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1)
2023(7307)
2022(6416)
2021(5946)
2020(5455)
2019(12589)
2018(12475)
2017(25267)
2016(14008)
2015(15875)
2014(16118)
2013(16176)
2012(15238)
2011(13688)
2010(13831)
2009(13146)
2008(13624)
2007(12481)
2006(10656)
2005(9738)
作者
(40969)
(34419)
(34235)
(32952)
(22048)
(16545)
(15921)
(13409)
(12836)
(12220)
(11657)
(11611)
(10981)
(10882)
(10854)
(10828)
(10634)
(10296)
(10033)
(9977)
(8631)
(8515)
(8370)
(7886)
(7819)
(7789)
(7611)
(7512)
(6979)
(6869)
学科
(61600)
经济(61531)
(42741)
管理(39566)
方法(34784)
(33790)
企业(33790)
数学(31831)
数学方法(31603)
(18677)
中国(15831)
(14606)
(13204)
(13070)
财务(13054)
财务管理(13024)
企业财务(12468)
(12017)
贸易(12016)
(11761)
银行(11731)
(11710)
(11220)
(11108)
(11063)
金融(11061)
(11057)
保险(11014)
业经(10609)
地方(9701)
机构
大学(209029)
学院(205418)
(89229)
经济(87501)
管理(80351)
理学(68932)
理学院(68229)
管理学(67100)
管理学院(66714)
研究(66290)
中国(54611)
(44382)
(43091)
科学(39363)
财经(35603)
(34694)
(34354)
(32413)
中心(31569)
研究所(31020)
(30441)
业大(30045)
经济学(28934)
农业(27722)
北京(27467)
财经大学(26861)
经济学院(26579)
(24017)
(23986)
师范(23734)
基金
项目(131646)
科学(103153)
基金(97190)
研究(93859)
(84203)
国家(83556)
科学基金(71408)
社会(60126)
社会科(57066)
社会科学(57047)
基金项目(51170)
(49751)
自然(46853)
自然科(45820)
自然科学(45803)
自然科学基金(45041)
教育(43709)
(42491)
资助(42201)
编号(37791)
成果(30924)
(30861)
重点(29266)
(26843)
(26663)
教育部(26632)
科研(26245)
人文(25537)
大学(25482)
创新(25102)
期刊
(90668)
经济(90668)
研究(61126)
中国(36496)
(36094)
学报(31814)
(29897)
科学(27976)
管理(26436)
(25916)
金融(25916)
大学(23919)
学学(22752)
农业(19587)
财经(18007)
技术(16283)
教育(15311)
(15187)
经济研究(15052)
业经(13315)
问题(12515)
统计(11800)
理论(11293)
技术经济(11101)
(11095)
(10479)
财会(10475)
实践(10196)
(10196)
(10168)
共检索到300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文伟  李湛  张裔  
该文采用高频交易数据实证检测了我国沪深300指数期权与韩国KOSPI 200指数期权的隐含波动率和波动率风险溢酬,并通过z-test和F-test统计检验方法对其平均水平和分散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检验结果显示:(1)两地投资者皆为波动率风险厌恶型,股指期权隐含波动率的均值及标准差皆显著高于各自现货市场的已实现波动率,两地波动率风险溢酬皆显著为负;(2)沪深300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更高,沪深300指数期权的波动率风险溢酬显著高于KOSPI 200指数期权;(3)我国股指的现货市场和期权市场相比于韩国双双表现出更高风险和更不理性,而且投资者的后市预判亦偏差较大,沪深300指数的隐含波动率和已实现波动率在平均水平和分散程度上都显著高于KOSPI 200指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文伟  李湛  张裔  
该文采用高频交易数据实证检测了我国沪深300指数期权与韩国KOSPI 200指数期权的隐含波动率和波动率风险溢酬,并通过z-test和F-test统计检验方法对其平均水平和分散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检验结果显示:(1)两地投资者皆为波动率风险厌恶型,股指期权隐含波动率的均值及标准差皆显著高于各自现货市场的已实现波动率,两地波动率风险溢酬皆显著为负;(2)沪深300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更高,沪深300指数期权的波动率风险溢酬显著高于KOSPI 200指数期权;(3)我国股指的现货市场和期权市场相比于韩国双双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俊禹  刘毅男  周佰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推出了多种金融衍生工具。随着上证50ETF期权的推出交易,标志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股指期权作为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关于其波动特征以及期权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DCC-GARCH模型对上证50ETF期权和上证50指数之间波动特征进行的研究表明,两个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并不明显。基于这一结论,我国期权市场的发展应更多地增加期权产品种类的多样性,并严控期权市场的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晓东,金斌  
中国的股票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高速成长的市场,其股价收益率波动具有哪些特征?其收益率与风险的关系如何?本文试图利用GARCH-M模型对市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析。 一、研究方法和样本数据选择 (一)研究方法 1.模型选择。由于ARCH和GARCH过程主要描述回归模型的干扰项的条件方差,它一般与解释变量的条件期望无关。但在实际中人们注意到,条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海峰  李鑫海  
投资者行为对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影响是行为金融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浦发银行"股票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羊群行为的程度作为度量羊群行为的数量标准,通过建立ARCH模型,对"浦发银行"股票是否存在羊群效应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浦发银行"股票存在显著的羊群效应。其次,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羊群行为对股票波动性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股票的羊群行为程度与股票指数波动率成正相关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蓉  曾海为  
文章运用方差互换合约的思想,从香港恒生指数和美国S&P500指数现货和期权的价格中提炼出无模型波动率风险溢酬,并对其特征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香港股市和美国股市中的波动率风险的确被定价,且风险溢酬显著为负,说明两市投资者均体现出风险厌恶。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两个市场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存在差异。此外,香港和美国市场的波动率风险相关度很高,且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玉霞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从2010年成立至今,发展非常迅速,通过选择VaR方法对我国股指期货日内波动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和预测,对不能用VaR方法解决的重大事件产生的影响作了压力测试,并结合我国市场实际状况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琼  薛红  王露琰  
本文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为研究对象,应用GARCH类模型理论,对沪深两市股指波动的集群性、条件异方差性、非对称性等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沪深股市的不同波动特性进行了比较。旨在为投资者分析股市行情、监管部门监控股市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项歌德  沈开艳  
本文以中国沪深300股票指数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真实交易日数据为研究对象,借助构建的EC-EGARCH模型,通过本文设定的5个假设检验,对两个市场之间价格发现功能与波动溢出效应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中国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上市以来,其短期价格发现以及长期价格预测功能均较为显著,但短期价格发现功能呈现对称性。两个市场之间的"波动集聚"效应也非常显著。通过将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波动溢出效应区分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在实证分析中发现两种效应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短期波动溢出效应表现出非对称性,而长期波动溢出效应表现出对称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史美景  王君怡  
本文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引入后,对现货市场的影响以及股指期货是否有助于现货市场在信息传递速度与效率方面的提升。实证分析发现:在期指上市前,波动性干扰反应在时间上的持续性效果较持久;在期指推出后,可以观察到波动性干扰因素的影响会更快速地反应到现货市场股价指数中,此时的波动过程更趋稳定。由此推论出期货交易加速了现货市场信息传递的效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于瑞安  张金林  杨小花  
本文运用1分钟高频交易数据,通过建立DCC-MVGARCH模型和BEKK-MVGARCH模型,研究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三种股票指数收益率分别与IF、IH、IC股指期货合约收益率之间的联动性和波动溢出效应,基于该视角分析论证2015年中国股市崩盘是否由股指期货交易导致。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的联动性在股市运行平稳期和股灾爆发期间都没有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股票市场的波动主要受自身上一期波动的影响,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影响较小,且这种波动溢出关系在股灾前后并无明显差异,因此,股指期货交易并不是导致此次股灾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承刚  付英俊  陈佩仪  
文章以沪深300指数期货作为样本,通过建立非对称的GARCH模型,对全样本和子样本分别进行股指期货推出与股指波动率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并未受到影响。同时,股票市场的杠杆效应减弱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宝音朝古拉  苏木亚  
采用GARCH、谱聚类方法、独立成分分析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的全球主要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间的协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间具有双向协同波动溢出效应。相对而言,股指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间的协同波动溢出效应更明显,协同波动溢出程度与相应国家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有直接关系。因此有关当局进行监管时不仅做要到全球不同国家间的相互协调,与此同时还需要关注和防范风险在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间的相互传染。另外,我国的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还需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世斌  潘艳  
"沪港通"的开启建立了沪港两市间资本市场的联通机制,对沪港两市的联动性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采用VAR-MVGARCH-BEKK模型和DCC-MVGARCH模型,对沪股通与"港股通"之间存在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港股通"对"港股通"的波动聚集效应强于"港股通"对"港股通",而"港股通"对"港股通"的波动持久溢出效应也强于"港股通"对"港股通"。"沪港通"的成功实施,对即将开启的深港通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敏波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监测成为当前宏观审慎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用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分析监测,一类是利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通过监测金融市场间接监测系统性风险。运用IMF及部分央行的理论方法,利用GARCH模型估计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辅之以股票市场涨跌情况,构建我国股票市场的市场压力指数,并进行简单的检验,市场压力指数较为灵敏、有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