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73)
2023(12960)
2022(10854)
2021(9886)
2020(8549)
2019(19439)
2018(19306)
2017(37677)
2016(20517)
2015(22956)
2014(23035)
2013(23089)
2012(21372)
2011(19178)
2010(19633)
2009(18835)
2008(19120)
2007(17652)
2006(15452)
2005(14366)
作者
(59319)
(50076)
(49856)
(47399)
(31829)
(23729)
(22743)
(19375)
(18631)
(17847)
(16990)
(16706)
(16135)
(15808)
(15551)
(15243)
(15152)
(14887)
(14614)
(14322)
(12400)
(12368)
(12127)
(11340)
(11333)
(11192)
(11174)
(11131)
(9969)
(9965)
学科
(92118)
经济(91981)
(88409)
(79210)
企业(79210)
管理(77575)
方法(39717)
(31958)
数学(31044)
数学方法(30778)
(30634)
业经(29285)
(23326)
(22853)
财务(22824)
财务管理(22785)
企业财务(21588)
农业(21230)
中国(20951)
技术(18325)
(17575)
(16869)
贸易(16862)
(16639)
(16290)
(15830)
理论(15777)
(15288)
地方(15255)
体制(14129)
机构
学院(304839)
大学(300308)
(130127)
经济(127498)
管理(120745)
理学(103089)
理学院(102079)
管理学(100681)
管理学院(100103)
研究(97887)
中国(77467)
(63832)
(62320)
科学(56848)
(53752)
(49778)
财经(49682)
(48370)
中心(45348)
(44794)
研究所(44295)
业大(43889)
农业(42071)
北京(39077)
经济学(39056)
(37525)
财经大学(36293)
(35795)
师范(35469)
经济学院(35383)
基金
项目(191865)
科学(152069)
研究(143351)
基金(139516)
(119609)
国家(118516)
科学基金(102949)
社会(91855)
社会科(86989)
社会科学(86964)
(76383)
基金项目(74110)
教育(65557)
自然(65503)
自然科(63954)
自然科学(63934)
自然科学基金(62871)
(62538)
编号(58602)
资助(56425)
成果(47369)
(43267)
(42860)
重点(42812)
(41312)
(41139)
(40590)
课题(39900)
创新(39264)
国家社会(37549)
期刊
(152949)
经济(152949)
研究(89750)
中国(59761)
(54620)
(51483)
管理(48216)
学报(42199)
科学(40914)
农业(34700)
大学(32884)
学学(31229)
(29853)
金融(29853)
技术(27820)
教育(27572)
业经(27097)
财经(25349)
经济研究(22966)
(21773)
(20473)
问题(20182)
技术经济(17481)
(16495)
财会(16072)
世界(15427)
现代(15018)
商业(14869)
国际(14667)
(14349)
共检索到463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保林  
在中韩两国的竞争关系日趋增强的今天,仍然存在产业合作的巨大空间。中韩两国的产业合作是以实现共赢为目的的,可能的合作领域包括韩国的制造企业与中国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企业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建立、企业之间的共同开发以及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减少过剩生产能力、形成世界标准等方面。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法善   李明海   李峰  
一、中韩两国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各国经济依存度在加深,在社会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与共同的经济调整,世界各国之间自然资源、资金、技术、人力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尤其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韩国政府也一直致力于发展经济,1988年以后,韩国政府一方面加快开发西海岸地区,以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在国际上积极寻求新的合作对象,拓展新的市场,以减少对美国和日本的依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贤珠  
展望未来韩国产业的发展与结构变化,中国产业结构变化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为了探析中国的产业结构高度化趋势与程度,根据OECD技术分类标准,以制造业为中心,对中、韩两国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示,两国都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产业高度化态势。在制造业中,高端技术产业的比重显著增加。韩国高端技术产业比重的增长快于中国,中国在中端技术产业与低端技术产业的比重大于韩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凤兰  黄梅波  
近年来,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发展战略也开始向制造业倾斜。"印度制造"是否将取代"中国制造",制造业能否成为"龙象之争"的新看点?文章从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两个维度入手,对比中印两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并运用"钻石模型"对影响两国制造业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显示:中印两国处于制造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印度制造业短期内难以赶超中国。论文最后对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范爱军  魏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曾丽华  王健  
选取1978—2013年中国的年度数据、1960—2015年美国的年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美两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比中国要强,且作用时间更快;中国的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短期效应强于美国,且减弱速度更为缓慢;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自身的发展是影响制造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影响其自身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曾丽华  王健  
选取1978—2013年中国的年度数据、1960—2015年美国的年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美两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比中国要强,且作用时间更快;中国的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短期效应强于美国,且减弱速度更为缓慢;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自身的发展是影响制造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影响其自身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曾丽华  王健  
选取1978—2013年中国的年度数据、1960—2015年美国的年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美两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比中国要强,且作用时间更快;中国的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短期效应强于美国,且减弱速度更为缓慢;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自身的发展是影响制造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影响其自身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成焕  
中韩两国自建交以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互补的贸易关系提高了两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给两国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同时,两国贸易纠纷也不断增加,而且造成越来越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对两国贸易纠纷中的反倾销进行了对比和原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两国政府应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开展经济协作,进一步扩大开放,降低贸易壁垒,给予优惠政策,调整产业分工,建立中立机构以调解纠纷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钟灿  
中韩两国从1991年开始双边贸易以来,两国相关政策和汇率等方面产生了较多变化。而且,2012年5月2日,两国正式发表了开启FTA协商会谈的宣言。FTA协商开启后最大的争议无疑是两国贸易问题,这是因为按照FTA两国将全面开放贸易市场,两个国家的优势产品将进一步得到优化。因此,两国在FTA协商过程中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关秋燕  关春燕  梁成杰  
本文在中韩两国农业现状的基础上,对中韩两国农产品在互补性、竞争性与比较优势等方面定量与定性分析贸易形势。从而得出如下结论:为了更好促进两国间农产品自由开展贸易,中韩两国有必要建立自由贸易协定(FTA)。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晓峰  任靖楠  
本文主要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就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中韩两国净出口与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主要分三步:第一步,分析了FTA的建立对两国之间净出口的影响;第二步,分析了净出口的变动分别对中韩两国GDP的影响;第三步,分析了两国GDP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FTA的建立对两国就业的影响。结论为:若在2009年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会减少64.9196亿美元,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会减少64.9196亿美元;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使中国的GDP增加约0.426%,韩国的GDP减少约0.938%;会使中国的失业率下降约0.069%,韩国的失业率上升约0.157%。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伟光  
本文对中国与韩国的主要水果——苹果和柑橘的的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水果业与韩国相比在生产成本、价格方面优势非常明显,韩国苹果和柑橘在单位生产率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而要把我国水果成本价格优势转化为对韩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森  裴兆斌  曲静  
中韩两国在没有达成相接海域划界协议的基础上,《中韩渔业协定》是为维护两国海洋渔业发展做出的临时性契约安排。自该协定签订以来,中韩渔业纠纷出现的次数不减反增,究其主要原因存在很多方面,但主要是签订的相关协议条款不合理、渔民淡薄的法律意识、中国涉外渔业法律滞后和国家执法不到位等造成的。中韩渔业频繁的纠纷不仅不利于捕捞业的生产效益,也会对两国海域划界谈判产生消极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通过梳理分析中韩渔业纠纷原因、存在的争端海域渔业纠纷解决办法,显得尤其重要。应对中韩渔业纠纷的法律对策,需要修订《中韩渔业协定》相关条款,建立两国沟通与管理机制,完善国家渔业相关立法,引导渔民转变发展模式,设立两国争端解决机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森  裴兆斌  曲静  
中韩两国在没有达成相接海域划界协议的基础上,《中韩渔业协定》是为维护两国海洋渔业发展做出的临时性契约安排。自该协定签订以来,中韩渔业纠纷出现的次数不减反增,究其主要原因存在很多方面,但主要是签订的相关协议条款不合理、渔民淡薄的法律意识、中国涉外渔业法律滞后和国家执法不到位等造成的。中韩渔业频繁的纠纷不仅不利于捕捞业的生产效益,也会对两国海域划界谈判产生消极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通过梳理分析中韩渔业纠纷原因、存在的争端海域渔业纠纷解决办法,显得尤其重要。应对中韩渔业纠纷的法律对策,需要修订《中韩渔业协定》相关条款,建立两国沟通与管理机制,完善国家渔业相关立法,引导渔民转变发展模式,设立两国争端解决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