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7)
2023(11795)
2022(10284)
2021(9745)
2020(8074)
2019(18792)
2018(18628)
2017(36553)
2016(19566)
2015(22063)
2014(21854)
2013(21611)
2012(19726)
2011(17674)
2010(17894)
2009(16488)
2008(15109)
2007(13269)
2006(11650)
2005(10260)
作者
(54468)
(44875)
(44468)
(42255)
(28503)
(21510)
(20415)
(17578)
(17066)
(16016)
(15425)
(14967)
(14196)
(14002)
(13956)
(13640)
(13396)
(13261)
(12843)
(12737)
(11037)
(11014)
(10765)
(10166)
(10114)
(9985)
(9920)
(9887)
(8978)
(8792)
学科
(76496)
经济(76420)
(57204)
管理(57051)
(49256)
企业(49256)
方法(33893)
数学(29027)
数学方法(28700)
(26636)
金融(26635)
中国(25736)
(24959)
银行(24925)
(24095)
(20055)
(19978)
业经(18265)
地方(18227)
(17024)
(14867)
(14155)
贸易(14140)
(14103)
理论(14060)
财务(14038)
财务管理(14017)
农业(13880)
(13743)
企业财务(13347)
机构
大学(268517)
学院(268414)
管理(110389)
(106221)
经济(103701)
理学(95842)
理学院(94839)
管理学(93374)
管理学院(92890)
研究(87441)
中国(69792)
(56563)
科学(52541)
(47924)
(42469)
中心(41167)
(39733)
财经(39044)
研究所(38824)
业大(38326)
(37827)
北京(35900)
(35436)
(34750)
师范(34476)
(32151)
(32000)
经济学(30867)
农业(30749)
财经大学(29239)
基金
项目(184924)
科学(145207)
研究(138652)
基金(133391)
(114582)
国家(113589)
科学基金(98176)
社会(85650)
社会科(81218)
社会科学(81195)
(72526)
基金项目(71432)
自然(63594)
教育(63328)
自然科(62094)
自然科学(62083)
自然科学基金(60954)
(60524)
编号(58117)
资助(54982)
成果(47020)
重点(40879)
(40546)
(39683)
课题(39450)
(39021)
项目编号(36276)
创新(36225)
教育部(35171)
科研(35023)
期刊
(114131)
经济(114131)
研究(79173)
中国(49104)
管理(40098)
学报(38661)
科学(36767)
(36504)
(36424)
金融(36424)
(34797)
教育(30707)
大学(29601)
学学(27754)
农业(24980)
技术(23063)
业经(19189)
财经(18308)
经济研究(17371)
(15437)
图书(14989)
理论(14774)
问题(14476)
实践(13786)
(13786)
科技(12990)
现代(12720)
技术经济(12533)
(12204)
商业(11663)
共检索到392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吕长江,韩慧博,赵岩  
中韩的金融合作是伴随着东亚金融合作的进程进行的。双方的金融合作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切实可行性,发展与深化金融合作是两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双方应当从实际出发,以解决主要问题为主线,有步骤地、协调地开始和扩大不同领域的金融合作,以保持和扩大现有的双赢局面。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邓鑫  
亚洲地区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但各国之间在金融一体化程度上明显滞后,而与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保持更紧密的金融联系。本文针对中韩两国之间的金融合作现状展开研究,从金融机构合作、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以及相互持有金融资产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对未来作了大体展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艺  沈铭辉  
2009年是中韩建交的第十七年,随着中韩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中韩金融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面对新时期新问题,中韩双方要有新思维,以加快推进中韩间的金融合作,促进两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我们认为未来中韩两国的金融合作在合作目标上,既要立足于应对危机风险,又要重视促进共同发展;在合作基础上,要正视差异和困难,加强交流,增进互信;在合作领域上,加快推进已有合作,不断拓展新合作领域;在合作机制上,强化双边机制,加强官方合作和民间合作的互动性,共同推动多边机制的完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祝小兵  
本文从中国视角来研究东亚金融合作问题,分析了中国与东亚国家的经济联系现状以及中国在东亚金融合作当中的作用,提出了中国推动东亚金融合作的总体原则。文章对中国推动东亚金融合作的各阶段性战略目标和措施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提出了实现东亚金融合作的分阶段目标和实施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于江波  
中国东北是联系东北亚区域的重要地区,多年来对韩合作已经成为东北三省外向化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即使在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时候,东北地区对韩经贸科技合作热情依旧不减,并将加强对韩合作作为推动经济走出低谷的助推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米军  
为了推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经贸对接合作,金融势必要迅速融合到对接合作的战略框架及其所衍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中,从而对"一带一盟"的实施给予全方位的支持。目前,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金融合作缺乏紧密性和约束性,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尽管经济开放程度较高,但双方的生产要素流动性存在障碍、贸易依存度和融合度低、贸易产品多样化程度不足、经济周期不具有显著的趋同性、通货膨胀相关性低以及汇率波动差异大,这说明双方不具备金融深度合作的条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双方金融的功能性合作创造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为深化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金融合作,应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切实处理好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金融合作的角色定位,加强人民币供给机制建设,构建多元均衡的投融资合作机制,健全双方国际金融监管协作机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曙光,杨华  
为了顺应跨国公司向中国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趋势, 山东省提出“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因此,分析韩国未来对山东半岛的投资趋势,合理规划山东半岛未来需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促进山东半岛有效承接韩国的产业转移,对于加速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至关重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少岩  
通过对中韩两国的金融体制比较研究,认为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改革应注重吸收以韩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发展经验,而不能仅仅以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国家的金融体制为蓝本进行设计。特别是韩国的“金融真名制”对于解决我国储蓄存款中公款私存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元龙  田野  
加强中日金融合作,对推进双方经济金融发展、地区经济金融一体化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中日金融合作在东盟"10+3"等多边区域合作的框架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两国之间的金融合作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有待进一步扩展。深化中日金融合作应把握"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创新思路,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三大基本原则。具体看来,中日两国可继续推进多边框架下的金融合作、加强两国货币金融政策协调、深化两国金融市场的合作、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真正实现互利双赢。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夏彩云  贺瑞  
深化区域金融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在简析"一带一路"区域金融合作必要性的基础上,概述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金融合作现状,分析了"一带一路"区域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金融合作的几点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蒋钦云  
中国与海湾国家经济上呈现强烈的互补关系,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贸易美元"和海湾国家的"石油美元"都在寻找价值投资。我国西部地区加快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吸引海湾国家石油美元投资,不失为重大战略举措;我国对海湾国家投资,帮助其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符合其战略利益需要,而投资于其石油相关产业也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本文分析了双方金融合作的现实背景及合作的意义,基于我国与海湾国家金融合作的区域和行业考量,结合我国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现实背景,给出了双方金融合作的具体措施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邵军  程勇  
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中韩两国开展技术领域的合作,对于两国经济增长均具有重要意义。自从建交以来,两国在技术合作方面已经走过了一条稳步发展和共赢的道路,今后继续深入和加强这种合作同样是非常必要的。针对以往的合作实践,本文提出了一些推动未来中韩技术合作的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汉权  朱晓乐  
中韩合作在东亚经济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当前形势下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关键力量。应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体框架下,通过对等开放市场推进中韩自贸区建设、促进中韩产业链分工合作升级、加强在国际治理中的合作、保持重大战略和宏观政策沟通与协调等措施,提升合作水平,为东亚经济圈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史春林  李秀英  
中韩两国开展海上搜救合作既是双方履行国际公约的需要,也是由搜救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因而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人命和财产救助以及海洋环境保护。因此近年来中韩两国高度重视海上搜救合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对此,中韩两国应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双方通讯沟通、资源共享、应急反应等机制,提高海上联合搜救成功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房银海  谭清美  
基于"互联网+"驱动军民融合机理,深入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内涵,探讨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条件下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存在的性质、特征及功能要素。将平台体系划分为国防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军民融合资源库和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系统四大模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机制,并提出军民融合成果转化路径,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