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3)
2023(4488)
2022(3675)
2021(3655)
2020(3067)
2019(7564)
2018(7592)
2017(14966)
2016(7582)
2015(8916)
2014(9044)
2013(8607)
2012(7552)
2011(6912)
2010(7299)
2009(6723)
2008(6715)
2007(5892)
2006(5211)
2005(4717)
作者
(21334)
(17721)
(17579)
(16775)
(11332)
(8394)
(8073)
(6972)
(6578)
(6250)
(5983)
(5856)
(5761)
(5650)
(5460)
(5296)
(5286)
(5132)
(5064)
(5045)
(4370)
(4331)
(4298)
(4124)
(3963)
(3888)
(3833)
(3827)
(3554)
(3373)
学科
(36331)
经济(36313)
方法(21256)
管理(20231)
(20026)
(18758)
贸易(18750)
数学(18546)
(18231)
数学方法(18067)
(17834)
企业(17834)
(7803)
中国(7680)
理论(7556)
业经(7389)
(6817)
地方(6030)
关系(5848)
出口(5777)
出口贸易(5777)
(5777)
(5465)
(5272)
(5179)
(4923)
技术(4852)
(4675)
(4454)
农业(4447)
机构
学院(113907)
大学(112584)
(51032)
经济(50115)
管理(45786)
理学(40145)
理学院(39788)
管理学(38842)
管理学院(38655)
研究(34290)
中国(25297)
(22808)
(19853)
科学(19300)
财经(16430)
(16333)
(15873)
经济学(15786)
中心(15131)
业大(14966)
(14873)
研究所(14831)
经济学院(14355)
北京(14140)
(14078)
(13518)
师范(13417)
(13127)
(12866)
(12733)
基金
项目(75041)
科学(59241)
研究(55078)
基金(54742)
(46892)
国家(46598)
科学基金(40547)
社会(34951)
社会科(33393)
社会科学(33384)
(29064)
基金项目(27855)
教育(26561)
自然(26319)
自然科(25808)
自然科学(25805)
自然科学基金(25321)
资助(24275)
(24045)
编号(22909)
成果(17918)
重点(16765)
(16762)
(15751)
(15667)
课题(15566)
教育部(14850)
创新(14728)
人文(14526)
大学(14523)
期刊
(50713)
经济(50713)
研究(31311)
中国(18281)
管理(17673)
(14125)
学报(14024)
科学(13875)
(12521)
(11997)
教育(11883)
技术(11850)
大学(11661)
学学(11006)
国际(10479)
经济研究(9977)
业经(9150)
农业(8961)
问题(8056)
统计(7973)
财经(7714)
(7638)
金融(7638)
(7251)
商业(7172)
(6687)
决策(6600)
技术经济(6188)
世界(6176)
(6047)
共检索到161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玉和  
对中韩贸易的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双方的互补性,回避竞争。中韩双方进出口商品结构、主要出口市场及在对方国内市场三个方面的贸易竞争;中国竞争力迅速提高、中韩出口结构趋同、未来科技发展重合、出口市场高度重叠;其发展模式相同,产业结构相似。韩国首先要改变防范中国的心理,以合作代替对抗;在政府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加强合作,并优先石油开发、铁矿石采购、高新技术开发等领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新茹  顾江  朱文静  
本文首先运用显性区域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等多个指标对中国与日韩之间文化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的方法,对中日、中韩文化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得出以下结论:近期中日韩文化贸易在在国际市场上有各自的出口市场目标,具有较小的竞争性,更多表现为互补性;从长期发展趋势看,中日韩三国文化贸易竞争将日益增强,互补性将会逐渐减弱,中国文化贸易应立足本地市场,在保护已有市场的基础上,争取潜在市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军安  
本文对2005-2013年中韩服务贸易数据进行分析,使用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系数研究各项目之间的竞争与互补关系。结果表明两国在与商品有关的服务、运输等四个项目上既有竞争优势又存在贸易互补性。而在旅行和知识产权费用上仅存在互补性。金融、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项目贸易互补性较差。两国要立足于目前发展较好的生产性服务,逐步培养资本与技术密集服务的竞争优势与互补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婧  
水产品贸易在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和出口相似程度指数对中韩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韩水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并着眼于进一步推动中韩水产品贸易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赖明勇  钟文华  谢锐  
随着"雁行"分工模式的发展,中韩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结构悄然变化。本文通过计算1992~2007年中韩电子信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贸易互补性、产业内贸易指数及出口贸易技术复杂度,分析了两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贸易结构。结果表明: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出口贸易技术结构不断优化,中韩技术差距逐渐缩小,部分电子信息产品的竞争力已超过韩国;双方优势产业重合度较低,贸易互补大于竞争且呈上升趋势,互补性亦由单向发展为双向;双方产业内贸易长期保持较高水平,其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主导,而近年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迅速上升;中韩电子信息产业合作潜力巨大,双边开放有望实现"共赢"。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崔岩  
作为当今全球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中韩贸易发展迅速,两国已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GHM指数对中韩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韩双边工业制成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为辅;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制成品以产业间贸易和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两国的制成品贸易互补性强,中国相对处于产业分工的低端。为提升中国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应采取加强技术自主研发、完善双边贸易合作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郝晓燕  韩一军  姜楠  
本文首先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中韩农产品贸易规模大,但贸易额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中国主要从韩国进口加工农产品,韩国主要从中国进口水产品,这基本反映了中韩两国的农业资源禀赋特征。然后运用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指数,测算了中国与韩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和互补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中韩贸易互补性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同时,中韩互补性较高的农产品也是进出口贸易的主要产品,说明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在一定程度上都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最后,结合全文分析,为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郝晓燕  韩一军  姜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启良  湛柏明  
本文利用RCA指数和TC指数,测算了中韩两国总体和部分行业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论是:中韩两国是以劳动和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贸易为主。今后我国要在优势互补、大力发展两国服务贸易的基础上,采取相应对策,增强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和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丹  杨薇  
文章利用时序数据,分别从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概况、TC指数、RCA指数、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对中国与韩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长期滞后,虽然近十年来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同韩国相比尚有明显的差距。韩国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大幅提高,可成为我国发展金融服务贸易的借鉴对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永辉  
本文利用RCA指数对1995~2002年中韩两国制造业的互补性与竞争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TSI指数分析了两国互补性产业和竞争性产业对中国制造业贸易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国对韩国具有互补性的多半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中国制造业贸易净收入虽来自这些部门,但对贸易平衡的正向作用有限;韩国对中国具有互补性的是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产业,中国制造业贸易逆差主要来自于这些部门;两国具有竞争性的是计算机、家电等技术密集型高新产业,中国参与分工的产品处于技术低端,贸易额虽大但净收入较少。两国这种分工是导致中国制造业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中国应注重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的附加值,调整和完善重化工业结构,并向高端领...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贾继锋   李晓青  
1997年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双喜临门的年头:8月是东盟成立30周年的纪念日;缅甸和老挝成为东盟成员,使东盟成为容括近五亿人口的“大东盟”集团。这是东盟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东盟真正成为包括整个东南亚国家的地区组织。在当代的亚太经济格局中,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有着日益加重的分量和作用。回顾30年的历程,东盟与中国的关系从敌视隔离转变为密切合作,演变成促进亚太经济成长和维护地区安全重要力量,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江淮  陈喆  孙志燕  冉征  
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的发展战略,本文试图从地区间技术结构来揭示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经验性特征及其发生、演变机制。通过构造区域技术互补和竞争指数,发现地区间技术互补呈现持续上升、技术竞争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区域技术结构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从技术竞争转变为技术互补。本文从产品作为技术组合以及技术创新主体多元化视角,对区域经济发展从"产品发现"阶段到"技术发现"阶段的演变进行了解释,提出"技术发现"假说,即区域技术互补实际上是各地区企业为了应对产品市场竞争压力而不断在更大的地理范围配置创新资源,各地区创新资源在市场引导下共同进行的"技术发现",使得所在行业的技术来源越来越多地分布于不同地区,这些地区的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竞争优势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邵亚申  丁赟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由工业转向服务业,服务贸易迅速崛起并成为服务产业和国际贸易发展中的突出领域。对2000年~2010年中、日、韩三国时间序列数据的RCA指数计算以及互补性和竞争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日本、韩国的贸易中存在着互补性和竞争性:当中国作为出口国时,与日本的贸易具有比较大的互补性;当中国作为进口国时,与韩国的贸易具有比较大的互补性,且中日两国的服务贸易竞争性要大于中韩两国之间的服务贸易竞争性。总体上,中国在三国服务贸易竞争中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青友  
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在相互贸易以及对第三方贸易的趋同性越来越明显,反映了双方在产业传递和国际分工调整中的相似过程,说明我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出口贸易竞争将比较激烈。本文从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两个角度测算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互补性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本自由贸易区之外市场上的出口相对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