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07)
- 2023(7183)
- 2022(6016)
- 2021(6019)
- 2020(4587)
- 2019(10826)
- 2018(10812)
- 2017(19205)
- 2016(11985)
- 2015(13658)
- 2014(13767)
- 2013(12742)
- 2012(12046)
- 2011(10967)
- 2010(11784)
- 2009(10383)
- 2008(10495)
- 2007(9752)
- 2006(9089)
- 2005(8781)
- 学科
- 济(32402)
- 经济(32349)
- 管理(30036)
- 业(28474)
- 企(23362)
- 企业(23362)
- 教育(21250)
- 中国(18023)
- 农(13374)
- 理论(11808)
- 财(11437)
- 策(11110)
- 教学(9878)
- 制(9439)
- 方法(8829)
- 业经(8531)
- 地方(8514)
- 农业(8469)
- 学(8254)
- 技术(7317)
- 银(7193)
- 银行(7189)
- 发(7169)
- 贸(7122)
- 贸易(7112)
- 易(6944)
- 行(6887)
- 及其(6859)
- 数学(6851)
- 政策(6632)
- 机构
- 学院(152197)
- 大学(151989)
- 研究(57202)
- 济(54430)
- 经济(52648)
- 管理(50676)
- 理学(41263)
- 理学院(40689)
- 中国(40477)
- 管理学(39869)
- 管理学院(39512)
- 京(34761)
- 教育(32889)
- 范(31544)
- 师范(31408)
- 科学(30573)
- 财(30061)
- 所(28573)
- 江(28107)
- 中心(25487)
- 师范大学(25263)
- 研究所(24932)
- 北京(23926)
- 职业(23098)
- 技术(22787)
- 州(22260)
- 财经(21496)
- 院(20725)
- 经(19244)
- 农(19152)
- 基金
- 项目(84486)
- 研究(76022)
- 科学(67194)
- 基金(54338)
- 教育(44620)
- 家(44490)
- 国家(43847)
- 社会(42630)
- 社会科(39911)
- 社会科学(39904)
- 科学基金(36802)
- 编号(36232)
- 省(35273)
- 成果(34196)
- 划(31250)
- 课题(29925)
- 基金项目(26209)
- 年(25895)
- 资助(23047)
- 性(21572)
- 规划(21396)
- 项目编号(21189)
- 部(20674)
- 重点(20572)
- 自然(20309)
- 发(20041)
- 自然科(19765)
- 自然科学(19762)
- 自然科学基金(19397)
- 教育部(18744)
共检索到269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本红 姜乐军
有效推进中高本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贯通衔接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经过多年的“贯通衔接”实践,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衔接的顶层设计已基本形成,实践探索也在向纵深开展,积累了不少宝贵的实践经验。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依然存在着关系协调通畅不够、内涵衔接缝隙较多、教学质量差强人意和社会认可依然偏低等突出问题。破解“贯通衔接”实践难,实现中高本职业教育高质量贯通衔接须对标对表疏“堵点”,强化政府主导下的协调机制;对点对卯连“断点”,健全上下一体化管理的运行机制;上下同行“聚焦点”,优化提升教学质量的激励机制;跨界合作“攻难点”,全力推进“类型化”发展的办学机制。
关键词:
中高本职业教育 贯通衔接 实践 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秀霞
中高职贯通作为中职和高职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实现中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而无论在何种教育体系之中,课程终究是该种体系的核心要素。因此,探析中高职贯通课程衔接的现状、策略与保障,促进中职与高职间课程的有效衔接,将成为提升中高职贯通有效性的一大关键。
关键词:
中职 高职 贯通课程衔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邝卫华 孟源北 李国斌
中高本教育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我们应当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对接需求,改革创新,完善职业教育衔接机制,提升职业教育发展层次,构建中高本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健全中高本职业教育衔接支撑体系,实现各层次职业教育无缝对接,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红蕊 唐志远
将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上下衔接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具有高创新能力且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文章以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对我国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最后提出从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入手,强调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教师教学与教学模式相匹配,通过校企合作形成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有建设性的策略。
关键词:
中高本衔接 职业教育 现状 发展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瑞敏 周建辉
文章阐述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内涵及其价值,深入剖析了职教集团化办学下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的现实需求,着重从人才培养目标的梯度性、招生制度的统筹性、专业设置的产业性、课程体系的标准性、实训的校企性、资格证书的阶段性及师资的双师性七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职教集团化办学下中高本教育贯通的保障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雪姣 雷建龙
以湖北省中高职衔接贯通的3种人才培养模式为案例,解读了3种模式的内涵,分析了"3+3"模式"技能导向,考试选才,普遍适用";"3+2"模式"两校协同,两段衔接,两层‘直通’",五年一贯制"一个主体,一贯五年,一体化运转"的特点与优势,在对三种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的基础上,从提升衔接贯通效率的角度,提出了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合理选择贯通模式,根据模式的不同合理设置课程,合理规划布局衔接的专业,严格论证审核衔接模式与试点专业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春燕
我国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进程中,迫切需要职业教育不断提升系统人才培养的能力,从中低端技术技能人才为主,向中高端并重以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为重点转化。基于教育部委托中高职衔接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过程,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式,梳理中高本衔接及其模式,总结分析我国中高本衔接现状,提出中高本衔接过程中各层次职业教育职业范围衔接、培养目标衔接、课程衔接、一体化标准体系建设关键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桂娟 张继忠 许纪发 马中宝 刘志平
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是探索系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命题。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依托黑龙江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采取理论研究与涉农专业中高职贯通试点项目配套联动的方式,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理论研究与试点实践有机结合,在中高职贯通培养顶层设计、培养模式创新、有效衔接等方面探索出了可行做法,为相关院校开展贯通培养提供了经验和模式。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涉农专业 贯通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加鹏飞 高婷婷 梁伟豪
“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是职业院校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实践探索,是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提高职业素质以及就业竞争力的积极尝试。基于“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三坚持”“两提升”的内在逻辑,分析“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培养存在政策机制失范、多元主体协同失调、招考评价失准、课程体系衔接失序四个方面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中高本”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优化策略,即建立明晰的政策框架、搭建政校企互联平台、创建统一的招考评价机制、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关键词:
“中高本”贯通培养 逻辑 困境 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广成 朱翠苗
比照国外职业教育成功经验,剖析中高本教育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按照职业人才规格层次,与高等教育互融互通,构建了中高本现代职业教育衔接体系,对中高本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贯通思路和方法进行说明,最后给出了中高本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与改革途径,形成了"多层立交、互融贯通"衔接框架体系和保障措施,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高本 多层立交 互融贯通 衔接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建柳
目前,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一种模式受到社会各界愈来愈多的关注,本文基于课程衔接视角设计了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框架,以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为试点进行了人才培养设计与实践,并进行了相关反思。
关键词:
课程衔接 中高职贯通 设计框架 实践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屈璐
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具有深厚的政策发展基础和价值意蕴,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呈现出诸多具有区域特点的贯通培养模式。四川省中高职贯通培养以政策制度高位统领,紧扣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分段贯通制为主、五年一贯制为辅的主体形式,呈现出试点推行、市州主责、院校主体、动态调整的主要特点。在区域实践探索中,成都市统筹城乡职业教育“3+N”集团化办学,以一、二、三产业的高职院校为龙头,开展整体托管和专业领办工作,打通了市域内中职、高职、本科衔接的绿色通道。反观区域职业教育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成效与问题,建议通过树立中高职一体化育人理念、明确省域中高职贯通一体化规划布局、建立系统化“开发—应用—评价”机制,从根本上实现区域一体化推进。
关键词:
一体化人才培养 中高职贯通 区域职业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琴
上海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切入点,严格遴选学校和专业,制定一体化培养方案,注重贯通专业的课程开发、教学模式改革并严格学生管理,贯通培养制度实施顺利。但这一培养模式也为师资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激励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带来了新的问题。建议了解分析学生需求,规划好贯通专业;强化教学管理,实施多维度开放式教学评价;创新教科研形式,提高教师素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世光 王月穆
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策略,是指中高职学校分别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针对培养目标所设定的职业(岗位)群,按照中级工和高级工的要求,各自确定教学内容的办法和途径。步骤是:确定培养目标,设置职业(岗位)群,确定学习内容模块,构建课程体系。
关键词:
国家职业标准 中高职学校 课程衔接 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静
中高本有机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部分区域对中高本衔接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在区域性的政策制度、试点专业的布局、各层次的招生规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通过区域政府统筹和试点院校实践,形成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中高本有机衔接模式,为国内其他区域提供经验借鉴,从而加快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
中高本衔接 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