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8)
2023(6295)
2022(4899)
2021(4867)
2020(3744)
2019(8913)
2018(8885)
2017(17367)
2016(8975)
2015(10298)
2014(10116)
2013(9528)
2012(8253)
2011(7514)
2010(7662)
2009(6961)
2008(6463)
2007(5879)
2006(4927)
2005(4475)
作者
(24294)
(20167)
(20135)
(19139)
(12677)
(9551)
(9074)
(7853)
(7478)
(7079)
(6899)
(6763)
(6315)
(6262)
(6187)
(6120)
(5937)
(5875)
(5822)
(5728)
(4893)
(4867)
(4852)
(4535)
(4525)
(4483)
(4384)
(4345)
(3992)
(3878)
学科
(39070)
经济(39046)
管理(24132)
(22395)
(18972)
企业(18972)
方法(18645)
数学(16757)
数学方法(16254)
(10443)
中国(9239)
业经(9066)
理论(7922)
(7205)
贸易(7200)
(6995)
农业(6932)
(6391)
地方(6364)
技术(6326)
教学(5991)
(5820)
(5708)
(5391)
(5313)
(4770)
银行(4767)
教育(4686)
(4617)
(4564)
机构
学院(124924)
大学(122596)
管理(50940)
(47830)
经济(46692)
理学(44531)
理学院(44127)
管理学(43017)
管理学院(42808)
研究(37793)
中国(27551)
(24882)
科学(23089)
(19826)
(18000)
中心(17785)
(17530)
业大(17425)
(17095)
(16682)
师范(16550)
财经(16091)
研究所(16068)
北京(15547)
技术(15436)
(14929)
(14635)
(14192)
经济学(13672)
农业(13058)
基金
项目(86877)
科学(69505)
研究(65684)
基金(62220)
(53502)
国家(53099)
科学基金(46721)
社会(41096)
社会科(38967)
社会科学(38956)
(35214)
教育(32047)
基金项目(32046)
自然(29964)
自然科(29360)
自然科学(29358)
(29191)
自然科学基金(28803)
编号(28405)
资助(25773)
成果(22609)
课题(19523)
重点(19454)
(19093)
(18593)
(18588)
创新(17707)
项目编号(17530)
国家社会(16646)
大学(16494)
期刊
(51178)
经济(51178)
研究(32222)
中国(24861)
教育(19128)
管理(19093)
(16592)
学报(15922)
科学(15869)
技术(14260)
(13950)
大学(12946)
学学(11964)
农业(11596)
业经(10117)
(9209)
金融(9209)
经济研究(8203)
统计(7951)
(7679)
图书(7475)
财经(7123)
职业(6799)
科技(6687)
决策(6649)
(6480)
论坛(6480)
技术经济(6463)
(6133)
问题(6057)
共检索到177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琼  刘桂锋  丁岚  
从6个时间阶段分析中韩科研合作网络演化路径,以期为两国科研机构的学术合作发展提供新启示。采用中韩合著SCI论文进行产出力、影响力分析,构建其学科网络、机构合作网络,深入挖掘中韩科研合作模式,描绘中韩科研合作演化路径。研究发现:中韩科研合作模式先后经历被动分散、"一对一"单一合作模式、以人才流动为纽带的"一对N""N对一"自发式合作模式、海外办学平台建设的"面到面"平民化合作模式,发展到从学院出发、以学科发展为目的"点对点"任务型合作模式,以及战略联盟、校企合作、地方合作等自由化、多样化、开放化的"N+N"模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嘉楠  张一帆  孙玉涛  刘凤朝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区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构建产学研合作网络连接知识距离-体制距离分析框架,并运用北京2001-2015年发明合作专利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产学研合作网络规模逐年增大,新进入者数量不断增加并产生重要影响;4大类组织合作连接模式中,双异质合作连接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跨体制合作连接模式、跨知识合作连接模式和邻近性合作连接模式,整体上北京产学研合作网络正在从双异质合作向跨知识和跨体制合作转变;研究机构、大学、混合制企业与民营企业积极建立合作关系成为趋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绍丽  郑晓齐  
科研众包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一种新的科研模式,既是对传统科研模式的挑战,又是对现有科研活动的完善和创新。科研众包网络创新模式由网上众包交易平台(整体程序)和网上众包协作模块(分体模块)两部分构成,二者彼此对接并相互作用,其效用主要体现为科研投入降低、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大众创新、科研环境净化、科研交易优化等效应,而其实现途径可通过线上和线下业务融合、冲突化解,以及信息处理与网络管理、知识创新与成果转化、在线交易与制度规范等技术与管理的协同来实现。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静波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化趋势。本文集中探讨了在产业网络框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在明确产业网络存在的条件下,对其定义、分类及结构特征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和政策与产业网络自身特点间的相互作用,指出其对政策的措施效果起到决定性影响。此外,还探讨了产业网络结构演进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向前  刘洪  黄莉  
文章从投入、产出、驱动和影响四个维度构建了我国31个省份2004—2016年的文化产业复杂网络模型,总结我国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而探讨其演进路径。研究表明:我国省域文化产业发展在这13年里可归结为11种模式、4个梯度层级式;各个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所属子群的标杆省份而迈向高一级子群;从时序上看,省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表现出一定的梯度性,并形成了五种发展路径,其中北京、上海、广东走高效保持道路,东部地区的江苏、浙江走质量提升道路,东、中部大部分省份稳步增长,西部地区走政策扶持路径,还有少许省份走产业驱动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向前  刘洪  黄莉  王俊男  
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模型,对我国30个代表城市1989-2017年的城镇化进行社团分析,总结得出我国的城镇化模式和模式演进的路径。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模式可以归纳为8种;城镇化模式演进路径有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内在动力发展、内外力驱动发展、经济外向驱动发展、简单发展、滞后发展、曲折发展和禀赋支撑发展等八种;其中,前四种路径发展态势较好,后四种路径发展相对缓慢。各类路径的城市城镇化进程中,可依据自身特征,学习相似标杆路径城市群体。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福生  杨洪勇  
基于科研论文作者合作方式,建立一个作者科研合作网络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网络模型节点的度分布(作者合作人数)符合幂率分布,该网络是一种无尺度网络模型。为了说明作者合作网络模型的有效性,对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发表在《图书情报工作》期刊上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建立作者合作网络。对作者合作网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网络模型结论一致,因此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作者合作网络的演化过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娜  全少颖  
文章构建多数据源情况下的科研合作网络模型,结合加权、数理统计、关系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检索SCI、EI、CNKI等多数据源的个人科研数据并清洗、去重、中英文姓名映射,分别建立不同来源数据的邻接矩阵以及合并后的邻接矩阵,利用PajEK软件进行分析,实现网络的可视化。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关鹏  王曰芬  傅柱  
科研合作网络的知识扩散主要受知识溢出和知识创新这两个过程的影响,据此提出知识扩散的机制。采用多Agent系统建模方法构建科研合作网络知识扩散仿真演化模型,分析了网络结构、知识溢出效应和个体知识创新能力对知识扩散的影响。通过知识扩散效果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科研合作网络的拓扑结构对知识扩散效果造成影响,BA无标度网络结构优于其他网络结构(规则网络、小世界网络、随机网络);知识溢出效应主要影响知识扩散前期,随着知识溢出效率因子的递增,网络平均知识存量总体震荡上升,知识扩散速率递增,同时网络知识存量分布均衡度递减;个体知识创新能力主要影响知识扩散后期,个体知识创新能力因子大的网络表现出较强的平均知识存量增长,也加剧了网络知识存量的不均衡分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福生  石秀春  杨洪勇  
基于科研论文的作者合作关系簇的演化特性,建立了一个科研合作网络的簇涌现模型。通过分析网络模型的内部特性,发现该类网络是一个无尺度网络,而且网络的簇度分布和节点连接强度分布具有相同的幂指数。最后应用计算机仿真实验和作者合作网络实证分析,发现实验结论和实证结论与簇涌现模型的理论分析结论一致,对本文结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磊  陆林  
高铁开通带来显著的"时空压缩"效应,对沿线旅游地之间的合作关系与模式产生重要影响。以合福高铁为例,运用社会网络、空间分析、描述统计等研究方法及Ucinet、GIS、SPSS、Excel等软件,研究合福高铁沿线旅游地之间的合作网络与模式。结果表明:(1)合福高铁开通后,旅游者对沿线旅游地的认知程度、同游意愿、重游意愿提升,不同旅游地之间的合作关系增强,合作网络中形成显著的核心—边缘结构,沿线旅游地之间的合作网络密集,并通过与其他旅游地相互联结形成合作关系较强、影响力较大的高铁沿线旅游区"组团"。(2)高铁沿线城市间的旅游流流量较大,具备稳定的二方关系和三方关系,形成了"旅游核心+旅游核心""旅游核心+交通核心""旅游核心+换乘中心"三种典型合作模式,三种合作模式呈现"强强联合"的特征,并带来显著的"马太效应""过滤效应"和"溢出效应"。(3)高铁开通为沿线旅游地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了重要契机,合作发展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针对当前的合作模式应制定多种发展策略,建立旅游地之间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实现沿线旅游地的联动发展。研究成果对于丰富中国高铁旅游的研究内容,揭示高铁沿线旅游地的合作网络及典型模式,探讨社会网络、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旅游地合作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制定高铁沿线区域旅游发展策略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范如霞  曾建勋  高亚瑞玺  
【目的】利用高合作学者识别算法和学者影响力模式识别算法识别出团队的高合作学者以及其动态学术影响力模式,为团队中人才成长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学者的合作人数情况,区分出团队中的高合作学者;利用高合作学者的发文量和度数中心度指标测度学者的个人影响力和在团队的影响力,识别学者的动态学术影响力模式。【结果】不同团队中的高合作学者数量不一,为零至多个。高合作学者的动态学术影响力模式不同,识别为稳步增长或成熟波动模式。【局限】仅利用两个指标来测度学者影响力,对于较复杂情况的学者需引入更多的指标识别其动态学术影响力模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旭伟  漆永乐  郭剑锋  
以图情领域为例,收集整理了5个重要期刊5年的论文、作者及其组织机构和地理位置数据,构建科研合作网络及其组织和空间情境,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研究者的组织情境和空间情境与科研合作网络之间显著相关,组织、空间情境对科研合作关系形成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科研合作关系形成机制并对如何增进和强化科研合作关系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朱云霞  
[目的/意义]通过对现有科研合作网络演化研究的总结,提出了一种基于熵理论的网络演化计算模型,为网络的演化分析提供更多的研究视角。[方法/过程]从科研合作网络的演化分析入手,总结了传统演化度量方法存在的问题,基于相对熵理论建立了动态网络变化量计算模型。实证部分采用特殊的时间片切分方法,对情报学某一领域历时十多年的合作网络变化量进行计算,并采用图形方式对网络的变化量进行展现。[结果/结论]模型对合作网络的演化提供了新的度量方法,特殊的时间片切分方法适用于历时较短的网络演化分析,三种类型节点的分类为模型的应用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捷  锁利铭  陈斌  
本文利用2004-2013年"9+2"合作区191项地方政府府际协议数据,考察合作区内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行为对网络治理结构演进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地理边界构成的合作区逐步推进了由地方政府个体决策缔结而成的自组织网络,在不同领域通过"地理路径"、"抱团路径"与"借势路径"形成SG、NLO与NAO结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多目标实现要依据不同合作领域的性质实现跨地理空间区域的网络合作关系,从而实现更大范围内功能区的整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