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1)
- 2023(15531)
- 2022(13419)
- 2021(12789)
- 2020(10641)
- 2019(24766)
- 2018(24300)
- 2017(46734)
- 2016(24654)
- 2015(27916)
- 2014(27584)
- 2013(27124)
- 2012(24666)
- 2011(22167)
- 2010(21597)
- 2009(19715)
- 2008(18795)
- 2007(15609)
- 2006(13316)
- 2005(11355)
- 学科
- 济(101153)
- 经济(101046)
- 管理(68540)
- 业(64492)
- 企(53030)
- 企业(53030)
- 方法(49542)
- 数学(43403)
- 数学方法(42872)
- 中国(27382)
- 贸(26868)
- 贸易(26854)
- 易(26131)
- 农(25770)
- 财(23627)
- 业经(21289)
- 学(19530)
- 地方(18447)
- 农业(17043)
- 制(16131)
- 理论(15878)
- 环境(15655)
- 和(15538)
- 技术(15156)
- 务(14958)
- 财务(14889)
- 财务管理(14859)
- 融(14170)
- 金融(14167)
- 银(14106)
- 机构
- 大学(346885)
- 学院(343834)
- 济(146242)
- 经济(143558)
- 管理(139006)
- 理学(122041)
- 理学院(120769)
- 管理学(118730)
- 管理学院(118128)
- 研究(115723)
- 中国(85628)
- 京(72686)
- 科学(69120)
- 财(61816)
- 所(55595)
- 中心(51690)
- 财经(51433)
- 研究所(51314)
- 农(50072)
- 业大(49354)
- 经(47254)
- 北京(45733)
- 江(45204)
- 经济学(44946)
- 范(44708)
- 师范(44339)
- 院(42744)
- 经济学院(40754)
- 农业(39302)
- 财经大学(38764)
- 基金
- 项目(244633)
- 科学(193748)
- 基金(180445)
- 研究(180177)
- 家(156851)
- 国家(155634)
- 科学基金(134483)
- 社会(115405)
- 社会科(109528)
- 社会科学(109502)
- 基金项目(95581)
- 省(91929)
- 自然(86812)
- 自然科(84846)
- 自然科学(84826)
- 自然科学基金(83296)
- 教育(82417)
- 划(78273)
- 资助(74353)
- 编号(72521)
- 成果(57563)
- 部(55315)
- 重点(54409)
- 发(51768)
- 创(50941)
- 课题(48787)
- 国家社会(48442)
- 教育部(48094)
- 创新(47585)
- 科研(46908)
- 期刊
- 济(147877)
- 经济(147877)
- 研究(100092)
- 中国(57025)
- 学报(51359)
- 管理(49187)
- 科学(48704)
- 财(44739)
- 农(44690)
- 大学(40070)
- 学学(37682)
- 教育(35154)
- 农业(32111)
- 技术(29338)
- 经济研究(25830)
- 融(25414)
- 金融(25414)
- 财经(24198)
- 业经(23710)
- 贸(21069)
- 经(20782)
- 问题(20213)
- 国际(18672)
- 业(16974)
- 图书(16775)
- 世界(16361)
- 技术经济(16076)
- 科技(15937)
- 理论(15755)
- 商业(15139)
共检索到482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明
近年来,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经贸发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中国仅仅同埃及、摩洛哥、突尼斯签订了政府间贸易协定;60年代这一数字增加到13个,1987年达到了46个,到1999年中国已经与53个非洲国家中的50个签订了政府间贸易协定,2006年第三次中非经济合作论坛53个国家都有代表参与,同年底,中国超过法国成为继美国之后非洲第二大贸易伙伴。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哲
本文回顾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理论,以非洲有代表性的12个国家为样本,以2004~2009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数据和进出口数据为基础数据,建立了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关系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洲国家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存在着互补效应。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加强中非之间的经贸合作,拓展非洲市场有利于中非经贸合作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进出口贸易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利民 张军歌 张淑莹
贸易国家经济增长的收敛性体现了贸易互利共赢的水平,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非洲国家经济可否通过对外经济合作打破低收入陷阱、走上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之路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文章运用传统的σ收敛和β收敛模型对非洲区域1996—2016年的经济增长收敛情况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非洲区域经济增长在近年来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中非之间的双边贸易对非洲的经济增长收敛性有积极的正向影响,非洲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收敛效应大于非洲对其他国家出口贸易的收敛影响。非洲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收敛效应显著为正,而援助对其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是负向的。
关键词:
贸易 非洲 经济增长 经济收敛 中非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明 田伊霖
2013年,非洲对外贸易总额出现下降,这是继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再一次下降。从数据反映的情况来看,非洲对外贸易的前景不甚乐观,增长后劲乏力。贸易伙伴方面,欧美大国表现黯淡,占非洲对外贸易的比重持续出现下降,新兴经济体的表现较为抢眼,所占比重快速上升,中国表现突出,超过美国成为非洲第一大出口目的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尹华 陈茸晰 刘育彤
中非矿业合作既保障了中国的战略矿产资源安全,也为非洲带来了发展契机。采用2010—2019年35个非洲国家的矿业及其与中国贸易的相关数据,以非洲矿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中非贸易在非洲矿业生产对非洲各国经济增长影响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非洲矿业生产与非洲各国的经济增长整体上呈正相关关系,且中国对非洲出口能显著促进非洲矿业的“增长极”效应,从而推动非洲经济增长。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江诗伦 袁诚
利用中国与155个国家1995年~2009年间的进口数据,以引力模型分析中非贸易特征。在模型中引入两个与中国对外贸易紧密相关的制度变量——是否承认"一个中国"和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来考察政治因素对于中非贸易的影响,并将非洲国家分为资源丰富国、沿海资源贫乏国和内陆资源贫乏国三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于资源丰富国具有显著的过度进口倾向,而对于沿海资源贫乏国和内陆资源贫乏国存在不同程度的进口不足。这一结论可以为中国政府旨在改进中非贸易而提出的"扩大中非贸易规模并优化贸易结构"提供政策依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明
非洲石油的储量和产量都较高,而且非洲石油有其种类多、质量好、开采成本低等独特的优点。与产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洲的石油消费量较低,因此非洲石油的对外输出是其石油工业的主要特点。中国从非洲地区石油进口的数量和份额正逐年提高,中国已成为非洲的第二大原油出口目的国。在未来的中非石油合作中,中国要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稳定非洲"贸易油"份额,提升"份额油"比重并且创造性地实施中非石油合作的新模式。
关键词:
非洲 石油 互利共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春宇 蓝艺华 朱鹤
本文从投资增量、投资覆盖率、投资领域、贸易增量、贸易伙伴和贸易结构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与非洲之间投资与贸易的现状及特点。同时本文以非洲42个国家为样本,选取2004-2016年的中非投资和贸易等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短期而言,FDI流量的增加会替代中国从非洲的进口贸易,促进中国对非洲的出口贸易;长期来看,FDI存量的增加创造了中国对非洲的进出口贸易;与北非和东非相比,西非、中非和南非的不可测因素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了更大的正向影响。综合现状及回归分析结果,本文认为应该扩大中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规模、分散经贸合作领域和地区、建立更加完善的投资预警机制来促进中非经贸关系稳定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成芳 武芳
中国与非洲国家政治关系良好,经济互补性强,贸易发展基础稳固。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恶化的情况下,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依然取得不俗成绩,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贸易伙伴遍及非洲56个国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海伟,徐建刚,曾尊固,龙国英
在对大量中国对非贸易数据资料的统计、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对非贸易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特点,采用贸易地域多元化指数和均衡度指数计算模型,分析探讨了中国对非贸易在空间序列上的差异,并对中非贸易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非贸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贸易额大幅增加,但其所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例一直不高;中国对非贸易区域分布不平衡,但贸易分布不断向均衡方向发展,贸易市场正在逐步多元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席雅菲
非洲大陆具有丰富的地下资源,有“世界原料库”之称。石油、天然气、黄金、钻石、铁矿、铜矿及铝矿等稀有金属产量名列世界前茅,更兼有丰富的热带经济作物,使非洲在世界市场贸易额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非洲大陆包括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约6.4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武芳
2015年以来,中国与非洲的双边贸易持续大幅下滑,这一局面与2013年之前中非贸易动辄20%甚至30%多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贸易下滑的背后,是不利的国际政经环境和贸易条件对非洲大陆的全方位冲击。未来,面对非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诸多风险,中国商务主管部门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对中非贸易加以促进和提振,以助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顺利发展。一、2016年中国与非洲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武芳
2015年以来,中国与非洲的双边贸易持续大幅下滑,这一局面与2013年之前中非贸易动辄20%甚至30%多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贸易下滑的背后,是不利的国际政经环境和贸易条件对非洲大陆的全方位冲击。未来,面对非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诸多风险,中国商务主管部门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对中非贸易加以促进和提振,以助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顺利发展。一、2016年中国与非洲贸易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娜
利用HS8位分类贸易数据,实证评估了2003~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对非洲实施的零关税政策对中国从非洲受惠国进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结论显示,中国从受惠国的进口呈显著的增长趋势,这种增长主要是沿着扩展边际发生的。并且,零关税政策对中国从受惠国进口扩展边际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进口集约边际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了深化零关税政策合作机制,中国可以进一步优化对非洲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帮助非洲国家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及减少来自非洲进口商品的非关税壁垒。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金田 刘冬
文章运用G-L指数和GHM分类方法,通过对2000~2010年中国与非洲25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各国来看,中国与非洲12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趋势明显;而从农产品各章目来看,中非农产品贸易则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同时,GHM分类方法显示中非农产品贸易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特征。此外,回归模型表明市场结构与中非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呈负相关关系,而人均收入差异、国家贸易政策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非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与非洲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