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7)
2023(9396)
2022(8503)
2021(8053)
2020(6854)
2019(16067)
2018(16106)
2017(31726)
2016(17188)
2015(19347)
2014(19329)
2013(19234)
2012(17598)
2011(15661)
2010(15594)
2009(14288)
2008(13645)
2007(11692)
2006(10211)
2005(8791)
作者
(48496)
(40059)
(39663)
(37882)
(25565)
(19218)
(18163)
(15773)
(15128)
(14226)
(13812)
(13169)
(12657)
(12444)
(12282)
(12105)
(11945)
(11877)
(11321)
(11306)
(9803)
(9669)
(9553)
(9145)
(8911)
(8879)
(8866)
(8770)
(7968)
(7787)
学科
(68265)
经济(68188)
管理(49665)
(47751)
(40619)
企业(40619)
方法(33908)
数学(29256)
数学方法(28949)
(18318)
(16236)
中国(15993)
业经(14274)
(14061)
(13473)
贸易(13469)
地方(13191)
(13110)
(12433)
财务(12376)
财务管理(12359)
企业财务(11794)
理论(11773)
(11239)
农业(10975)
技术(10827)
(10720)
(10708)
金融(10707)
环境(10439)
机构
大学(242482)
学院(239011)
管理(99997)
(94997)
经济(92948)
理学(87405)
理学院(86509)
管理学(85134)
管理学院(84723)
研究(77524)
中国(56567)
(51318)
科学(47455)
(42800)
(38155)
业大(35090)
财经(35006)
研究所(34912)
中心(34537)
(34274)
北京(32662)
(32260)
(31881)
(30889)
师范(30652)
(28453)
经济学(27251)
(27138)
农业(26867)
财经大学(26272)
基金
项目(166949)
科学(131062)
研究(123417)
基金(121426)
(104785)
国家(103921)
科学基金(89814)
社会(76159)
社会科(72220)
社会科学(72197)
基金项目(65595)
(63970)
自然(59309)
自然科(57924)
自然科学(57912)
自然科学基金(56846)
教育(56187)
(54267)
编号(51049)
资助(50317)
成果(41269)
(37095)
重点(36500)
(34657)
(34547)
课题(34121)
项目编号(32213)
创新(32184)
教育部(32048)
科研(31944)
期刊
(100196)
经济(100196)
研究(70722)
中国(39343)
学报(35945)
管理(35600)
科学(33293)
(30940)
(30181)
大学(27287)
教育(25854)
学学(25546)
农业(21742)
技术(20139)
(19601)
金融(19601)
财经(16096)
经济研究(15556)
业经(15454)
图书(13559)
(13532)
问题(13478)
理论(12953)
实践(12127)
(12127)
国际(12016)
(11750)
科技(11734)
技术经济(11684)
(10994)
共检索到339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玲  
近年我国对非洲投资快速增长,而投资者常面临政权更迭、战争暴乱、外汇限制、法律政策不利变动等政治性风险。鉴于我国与非洲国家的良好外交关系,国际投资仲裁作为去政治化的法律工具,相较外交保护更适宜应对在非投资的政治性风险。然而我国投资者寻求国际投资仲裁解决中非投资争端存在多种法律障碍,主要包括已生效投资条约覆盖率低、仲裁范围受限、“岔路口条款”过于严格、对投资提供的实体保护水平较低,以及裁决执行困难等。当前,中国政府需推进与非洲国家商签或更新投资保护条约,提高保护水平,采取综合措施敦促东道国执行裁决,探索建立有中非特色的投资争端仲裁机制,为我国投资者启动国际投资仲裁解决投资争端提供制度支撑和保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玉意  
鉴于强制性的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构的匮乏以及解决机制的乏力,绝大多数国际环境争端通过依附于贸易、人权、投资问题而在WTO争端解决机构、人权机构以及国际投资仲裁机构中得以解决。国际投资仲裁机构解决的涉环境争端数量最多,作为实体法依据的投资条约中有更为实质性的环境规则,且投资仲裁大多在环境损害尚未发生时即告启动。国际投资仲裁并对国际环境法的硬法化和风险预防原则有特殊贡献。国际投资仲裁机构应当主导涉环境国际争端,并注重对涉环境争端管辖权进行协调以防止国际环境法的进一步碎片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玉意  
鉴于强制性的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构的匮乏以及解决机制的乏力,绝大多数国际环境争端通过依附于贸易、人权、投资问题而在WTO争端解决机构、人权机构以及国际投资仲裁机构中得以解决。国际投资仲裁机构解决的涉环境争端数量最多,作为实体法依据的投资条约中有更为实质性的环境规则,且投资仲裁大多在环境损害尚未发生时即告启动。国际投资仲裁并对国际环境法的硬法化和风险预防原则有特殊贡献。国际投资仲裁机构应当主导涉环境国际争端,并注重对涉环境争端管辖权进行协调以防止国际环境法的进一步碎片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杜娟  
投资条约仲裁是以国际商事仲裁为模板建立的,其不仅在具体规则中体现了"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特性,同时其实践中无不体现"国际商事仲裁"的价值取向。投资条约仲裁在争端主体、争议事项、仲裁庭管辖权之基础等多方面存在特殊性。为避免投资条约仲裁与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等原则相冲突,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开始了改革投资条约仲裁的努力,这些努力可以视为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起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嘉铭  
我国与东盟就投资签订的相关条约时间较早,内容宽泛且与不同国家订立的双边投资协议差距较大,使得中国—东盟投资争端解决机制适用困难,特别是诉讼由于地方保护主义而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仲裁作为替代性解决机制之一,在中国与东盟的投资争端解决中具有自主性、灵活性、中立性及高效性等优势,应当选择以仲裁为代表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作为最佳的路径。但仲裁机制也存在法律机制“碎片化”并缺乏协商机制,仲裁机制适用范围窄及执行困难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投资争端中仲裁机制等针对性的完善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蒙  冯光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对环境的危害也逐渐凸显,环境保护在近30年里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各国纷纷调整国内环境法规加强环境保护。这些国内管理措施不可避免地对跨国投资产生影响,并引起许多国际纠纷。近年来,涉及环境保护问题的国际投资仲裁案件逐步增多,这些案件对传统国际投资领域的法律适用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对这些案件的裁决,国际司法机构逐渐厘清了一些问题裁判和法律适用的边界。本文以国际法院最新的Pulp Mill案为例,从程序规则的角度,选取了管辖权的确定、准据法的选择和证据规则三个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上述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红  朱怡  
合法性危机催生国际投资仲裁的改革。关于国际投资仲裁的改革方向正处在众说纷纭、观点对立、走向不明的状态,其中核心在于投资仲裁的"商事化"与"去商事化"之争。从应然层面看,国际投资仲裁的"商事化"是有争议的,商事仲裁理论在解决涉及一方为主权国家的投资争议时可能存在正当性与合法性问题。从实然层面看,借用且套用商事仲裁的ICSID投资仲裁机制大体上运行良好并且越来越多的商事仲裁机制采用商事仲裁规则管辖投资争议已然成为一种趋向。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投资仲裁的"商事化"均具有可取性,商事仲裁机制管辖投资争议应当被允许以及鼓励。"一带一路"趋势下,我国应当以业已出台投资者-东道国仲裁规则的商事仲裁机构为依托并打造具有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投资仲裁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南申  
因投资仲裁具有处理"条约请求"与"合同请求"双重诉因之特点,其法律适用问题体现为一定的多重性与复杂性。本文主要讨论国际投资仲裁中适用于程序事项和实体争议的各类法律涉及的具体问题,重点论述国际法与东道国法的适用原则、适用范围、实际效果以及两者的适用关系等,并特别讨论国家合同的法律适用与投资协定适用中的解释问题。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红  袁小珺  
国际投资仲裁起源于国际商事仲裁,却又因为其往往涉及公共利益而得到更多的第三方关注。在第三方参与呼声日益高涨的同时,国际上出现了比较丰富的实践案例。与此同时,联合国大会在2013年和2014年相继通过《投资人与国家间基于条约仲裁透明度规则》和《联合国投资人与国家间给予条约仲裁透明度公约》。虽然目前对第三方参与投资仲裁仍有非议,但不可否认其是大势所趋,值得我们梳理借鉴。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红  袁小珺  
国际投资仲裁起源于国际商事仲裁,却又因为其往往涉及公共利益而得到更多的第三方关注。在第三方参与呼声日益高涨的同时,国际上出现了比较丰富的实践案例。与此同时,联合国大会在2013年和2014年相继通过《投资人与国家间基于条约仲裁透明度规则》和《联合国投资人与国家间给予条约仲裁透明度公约》。虽然目前对第三方参与投资仲裁仍有非议,但不可否认其是大势所趋,值得我们梳理借鉴。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王稀  
在国际投资仲裁管辖权阶段,股东诉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股东诉权的依据主要源于国际投资协定,但由于大部分国际投资协定中"投资者"和"投资"都有宽泛的措辞,且仲裁庭认为"保护和促进投资"是国际投资协定的首要主旨,而赋予股东诉权才能保证该主旨的实现,所以使实践中出现了股东诉权泛化的现象,引发了平行仲裁和投资关系被迫多边化等问题。针对此,国际投资协定中开始出现一些校正和平衡条款,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股东诉权泛化。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谢宝朝  张淑梅  
现有的国际投资协定极少对人权问题作专门规定,而双边投资协定为投资者确立了很高的保护标准,这使得东道国居民人权与投资者财产权之间的冲突与矛盾难以避免。投资者—东道国投资仲裁庭的实践则将这种潜在的矛盾明朗化。仲裁庭在实践中热衷于保护投资者的财产权,对于东道国居民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人权,一般以程序问题为由加以规避。这些矛盾与问题源于对"国际投资法的自足性"和"仲裁庭身份定位"这两个前提性理论问题认识的不清。为平衡东道国居民的人权保护与投资者财产权保护,须从对投资协定实体方面和投资仲裁的程序方面,对国际投资法进行完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冯军  黄洁  
世界上用非诉讼方式解决知识产权争端的两大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通过比较两者争端解决机制以及仲裁和调解中心的法律特点及其异同,从加强立法、执法和国际合作三个角度,分别提出了如何在解决争端时加强举证;顺应两机构的知识产权仲裁的发展趋势,拓宽知识产权的可仲裁性范围;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增加仲裁程序的灵活性;提高知识产权执法透明度;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准确理解相关协定,进一步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仲裁制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利雅  
仲裁因为"去政治性""私密性""自治性""效率性"等原因,成为投资争端最好的解决方式。自贸区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其不仅存在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而设立的特殊的仲裁制度,也拥有同其他区域相同的仲裁保护机制。区分自贸区投资争端的性质、投资主体的差异,充分利用内国法律、BIT、国际条约及区际制度安排的仲裁机制,研究其差异和制度特性,对吸引更多投资者并保障其利益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冰  
在国际投资领域,投资争端的解决历来就是外国投资者及其母国、东道国以及整个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并致力在法律上予以保护的重点问题。从国内法角度来看,不论是东道国的外资立法,还是外国私人投资者母国的海外投资法律制度,都从实体法、程序法直至冲突规范的不同角度,着墨于投资争端的解决途径,并把其内容与投资环境的改善、国家主权的行使结合对应起来;从国际法角度来看,无论是在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或是国际投资有关公约的磋商、谈判过程中,国际投资争端的解决问题也历来成为各国表明立场、观点,主张权力、利益的焦点之一,并最终在有关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