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43)
- 2023(18103)
- 2022(14865)
- 2021(13573)
- 2020(11657)
- 2019(26044)
- 2018(26442)
- 2017(50954)
- 2016(27651)
- 2015(31554)
- 2014(31662)
- 2013(30877)
- 2012(28463)
- 2011(25687)
- 2010(26766)
- 2009(25499)
- 2008(25461)
- 2007(23515)
- 2006(21519)
- 2005(20320)
- 学科
- 济(132990)
- 经济(132815)
- 业(101009)
- 管理(98413)
- 企(91277)
- 企业(91277)
- 方法(49741)
- 数学(39347)
- 数学方法(38593)
- 财(37460)
- 业经(37088)
- 农(34243)
- 中国(33256)
- 制(29088)
- 地方(27868)
- 务(25495)
- 财务(25422)
- 财务管理(25378)
- 企业财务(23999)
- 理论(23673)
- 农业(23553)
- 贸(22717)
- 贸易(22696)
- 学(22604)
- 易(22006)
- 技术(21771)
- 体(21054)
- 和(20953)
- 策(20694)
- 银(20579)
- 机构
- 学院(404300)
- 大学(402404)
- 济(173306)
- 经济(169622)
- 管理(157061)
- 研究(134651)
- 理学(132234)
- 理学院(130833)
- 管理学(128588)
- 管理学院(127791)
- 中国(107690)
- 京(86008)
- 财(85014)
- 科学(76332)
- 所(67237)
- 江(65652)
- 财经(65330)
- 中心(62256)
- 农(59645)
- 研究所(59384)
- 经(58801)
- 北京(54853)
- 经济学(52646)
- 州(52105)
- 业大(52096)
- 范(50985)
- 师范(50518)
- 院(48358)
- 财经大学(47619)
- 经济学院(46842)
- 基金
- 项目(247134)
- 科学(195930)
- 研究(185771)
- 基金(179340)
- 家(153192)
- 国家(151836)
- 科学基金(132404)
- 社会(119439)
- 社会科(113210)
- 社会科学(113183)
- 省(96644)
- 基金项目(92695)
- 教育(85716)
- 自然(83022)
- 自然科(81179)
- 自然科学(81159)
- 划(79770)
- 自然科学基金(79738)
- 编号(76468)
- 资助(74806)
- 成果(64563)
- 重点(55083)
- 部(54517)
- 发(53097)
- 课题(53060)
- 创(52660)
- 国家社会(49221)
- 制(48944)
- 创新(48545)
- 项目编号(47826)
- 期刊
- 济(211029)
- 经济(211029)
- 研究(129107)
- 中国(87483)
- 财(71041)
- 管理(67729)
- 农(56468)
- 学报(54292)
- 科学(52306)
- 教育(45611)
- 融(43423)
- 金融(43423)
- 大学(43116)
- 学学(39906)
- 技术(39524)
- 农业(37867)
- 财经(34002)
- 经济研究(33666)
- 业经(33383)
- 经(29457)
- 问题(26839)
- 技术经济(22813)
- 贸(22709)
- 图书(22461)
- 业(22457)
- 国际(21408)
- 世界(20768)
- 统计(20766)
- 现代(19909)
- 策(19183)
共检索到649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宁露涛
本文根据韩国和台湾地区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政策经验,对中国在国际经济自由化进程中所采取的企业规模战略进行分析。文章发现韩台政策设计与其特殊历史背景和经济条件密切相关。中国采用类似策略需考虑对国情的适应性,世贸和信息技术协议对政府扶植限制后的可行性,及对新国际竞争趋势的应变性。本文认为,“十一五”计划似应客观看待国外发展经验,集中提高企业科技水平,将规模问题留给市场决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巢来春 毛园芳 李楠
从建设特点、技术趋势以及建设策略三个方面思考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在“十一五”期间应当如何建设,对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展开研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风清
随着中国制造业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重点。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制造业发达国家大规模转移和抢滩登陆的一个重要目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陆云航 刘文忻
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就民营制造业中企业规模对工人工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工资效应在民营制造业中普遍存在,工人工资与企业规模正相关。同时发现,工人素质假说和劳动生产率假说对于该效应的成因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对传导机制的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主要通过工人素质、资本密集度、技术水平以及工会组建率等因素间接作用于工人工资。
关键词:
企业规模—工资效应 工人素质 劳动生产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绍东
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层面上决定了众多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而大企业又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本文利用1995—2008年我国装备制造业14个3位数产业的面板数据,分别考察了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为:(1)R&D经费支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与企业规模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2)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企业规模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以专利度量的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3)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产出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4)不论是对技术创新投入还是产出,国有企业比重都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企业规模 创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志 方宪法 苏文凤
论文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农业装备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振兴农业准备制造业的总体思路是“重点突破、总体提升;增强能力,保障供给”,研究确立了农业装备自主创新战略的四大目标、五大重点领域,并从农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技术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十一五 农业装备制造业 自主创新战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漪 彭哲
通过对273家深圳制造企业的分析,检验证明了专利在不同规模企业里对创新保护、知识溢出效应及其企业利润率的影响,指出不同规模企业从创新获利的不同途径。
关键词:
专利 创新独占性 企业规模 互补性资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傅十和 洪俊杰
本文利用我国2004年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检验了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规模的城市中得益于何种类型的集聚经济。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和城市人口规模效应后,小型企业在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马歇尔外部经济(行业内集聚经济),在超大和特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经济(跨行业集聚经济);中型企业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马歇尔外部经济,但只在特大城市中显著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经济;大型企业即使在特大和超大城市中也很少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经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晖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它的发展状况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改变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作为社会细胞的企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经济时代使用的商业规则和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从而引发了以企业资源计划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为核心的企业管理革命。 一、对企业资源计划的认识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即ERP,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供的整体企业经营管理解决方案。ERP超越了传统MR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伦蕊
近年来,在中国高技术产业内,企业规模结构经历着从集中化到两极化的悄然变化。为了解析企业规模结构的演化动因,本文构建动态面板Sys_GMM模型,对1995—2002年和2003—2010年的两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分别回归和比较分析。研究证实了效率竞赛论、政府偏好论、分工深化论、市场容量论、两化融合论的理论解释力,但进入壁垒论和外资导入论未能得到实证支持。
关键词:
高技术制造业 企业规模结构 演化动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史修松 刘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贡献。本文实证研究了2005~2013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规模、区域分布对中国地区经济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且有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趋势;制造业500强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制造业500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主要是通过投资拉动实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承耀
中国已经跻身世界制造大国的行列,但在全球市场的条件下,中国制造业企业必须重新调整和确定自己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承耀
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向国际化并不是最近两年或入世以来的事情,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成为制造大国的迹象已经初露端倪。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发表的《2002/2003年工业发展报告》认为,世界工业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面对瞬息万变的工业领域,多数国家显得束手无策,只有少数国家能够应对自如,而中国則是自1985年以来工业成就最为显著的国家之一:制造业附加值份额增长了7%,出口份额增长了14%,在1998年制成品出口和制造业附加值国别份额排名中,中国分别以16%和19%高居发展中国家之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俊 郭娟娟
本文以放松外资管制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外资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自由化对企业出口比较优势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对国有企业、非加工贸易企业、低出口比较优势企业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更为显著。将外资自由化影响企业出口比较优势的机制归纳为统一的溢出效应,发现相比水平溢出,外资自由化更倾向于通过前后向关联效应促进企业出口比较优势的提升,且前向关联效应发挥作用更大。此外,制度环境能够强化外资自由化对企业出口比较优势的提升作用,且产权制度的作用强于契约制度。本文不仅肯定了外资自由化的出口绩效,而且为中国更深层次地对外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外资自由化 企业出口比较优势 制度环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冬冬 刘景卿
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分销成本纳入到一个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从理论上阐释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成本加成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以中国加入WTO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通过倍差估计法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高效率企业、内资企业以及产品替代弹性较小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更明显。上述结论表明,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定价能力、重塑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