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82)
- 2023(2569)
- 2022(2210)
- 2021(2069)
- 2020(1592)
- 2019(3615)
- 2018(3497)
- 2017(6202)
- 2016(2940)
- 2015(3164)
- 2014(3118)
- 2013(2867)
- 2012(2733)
- 2011(2516)
- 2010(2513)
- 2009(2310)
- 2008(2262)
- 2007(1896)
- 2006(1725)
- 2005(1512)
- 学科
- 贸(15814)
- 贸易(15807)
- 易(15349)
- 济(12061)
- 经济(12059)
- 管理(5593)
- 关系(5364)
- 出(5261)
- 口(5025)
- 出口(5024)
- 出口贸易(5024)
- 方法(4820)
- 业(4738)
- 农(3650)
- 国际(3598)
- 企(3539)
- 企业(3539)
- 贸易关系(3502)
- 数学(3471)
- 数学方法(3433)
- 概况(3214)
- 地方(3163)
- 各国(3158)
- 进出(3150)
- 进出口(3150)
- 进出口贸易(3150)
- 中国(3067)
- 国贸(3022)
- 国际贸易(2969)
- 业经(2914)
- 机构
- 学院(43270)
- 大学(41260)
- 济(21608)
- 经济(21292)
- 研究(16084)
- 管理(13736)
- 理学(11849)
- 理学院(11703)
- 管理学(11485)
- 管理学院(11420)
- 中国(11247)
- 京(8525)
- 贸(8495)
- 科学(8221)
- 所(7824)
- 财(7725)
- 研究所(7051)
- 经济学(6591)
- 中心(6520)
- 院(6456)
- 财经(6351)
- 国际(6180)
- 经济学院(6106)
- 江(6084)
- 范(6028)
- 师范(6003)
- 经(5725)
- 贸易(5461)
- 北京(5373)
- 农(5320)
共检索到67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成芳 武芳
中国与非洲国家政治关系良好,经济互补性强,贸易发展基础稳固。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恶化的情况下,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依然取得不俗成绩,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贸易伙伴遍及非洲56个国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江诗伦
在郑和的船队驶抵非洲东海岸的五百多年后,中国与非洲之间成为非洲与世界其他国家贸易交往的最重要渠道。作为更广泛围经济联系的一个近似衡量,中非贸易从历史上集中于非洲东海岸,已扩大到今天非洲大陆的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明 李光辉
一、上半年中非贸易特点2011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贸易环境持续向好的宏观大背景下,中非贸易总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90.08亿美元,中国与非洲的主要贸易伙伴和贸易产品都保持基本稳定。但是,中非贸易增速较2010年同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明 田伊霖
2013年,非洲对外贸易总额出现下降,这是继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再一次下降。从数据反映的情况来看,非洲对外贸易的前景不甚乐观,增长后劲乏力。贸易伙伴方面,欧美大国表现黯淡,占非洲对外贸易的比重持续出现下降,新兴经济体的表现较为抢眼,所占比重快速上升,中国表现突出,超过美国成为非洲第一大出口目的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明
近年来,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经贸发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中国仅仅同埃及、摩洛哥、突尼斯签订了政府间贸易协定;60年代这一数字增加到13个,1987年达到了46个,到1999年中国已经与53个非洲国家中的50个签订了政府间贸易协定,2006年第三次中非经济合作论坛53个国家都有代表参与,同年底,中国超过法国成为继美国之后非洲第二大贸易伙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武芳
2015年以来,中国与非洲的双边贸易持续大幅下滑,这一局面与2013年之前中非贸易动辄20%甚至30%多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贸易下滑的背后,是不利的国际政经环境和贸易条件对非洲大陆的全方位冲击。未来,面对非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诸多风险,中国商务主管部门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对中非贸易加以促进和提振,以助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顺利发展。一、2016年中国与非洲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武芳
2015年以来,中国与非洲的双边贸易持续大幅下滑,这一局面与2013年之前中非贸易动辄20%甚至30%多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贸易下滑的背后,是不利的国际政经环境和贸易条件对非洲大陆的全方位冲击。未来,面对非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诸多风险,中国商务主管部门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对中非贸易加以促进和提振,以助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顺利发展。一、2016年中国与非洲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耿志成
能源的国际贸易是能源生产与流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是一个国家的能源市场在国际范围内的展延,它既能反映一个国家的能源贸易的国际环境,又能体现该国与国际能源市场的关联程度。 一、我国能源国际贸易的特点 建国后,随着能源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从能源进口国变为出口国。(见表1)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哲 顾丽姝
进入21世纪,中非贸易额不断创历史新高,中国现已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随着中非贸易的深入发展,中非贸易中存在的矛盾与摩擦也明显增多。本文回顾了这一时期中非贸易的发展概况,并归纳了这一时期双边贸易的特点,针对双边贸易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建议。
关键词:
中非贸易 问题 措施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哲
本文回顾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理论,以非洲有代表性的12个国家为样本,以2004~2009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数据和进出口数据为基础数据,建立了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关系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洲国家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存在着互补效应。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加强中非之间的经贸合作,拓展非洲市场有利于中非经贸合作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进出口贸易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江诗伦 袁诚
利用中国与155个国家1995年~2009年间的进口数据,以引力模型分析中非贸易特征。在模型中引入两个与中国对外贸易紧密相关的制度变量——是否承认"一个中国"和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来考察政治因素对于中非贸易的影响,并将非洲国家分为资源丰富国、沿海资源贫乏国和内陆资源贫乏国三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于资源丰富国具有显著的过度进口倾向,而对于沿海资源贫乏国和内陆资源贫乏国存在不同程度的进口不足。这一结论可以为中国政府旨在改进中非贸易而提出的"扩大中非贸易规模并优化贸易结构"提供政策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倪薇芬
去年世界商品贸易量增长放慢,西方工业国经济转弱是世界贸易增速放慢的主因;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活跃;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加强;经济区域集团内部贸易持续增长。 展望今年全球贸易增长可望高于去年,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将有利贸易的发展,乌拉圭回合达成协议推将动世界贸易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田伊霖 武芳
非洲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合作伙伴。推进中非贸易高质量发展,对于中国和非洲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2018年,中非贸易体现出贸易总额持续上升、自非进口显著提升的特点。这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行,中非各领域合作成效显著以及非洲大陆一体化程度加深等因素密切相关,但中非贸易仍存在贸易结构单一、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未来应进一步削减贸易壁垒、完善贸易合作机制,并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增强中非贸易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中非关系 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