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11)
- 2023(7326)
- 2022(6214)
- 2021(5577)
- 2020(4423)
- 2019(10273)
- 2018(9908)
- 2017(18251)
- 2016(9975)
- 2015(11173)
- 2014(11308)
- 2013(11317)
- 2012(11073)
- 2011(10454)
- 2010(10722)
- 2009(9729)
- 2008(9681)
- 2007(8620)
- 2006(8006)
- 2005(7769)
- 学科
- 济(49325)
- 经济(49289)
- 业(22432)
- 管理(21720)
- 地方(19833)
- 贸(19440)
- 贸易(19426)
- 易(18738)
- 中国(17265)
- 农(15241)
- 企(15052)
- 企业(15052)
- 方法(12588)
- 业经(11830)
- 地方经济(10822)
- 农业(10345)
- 数学(9958)
- 数学方法(9871)
- 发(9798)
- 融(9420)
- 金融(9419)
- 学(9274)
- 银(8777)
- 银行(8764)
- 行(8666)
- 环境(8422)
- 制(8242)
- 关系(7612)
- 发展(7315)
- 展(7295)
- 机构
- 学院(147233)
- 大学(143694)
- 济(64988)
- 经济(63601)
- 研究(61804)
- 管理(48780)
- 中国(45966)
- 理学(40104)
- 理学院(39510)
- 管理学(38828)
- 管理学院(38548)
- 科学(37134)
- 所(33216)
- 京(32764)
- 研究所(29924)
- 农(28655)
- 财(27167)
- 中心(26631)
- 江(24346)
- 院(22551)
- 范(22300)
- 农业(22193)
- 师范(22088)
- 北京(21773)
- 业大(21188)
- 财经(20484)
- 州(19958)
- 省(19814)
- 科学院(19515)
- 经济学(19392)
- 基金
- 项目(91570)
- 科学(70343)
- 研究(69121)
- 基金(62535)
- 家(55445)
- 国家(54923)
- 科学基金(44583)
- 社会(42511)
- 社会科(40272)
- 社会科学(40265)
- 省(37008)
- 基金项目(32361)
- 划(31240)
- 教育(30330)
- 编号(28521)
- 发(27491)
- 自然(26876)
- 自然科(26126)
- 自然科学(26119)
- 资助(25633)
- 自然科学基金(25610)
- 成果(23524)
- 发展(22254)
- 展(21878)
- 重点(21582)
- 课题(21475)
- 部(19625)
- 创(19049)
- 创新(17867)
- 性(17331)
共检索到250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长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晓峰 任靖楠
本文主要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就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中韩两国净出口与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主要分三步:第一步,分析了FTA的建立对两国之间净出口的影响;第二步,分析了净出口的变动分别对中韩两国GDP的影响;第三步,分析了两国GDP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FTA的建立对两国就业的影响。结论为:若在2009年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会减少64.9196亿美元,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会减少64.9196亿美元;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使中国的GDP增加约0.426%,韩国的GDP减少约0.938%;会使中国的失业率下降约0.069%,韩国的失业率上升约0.157%。
关键词:
FTA 净出口 就业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晓峰 桂嘉越
文章以局部均衡为基础,建立校准模型,从产业层面测算了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两国贸易流量的影响。模拟的结果表明:如果中韩不建立自由贸易区,那么中韩贸易将会较大程度的受到韩美自由贸易区贸易转移带来的影响;如果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则更有利于两国比较优势的发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隋映辉
东亚地区作为21世纪区域发展战略的制高点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关注。以中韩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推动未来建立一个东亚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地区各国或地区的一种应对未来挑战的积极探索。新的区域战略支点与运作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的集散功能、配置功能、服务功能和创新功能。有效运用中韩两国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以“互利双赢”的利益关系为导向,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地协调、推进区域内经济合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燕 张吉国 王同敏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频繁。2013年7月6日,中瑞自由贸易区宣布建成,这标志着中国与瑞士的贸易关系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瑞士是最早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欧洲国家,也是中国在欧洲除欧盟以外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双边贸易关系正不断加深。中瑞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两国的合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两国贸易关系将会更加密切,研究分析中瑞贸易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对我国政策的制定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包艳 崔日明
中韩两国自建交以来,经贸往来就日益加深,这为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FTA)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与此同时,中韩两国的"官、产、学"界都积极致力于促进双边FTA的达成,并且两国在建立FTA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中韩两国要尽快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也面临着很多的障碍,如:两国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两国各自都存在着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以及美国的影响等。而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一旦达成,将会大大增强两国的经济实力,开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
中韩 FTA机遇 问题 前景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元澈 曹玲
经济上的互补、政治上的互信和文化上的互融为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过程中,两国也存在着对本国产业结构冲击的担忧、贸易的不平衡、意识形态的摩擦、战略动机的差异以及美国因素等诸多制约因素。中国在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进程中,需要采取缩减贸易逆差,发展产业内贸;建立官产学联合研究机构,完善多层面的对话协调机制;确定敏感产业,实现合理过渡等政策措施。
关键词:
中韩FTA 贸易结构 产业冲击 经贸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德民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中呈现了多种机制和路径并存的局面,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缺乏可以主导地区经济合作的力量和机制。这就为该地区次等力量、次等双边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凸显了它们推动地区经济合作的作用。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必将激起区域内各种双边关系的调整,推动中、日、韩三边合作、东盟与东北亚 3国的进一步联合,从而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当前,中韩政治关系良好,经贸相互依赖关系加强,在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上有共同利益,建立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条件基本成熟。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东亚经济 中韩关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耿仲钟 肖海峰
应用1994—2013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研究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简称中新自贸区)建立前后两国羊毛贸易特征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新自贸区的建立使得中国从新西兰羊毛的进口量和对新西兰羊毛的出口量均不断增加,中新羊毛贸易在中国羊毛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有所提升;自贸区的建立提升了两国羊毛产业内贸易水平,但二者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新两国羊毛贸易保持着较强的紧密程度,自贸区的建立使得这一紧密程度得到进一步加强;新西兰对中国的羊毛出口具有比较优势且两国羊毛贸易具有互补性,但是自贸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西兰羊毛的出口比较优势和两国羊毛贸易的互补性。
关键词:
中新自贸区 羊毛 贸易特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晓峰 张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珊珊 邱嘉锋
中日、韩日之间的领土争端和政治历史等原因,使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短期内难以达成共识;与此同时,中韩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进展顺利。因此,在东亚优先构建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是达成中韩双方政治经济利益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东亚 优先构建 FTA 原因分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严卫京
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以扩大对外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促共赢的战略举措。大力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广大企业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创造了稳定、透明、自由、公平的环境,使中国的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增强,对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与经贸合作现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温少爽
自由贸易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对中国、新加坡和韩国在各自独特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具有不同特点的自由贸易区模式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对其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产生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政治经济制度对自贸区主要港口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各国在发展自由贸易区过程中所拥有的各自优势和面临的不同挑战,旨在揭示不同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形成过程之间的差异,以及制度如何对自贸区在塑造国家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不同影响,以期为我国自由贸易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曙东 卢祥
中加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建立正处于研究阶段,两国农业生产和贸易均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对中国和加拿大农产品贸易结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进行测算与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用GTAP模型模拟分析了中加建立自贸区对两国整体经济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整体贸易对加拿大呈顺差态势,但在农产品上呈逆差态势;中国在蔬菜水果、油料及油脂产品和渔业上对加拿大有比较优势,但对加拿大互补性较低,加拿大在谷物、油料及油脂产品、动物及制成品上对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且互补性较强。中加建立自贸区后两国均会获益,但中国获益少于加拿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