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1)
2023(9618)
2022(8317)
2021(7708)
2020(6582)
2019(15459)
2018(15241)
2017(30710)
2016(16472)
2015(18720)
2014(19012)
2013(18795)
2012(17756)
2011(16206)
2010(16562)
2009(15326)
2008(15530)
2007(14373)
2006(12535)
2005(11234)
作者
(47762)
(40319)
(40099)
(38271)
(25518)
(19258)
(18513)
(15797)
(14849)
(14477)
(13515)
(13071)
(12745)
(12707)
(12655)
(12528)
(12522)
(11943)
(11707)
(11623)
(10063)
(9918)
(9789)
(9209)
(9162)
(9013)
(8932)
(8881)
(8087)
(8076)
学科
(71442)
经济(71301)
管理(47216)
(46042)
(34936)
企业(34936)
方法(32672)
数学(28893)
数学方法(28593)
(25490)
贸易(25479)
(24804)
(24257)
(18237)
中国(17794)
地方(14600)
农业(14057)
业经(13969)
(13698)
(12436)
(11162)
银行(11139)
(11125)
(10917)
(10641)
(10490)
财务(10433)
财务管理(10403)
(10379)
金融(10377)
机构
学院(243296)
大学(240266)
(108635)
经济(106439)
管理(93742)
研究(82082)
理学(80506)
理学院(79675)
管理学(78417)
管理学院(77968)
中国(61698)
(49151)
(49107)
科学(47771)
(42479)
(41838)
财经(38598)
中心(38141)
研究所(37704)
(37519)
业大(35181)
(34892)
农业(33492)
经济学(33409)
北京(30847)
(30805)
师范(30550)
经济学院(30486)
(29444)
(29398)
基金
项目(155832)
科学(122267)
研究(116446)
基金(112596)
(96839)
国家(96031)
科学基金(81757)
社会(73641)
社会科(69874)
社会科学(69853)
(61043)
基金项目(58848)
教育(53674)
自然(51532)
(51012)
自然科(50317)
自然科学(50300)
自然科学基金(49415)
编号(48605)
资助(47195)
成果(39975)
(35689)
重点(34897)
(34415)
课题(33338)
(32257)
教育部(30696)
创新(30222)
国家社会(30066)
人文(30020)
期刊
(119138)
经济(119138)
研究(71811)
中国(44520)
(39331)
(36871)
学报(34196)
管理(32004)
科学(31468)
农业(26619)
大学(25926)
学学(24432)
(24300)
金融(24300)
教育(23619)
业经(21351)
技术(21071)
经济研究(20487)
(19294)
财经(18580)
问题(17126)
国际(16833)
(15999)
(14070)
商业(13409)
技术经济(12610)
世界(12500)
理论(11695)
统计(11635)
(10658)
共检索到363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晶  
新世纪后,中韩两国电子技术发展不分仲伯,在电子产品的领域合作也越来越密切,这也使两国在合作下增强了产业内的贸易水平,但由于政府和社会企业等因素对电子产业的影响,致使两国电子产品互相间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中国政府单方面对韩国企业实施贸易壁垒等不公正、不合理的手段。尽管两国之间有过外交摩擦,但从贸易总量来看,电子产品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在各自市场中的比重逐渐增大,各有特点和个性。探讨中韩电子产品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决定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好好发挥自国个性,多保留自己的独创性,以达到为中韩两国可以更好的开展电子贸易关系和向更广泛的层面合作谋求出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汪素芹  
中韩从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发展很快,成为各自的重要贸易伙伴。两国贸易的迅速发展源于两国之间通过贸易互惠互利,而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又为两国贸易的扩大创造了条件。但两国贸易发展中倾销与反倾销、贸易不平衡、贸易壁垒等问题仍困扰着两国贸易关系的发展。因此本文提出在两国都尚未加入区域贸易一体化组织,而又面临着经济区域化浪潮的冲击下,通过战略性、制度性合作及建立自由贸易区来推进两国贸易便利化、自由化,从而推动两国贸易健康、稳定的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姜真林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是隔海相望的近邻,1992年两国正式建交后旅游交流发展迅速,2010年3月韩国发生"天安舰"事件后,两国公民赴对方国家旅游人数仍保持增长态势。新形势下总结两国旅游合作历程、分析两国旅游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元澈  曹玲  
经济上的互补、政治上的互信和文化上的互融为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过程中,两国也存在着对本国产业结构冲击的担忧、贸易的不平衡、意识形态的摩擦、战略动机的差异以及美国因素等诸多制约因素。中国在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进程中,需要采取缩减贸易逆差,发展产业内贸;建立官产学联合研究机构,完善多层面的对话协调机制;确定敏感产业,实现合理过渡等政策措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琦  王春波  
自1992年至今中方在中韩贸易中始终处于逆差地位,且逆差出现逐年扩大的趋势。本文在分析中韩贸易逆差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中韩贸易逆差的对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玉娟  
随着中越两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两国间贸易量也不断增长。通过对中越之间的相互贸易依存度、经济开放度、贸易强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中越双边贸易还存在贸易总量规模偏小、贸易不平衡加剧、贸易结构单一等特征;中越两国均应注意发展具有出口优势的产品,越南应注意产业结构升级,改变单一的资源出口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彤  
高速发展的中美贸易给中国带来了巨额的贸易逆差,在一片繁荣的背后,隐藏着种种的危机。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中美贸易的物流障碍,中美之间的物流瓶颈主要是北美西海岸港口的货物处理能力的局限性,而要想改善现有状况及该障碍对中美贸易发展的消极作用,两国企业应从成本的角度并结合自身状况采取相应策略,才能促进两国贸易继续向前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银果  霍学喜  
受传统经济体制下区际调配和计划分配等观念的影响 ,我国国内区际之间 (包括行政区际之间和经济区域之间 )粮食贸易的效率明显偏低。与此相对应 ,政府用来调控粮食市场运作的各类宏观经济政策也由于粮食区际贸易效率偏低 ,而导致宏观政策成本很高和政策效应难以提高。针对这种状况 ,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区际贸易发展和效率的政策体制障碍、地方保护障碍、市场组织障碍、物质技术障碍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俊江  范硕  
中韩实行农产品自由贸易既有利于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又符合中韩两国的长远利益,因此中韩两国有着实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但是,还有一系列的障碍摆在这个问题之前,它们主要来自韩国方面的担忧,如产业冲击、粮食安全、政治风险等。解决这些障碍需要中韩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关秋燕  关春燕  梁成杰  
本文在中韩两国农业现状的基础上,对中韩两国农产品在互补性、竞争性与比较优势等方面定量与定性分析贸易形势。从而得出如下结论:为了更好促进两国间农产品自由开展贸易,中韩两国有必要建立自由贸易协定(FTA)。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骆乐  陈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章辉  
自中韩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联系日益紧密,但两国在2000年和2005年先后围绕以大蒜和泡菜为主的农产品发生了两次贸易争端。本文通过对这两次争端的分析和比较,以期为今后应对类似的贸易冲突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春晓  张扬  于茂荣  
中韩两国的地理位置十分相近,饮食与生活习惯相似,中国现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文章运用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水平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测度2000—2014年间中韩两国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果显示,中韩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两国间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增量变化主要来源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文章针对进一步扩大两国农产品贸易提出增强中国农产品在韩国的品牌效应,努力消除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消极影响,建立中韩农产品贸易预警机制,优化合作协调制度等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恬  
近年来,我国电子类产品的进出口数值都很大,且出口值大于进口值。电子类产品属于人力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在此类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本文对1990年至2003年中日、中美、中韩之间电子类产品(SITC#76类)的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得出相应的GL指数和TSC系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该类产品上的产业内贸易状况和竞争力水平。分析的结果是,我国与三国之间电子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由加工贸易带动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并且我国在该类产品上并不具有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