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18)
2023(3255)
2022(2846)
2021(2687)
2020(2183)
2019(4954)
2018(4850)
2017(9050)
2016(4611)
2015(5154)
2014(5129)
2013(4855)
2012(4676)
2011(4312)
2010(4438)
2009(3938)
2008(3843)
2007(3461)
2006(3008)
2005(2775)
作者
(12842)
(11136)
(10963)
(10342)
(7045)
(5329)
(5113)
(4387)
(4052)
(3911)
(3718)
(3690)
(3654)
(3577)
(3471)
(3429)
(3327)
(3326)
(3304)
(3206)
(2763)
(2742)
(2631)
(2541)
(2506)
(2496)
(2468)
(2368)
(2312)
(2267)
学科
(18602)
经济(18598)
(16468)
贸易(16459)
(15969)
管理(9155)
(8626)
关系(6614)
(6147)
企业(6147)
(6130)
方法(5928)
(5566)
(5199)
出口(5196)
出口贸易(5196)
中国(4896)
地方(4685)
数学(4376)
数学方法(4322)
业经(4068)
国际(3874)
对外(3645)
(3631)
农业(3563)
贸易关系(3561)
(3547)
各国(3335)
概况(3334)
理论(3308)
机构
学院(65719)
大学(62541)
(29463)
经济(28842)
研究(25367)
管理(21612)
理学(18280)
理学院(18057)
管理学(17758)
中国(17722)
管理学院(17650)
科学(14274)
(13257)
(13170)
(12397)
研究所(12084)
中心(10968)
(10777)
(10157)
(10126)
农业(9661)
(9647)
业大(9598)
(8964)
师范(8893)
财经(8640)
经济学(8395)
北京(8352)
(8159)
技术(8140)
基金
项目(42500)
研究(33556)
科学(32168)
基金(28641)
(25234)
国家(24994)
科学基金(20034)
社会(19656)
社会科(18598)
社会科学(18596)
(17142)
教育(15538)
编号(14952)
基金项目(14911)
(14294)
自然(12191)
成果(11907)
自然科(11883)
自然科学(11880)
自然科学基金(11679)
资助(11643)
课题(10662)
(10456)
重点(9972)
(9484)
(9216)
(9164)
(8876)
创新(8603)
发展(8557)
期刊
(34729)
经济(34729)
研究(19129)
中国(12662)
(12273)
(10993)
国际(10593)
学报(9458)
农业(8877)
教育(8692)
科学(8013)
管理(7771)
业经(7211)
大学(7113)
学学(6671)
(6566)
经济研究(6477)
问题(5870)
(5755)
贸易(5755)
(5639)
金融(5639)
世界(5334)
技术(5286)
国际贸易(5029)
(4557)
商业(4328)
经贸(4290)
(3612)
论坛(3612)
共检索到103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淑梅  庄成红  
非洲资源矿产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占全球10%左右,黄金、钻石、铜、铀等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非洲大陆战略中心已转为发展经济、应对全球化和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为此,在联合自强、积极推进一体化的框架下,非洲各国加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明  
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日益紧密,双边贸易额快速增长,结构和质量不断改善;双边投资合作势头强劲,领域和方式趋于多元化;中国对非洲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营业额不断增加,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2012年7月19日至20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继往开来,开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新局面"的主题,回顾了中非关系的发展历程,评估了2009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建国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在关注世界发达经济体和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那些依然处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实现自身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通过中非合作论坛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带动非洲经济发展。一、中非经贸关系成功发展的基石是互相尊重、平等互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丹晖  
一、山东与韩国经贸合作的现状 山东与韩国的经贸关系于80年代初开始恢复发展,当时是以民间的间接贸易为主,规模较小。80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韩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两地的经贸合作才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山东省先后开通了青岛—釜山的集装箱航线和威海——仁川的客运航线,为两地的直接贸易创造了条件。1988年,山东对韩国直接出口额为0.5亿美元,1991年上升3.13亿美元。中韩建交后,两地的经贸合作又掀起了新高潮。韩国厂商纷纷到山东考察,洽谈经贸合作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保民  
总体来看 ,中非经贸发展势头良好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和中国加入WTO之后 ,如何抓住机遇 ,进一步拓展双边的经贸关系 ,必须要有全新的思路和适当的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葛顺奇  刘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洲国家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GDP增速从80年代的2. 5%左右增至1995年后的3. 4%和2000年后的5. 0%以上,成为增速仅次于亚洲的地区。2000年后,全球增长最快的10个国家中,有6个位于非洲,其中安哥拉、尼日利亚和埃塞俄比亚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11. 1%、8. 9%和8. 4%。非洲的经济增长既得益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晓兵  
中非经济贸易 2000 年出现重大突破,2003 年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中国与非洲 53 个国家和地区基本上多建立了贸易关系。双方经贸合作互补性很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诱人。笔者作为“中国企业家代表团”成员,2003 年 12 月赴亚的斯亚贝巴参加了作为第二届“中非合作论坛”重要组成部分的“中非企业家大会”,对此感触尤深。更多的中国企业撩开非洲大陆的神秘面纱,大展宏图的机遇到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朱博恩  马骆茹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非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合作框架,也为粤非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粤非经贸合作优势互补显著,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尤其在直接投资方面已经初具成果。本文在分析粤非经贸合作发展的内外生动力基础上,结合双方贸易和投资合作的现状特征,对粤非经贸合作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艳梅  
目前,中俄双边政治关系不断改善,但经贸合作现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投资合作方面的潜力远未发挥出来。为巩固两国建立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迫切需要双方政府制定大经贸战略,利用互补优势,加强经贸合作,以使双边政治、经贸关系平衡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全毅  高军行  
一、非洲在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与合作中的定位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进行国事访问时,分别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该倡议提出后,得到国内外各方的积极响应,并逐渐发展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合作的总方针。中国领导人对非洲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作用进行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雪妍   俞子荣   蔡桂全  
中日韩三国在经贸领域拥有广泛合作基础与共识,并已构建紧密、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结构。但是,后疫情时代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日韩对华合作面临对外政策导向与经济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对中日韩经贸合作产生重大影响。文章梳理中日韩经贸合作的基础与机制,分析当前经贸合作面临的关键挑战与发展机遇,建议在寻求新兴领域合作潜力的基础上,以新型产业竞合关系稳定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以RCEP框架下的自贸联系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最终以中日韩经贸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全球经济恢复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宏恩  孙汶  
中日韩三国同属于亚洲重要的经济体,地理位置相邻,历史文化也多有相似之处。近年来,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经贸关系也愈来愈密切。2002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提出了中日韩自贸区的构想,希望能通过建立自贸区,取消关税和贸易限制,促进三国整体经济福利的增长。2015年5月21日,中日韩自贸区在首尔进行了第7轮谈判。中日韩自贸区如果建立将是涵盖15亿人,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永福  
扩大后的欧盟已超过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我国也已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发展和深化对欧盟的经贸合作,对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加强协调,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双边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协调与引导,加强对话与合作,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