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01)
- 2023(10864)
- 2022(9386)
- 2021(8535)
- 2020(7333)
- 2019(17019)
- 2018(16663)
- 2017(33642)
- 2016(18091)
- 2015(20849)
- 2014(20829)
- 2013(20994)
- 2012(20195)
- 2011(18363)
- 2010(18707)
- 2009(17516)
- 2008(17717)
- 2007(16329)
- 2006(14104)
- 2005(12830)
- 学科
- 济(87927)
- 经济(87847)
- 业(56293)
- 管理(54296)
- 企(45727)
- 企业(45727)
- 方法(41349)
- 数学(36383)
- 数学方法(36084)
- 贸(24465)
- 贸易(24454)
- 农(24268)
- 易(23704)
- 财(22463)
- 中国(20914)
- 地方(19563)
- 业经(18699)
- 农业(15703)
- 制(15503)
- 务(13909)
- 财务(13882)
- 财务管理(13844)
- 策(13818)
- 学(13753)
- 企业财务(13065)
- 技术(12603)
- 银(12570)
- 银行(12550)
- 产业(12329)
- 融(12275)
- 机构
- 学院(273182)
- 大学(271327)
- 济(125076)
- 经济(122690)
- 管理(107638)
- 理学(92558)
- 研究(91717)
- 理学院(91646)
- 管理学(90440)
- 管理学院(89916)
- 中国(69153)
- 财(56997)
- 京(55574)
- 科学(51415)
- 所(45684)
- 财经(45042)
- 农(43144)
- 中心(42344)
- 江(42010)
- 研究所(40903)
- 经(40755)
- 经济学(38842)
- 业大(36994)
- 经济学院(35488)
- 北京(34995)
- 农业(33942)
- 范(33810)
- 师范(33537)
- 财经大学(33063)
- 院(33000)
- 基金
- 项目(173923)
- 科学(137710)
- 研究(130474)
- 基金(126905)
- 家(108260)
- 国家(107388)
- 科学基金(92411)
- 社会(83944)
- 社会科(79912)
- 社会科学(79891)
- 省(67561)
- 基金项目(66229)
- 教育(59872)
- 自然(57702)
- 自然科(56345)
- 划(56336)
- 自然科学(56330)
- 自然科学基金(55388)
- 资助(53419)
- 编号(53231)
- 成果(43711)
- 部(40181)
- 发(39342)
- 重点(39059)
- 课题(36801)
- 创(36403)
- 教育部(34975)
- 国家社会(34546)
- 人文(34324)
- 创新(33994)
- 期刊
- 济(136932)
- 经济(136932)
- 研究(81990)
- 中国(48992)
- 财(43740)
- 管理(39011)
- 农(38883)
- 学报(36192)
- 科学(34867)
- 融(28023)
- 金融(28023)
- 大学(28022)
- 学学(26462)
- 农业(26107)
- 教育(24858)
- 业经(23249)
- 技术(23220)
- 经济研究(23101)
- 财经(22759)
- 贸(20823)
- 经(19645)
- 问题(19593)
- 国际(17623)
- 技术经济(15021)
- 商业(14568)
- 业(14173)
- 统计(13956)
- 世界(13626)
- 理论(12976)
- 策(12845)
共检索到409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蓝庆新 郑学党
文章运用Bergstrand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和GHM分析方法,对2001年至2009年中韩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贸易结构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结论认为,中韩双边初级产品以传统的产业间贸易为主,工业制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呈现波动上扬趋势;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进行低质量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则是低质量的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并存,两国仍然处于低水平的贸易合作层次。为提升中韩产业内贸易水平,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举措。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放 李季
文章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了1991至2008年间的中韩贸易数据,其结果显示:中韩贸易特别是工业制成品贸易具有明显的产业内贸易特征,而且与贸易初期相比,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虽仍以垂直型为主,但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得到了大幅提升,这表明中韩在部分工业制成品上的技术差距正逐渐缩小。对中韩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显示:中韩整体经济规模的扩大、中国吸引的FDI以及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比重的提升等因素对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具有正效应,而中韩经济规模相对差异的扩大则对中韩产业内贸易具有负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熠群 金哲松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韩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将产业内贸 易细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两种形式。得出了中韩贸易的主要形式为产业内贸易,且在产业内贸易内部,垂 直型贸易比例较大,水平型贸易份额逐步上升的基本结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婧
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两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近年来也得到迅速发展。本文通过产业内贸易相关指标分析了2000-2009年中韩两国服务业及细分行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并选取了中韩两国GDP增长率的差异(GDPG)、中国对韩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两国产业结构的差异(SG)、贸易不平衡程度(TD)、韩币对人民币汇率(ER)五个因素实证分析了其对两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GL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并以垂直型为主,只有旅游、运输和通讯三个细分行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同时GDPG和FDI对GL有显著影响,TD对GL有较显著影响。
关键词:
服务业 产业内贸易 GL 影响因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宏 丛静
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主要包括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国际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与地理区位等。中国与韩国的地缘优势及不断加强的区域经济合作为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开展打下了现实基础;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是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中韩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规模不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为顺利开展与韩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我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实施规模经营战略、提高引进韩国FD I的档次、促进中韩间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盾
近年来,中韩贸易规模迅速增长,产业内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本文首先考察了1992年以来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1986-2005年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是推动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关键因素,中韩间的地缘优势及不断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也促进了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韩 产业内贸易 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米利群
本文结合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基于2000-2007年中韩农产品进出口数据,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水平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韩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中韩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从加大技术投入、形成规模经济等角度提出了发展我国与韩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季
近年来,中韩两国已成为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国,而按SITC标准分类的第7类商品——机电产品的贸易额在中韩进出口贸易中都占据首位,成为了中韩贸易的最大宗商品和韩国对华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中韩机电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其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而中国在这种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体系中整体居于贸易劣势地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诏怡
分析2000—2010年中国与韩国双边服务贸易G L指数和MIIT指数,结果表明:中韩两国在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和通讯服务等部门呈现出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但在其他商业服务和政府服务等部门则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要;从动态变化的角度来看,两国服务业的边际贸易有明显趋向于产业间贸易的变化趋势,说明中韩服务业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劳动和资本要素对服务业比较优势和贸易格局的影响在逐渐减弱,而政府的产业政策逐渐成为决定服务贸易竞争力和贸易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采取积极的产业政策,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改善贸易结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宏 胡春叶
运用GL指数和GHM方法对中韩产业内贸易的结构性特征展开实证分析发现: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格局基本保持一致,并朝着高级化的方向发展。但在产品质量上,中韩两国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并且中国在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上占主导地位,反映出我国实际获得的贸易利益有限。因此,必须大力提升中国出口商品的技术水平,改善中韩贸易结构,促进中韩双边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春晓 张扬 于茂荣
中韩两国的地理位置十分相近,饮食与生活习惯相似,中国现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文章运用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水平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测度2000—2014年间中韩两国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果显示,中韩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两国间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增量变化主要来源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文章针对进一步扩大两国农产品贸易提出增强中国农产品在韩国的品牌效应,努力消除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消极影响,建立中韩农产品贸易预警机制,优化合作协调制度等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利军 宫一骁 李嘉懿
近年来中日制造业贸易额有了很大进展,产业内贸易总额也有了一定提升。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中日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高,但极易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较不稳定;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存在较明显的失衡情况。各因素对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影响与行业自身特点有较大关系,有些因素甚至会对制造业不同行业造成相反的影响。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内贸易 影响因素 中国 日本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雪威 吴昊
中韩建交20年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中韩贸易环境的变化,两国出于经济、政治、安全利益的需要,在进一步加强合作以缔结中韩FTA方面逐渐达成共识,继而推动中韩FTA步入实施阶段。中韩FTA生效后,将会给两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预计对两国GDP增长、消费者福利增加、市场占有率提高等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中韩两国处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在贸易自由化程度和范围方面存在着差异。在谈判过程中,两国还会存在不少争论焦点,对于具体实行效果也会存在一些担忧,有待两国本着合作互利的原则通过协商加以解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灵梅
本文在对2002—2012年中美农产品贸易发展态势分析的基础上,采用G-L指数、Bruelhart贸易指数、Thom&Mc Dowell垂直型和水平型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实证分析了2002—2012年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结果表明,伴随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其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仍较低,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仍以传统的产业间贸易为主,且互补性明显;进而提出了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贸易策略。
关键词: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中美:贸易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恬
近年来,我国电子类产品的进出口数值都很大,且出口值大于进口值。电子类产品属于人力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在此类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本文对1990年至2003年中日、中美、中韩之间电子类产品(SITC#76类)的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得出相应的GL指数和TSC系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该类产品上的产业内贸易状况和竞争力水平。分析的结果是,我国与三国之间电子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由加工贸易带动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并且我国在该类产品上并不具有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