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92)
2023(4023)
2022(3151)
2021(2928)
2020(2394)
2019(5341)
2018(4949)
2017(10255)
2016(4956)
2015(5635)
2014(5514)
2013(5359)
2012(4952)
2011(4437)
2010(4889)
2009(4748)
2008(3469)
2007(3217)
2006(2854)
2005(2696)
作者
(12478)
(10174)
(9844)
(9590)
(6237)
(4858)
(4666)
(4040)
(3819)
(3568)
(3420)
(3361)
(3282)
(3259)
(3095)
(3056)
(3053)
(2958)
(2890)
(2681)
(2548)
(2462)
(2446)
(2292)
(2242)
(2211)
(2197)
(2172)
(2058)
(2044)
学科
(24212)
金融(24212)
(21244)
经济(21227)
(21081)
银行(21079)
(20601)
(15588)
中国(14528)
管理(13429)
(12901)
企业(12901)
中国金融(10847)
(8836)
(7544)
地方(7115)
(6357)
(6273)
方法(6227)
数学(5756)
数学方法(5714)
业经(5501)
(5486)
财务(5472)
财务管理(5467)
企业财务(5310)
农业(4813)
制度(4605)
(4605)
事业(4504)
机构
学院(62389)
大学(60473)
(30636)
经济(29932)
中国(24140)
管理(23239)
研究(21179)
理学(19275)
理学院(19145)
管理学(18924)
管理学院(18828)
(15780)
(14720)
银行(14255)
(13748)
金融(13482)
(13398)
中心(12616)
财经(11849)
(11723)
人民(11112)
(10721)
经济学(10250)
国人(10096)
中国人(10035)
中国人民(9969)
(9506)
科学(9468)
(9371)
(9355)
基金
项目(39177)
研究(31928)
科学(31241)
基金(28379)
(23470)
国家(23243)
社会(21037)
科学基金(20435)
社会科(20130)
社会科学(20128)
(15841)
基金项目(14462)
教育(14196)
编号(13435)
(12512)
资助(11857)
成果(11336)
自然(11287)
自然科(11071)
自然科学(11070)
自然科学基金(10892)
(10268)
(9492)
课题(9326)
(9095)
(9075)
国家社会(8912)
重点(8885)
(8761)
(8719)
期刊
(32945)
经济(32945)
(25802)
金融(25802)
研究(21093)
中国(15421)
(12098)
(9515)
管理(8492)
教育(6457)
财经(6060)
学报(5957)
科学(5940)
技术(5488)
经济研究(5353)
大学(5217)
农业(5206)
业经(5158)
(5151)
学学(5010)
中国金融(4725)
国际(4424)
理论(4209)
问题(3955)
农村(3861)
(3861)
实践(3826)
(3826)
(3502)
(3233)
共检索到107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梅波  唐正明  
发挥中非比较优势,因势利导,开展中非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对于破解非洲基础设施滞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三大发展瓶颈作用重大。然而现有中非产能合作过程中的融资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非洲金融业及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中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海外服务网络不足,中资企业的国际信用评级较低、境外融资缺少征信支持,难以利用非洲金融市场融资,中资企业在海外融资时对货币、利率、期限等进行有效管控的能力有限,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在非洲也是困境重重等问题。为服务中国对非投资企业,保障中非产能合作的顺利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中非金融合作,例如:促进区域金融合作,进一步推动开发性金融业务,加强和完善境外融资服务体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红梅  
中非本着"真实亲诚"的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把推进产能合作、金融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作为主要抓手,推动经济金融合作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突破中国和非洲历来是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是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中非友好源远流长、历久弥坚,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不断被赋予崭新的时代涵义。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非经济金融合作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15年12月,在中非合作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红梅  
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将抓住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的契机,持续发挥金融服务功能,继续为中非产能合作增添强大动能中非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坚。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提出未来3年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实施"八大行动",谱写了中非关系历史新篇章,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2019年6月27日至29日首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将在湖南长沙举办,这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明志  
我国与非洲在经济结构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需要在既有经济合作基础上加大与非洲的经济金融合作力度,尤其是提升对非直接投资水平前几年,受全球经济复苏形势不稳、石油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非洲国家遭遇了一定的经济困难,外部资金流入减少,个别国家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经济下降。虽然大部分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底子薄,但资源丰富,劳动力供应充裕,发展热情高,发展潜力大,该地区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速较高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叶芳  
推动中非金融合作机制建设是中非金融合作稳定长远发展的关键,有利于推动新时代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目前,中非金融合作机制包括中非金融合作银联体、双边协议或战略合作备忘录等双边金融合作机制,以及与中非金融合作相关的论坛或会议等。中非金融合作机制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具备机制的规范性、系统性、常态性、连续性特征。应进一步完善中非金融合作银联体机制化建设,推动中非金融合作分论坛机制建设,建立中非金融监管合作机制,以及建立中非金融人才培养交流机制,并依托“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合作机制等国际多边合作机制,进一步凝聚中非双方的合作共识,促进中非双方身份认同,并推动中非金融合作平台的多样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小峰  
中非金融合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合作潜力巨大;合作具有明显的"功能性"特点,尚不具备高层次货币金融合作条件。随着中非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强,非洲国家深刻反省自身发展路径且与中国合作愿望增强,金融合作空间广阔。未来中非金融机构之间在金融业务、信息交流和监管合作等方面将朝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其中更是以开发性金融合作为重点展开。中非金融体系中,银行业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双方主要以银行业间合作为主。今后双方将积极推进在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上的合作,继而实现宏观金融合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喆  
中非金融合作犹如中非合作的血脉,中国金融业通过为非洲经济输血、造血、净血和活血,在夯实中非合作根基的同时,推动其向更高水平合作转型升级尚不发达但潜力巨大的非洲被视为未来世界经济的"第三增长极",越来越成为全球大国关注的重点。中非合作历史悠久,已经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2018年更是中非关系的大年,7月19~29日习近平主席对西亚非洲五国进行访问并出席南非金砖领导人会晤,9月初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办。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石纪杨  
非洲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结合中非发展基金9年来的对非投资实践,笔者就加快中非产能与投资合作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中非投资合作前景广阔非洲有54个国家,3000万平方公里,11亿人口的大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待发展的大陆,发展潜力巨大。国际社会对非洲发展积极乐观,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堡峰会上指出,非洲独立自主势头锐不可当、快速发展锐不可当、联合自强锐不可当。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袁菲  任芳容  田泽  
在全球经贸格局中,非洲存在感较低。薄弱的工农业基础、单一的经济结构、落后的科技水平、庞大的外债规模和低水平的人均受教育程度,导致非洲整体国内生产总值低下,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球末端。在国际政治、经贸、地缘格局等因素异常严峻的背景下,数字金融,尤其是数字普惠金融给非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数字金融核心功能和重要应用手段的数字支付,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与数字金融有机串联连接,降低了中低收入阶层获得现代金融服务的门槛,减少了不同地区综合消费水平的不平衡。中国帮助非洲摆脱贫困的同时,积极推动与非洲数字普惠金融的合作,通过强化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水平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改进,按需帮扶非洲合作方完善数字普惠金融能力,渐进改变非洲习以为常的支付方式,推进非洲重塑消费场景,助力数字生活服务技术创新,扩宽创作者经济的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许孟水  
中国与非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真诚交往和密切合作,建立了深厚和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双方创建了中非合作论坛,举办了四届论坛部长级会议和一次峰会,使论坛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桂梅  
非洲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合作机制、举措与成效在某些方面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领先者。以设施联通和园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中非产能合作正在某些东南非国家先行先试,重点推进,已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面临着来自中非双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层面的困难与挑战。展望未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全面接纳非洲,给中非合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机遇,但挑战依然严峻。尤其是非洲经济呈现"多速增长"的新常态下,非洲"碎片化"的市场特征警示中国不宜全面大规模地推进产能合作,有序推进方为上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桂梅  
非洲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合作机制、举措与成效在某些方面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领先者。以设施联通和园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中非产能合作正在某些东南非国家先行先试,重点推进,已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面临着来自中非双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层面的困难与挑战。展望未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全面接纳非洲,给中非合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机遇,但挑战依然严峻。尤其是非洲经济呈现"多速增长"的新常态下,非洲"碎片化"的市场特征警示中国不宜全面大规模地推进产能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隆国强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于2018年9月3日至4日召开,双方将围绕"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峰会主题,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中非产能合作是中非全面合作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其作为研究对象,明确中非产能合作具有夯实中非命运共同体基础、打造我国主导的全球生产价值链、保障我国资源安全等重大战略意义;梳理了近年来中非产能合作在贸易、基建、投资等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总结了中非产能合作在顶层设计、模式创新等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强调当前中非产能合作仍需高度关注风险防范、舆论环境、海外利益保护等问题,未来则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军队及其他相关机构等各类主体积极性,综合施策,稳步推进,达到"降低风险、改善舆论、维护权益、行稳致远"的目标。值此峰会召开之际,本文全面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中非产能合作的成效、问题以及对策,有助于当前深入认识中非全面合作关系和未来稳步推进中非产能合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元龙  田野  
加强中日金融合作,对推进双方经济金融发展、地区经济金融一体化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中日金融合作在东盟"10+3"等多边区域合作的框架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两国之间的金融合作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有待进一步扩展。深化中日金融合作应把握"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创新思路,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三大基本原则。具体看来,中日两国可继续推进多边框架下的金融合作、加强两国货币金融政策协调、深化两国金融市场的合作、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真正实现互利双赢。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靖佳  史睿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订,亚太地区在进一步推进和加深高水平金融合作上的潜力巨大。在亚太地区其他合作框架下,RCEP部分成员间已经有了良好的金融合作基础,未来开展金融合作的可鉴之处非常丰富。同时,RCEP也为亚太区域提供了一个将无约束性的金融合作构想转变为有约束的金融合作协议的契机。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指标,RCEP成员整体和金融分项营商环境指标呈现两级分化的现象,仅部分RCEP成员的信贷获得、保护少数投资者和破产保护情况位于世界前列。RCEP协定中深层次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条例有望改善金融营商环境,有利于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在疫情、科技赋能和数字赋能的大背景下,RCEP有必要从监管顶层设计、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的跨境合作入手,探索适合新时期发展的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