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0)
- 2023(9078)
- 2022(7983)
- 2021(7477)
- 2020(6406)
- 2019(15304)
- 2018(14744)
- 2017(28091)
- 2016(15083)
- 2015(17268)
- 2014(17521)
- 2013(17514)
- 2012(16562)
- 2011(15210)
- 2010(15310)
- 2009(14365)
- 2008(14559)
- 2007(12972)
- 2006(11185)
- 2005(10307)
- 学科
- 济(67787)
- 经济(67745)
- 业(44042)
- 管理(42287)
- 企(34525)
- 企业(34525)
- 方法(33028)
- 数学(29018)
- 数学方法(28795)
- 贸(23506)
- 贸易(23498)
- 易(22836)
- 农(20858)
- 中国(16992)
- 财(16419)
- 学(15143)
- 技术(14429)
- 地方(13232)
- 业经(12678)
- 农业(12080)
- 制(11992)
- 出(10972)
- 务(10158)
- 财务(10133)
- 财务管理(10106)
- 银(9773)
- 银行(9736)
- 融(9502)
- 金融(9500)
- 企业财务(9491)
- 机构
- 大学(226545)
- 学院(226053)
- 济(99946)
- 经济(98037)
- 管理(84225)
- 研究(81844)
- 理学(72408)
- 理学院(71549)
- 管理学(70320)
- 管理学院(69900)
- 中国(60823)
- 科学(50538)
- 京(47981)
- 所(42865)
- 农(42564)
- 财(42287)
- 研究所(39178)
- 中心(37132)
- 业大(35701)
- 江(34206)
- 农业(33886)
- 财经(33870)
- 经济学(31174)
- 经(30759)
- 北京(30289)
- 范(29631)
- 院(29383)
- 师范(29302)
- 经济学院(28462)
- 州(26648)
- 基金
- 项目(149298)
- 科学(116434)
- 基金(108268)
- 研究(106266)
- 家(95751)
- 国家(95056)
- 科学基金(79541)
- 社会(66601)
- 社会科(63316)
- 社会科学(63294)
- 省(58007)
- 基金项目(57389)
- 自然(51923)
- 自然科(50704)
- 自然科学(50690)
- 自然科学基金(49798)
- 划(49419)
- 教育(48568)
- 资助(44596)
- 编号(42628)
- 重点(34767)
- 成果(34066)
- 部(33757)
- 发(33065)
- 创(31332)
- 创新(29602)
- 课题(29412)
- 科研(29323)
- 教育部(28348)
- 计划(28042)
- 期刊
- 济(105871)
- 经济(105871)
- 研究(66488)
- 中国(42401)
- 学报(38240)
- 农(37573)
- 科学(34558)
- 财(32801)
- 管理(28623)
- 大学(28130)
- 学学(26600)
- 农业(25756)
- 技术(21632)
- 教育(20571)
- 经济研究(18660)
- 融(18284)
- 金融(18284)
- 贸(18170)
- 业经(17265)
- 财经(16619)
- 国际(15935)
- 问题(15479)
- 业(14887)
- 经(14375)
- 技术经济(13384)
- 世界(11852)
- 商业(11753)
- 版(11021)
- 科技(11017)
- 统计(10807)
共检索到339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光耀 刘晓宁
本文利用海关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回顾了20年来中韩双边贸易结构演变和高技术产品贸易特征等问题,提出了借平台、降门槛、延伸产业链等相关政策措施,以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双边贸易 高技术产品 贸易结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光耀 王丽丽
2012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逆势增长,贸易顺差继续扩大,进口多元化与主要进口市场国家地位上升并存,出口市场中新兴经济体地位上升,贸易方式和贸易主体多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贸易大幅上升,中西部地区部分省市追赶趋势开始加强。本文认为我国应该抓住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条作用日益突出的机遇,协调高新技术开发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活跃国内技术市场交易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技术产业升级和跨区域转移,鼓励高技术企业建立技术联盟,实现"共享式"贸易多方互利。
关键词:
高技术产品 贸易特征 科技政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曲如晓 李婧
为了解世界各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真实地位,推动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发展,文章基于2000—2016年82个高技术产品主要贸易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世界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特征及中国的贸易地位。研究发现,中心度指数体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4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密切的贸易往来关系;点强度指数体现了贸易强度排名靠前的国家相对稳定,各国差距不断缩小;结构洞指数体现了各国间贸易关系的多元性即网络异质性不断变化。中国虽然具有较密切的贸易关系和较高的贸易强度,但是其贸易网络分布较为集中,网络异质性依然有待提高。为应对贸易摩擦,提高高技术产品贸易地位,中国应注重优化贸易结构、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创新合作水平,从而降低贸易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和优化贸易环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准晔 金洪起
本文利用产业内贸易 (Intra IndustryTrade)、产业间贸易 (Inter IndustryTrade)的理论分析了 1 0年来中韩之间的贸易 ,并得到以下结论 :过去 1 0年间 ,中韩贸易额迅速增加 ,而在两国贸易总量的快速增加中 ,工业产品贸易起了主导作用 ,其中工业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比重持续增加 ,并对两国贸易的迅速增长起了重要作用。而且 ,在工业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中 ,与同质产品的横向产业内贸易相比 ,质量与价格有所差异的垂直产业内贸易起了主导作用。考虑这些倾向 ,中韩贸易结构在表面上看来产业内贸易的比率较高 ,但是实际上保持着由资源禀赋条件所决定的产业间贸易的特征。
关键词:
中韩贸易结构 产业内贸易 垂直产业内贸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建生 玄兆辉 吕永波 任远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近十年以来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结构的演变,结果表明:贸易主体、贸易方式、产品结构、国际市场和国内产业布局虽然仍保持着较高的集中度,但是都有向均衡发展的趋势。然后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测度了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并对竞争力低水平徘徊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依靠创新驱动外贸发展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技术产品 贸易结构 竞争力 创新驱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康顺 廖涵
采用链式指数法,以HS 6位数级编码数据测算了2000~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品不同贸易方式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状况,并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及中国高技术产业对外经贸的结构性特征,对价格贸易条件的本质属性、变动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对价格贸易条件的解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各个时期出口品和进口品的单位比价关系所反映的贸易利得信息而不只是不同时期价格指数的可比性;考虑种类变化的链式指数法测算的中国高技术产品价格贸易条件要优于传统方法的测算结果,且能够还原价格贸易条件的本质属性;不同贸易方式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动态势有着明显差异:加工贸易方式的价格贸易条件先改善后恶化,而一般贸易方式的价格贸易条件持续下降且呈较大幅度恶化,总贸易的价格贸易条件位于两者之间但贴近加工贸易,也是先改善后恶化。不同贸易方式在进出口量值、垂直专业化程度、国内增值率等方面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价格贸易条件变动态势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武娜 苗培 王群勇
本文在社会网络分析框架下,利用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探索数字贸易规则对高技术产品贸易依赖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规则的深度对于高技术产品贸易依赖关系没有显著影响,但数字贸易规则中的核心经济体更容易接收到来自其他经济体高技术产品的贸易依赖关系,从而在高技术产品贸易依赖网络中处于优势地位。通过对条款的异质性分析发现:签订的双边数据流动条款和服务贸易条款存在创新的溢出效应,可以缩小双方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差距,减弱该贸易依赖关系;而双边深度知识产权保护条款则会促进双边高技术产品贸易依赖关系的形成;电子商务条款深度对高技术产品贸易依赖关系的影响不显著。从绝对数量来看,四类子条款签订数量和深度推动了经济体创新水平的提升,对于经济体接收贸易依赖关系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贤珠
中国和韩国是地缘毗邻、文化相近的友好邻邦。由于两国经济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自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往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迅速拓展,继日、美之后中国成为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韩国企业第一大投资目的地,而韩国也保持了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但由于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政府对加工贸易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韩国对中国进口需求不断增加等因素,中韩两国贸易结构经历深刻调整变化,这对两国经贸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本文从中韩贸易结构变化及其原因入手,对进一步挖掘中韩两国经贸发展潜力、推动中韩经贸合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艺 沈铭辉
中韩建交20年来,两国贸易经历了1992~2001年的快速启动阶段和2002~2012年的高速发展阶段,前一个阶段体现了两个长期隔绝的经济高速增长的邻国在建交之后基于双方直接市场需求而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后一阶段体现了中国入世后逐步发展为"世界加工厂"基于外部市场需求所产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人们对中韩长期贸易逆差的传统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东亚服务外部市场的生产型增长模式才是逆差产生的根源,看待逆差应摒弃重商主义贸易观,更为关注国民福利和公平贸易。中韩FTA将是推动中韩贸易发展的新动力,它的建设虽面临策略选择、农产品贸易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但定会成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关秋燕 关春燕 梁成杰
本文在中韩两国农业现状的基础上,对中韩两国农产品在互补性、竞争性与比较优势等方面定量与定性分析贸易形势。从而得出如下结论:为了更好促进两国间农产品自由开展贸易,中韩两国有必要建立自由贸易协定(FTA)。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章辉
自中韩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联系日益紧密,但两国在2000年和2005年先后围绕以大蒜和泡菜为主的农产品发生了两次贸易争端。本文通过对这两次争端的分析和比较,以期为今后应对类似的贸易冲突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中国 韩国 农产品 贸易争端 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春晓 张扬 于茂荣
中韩两国的地理位置十分相近,饮食与生活习惯相似,中国现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文章运用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水平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测度2000—2014年间中韩两国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果显示,中韩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两国间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增量变化主要来源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文章针对进一步扩大两国农产品贸易提出增强中国农产品在韩国的品牌效应,努力消除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消极影响,建立中韩农产品贸易预警机制,优化合作协调制度等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松兰
本文深入中韩产业行业、贸易品目、产品形态,分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整体贸易等范围和低技术产业、中低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等层次,利用IIT指数、TII指数、RCA指数,进行中韩贸易结构竞争与互补关系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韩国 贸易结构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熠群 金哲松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韩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将产业内贸 易细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两种形式。得出了中韩贸易的主要形式为产业内贸易,且在产业内贸易内部,垂 直型贸易比例较大,水平型贸易份额逐步上升的基本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