我国中职升高职以纸笔考试为主,缺乏直接升学的通道,制约了中高职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建立中职生综合素质评价升学、中高职贯通培养、保送升学等灵活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拓宽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育锋  陈鸿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重要方面,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诉求。它经历了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衔接体系阶段、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阶段,以及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阶段。我国是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内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政策要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叶林  
中高职衔接是关系到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在对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教育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中、高职教育存在的衔接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适合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发展的对策,以期促进营销专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海宗  李荣璐  
服装行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中高职教育作为其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中高职的有效衔接途径至关重要,其中,培养目标的衔接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对浙江省设有服装设计专业的10所高职院校和20所国家、省级中职示范校培养目标设置及衔接现状的分析,提出从职业认知、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技能证书)、就业领域、对接岗位几方面进行培养目标设置与定位,实现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最优化、效益最大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荣秀  
中高职衔接是发展职业教育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调研发现,广东省中高职衔接状况不容乐观,其主要面临的是政策性障碍。针对此,2010年广东省制定了通过高职对口自主招生和中高职连读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政策。这一政策对于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国民教育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现政策的操作性和实效性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斐  
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河南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电专业,抓好培养目标的衔接这个前提条件,紧紧围绕课程衔接与专业衔接这个核心,把招考制度以及管理模式的衔接作为突破口,努力做好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职业资格证书等四大方面的衔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尝试建立了有效的衔接模式,促进中职与高职贯通体系的实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文芳  张敏  
聚焦中高职协同衔接课程设计,首先分析了中高职协同衔接的意义,再根据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中课程体系现状调查,从国外中高职现状及经验借鉴,提出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可行性建议,重点探讨课程体系设计,最后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进行课程体系设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齐守泉  石伟平  
中高职专业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中枢,但在专业规格、专产互动、人力资源匹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结构等方面存在脱节错位现象。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构建"一体两维深内涵"中高职专业衔接生态结构模型,提出中高职专业有效衔接的五条路径:专业规格上,建立职业教育类专业学位体系解决缺位问题;专业设置上,通过专产结构吻合度指数解决脱节问题;专业结构上,以专业人力资源预警机制与职业发展报告制度解决脱位问题;专业培养目标上,设计"$"型螺旋递进式人才培养目标解决移位问题;课程衔接上,引入"课相"理念解决错位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建超  韦沁  
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是中高职衔接实施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建筑类专业为例,分析中高职专业课程和教材衔接的思路和措施,提出通过职业分析,统筹中、高职教学内容,根据对应岗位的工作任务、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按四种类型设置课程模块,进行教材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