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6)
- 2023(12739)
- 2022(11197)
- 2021(10439)
- 2020(8777)
- 2019(20322)
- 2018(20278)
- 2017(39553)
- 2016(21342)
- 2015(24092)
- 2014(24189)
- 2013(24000)
- 2012(21915)
- 2011(19764)
- 2010(19719)
- 2009(18198)
- 2008(17930)
- 2007(15670)
- 2006(13848)
- 2005(12369)
- 学科
- 济(87752)
- 经济(87633)
- 管理(65308)
- 业(60591)
- 企(51775)
- 企业(51775)
- 方法(39191)
- 数学(33107)
- 数学方法(32776)
- 贸(23636)
- 贸易(23623)
- 易(22926)
- 财(22742)
- 农(22637)
- 业经(21320)
- 中国(20985)
- 制(19558)
- 地方(18522)
- 学(17118)
- 技术(14655)
- 理论(14520)
- 务(14265)
- 农业(14262)
- 财务(14198)
- 财务管理(14169)
- 环境(14113)
- 体(13973)
- 和(13809)
- 产业(13477)
- 企业财务(13324)
- 机构
- 大学(307583)
- 学院(306152)
- 济(127893)
- 经济(125239)
- 管理(123404)
- 理学(107073)
- 理学院(105957)
- 管理学(104381)
- 管理学院(103834)
- 研究(101507)
- 中国(73449)
- 京(65026)
- 科学(60310)
- 财(57993)
- 所(49849)
- 财经(46357)
- 研究所(45094)
- 中心(44852)
- 农(44686)
- 江(44222)
- 业大(43932)
- 经(41972)
- 北京(40952)
- 范(38916)
- 师范(38606)
- 经济学(38318)
- 院(37255)
- 州(35646)
- 农业(34924)
- 经济学院(34698)
- 基金
- 项目(208965)
- 科学(164582)
- 研究(156264)
- 基金(151646)
- 家(130431)
- 国家(129398)
- 科学基金(111595)
- 社会(98911)
- 社会科(93872)
- 社会科学(93851)
- 省(81366)
- 基金项目(80970)
- 自然(71151)
- 教育(70404)
- 自然科(69417)
- 自然科学(69405)
- 自然科学基金(68148)
- 划(67539)
- 编号(63907)
- 资助(62111)
- 成果(51963)
- 部(46567)
- 重点(46283)
- 发(44903)
- 创(43914)
- 课题(43584)
- 制(41729)
- 创新(40974)
- 国家社会(40386)
- 教育部(40363)
- 期刊
- 济(140631)
- 经济(140631)
- 研究(92333)
- 中国(55687)
- 管理(46315)
- 学报(44565)
- 财(43738)
- 科学(41715)
- 农(41020)
- 大学(34463)
- 学学(32437)
- 教育(31739)
- 农业(28713)
- 技术(26030)
- 融(24115)
- 金融(24115)
- 业经(23654)
- 经济研究(22523)
- 财经(22505)
- 问题(19563)
- 经(19259)
- 贸(18130)
- 理论(15328)
- 国际(15037)
- 科技(15029)
- 技术经济(14922)
- 图书(14786)
- 现代(14332)
- 业(14308)
- 商业(14105)
共检索到447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任泽洙 赵阳阳
当前,在中韩两国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贸易模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中韩两国双边贸易的重要模式。本文选取1992-2013年中韩两国双边贸易数据,在对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现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选取中韩两国贸易不平衡程度、人均GDP差距、韩国对中国的FDI三方面因素对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进行实证研究,据此提出提高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中韩工业制成品 产业内贸易 对策与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盾
近年来,中韩贸易规模迅速增长,产业内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本文首先考察了1992年以来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1986-2005年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是推动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关键因素,中韩间的地缘优势及不断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也促进了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韩 产业内贸易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庆波 戴庆玲 李焱
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显示,2012年,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国,韩国是中国的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两国贸易规模迅速发展的同时,产业内贸易也得到较快发展。本文首先考察了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其次实证研究了1992-2012年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韩国对华投资、中韩两国市场规模、韩中人均GDP水平差距、中国工业的规模经济是影响中韩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工业制成品 实证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崔岩
作为当今全球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中韩贸易发展迅速,两国已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GHM指数对中韩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韩双边工业制成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为辅;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制成品以产业间贸易和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两国的制成品贸易互补性强,中国相对处于产业分工的低端。为提升中国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应采取加强技术自主研发、完善双边贸易合作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倩青 韦倩虹
本文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和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判断,发现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上,其中,化学制品的贸易几乎全部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美工业制成品的贸易之所以呈现出如此状况,从需求角度看,是因为中美之间存在着对质量差异或技术差异的同类产品的相互需求;从生产角度来看,生产的垂直一体化和产品的生命周期与中美工业制成品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有关。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中国的专业化水平,增加贸易额和溢出技术,但因为产业内贸易的类型属于垂直型,所以对中国经济发展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工业制成品 产业内贸易 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莫莎 刘朝霞
从边际产业内贸易角度,分别运用A指数和S指数对1992—2008年间中美19个行业的工业制成品贸易调整成本进行研究,并进行Daniels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工业制成品绝大多数处于产业间贸易,总体调整成本较高;高技术产业的贸易调整成本相对较低;中等技术产业的调整成本呈逐渐减少趋势;低技术产业的调整成本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这些结论为国家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琳
随着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产业内贸易在中国时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中国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日趋活跃。本文从中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入手,对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跨国和跨产业的对比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邵玲 谢建国
分析了中国与欧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状况,并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欧制成品贸易主要是建立在中欧资源禀赋差异基础上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欧人均收入差距和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显著地促进了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而规模经济、市场规模因素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研发投入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虽然近年来中国政府对科技教育发展增加投入,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中欧研发水平的差距,但是对中国出口贸易转型的作用仍然比较有限。
关键词:
制成品 中欧 产业内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陈生 邓淇中
本文采用Grubel-Llyod指数,对中国与欧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国与欧盟整体的制成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但对不同的欧盟国家以及不同类型的制成品产业,其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发展趋势有着较大的差异。通过计量分析,认为欧盟国家的市场规模、对外开放水平、对华直接投资、研发水平以及中国与欧盟国家的市场规模差异等变量,均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制成品产业是不一样的。
关键词:
制成品 产业内贸易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爱军 魏巍
对国际贸易结构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充分揭示了技术在贸易尤其在制成品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对中韩双边制成品贸易的技术结构差异进行分析,从根本上揭示两国间贸易的真实竞争互补关系。本文借鉴Lall(2000)对制成品的技术分类方法,在详细考察中韩双边制成品贸易技术结构演变路径的基础上,深刻阐明其背后两国间竞争互补关系的变化,得出中韩双边制成品贸易互补性较强且不断增强的结论,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发展两国经贸关系提出了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崔岩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韩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以UNComtrade数据为基础,利用CMS模型考察在1996~2001年、2002~2009年两个时期内推动中韩工业制成品贸易增长的因素。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导致中韩工业制成品双边贸易增长的因素是一致的,即进口国进口需求的增加、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以及进口需求结构与出口产品结构互补性的增强。但对于不同的工业制成品来说,推动中韩贸易增长的因素略有差异。
关键词:
中国 韩国 工业制成品 CMS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向丽
通过对日本对华制造业FDI与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了日本对华制造业投资对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的结论。基于此,我国应加大力度吸引日本制造业对华投资,以加快发展我国的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这无疑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升级,也有利于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延 杜运苏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制成品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从中国入世以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机械与运输设备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下降所引起的。本文在国际贸易标准类的基础上,从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在中国入世前后的发展变化入手,对两个阶段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进行了分产业和增长贡献的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产业间贸易 增长贡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爱军 刘馨遥
本地市场效应意味着一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对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利用两个模型对中国和印度工业制成品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了检验,并通过相应的比较分析认为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存在较为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而印度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并不显著。相比之下,中国更具有本地市场效应带来的贸易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是,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和国内市场的日益扩张,印度多类工业制成品也具备获得本地市场效应的潜力。对于中国而言,在传统比较优势日益减弱的趋势下,更应充分重视本地市场优势对出口贸易的决定性作用,这样才能保证获得出口贸易上的持续优势。
关键词:
本地市场效应 中国 印度 工业制成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永辉 贾妮莎 邹建华
本文以Falvey(1981)和Fukao(2003)的模型为基础,在区分制成品与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新视角下,对我国产业内贸易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理论分析认为,东亚零散化生产网络下我国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制成品部分可以采用传统的垂直产品差异化模型解释,但是零部件产业内贸易部分需要进一步拓展。同时,计量实证检验发现,尽管FDI对我国制成品和零部件产业内贸易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要素禀赋和人均收入差异在对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的同时,对零部件产业内贸易影响却不显著。这都证明了,我国零部件产业内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迂回贸易,采用传统的垂直产品差异化模型解释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存在不足,有必要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