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5)
2023(5807)
2022(5035)
2021(4726)
2020(3871)
2019(8621)
2018(8593)
2017(17157)
2016(8932)
2015(9970)
2014(9611)
2013(9162)
2012(8155)
2011(7326)
2010(7458)
2009(6966)
2008(6771)
2007(6271)
2006(5670)
2005(5181)
作者
(22766)
(18794)
(18591)
(17693)
(11991)
(8938)
(8600)
(7171)
(7159)
(6789)
(6291)
(6238)
(5937)
(5893)
(5774)
(5774)
(5733)
(5517)
(5409)
(5331)
(4706)
(4659)
(4453)
(4347)
(4322)
(4220)
(4218)
(4167)
(3694)
(3688)
学科
(31945)
经济(31921)
管理(25538)
(25480)
(22332)
企业(22332)
(16230)
银行(16085)
(14839)
(14685)
方法(11342)
(9741)
制度(9739)
中国(9484)
数学(9369)
数学方法(9242)
业务(9220)
(9125)
(8977)
金融(8976)
银行制(8013)
业经(7965)
(7275)
(7261)
(7138)
贸易(7126)
(6938)
地方(6431)
农业(6024)
(5879)
机构
学院(116344)
大学(112302)
(47606)
经济(46449)
管理(45614)
理学(38339)
理学院(38000)
管理学(37442)
管理学院(37218)
研究(36381)
中国(34556)
(23109)
(22796)
科学(19530)
(19079)
(18577)
银行(18256)
财经(18168)
中心(17910)
(17189)
(16953)
(16805)
(16366)
(15695)
研究所(15281)
(14280)
师范(14155)
北京(14033)
经济学(13862)
业大(13785)
基金
项目(72551)
科学(57637)
研究(57106)
基金(51849)
(43509)
国家(43125)
科学基金(37858)
社会(35785)
社会科(33978)
社会科学(33974)
(29186)
教育(27308)
基金项目(26669)
编号(25131)
(23990)
自然(23354)
自然科(22843)
自然科学(22840)
自然科学基金(22427)
资助(21432)
成果(20385)
课题(17277)
(16256)
重点(16218)
(16114)
(15909)
项目编号(15567)
(15302)
(15280)
创新(14700)
期刊
(55892)
经济(55892)
研究(36743)
(25705)
金融(25705)
中国(24108)
管理(18023)
(17813)
(16701)
教育(14679)
科学(13715)
学报(12588)
业经(10972)
技术(10399)
大学(10022)
农业(9773)
学学(9447)
财经(8976)
经济研究(8841)
(7673)
国际(7356)
(6871)
论坛(6871)
(6802)
问题(6717)
商业(6141)
理论(6002)
现代(5962)
职业(5772)
农村(5571)
共检索到186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家强  原晓惠  
中国商业银行可在充分把控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非洲市场的战略投入与业务拓展力度,推动中非合作深化发展半个世纪以来,中非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贸易结构日趋多元化,经济合作逐渐由单一贸易往来发展为贸易、投资、承包工程、对外援助等多种方式。中非经贸往来为中非金融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商业银行可在充分把控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非洲市场的战略投入与业务拓展力度,推动中非合作深化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梅波  沈婧  
近年来,非洲各国积极推进非洲金融业的发展与改革,非洲银行业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中非十大合作"战略框架下,中非金融合作,特别是中非银行业合作也在日益加强。本文首先分析非洲银行业现状,认为近年来非洲银行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电子银行与跨国银行迅速崛起,但银行分支机构普及率较低、银行业高度集中的问题仍然存在。其次,对非洲各地区代表性国家银行机构从一级资本增长率、资本回报率、成本收益率等方面进行银行竞争力分析。最后,从中非银行业合作模式、合作领域及人民币国际化等三方面考察中非银行业合作,并对未来中非银行业的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月娥  
随着经济和金融日益全球化,世界性的银行并购活动和集团化经营在全球持续地发生,并且愈演愈烈,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银行业的竞争态势。中国银行业应在认真研究世界商业银行发展变革的基础上制订自己的发展战略,实行集团化以迎接未来银行业的挑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时旭辉  
目前,我国银行业正在按照"入世"的约定,逐步放开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但与此同时,银行业的对内开放却因为倍受质疑和争议而停滞不前。这种状况需要尽快得到扭转,这不仅是市场经济公平原则的要求,更是因为我国银行业对内开放具有现实的和战略性的意义。这种战略意义决定了我国银行业对内开放需要采取"改造"与"新建"两条路径并举的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心丹  徐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侯合心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时间迫近 ,长期封闭的国内银行业市场将要面向世界开放 ,在国内银行业市场上进行国际化的竞争 ,国内银行业必然会面临诸如监管政策、宏观金融调控、企业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组织体系能否适应开放等一系列挑战性的问题。这一基本现实告诉我们 :在继续维持低效率竞争与通过战略性调整和重组来推动国内银行业在各个方面与国际接轨这两者之间 ,我们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在即将加入 WTO、全面开放金融市场的条件下 ,面对国际银行业的购并浪潮 ,发展全能银行成为我国银行业生存、发展的现实课题。本文通过对两种银行制度的比较研究 ,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现状及其面临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 ,论述了在我国开展全能银行业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提出了发展我国全能银行的基本战略以及在发展全能银行中需注意解决的一些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鸿峰  方斯  
厚积薄发,耕耘金融行业15载15年前,在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中国呼叫中心产业破茧而出,成为了孕育各行业新服务、新渠道、新商业模式的摇篮。银行开始用一种崭新的眼光来看待客户服务中心。凭借在电信行业建设呼叫中心的丰富经验,华为首先与招商银行展开了呼叫中心建设方面的合作,正式参与中国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晓雪  
国际银行业战略调整的本质是各家银行根据自身风险偏好与风险管理优势,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银行业总是在经济周期的起伏变动、金融监管放松与趋严的摇摆转换中,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与管理模式。本轮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转变了自我膨胀、过度扩张的经营发展模式,在危机刚结束时普遍采取去杠杆化、去国际化、去综合化的应对策略,近年来呈现出做强核心业务的态势。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近一年来,国内银行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已经成为当前银行业改革的一个最大亮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引入战略投资者。如中国建设银行于2005年6月17日向美国银行出售了9%的股份,价值30亿美元;中国工商银行向高盛集团旗下的投资子公司和德国安联保险公司出售35亿美元,约9.9%的股份;中国银行先是向苏格兰皇家银行出售31亿美元约10%的股权,随后又向淡马锡出售31亿美元中国银行10%股权等。引入战略投资者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银行业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引入战略投资者作为银行业改革的一项基本策略,其积极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引进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经验丰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建军  
随着经济和金融日益全球化 ,世界性的银行并购活动和集团化经营在全球持续发生 ,并且愈演愈烈 ,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银行业的竞争态势。面对如此竞争态势 ,2 1世纪中国银行业何去何从呢 ?本文认为中国银行业应在认真研究世界商业银行发展变革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 ,实行集团化以迎接未来银行业的挑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建政  闫岚  
2003年巴塞尔委员将公布《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正式文本。文章介绍了新协议的最新规则及要求,并就中国银行界面对新协议的挑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丁俊峰  
全面开放与当前中国银行业的背景早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愿望变为现实之际,在国内银行业界关于银行业全面开放的准备便已开始。但在当初条件下,国内从政策、学术界和银行业界本身更多的是担心全面开放所要承受的冲击,主要在于中国银行业处于管理体制未理顺、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管理技术水平较低、组织结构的弊端突出、银行企业文化落后、资金质量较差、包狱沉重、市场竞争力较弱、金融功能运用不充分等诸多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