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4)
2023(10207)
2022(8707)
2021(7837)
2020(6620)
2019(14933)
2018(14369)
2017(27517)
2016(15425)
2015(17080)
2014(17118)
2013(16866)
2012(15705)
2011(14338)
2010(14193)
2009(13238)
2008(13222)
2007(12019)
2006(10187)
2005(8965)
作者
(48526)
(40948)
(40930)
(38708)
(25621)
(19922)
(18616)
(16236)
(15215)
(14177)
(13952)
(13566)
(13184)
(13049)
(12780)
(12736)
(12692)
(12244)
(11761)
(11724)
(10517)
(9896)
(9822)
(9389)
(9204)
(9022)
(9021)
(8920)
(8335)
(8230)
学科
(67774)
经济(67708)
管理(41495)
(39792)
方法(31336)
(30762)
企业(30762)
数学(28291)
数学方法(28079)
(18046)
地方(16252)
(15978)
中国(15666)
(15226)
(14124)
贸易(14124)
(13711)
业经(13109)
农业(12286)
环境(10546)
(10447)
(9795)
财务(9782)
财务管理(9757)
地方经济(9739)
(9543)
(9494)
金融(9492)
企业财务(9213)
技术(9173)
机构
大学(229337)
学院(227930)
(93419)
经济(91574)
管理(85075)
研究(80903)
理学(74680)
理学院(73712)
管理学(72394)
管理学院(71982)
中国(58165)
科学(54084)
(49528)
(47681)
(43228)
业大(40894)
研究所(40081)
农业(39950)
(39336)
中心(36793)
(33484)
财经(32374)
(29829)
(29450)
师范(29401)
北京(29237)
经济学(29009)
(28789)
经济学院(26628)
农业大学(26533)
基金
项目(160629)
科学(125086)
基金(116814)
研究(108713)
(105635)
国家(104783)
科学基金(87516)
社会(69705)
社会科(66123)
社会科学(66096)
(63553)
基金项目(63197)
自然(59016)
自然科(57638)
自然科学(57614)
自然科学基金(56598)
(54685)
教育(49333)
资助(46297)
编号(42298)
重点(37160)
(35501)
(34945)
(33427)
成果(32890)
计划(32625)
科研(32011)
创新(31401)
课题(29287)
国家社会(29096)
期刊
(95685)
经济(95685)
研究(58901)
学报(45349)
(43454)
科学(38654)
中国(38307)
大学(32056)
学学(30797)
(29844)
农业(29306)
管理(26558)
教育(17974)
(17385)
金融(17385)
技术(17107)
(16269)
经济研究(16041)
业经(15942)
财经(15554)
问题(13373)
(13296)
(12823)
业大(11874)
资源(11539)
科技(11536)
商业(11437)
技术经济(11412)
(11155)
统计(10444)
共检索到316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志勇  
中韩两国作为近邻,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双方已经具备了建立FTA的良好条件。2012年5月,中韩两国在北京正式宣布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但是,中韩两国在FTA谈判中面临许多难点,需要共同努力,相互妥协方可达成高水平的FTA。中韩建立FTA标志着东亚地区重要经济国家之间将开始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东亚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在积极期盼中韩FTA建立之时,也应适应中韩建立FTA给中国带来的挑战与变化,制定相应的应对之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放  
美韩签署FTA是两国对现实背景和贸易环境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尽管美国的遏制意图和韩国的抢占制高点的意图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点都是试图使自身在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中占据主动位置,但美韩FTA的久拖不决也使其潜在的影响产生了变数。韩国的这一举动显然是在走一条有别于东亚区域合作既有模式的道路,必然会对原有进程产生影响。它还使中国目前在东亚区域合作中所取得的成果缩水,因而有必要重新评估我国自身的FTA战略,以寻找根本性的解决方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侯丹丹  
基于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及中韩FTA的实际降税幅度,分析中韩FTA对东亚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中韩FTA将对中国大陆、韩国带来正的经济效应,且韩国的经济改善幅度要大于大陆,但东亚其他经济体将遭受经济冲击,其中,台湾、日本所受冲击将更为显著;大陆的渔业、采矿业、食品加工业、制造业以及韩国的制造业将受益于中韩FTA的建立,出口普遍增长;东亚其他经济体的产品出口所受影响会有所不同,但出口受阻较为严重的经济体为香港、日本、台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丛晓男  王铮  
自主开发了适用于任意多个区域和部门的贸易模拟研究的全球多区域CGE模拟软件。基于该软件模拟了中韩FTA关税减免对包含中韩在内的东亚主要国家或区域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中韩FTA促进了两国双边贸易的发展,韩国是中韩FTA的最大受益国,中国台湾、日本等经济体则面临一定的负面冲击。中国在整体受益的同时,也面临贸易条件变差、对韩国贸易逆差增加、塑料橡胶化工等部门产出受损等潜在负面影响,为此从降税时间安排、产业结构转型、要素禀赋流动和创新能力培育等方面做好应对之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利霞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东亚以东南亚的东盟和东北亚的中日韩三国为主体,开始广泛地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由于这四大格局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历史问题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再加上美国的影响,使得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未来显得扑朔迷离。文章分析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想产生的背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需要担负起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任、充分利用现有的合作基础、关注世界格局的变化、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同东盟及美日韩的沟通以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关孔文  房乐宪  
在当前全球气候治理谈判进程缓慢背景下,区域层面的气候治理显得日益重要。然而,气候变化形势严峻的东亚地区并未能形成类似于欧盟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气候治理合作机制。东亚国家因领土争端等安全议题使国家间关系相对紧张与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气候变化治理的区域性合作;域内国家发展现状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别导致针对发展性问题的关切不同;在联合国框架下的治理机制中,分属不同气候谈判集团,所持立场也存在一定的分歧;加之外交传统惯性和域外其他行为体的影响,使得东亚区域气候变化治理一体化进程相对滞后,造成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媛媛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东亚经济体普遍面临着从出口主导向内需主导的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然而,目前各经济体单独扩大内需存在困难,本文试图将东亚内需整合起来,探讨在东亚构建区域性内需。通过进一步提升消费水平、调整投资结构、扩大区域内贸易和完善产品结构,东亚内需的潜力将会被极大地开发出来,成为东亚持续发展新的推动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坤  
从"三角贸易"到"新三角贸易",东亚地区贸易模式都未能摆脱对外部市场的高度依赖,特别是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中国作为区域内经济贸易大国,随着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入及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在东亚区域贸易分工模式转变中的地位及作用将不断增强。本文以中国在东亚区域内的重要贸易伙伴国为研究对象,从世界和东亚两个区域范围入手,以进口份额分布与进口增长率分解指标按进口来源地和按产品分类的分布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市场在东亚区域内的地位及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雪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与此同时,东亚①地区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迅速。地区主义的不断崛起必然会对霸权国家提出挑战。本文认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美国通过商品美元的回流机制、石油交易的美元计价机制和对外债务的本币计价机制维系其金融霸权地位,并使东亚地区成为支撑美国金融霸权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与地区安全角度来看,美国根据其国家利益需要制定东亚区域政策,对把其排除在外的区域合作态度消极,对占据东亚地区的主导权态度积极。未来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中日两国对于区域领导权的配置及领导路径的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梅  
中国一直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如何确定和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切实发挥大国作用,实现区域间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FTA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要借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东风",通过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加快确立世界FTA网络格局中的轴心国地位等措施加强中国FTA战略的实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梅  
中国一直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如何确定和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切实发挥大国作用,实现区域间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FTA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要借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东风",通过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加快确立世界FTA网络格局中的轴心国地位等措施加强中国FTA战略的实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梅  
中国一直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如何确定和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切实发挥大国作用,实现区域间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FTA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要借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东风",通过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加快确立世界FTA网络格局中的轴心国地位等措施加强中国FTA战略的实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峰  
本文首先运用贸易矩阵和广义经济分类(BEC)考察了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的演进和特征,发现中间产品是东亚区域内贸易的第一大类产品。继而,用贸易流量分析模型按国别探讨了需求因素、竞争因素和区位因素分别对区域内贸易增长的贡献程度,并计算出中国对东亚区域内贸易增长的贡献度最大。最后,运用中国1992~2006年的数据验证了外部需求是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的首要推动力。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对解释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提供了新的证据,对未来的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金红  
本文利用东亚十国(或地区)1991~2010年间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分析影响东亚区域内最终产品需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性贸易协定(RTA)、经济总量、2008年金融危机和人均GDP差额绝对值,对区域内最终产品需求起显著促进作用;人口规模、地理距离对区域内最终产品需求起显著阻碍作用。1997年金融危机也对区域内最终产品需求起阻碍作用,但不显著。从行业差别来看,除了距离变量之外,各解释变量对资本品需求的影响均大于对消费品需求的影响。因此,为扩大东亚区域内的最终产品需求,区域内各经济体应该降低物流成本、发展区域性贸易合作组织、稳定汇率、扩大各自经济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