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3)
2023(10558)
2022(8835)
2021(8118)
2020(6956)
2019(15572)
2018(15230)
2017(30642)
2016(16364)
2015(18176)
2014(18210)
2013(18167)
2012(16844)
2011(15286)
2010(15727)
2009(15517)
2008(14704)
2007(13353)
2006(12183)
2005(11400)
作者
(46666)
(38751)
(38581)
(37061)
(24598)
(18422)
(17725)
(14796)
(14650)
(13957)
(13308)
(12865)
(12508)
(12507)
(12286)
(12045)
(11393)
(11275)
(11188)
(11111)
(9922)
(9409)
(9353)
(8900)
(8804)
(8749)
(8689)
(8485)
(7844)
(7567)
学科
(63886)
经济(63780)
管理(52260)
(51044)
(42722)
企业(42722)
(28209)
金融(28207)
方法(27413)
(27092)
银行(27077)
(26210)
中国(26160)
数学(24329)
数学方法(24102)
(23630)
(22975)
(17536)
业经(15247)
(15178)
财务(15140)
财务管理(15106)
企业财务(14491)
(14446)
(13715)
贸易(13700)
(13497)
体制(12431)
地方(12011)
(11592)
机构
大学(237590)
学院(236465)
(104162)
经济(102014)
管理(87768)
研究(79513)
理学(74630)
理学院(73857)
管理学(72797)
管理学院(72359)
中国(69059)
(56362)
(49169)
科学(43860)
财经(43791)
(39902)
(39652)
中心(37895)
(35531)
(35486)
研究所(35447)
经济学(34301)
财经大学(32813)
北京(31335)
经济学院(31053)
业大(30645)
(28854)
(28428)
(27852)
农业(27613)
基金
项目(147658)
科学(116873)
研究(109659)
基金(109130)
(94103)
国家(93347)
科学基金(79834)
社会(72246)
社会科(68768)
社会科学(68752)
基金项目(56823)
(56397)
教育(50438)
自然(49360)
自然科(48206)
自然科学(48193)
(47434)
自然科学基金(47375)
资助(45401)
编号(43268)
成果(37028)
(34493)
重点(33546)
(33151)
(31499)
(31336)
(30991)
课题(30579)
国家社会(30531)
教育部(30187)
期刊
(114739)
经济(114739)
研究(77499)
中国(47511)
(44504)
(42934)
金融(42934)
管理(34302)
学报(34003)
(32744)
科学(31481)
大学(26785)
学学(25501)
财经(23029)
教育(21582)
农业(20528)
(19677)
经济研究(19328)
技术(18151)
业经(17718)
问题(15832)
(13908)
理论(13118)
国际(12494)
实践(11640)
(11640)
技术经济(10904)
商业(10757)
现代(10734)
统计(10357)
共检索到369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莹  
与国际上汇率制度选择的现实相适应 ,近年来理论界提出了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中间汇率制度确实存在消失的趋势 ,从道德风险理论、噪声交易理论、“可核验性”及政府两难四个方面探讨了它与金融脆弱性之间的关系 ,并对我国汇率制度选择做出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伟彬  
近年来 ,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交织 ,因此汇率政策和金融脆弱性的关系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研究的焦点。对新兴市场金融脆弱性的不同看法导致了不同的汇率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文洁  
墨西哥在1994年、东南亚国家在1997年分别爆发了严重的货币危机。危机的发生,虽然有着深刻复杂的经济和政治原因,但都与这些国家执行了某种形式的钉住汇率制度有关。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源于钉住汇率制度本身存在着体制上的缺陷;另一方面是源于国内外经济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连三  
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一国汇率制度的四个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经济变量的相互协调要求汇率制度的选择采取浮动汇率制度.最后,从这四个因素出发,分析指出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最终取向应该是浮动汇率制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自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应放弃固定盯住汇率制,本文认为这一观点忽视了我国的特殊情况。从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还没有具备成熟的远期外汇市场。这一状况不利于我国过早扩大汇率制度弹性。另外,在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的情况下,扩大汇率制度弹性和由此引起的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可能加重通货紧缩的程度,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仍有必要维护现行的固定盯住汇率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恒森  李连三  
理论研究表明 ,在不同的物价决定机制假设下可以推出不同的汇率制度选择 ,一国可能同时存在不同的物价决定机制 ,使得汇率制度的选择呈现复杂性 ,并且 ,一国的政治状况和管理当局的目标偏好 ,可能对汇率制度的优选有重大影响。从微观的角度看 ,市场交易者的行为存在复杂性 ,一国经济体中何种行为预期占据主流地位 ,对汇率制度的优选也有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个经济变量的相互协调要求汇率制度的选择采取浮动汇率制度。立足于上述分析 ,以发展的眼光看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最终取向是浮动汇率制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锋  
本文简述了汇率制度选择的最终目的以及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国际经济环境的特点 ,提出了选择汇率制度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并根据这些原则对包括美元化、货币发行局制度在内的硬性钉住汇率、清洁浮动汇率以及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在遭受实际和货币冲击时进行了比较 ,指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是最佳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纲  
本文简要考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 ,汇率制度在时间上的演进。通过分析了固定汇率和自由浮动汇率以及二者之间的各种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安排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资本帐户没有开放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有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在选择资本管制的参数体系时 ,问题的核心是权衡效率与稳定之间的两难。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游戏规则改变之前 ,在资本帐户开放的情况下 ,实行中间汇率制度将很危险 ,只有汇率完全市场化才是有效而保险的。一般而言 ,对于一个资本帐户未开放的国家 ,无论政府名义上宣布采取何种汇率制度 ,事实上它都将收敛于固定汇率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正军  
本文在分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外汇市场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阐述了我国现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质上是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 ,这和 1999年 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归类为固定汇率制度相一致。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赵彦志  李凤羽  
近年来兴起的"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已成为主流经济学界判断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理论依据。它建议发展中国家应实行汇率制度的端点解。通过对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可持续性进行分析,证实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管理水平、经济结构调整、就业压力以及金融市场不完善等现状不允许中国在中短期内实行"端点"汇率制度;现行的人民币"软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应是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的最佳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阳  原雪梅  范跃进  
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随着人民币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在我国货币篮子中的权重开始下降,而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欧元,在我国货币篮子中的权重显著增加,含有汇率市场压力变量的估计方程中,欧元的权重为17.66%,以世界商品价格指数为工具变量的估计方程中,欧元的权重为12.02%,它们都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熙男  
随着我国与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凸现出开放经济和大国经济特征,我国宏观金融调控的有效性越来越受 到现行“实际盯住”汇率制度的制约和局限。为了充分发挥宏观金融调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提出借鉴智利经验,采取 逐步放宽波动幅度到最终完全自由浮动的方式改革我国的汇率制度,使汇率制度与我国金融调控协调一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海生  
从1880年起的100多年的国际汇率体系的演变历程表明: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在整个演变期间,有关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论从未停止,相关争论主要围绕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简称"固定"与"浮动"之争、"两极"之争)以及"两极"与"中间"之争,即两极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之争。本文重点讨论的是"两极"与"中间"之争,并探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在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改革问题上,两极论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然而,一些学者对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一直持怀疑态度。90年代以来,采用两极汇率制度国家的增加为两极论提供了有利依据,但另一方面,一些名义上采用自由浮动汇率制的国家仍然频繁干预外汇市场的行为,又为两极论提供了不利证据。针对这一现象,一些学者认为,在IMF和美国政府的压力下,一些国家不得不采用名义上的自由浮动汇率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真正放弃了中间汇率制度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