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51)
- 2023(6443)
- 2022(5274)
- 2021(5490)
- 2020(4327)
- 2019(10254)
- 2018(10267)
- 2017(17201)
- 2016(10491)
- 2015(12329)
- 2014(12298)
- 2013(11500)
- 2012(11090)
- 2011(10456)
- 2010(10521)
- 2009(9516)
- 2008(9575)
- 2007(8544)
- 2006(7731)
- 2005(7294)
- 学科
- 济(37412)
- 经济(37372)
- 管理(20718)
- 中国(20378)
- 教育(19559)
- 业(16913)
- 方法(16489)
- 数学(14753)
- 数学方法(14548)
- 企(12601)
- 企业(12601)
- 贸(10065)
- 贸易(10059)
- 学(9941)
- 易(9935)
- 农(9360)
- 理论(8869)
- 财(7724)
- 发(7550)
- 制(7360)
- 教学(6986)
- 发展(6446)
- 关系(6360)
- 展(6323)
- 银(6222)
- 银行(6216)
- 业经(6154)
- 行(6067)
- 出(5849)
- 融(5812)
- 机构
- 大学(150965)
- 学院(141539)
- 研究(59763)
- 济(59436)
- 经济(58267)
- 管理(43860)
- 中国(40864)
- 理学(37022)
- 理学院(36437)
- 管理学(35680)
- 管理学院(35381)
- 京(35253)
- 科学(32978)
- 所(29897)
- 教育(29796)
- 范(29487)
- 师范(29335)
- 研究所(27195)
- 财(26443)
- 中心(24820)
- 师范大学(24565)
- 北京(24121)
- 财经(21123)
- 院(21110)
- 江(20933)
- 经济学(20309)
- 经(19579)
- 农(19097)
- 经济学院(18204)
- 技术(16909)
- 基金
- 项目(86761)
- 研究(71110)
- 科学(70181)
- 基金(62337)
- 家(54015)
- 国家(53464)
- 社会(44600)
- 科学基金(44071)
- 社会科(42022)
- 社会科学(42015)
- 教育(40858)
- 基金项目(30569)
- 省(30134)
- 编号(29662)
- 划(29135)
- 成果(28302)
- 资助(26551)
- 自然(24946)
- 自然科(24427)
- 自然科学(24420)
- 课题(24068)
- 自然科学基金(24011)
- 部(23145)
- 重点(21285)
- 教育部(20766)
- 中国(20436)
- 年(19996)
- 发(19753)
- 性(19206)
- 国家社会(18880)
共检索到234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钱志亮 石中英
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精良而稳定的师资队伍 ;只有沉着应对WTO的冲击、热情而理智地对待课程改革、改革办学与管理体制、正确对待教育科学研究 ,才能确保基础教育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改革 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钟宇平 雷万鹏
公平、效率和充足是衡量教育财政政策优劣的重要标准。本文应用西方教育财政学分析框架 ,从教育公平角度评价了中国大陆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实证研究表明 :1980年至今各省(市 )之间义务教育生均支出的总体差距不断扩大 ;1994— 1998年 ,就同一年度比较 ,初中教育支出的相对差距普遍低于小学。可见 ,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 ,义务教育财政分权、教育转移支付等政策必须予以检讨。重新划定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投资责任 ,扭转教育财政过度分权的趋势 ,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教育投资力度是维护教育公平目标的重要举措。同时探索规范化教育转移支付模式也是义务教育财政政策改革中的重要范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茜 辛涛 刘雨甲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举办的"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学术年会是该领域成果集中展示的平台。2016年12月17—18日,第二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上千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会,同时,国际顶尖学者也积极参与,凸显这一领域的国内外影响力。本文依托该年会报告,讨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领域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水平。一、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蓬勃开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曹凤余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傅小芳 周俪
德国的技术教育在全世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其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也颇具特色。本文根据作者在德国所进行的为期一年的学习和专题研究,从发展历史、各联邦州的教育现状、教学特色等方面对德国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析;在此基础上与中国劳动技术教育现状进行了比较、反思,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德国 劳动技术教育 基础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丹艺 于泽元
在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学术、国家及市场三股力量一直贯穿其中。其中,学术力量以思想先行者的身份通过直接倡导、间接施压和资金介入参与课程改革权力博弈;国家力量以规则制定者的身份通过法律强制、拨款支持和官方威望引导参与课程改革权力博弈;市场力量以行动控制者的身份通过正向管理和反向倒逼参与课程改革权力博弈。三股力量在相互排斥又相互牵制中以"纳什均衡"的状态存在,借助科学主义道路解决社会问题,达成实用主义目的。这为我国建立多元权力主体共契的课程改革制度,实现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生成逻辑自觉提供新思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永军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中存在诸多不公平现象,一个良善的社会应当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确保教育公平。首先,在观念上要将教育公平视为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优先确保;其次,在社会体制上,要建立和完善促进教育公平的相关强制性制度和强硬保障机制;再次,在教育过程内部,也要力求实现教育公平。此外,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还应当特别关注与支持民间教育公平运动。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基础教育 核心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高
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科技取向王义高科技取向是战后各国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各国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回顾历史便能发现,前苏联及西方发达国家早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就掀起了教育的科技取向的空前热潮。当时,论述“科技是直接生产力”的理论著作占满了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桂生
本文系统考察我国基础教育中的思想道德课程演变的过程,并把它放在中国历史特点与“思想道德课程”国际比较的背景上考察,既证明我国现行“思想道德课程”的必要性,同时也揭示其局限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凯 赵丽
在美国的基础教育领域,不管是州级、学区级还是校级的学生评价,都突现出两个特点:测量运动的思想依旧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评价与绩效责任紧紧联系在一起。测量运动的余波与绩效责任之风在学生评价领域掀起了新的风浪。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高风险测验的盛行。
关键词:
美国 基础教育 学生评价 高风险测验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韩金荣
美国在中小学校实施GIS(Global Information System)受到硬件不匹配、耗费时间和没有实施标准等因素的制约,Google Earth(以下简称GE)以其操作简单、对软硬件需求低和具有交互性、动态性的特点成为基础教育中新兴的信息技术软件。GE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生命周期理论、发展学生空间思维的成效,成为多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的辅助工具。本文从我国现有设施和技术条件为推广GE提供了可能,学生和教师使用GE的基本条件评估及培训要求,GE在我国运用的主要课程领域以及在基础教育阶段构建基于GE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等四个方面讨论美国基础教育中运用GE对我国推广GE作为教育工具的启示。
关键词:
GE GIS 课程标准 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翟博
从区域、城乡、学校和受教育群体四个方面对于基础教育均衡度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从整体上看正在趋向均衡。各地区基础教育的差距总体出现缩小态势,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入学率,各地区中小学教师合格率差距不断缩小。同时,地区间财政性教育经费以及初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和中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的绝对差异仍然在拉大;小学和初中生均预算内经费城乡差异正在随着时序变化在减小,各地区城乡中小学教师合格率差异正在逐步减小。但是,我国中小学校之间的教育投入差距还相当大;不同群体之间接受基础教育还很不均衡。造成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爱英
使用1998~2012年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地区的基础教育效率,并使用面板Tobit方法对地区基础教育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重点研究了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政府的经济影响力以及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对于基础教育效率的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宏燕 陈雯
资源配置不均是当前中国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反映在空间上则为资源布局不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阶段,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布局作为关乎民生与社会公正的重要议题,成为教育、经济、社会、地理、城乡规划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梳理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布局研究发展脉络,将其分为探索期、深化期、快速拓展期3个阶段;对基础教育资源布局的空间特征与演化趋势,需求与供给方影响要素,均衡性评价标准与方法,以及对城乡空间发展影响等主要研究领域进行综述;指出现有研究在基于可达性分析的基础教育资源布局评价模型引介与优化方面成果丰
关键词:
基础教育资源 空间布局 研究述评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