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4)
2023(9254)
2022(8203)
2021(7469)
2020(6571)
2019(15568)
2018(15423)
2017(30411)
2016(16510)
2015(19011)
2014(19466)
2013(19374)
2012(18102)
2011(16572)
2010(16820)
2009(16066)
2008(16456)
2007(15001)
2006(13167)
2005(12088)
作者
(49244)
(41618)
(41420)
(39504)
(26220)
(19867)
(19122)
(16339)
(15447)
(14761)
(14025)
(13772)
(13324)
(13276)
(13057)
(12799)
(12794)
(12216)
(12098)
(11996)
(10412)
(10369)
(10087)
(9396)
(9376)
(9319)
(9293)
(9200)
(8393)
(8223)
学科
(72946)
经济(72848)
管理(53358)
(49920)
(42598)
企业(42598)
方法(35345)
数学(30365)
数学方法(30137)
(22568)
贸易(22559)
(21907)
(21505)
(18564)
(18477)
中国(17157)
业经(15822)
地方(13684)
(13613)
(13124)
财务(13095)
财务管理(13059)
(12491)
企业财务(12258)
(11731)
银行(11702)
农业(11366)
(11183)
(11123)
金融(11119)
机构
大学(252363)
学院(250602)
(110550)
经济(108315)
管理(95784)
研究(84048)
理学(82344)
理学院(81443)
管理学(80182)
管理学院(79714)
中国(63379)
(52163)
(52155)
科学(49086)
(43040)
(41145)
财经(41068)
(38731)
研究所(38614)
中心(37983)
(37023)
业大(36114)
经济学(34736)
北京(32621)
农业(32451)
经济学院(31541)
(30779)
师范(30496)
财经大学(30172)
(30063)
基金
项目(160196)
科学(125879)
研究(117435)
基金(117035)
(100927)
国家(100131)
科学基金(85367)
社会(75536)
社会科(71673)
社会科学(71652)
基金项目(62076)
(61977)
教育(54343)
自然(54193)
自然科(52933)
自然科学(52916)
自然科学基金(51998)
(51951)
资助(48275)
编号(47578)
成果(39417)
(37013)
重点(36188)
(34094)
(33669)
(33302)
课题(32761)
教育部(32040)
创新(31259)
国家社会(31185)
期刊
(122001)
经济(122001)
研究(74120)
中国(47714)
(42363)
学报(37682)
(37104)
管理(35108)
科学(34579)
大学(28781)
学学(27271)
农业(24382)
(22705)
金融(22705)
教育(22373)
技术(21111)
财经(20994)
经济研究(19923)
业经(19646)
(18619)
(18018)
问题(17629)
国际(15635)
(13242)
技术经济(13164)
商业(12647)
世界(12266)
理论(12258)
(11853)
统计(11750)
共检索到375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崔岩  
作为当今全球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中韩贸易发展迅速,两国已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GHM指数对中韩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韩双边工业制成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为辅;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制成品以产业间贸易和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两国的制成品贸易互补性强,中国相对处于产业分工的低端。为提升中国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应采取加强技术自主研发、完善双边贸易合作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任泽洙  赵阳阳  
当前,在中韩两国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贸易模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中韩两国双边贸易的重要模式。本文选取1992-2013年中韩两国双边贸易数据,在对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现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选取中韩两国贸易不平衡程度、人均GDP差距、韩国对中国的FDI三方面因素对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进行实证研究,据此提出提高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盾  
近年来,中韩贸易规模迅速增长,产业内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本文首先考察了1992年以来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1986-2005年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是推动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关键因素,中韩间的地缘优势及不断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也促进了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崔岩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韩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以UNComtrade数据为基础,利用CMS模型考察在1996~2001年、2002~2009年两个时期内推动中韩工业制成品贸易增长的因素。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导致中韩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增长的因素是一致的,即进口国进口需求的增加、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以及进口需求结构与出口产品结构互补性的增强。但对于不同的工业制成品来说,推动中韩贸易增长的因素略有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素芹  
近年来,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有了较快的发展,贸易结构也有了很大提升。通过多个竞争力指标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出口产品在劳动密集型领域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在资本技术密集型领域,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起步比较低,但近年来发展很快;出口价格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贸易条件需要改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爱军  魏巍  
对国际贸易结构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充分揭示了技术在贸易尤其在制成品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对中韩双边制成品贸易的技术结构差异进行分析,从根本上揭示两国间贸易的真实竞争互补关系。本文借鉴Lall(2000)对制成品的技术分类方法,在详细考察中韩双边制成品贸易技术结构演变路径的基础上,深刻阐明其背后两国间竞争互补关系的变化,得出中韩双边制成品贸易互补性较强且不断增强的结论,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发展两国经贸关系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孔炯炯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呈显著增长趋势并在出口贸易总额中占据绝对优势,其国际竞争力水平的高低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运用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及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对我国工业制成品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进行实证分析,详细考察了近10年来出口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变化趋势及特点,并提出贸易结构优化的合理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先锋  刘飞  
本文运用1981-2006年的数据,对我国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单要素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我国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人均资本存量与收入贸易条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与价格贸易条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与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累积外国直接投资占国内资本存量的比例与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以直接标价法表示的实际汇率变动与三种贸易条件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莉  
文章首先将工业制成品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编码)分为36个行业,分析计算其价格贸易条件动态变化,接下来采用1997-2011年度3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影响各行业价格贸易条件的主要因素。实证研究发现,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行业出口量、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与价格贸易条件之间负相关,而各行业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则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冷和明  
从广东各制成品进出口额、资本与知识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进出口制成品的显性比较优势系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方面实证分析广东制成品贸易结构现状 ,提出提升广东制成品贸易结构的思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丹辉  侯民军  
实证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总量迅速扩张,出口结构和竞争力不断优化和提高,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一方面,工业制成品出口高速增长是中国工业化和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国内制造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结果;另一方面,工业制成品出口也带动了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和竞争力的提高,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为全面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制成品出口带来了新的契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岩  徐磊  
利用1992-2009年的多国面板数据对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显著的影响因素包括:FDI、资本深化程度、名义汇率、进口技术水平、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等。我国应进一步吸引优质的FDI,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提高资本深化程度,提升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扩大进口,尤其是高技术产品进口,通过获得技术溢出来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身的学习、吸收和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熊贤良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为单位,以国内贸易机会已完全被利用为前提的。这样,它无法用于分析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于那些地域辽阔,区间资源禀赋差异显著,国内贸易尚有发展潜力的国家,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通过降低一国国内生产成本,可以成为其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来源影响其国际贸易型式和贸易量。中国是这类国家的一个典型。中国在1979年开始改革以前,受独特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的影响,生产地点的选择不符合空间布局原则,没有形成合理的区际分工,除了中央政府计划的物资跨地区调拨外,区际贸易极不发达,各地区尤其是省级行政单位内自给自足的现象很严重,资源的空间配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许和连  赖明勇  
以双边名义汇率为基础 ,对 1978~ 1999年期间人民币的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进行测算 ,利用协整技术分析中国工业制成品对贸易平衡指标与我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实际收入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实际的人民币贬值改善了我国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平衡状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庆刚  
我国出口贸易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获得了快速发展,本文从价格波动角度对我国在此期间的制成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2000-2008年间,中国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总体呈现提高趋势,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1-2006年期间,制成品出口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第二个阶段是在2007-2008年期间,制成品出口开始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