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5)
- 2023(8022)
- 2022(7035)
- 2021(6196)
- 2020(5469)
- 2019(12709)
- 2018(12348)
- 2017(24260)
- 2016(12894)
- 2015(15086)
- 2014(15387)
- 2013(15410)
- 2012(14823)
- 2011(13773)
- 2010(14015)
- 2009(13259)
- 2008(13134)
- 2007(12122)
- 2006(10697)
- 2005(9840)
- 学科
- 济(81041)
- 经济(80988)
- 管理(33625)
- 方法(31072)
- 业(30445)
- 数学(27396)
- 数学方法(27228)
- 企(23580)
- 企业(23580)
- 贸(20777)
- 贸易(20767)
- 易(20072)
- 地方(19807)
- 中国(16233)
- 农(16143)
- 学(14341)
- 财(13698)
- 业经(13510)
- 地方经济(13092)
- 制(10876)
- 农业(10439)
- 环境(9847)
- 和(9782)
- 融(9537)
- 金融(9535)
- 关系(9281)
- 银(8966)
- 银行(8946)
- 理论(8783)
- 出(8757)
- 机构
- 大学(204007)
- 学院(203663)
- 济(100458)
- 经济(98626)
- 研究(73967)
- 管理(73406)
- 理学(62568)
- 理学院(61846)
- 管理学(60898)
- 管理学院(60511)
- 中国(54701)
- 科学(42372)
- 京(42135)
- 财(41612)
- 所(38256)
- 研究所(34529)
- 农(33468)
- 财经(33367)
- 经济学(32917)
- 中心(32659)
- 江(31082)
- 经(30002)
- 经济学院(29633)
- 业大(28182)
- 北京(26801)
- 农业(26419)
- 院(25852)
- 范(25768)
- 师范(25566)
- 财经大学(24251)
- 基金
- 项目(125505)
- 科学(97398)
- 研究(92567)
- 基金(90334)
- 家(77792)
- 国家(77192)
- 科学基金(64669)
- 社会(60126)
- 社会科(57057)
- 社会科学(57039)
- 省(48465)
- 基金项目(47334)
- 教育(41922)
- 划(40273)
- 自然(39282)
- 自然科(38311)
- 自然科学(38297)
- 资助(37781)
- 自然科学基金(37608)
- 编号(37395)
- 成果(30840)
- 发(28963)
- 部(28648)
- 重点(28519)
- 课题(25810)
- 创(25363)
- 国家社会(25068)
- 教育部(24698)
- 大学(24134)
- 科研(24044)
- 期刊
- 济(116079)
- 经济(116079)
- 研究(63861)
- 中国(35980)
- 财(32146)
- 农(30283)
- 学报(29750)
- 科学(26890)
- 管理(25960)
- 大学(22420)
- 学学(21349)
- 经济研究(20544)
- 农业(20250)
- 融(18237)
- 金融(18237)
- 技术(17654)
- 贸(17610)
- 财经(17540)
- 业经(16657)
- 问题(16451)
- 教育(16228)
- 国际(15345)
- 经(15293)
- 技术经济(12518)
- 世界(12147)
- 统计(11399)
- 商业(11161)
- 业(10949)
- 经济问题(9773)
- 策(9694)
共检索到312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建宏 王召
中韩和中日贸易战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前者得到顺利解决,而后者却遇到了困难。本文用传统的贸易理论分析了贸易战对双方经济造成的双重福利损失,并用政治经济学方法讨论日韩的保护贸易政策,分析了两次贸易战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叙述了制定反击措施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
贸易战 福利损失 利益集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宗金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制度分析在一个民主政体中,多数人的意愿应该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当双边转向自由贸易按照经济理论提高福利时,政府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谢地 张巩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推出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不可避免地成为特朗普政府的重点攻击对象。自2017年8月18日美国启动对中国的"301"调查后,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2018年7月6日,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两大经济体经济利益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也只能在彼此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试中逐步得到解决。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中美贸易摩擦问题进行不同于一般贸易理论的有效解释及说明,有助于理性认识中美贸易摩擦。
关键词:
贸易摩擦 经济利益关系 政治经济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淑芹
目前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尤其是其贸易保护主义对象频频指向中国。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剖析了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根源及对策。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既有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国际经济力量深刻演变的经济层面动因,也有经济发展成果未获得广泛共享和平等分配等的政治因素。但无论是贸易保护还是自由贸易,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继续保持它们在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位置和保住其全球生产体系控制者的地位,即通过"环境的塑造"来提升其产业竞争力,打压他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中国在当前国际经贸环境下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贸易保护 全球价值链 经济变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严建苗
自由贸易政策将提高世界范围内的要素配置效率,增进各国的经济福利。贸易保护经常盛行的国际贸易政策演进,却往往与这种基于比较优势的古典处方相矛盾。一般认为,造成这种反论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贸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焦军普
世贸组织多哈回合的坎昆会议上农产品贸易谈判的失败,集中体现出对外贸易政策的本质是其本国国内政治经济的反映。农产品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农业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的高保护政策。对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发达国家在贸易谈判中的观点和立场。
关键词:
贸易保护主义 农产品贸易 国际政治经济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衔 李少武
从十八世纪工业革命至今,英国和美国先后主导了国际贸易体系,并根据本国国际竞争力由"弱-强-弱"的变化,采取了"保护贸易-自由贸易-保护贸易"的政策循环。TPP和TTIP就是这一政策循环的必然结果。从马克思经济学的视角看,英关两国根据相对生产力水平调整国际贸易政策是为了争夺和维持其既有的国际贸易地位,进而建立落后国家依附于先进国家的国际贸易体系。中国应该采取国家干预和各种贸易政策组合的方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以应对TPP和TTIP的不利影响,进而提高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珠燕
中美贸易并不是普通的贸易,而是具有某种特殊性的"政治贸易"。本文在回顾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基础上,运用GH模型分析了美国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集团、政府、普通消费者的不同反应。认为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实质上是利益集团通过政治程序来控制立法结果的过程。因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巧妙利用美国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制衡,重视美国农业利益集团及政治能力,加强与美国国内相关利益团体和在华投资跨国公司的沟通,积极培养游说队伍,使中美贸易向着更加有利于稳定双边经贸关系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利益集团 政治经济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启荣
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技术贸易壁垒问题的产生有其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视野对之进行分析。首先从分析技术壁垒产生的历史入手,揭示WTO技术贸易壁垒协议的制度安排与技术贸易壁垒之间的关系;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各国设置技术贸易壁垒的内在动机。在上述基础上,从技术差距理论、需求差异、“柠檬”市场现象、制衡机制以及政治制度等多视角揭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贸易壁垒问题上处于不平等地位的根本原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凯
2006年11月,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提议建立中日自由贸易区,而中方回应愿就此展开政府间研讨。在中日经济和政治关系依旧相当复杂的背景下,本文拟运用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中日启动FTA进程的必要性加以剖析,并结合阻碍谈判的政治、经济双重因素,对中日顺利启动并缔结FTA的可能性做出判断。
关键词:
中日 FTA 收益 政治经济学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云母
自由贸易谈论的是效益问题,保护贸易强调的是公平问题。入世后,中国同样面临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选择。只要遵循政治经济学规律,采取措施使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不断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实力,就一定能够把握自由贸易的正确方向。
关键词:
自由贸易 保护贸易 政治经济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卢文鹏 李达
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确定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学含义。中国和东盟国家存在地缘上的亲和力和经济优势的互补,建立一种自由贸易区形式的区域分工协作机制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而这种协作机制的建立必将对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重大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述忠 李淑玲
贸易政策是各种理念相互交锋、各种利益集团彼此博弈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国贸易政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为了对日益加剧的中美贸易摩擦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本文从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出发,阐释了利益集团在美国贸易政策嬗变过程中的政治表现。20世纪80年代后,“利益集团”模型成了贸易政策分析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尤其是它的“政治献金”模型,更是给出了任何贸易保护的产生都是利益集团、政治家和选民之间均衡博弈的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述忠 刘文军
当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僵局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热衷于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际贸易的双边时代已经到来。本文以古诺均衡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论证大国积极筹建双边自由贸易区是为了在将来可能的多边谈判中更有话语权,即增加多边框架下的谈判筹码。接下来利用美国的相关数据,采用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的可靠性。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未来的多边谈判将是几大利益集团之间的角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梁越 程惠芳
如何科学制定贸易政策,决定着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和以开放促发展的我国,在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中自身经济的走向和未来命运。然而直至目前,国内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却相对少见。藉此本文立足政治经济学框架,基于我国国体和新型市场经济体制所特有的"三维"贸易政策制定决策机制,拓展Tovar(2009)模型使之适用于我国国情,在分析损失规避心理对决策行为影响的同时,采用1999-2010年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来实证研究和检验若干理论假定的真实性与显著性,以及中美两国在贸易保护倾向上的差异,从而证实促使我国贸易政策妥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