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78)
2023(17902)
2022(15059)
2021(13755)
2020(11965)
2019(26950)
2018(26593)
2017(50763)
2016(27722)
2015(30628)
2014(30098)
2013(29826)
2012(27090)
2011(23898)
2010(23869)
2009(22440)
2008(22388)
2007(20057)
2006(17185)
2005(15478)
作者
(80203)
(67120)
(66924)
(63573)
(42539)
(32222)
(30372)
(26356)
(25170)
(23750)
(22831)
(22431)
(21131)
(21067)
(20906)
(20660)
(20645)
(19995)
(19257)
(19229)
(16838)
(16433)
(16237)
(15340)
(15220)
(15010)
(14862)
(14801)
(13469)
(13379)
学科
(114943)
经济(114812)
(103720)
管理(93782)
(92683)
企业(92683)
方法(55009)
数学(45568)
数学方法(45048)
(38967)
(34507)
业经(33972)
(26728)
财务(26682)
财务管理(26642)
中国(26375)
企业财务(25327)
农业(23966)
(22188)
(21892)
(21352)
贸易(21345)
技术(21028)
(20806)
税收(20711)
(20592)
(20536)
(19877)
理论(19013)
地方(18744)
机构
学院(394442)
大学(388872)
(161783)
经济(158768)
管理(157237)
理学(136369)
理学院(135023)
管理学(132786)
管理学院(132082)
研究(124370)
中国(96383)
(79977)
(79076)
科学(78142)
(72979)
(62963)
财经(62369)
业大(62149)
(59375)
中心(58555)
农业(58069)
研究所(57077)
(56692)
北京(49141)
经济学(48967)
(46445)
财经大学(46061)
(45380)
师范(44770)
经济学院(44575)
基金
项目(266707)
科学(210469)
基金(195804)
研究(188712)
(172602)
国家(171125)
科学基金(147698)
社会(121098)
社会科(115017)
社会科学(114981)
(105059)
基金项目(103728)
自然(98339)
自然科(96178)
自然科学(96143)
自然科学基金(94488)
(88249)
教育(85830)
资助(79861)
编号(75096)
重点(59861)
成果(58842)
(58194)
(57940)
(56487)
创新(53670)
(52684)
科研(52374)
国家社会(50608)
课题(50317)
期刊
(172962)
经济(172962)
研究(109169)
中国(68154)
(65708)
(65368)
学报(64712)
管理(60060)
科学(57758)
大学(48102)
学学(46236)
农业(44723)
技术(35303)
(32770)
金融(32770)
教育(30819)
财经(30611)
业经(30185)
经济研究(28206)
(27031)
(26254)
问题(22929)
技术经济(21260)
(19760)
财会(19678)
统计(19111)
(18754)
商业(18713)
(18280)
(18028)
共检索到56997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云华   周燕萍   张支南  
随着全球关税总水平下降和中间品往来的大量增加,中间投入非关税措施逐渐成为影响制造业国际分工深化和价值链升级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统计了2000—2019年我国中间投入非关税措施的实施水平,将其分为公共措施和贸易措施,比较分析了两类中间投入非关税措施对本土制造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公共措施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贸易措施。公共措施显著促进了企业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贸易措施与中间投入进口关税则显著抑制了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制造业企业内升级效应体现在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这三个升级路径。制造业行业升级的实现机制则主要体现在公共措施引致的企业内升级效应及全球价值链上游企业的进入效应。本文的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内涵的进口非关税措施变动如何促进制造业企业以更高水平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当中。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孔哲礼  谢众民  李兴中  
基于国内外两类企业的双重视角,构建了关税变动与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之间关系的数理模型,并利用2011~2016年商品层面的数据对数理模型所得推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总体来看,关税下降确实会提高一国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可能性;分不同类型国家而言,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倾向于用技术性贸易措施去弥补因关税下降而弱化的贸易保护功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斌  顾聪  
跨境电商作为企业间信息集聚、沟通协作的重要平台,是推动企业参与全球生产分工的重要载体。本文利用阿里巴巴国际站会员企业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三套高度细化的微观企业数据,合并后使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差分法相结合的PSM-DID方法计量分析跨境电商对企业价值链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跨境电商通过降低搜寻匹配成本和市场进入门槛促进企业价值链参与;从企业异质性视角看,跨境电商降低了企业参与全球生产分工的“门槛”,与相对规模较大的企业相比,跨境电商对相对规模较小企业价值链参与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跨境电商大幅拓展了企业参与全球生产分工的“生产率边界”,与高生产率企业相比,跨境电商对低生产率企业价值链参与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江璐  汪子豪  
立足于当前全球生产网络逐步由"实物生产网络"向"非物质生产网络"转化、高质量生产投入服务具备高增值能力的既定事实,基于中国微观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细致考察生产投入服务质量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生产投入服务质量提高有利于提升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倾向,并对嵌入全球价值链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生产投入服务质量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具有差异化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成本加成率分别是生产投入服务质量影响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概率、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作用渠道。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健  康曼琳  陈苔菁  
"逆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如何依托国内价值链的构建拓展国际价值链分工,是研究的主旨。通过合理界定企业层面价值链分工联系,特别是在考虑价值链拓展的空间异质性前提下进行定量考察,结果表明:企业价值链分工各环节生产联系的拓展,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国家空间尺度;被考察企业所在城市等级越高、建立国内价值链分工联系的空间尺度越大,其拓展国际价值链分工联系的程度也越深。实证结果较为稳健地验证了上述规律性发现,并进一步证实:国家尺度价值链分工联系构成企业拓展国际价值链分工最重要的"依托",城市空间尺度则存在较强"替代"效应。行业异质性表现方面,"自增强"效应决定制造企业国内价值链分工存在对其上、下游国际价值链分工联系拓展的"替代"影响;对服务企业而言,尽管其国际价值链分工联系的整体水平仍偏低,但国内对国际价值链分工各环节联系的拓展作用却是显著存在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余娟娟  
本文基于一般均衡污染贸易模型构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下污染排放的理论机制,运用PSM匹配与倍差法从微观层面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总体上表现出负的环境效应,即全球价值链嵌入增加了中国企业单位产值的污染排放;在间接效应上,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污染排放存在正的结构效应和负的生产率效应,全球价值链嵌入通过加剧投入产出结构的偏污性增加企业污染排放,同时又通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减少企业污染排放;外资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促进效应显著,而内资企业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斌  王乃嘉  魏倩  
全球价值链是当前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随着全球化分工的日益深入,各国纷纷参与全球化生产,国际贸易的对象不再是完整的产品而是细化为"工序"贸易。一国出口品生产大量使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品作为中间品投入,中间品关税减让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间品关税减让会影响我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吗?本文在对我国价值链参与程度、价值链分工地位作准确度量的基础之上,实证分析中间品关税减让对我国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关税减让有利于我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体系,并且显著提升了我国企业在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地位,且行业的资产专用性越高,中间品关税减让的提升作用越明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念利  郝治军  吕云龙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基于中间投入视角构建理论模型证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水平与其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以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WIOD数据库为样本,对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展开经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中间服务总投入水平以及金融、电信、批发零售等分部门投入水平均低于理论上的"最优"临界值,这意味着增加服务投入,制定合理产业政策促使制造业企业由"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念利  郝治军  吕云龙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基于中间投入视角构建理论模型证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水平与其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以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WIOD数据库为样本,对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展开经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中间服务总投入水平以及金融、电信、批发零售等分部门投入水平均低于理论上的"最优"临界值,这意味着增加服务投入,制定合理产业政策促使制造业企业由"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静  李珊珊  向国成  
贸易自由化下关税降低竞争加剧时,中间品进口的增加会有利于出口质量的提升。质量阶梯高的企业会因为竞争加剧,一方面激发自主创新动力,另一方面匹配、吸收与模仿中间品进口技术从而提高出口质量。但是质量阶梯低的企业会因为研发沉没成本以及创新的沮丧效应而无法有效吸收进口中间品技术。本文对企业出口质量阶梯理论进行检验,发现离技术前沿最近的企业才会在关税下降时提高出口质量,大部分企业的出口质量会因此而降低。中间品进口能通过中间品进口规模扩大、质量增加、技术外溢效应等渠道提高企业的出口质量。其中,中间品规模的扩大对出口质量提升的效应显著性最差,质量阶梯最低组企业中间品规模越大出口质量反而下降;中间品进口质量对出口质量提升效应最稳定,而中间品进口技术外溢效应对不同类型企业出口质量提升效果差异性最大。同时,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效率越高的企业出口规模越小,出口质量越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学敏  王杰  
本文在分析嵌入全球价值链影响企业生产率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从微观层面测算了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并实证检验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参与全球价值链有益于提高企业生产率,说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显著存在。另外,通过对企业所有制、资本密集度、贸易方式以及产品多样性等异质性特征的考察发现,国有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嵌入过程中的生产率效应最高,外资企业次之,民营企业最低;高资本密集度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率效应要高于低资本密集度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以及多元化的产品策略更有利于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磊  谢申祥  步晓宁  
文章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算了中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以及成本加成,并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企业成本加成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成本加成的促进作用还存在一个"改善区间"。随着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不断加深,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当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距离逐渐接近,与之产生竞争关系时,发达国家会利自身的技术、市场和营销的优势,阻碍中国企业技术进步,并将其"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进而抑制企业的成本加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峰  
全球价值链理论自产生以来,中外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大量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宏观、中观层面,基于企业层面的研究不多,尚且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在综述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上,从企业层面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便能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该领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成果,以期为国内企业如何嵌入全球价值链、摆脱被俘获等问题的探索提供一个基础平台。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翔  黄建忠  
利用2000—2007年中国企业数据,从政府补贴视角剖析了其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并检验了该影响的内在机制。结论表明:政府补贴对出口企业加成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考虑非线性因素后,政府补贴与加成率变动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一结论在解决内生性偏误、采取核心指标替换以及考虑异质性影响后依旧稳健。在剖析政府补贴影响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内在机制后发现:第一,政府补贴降低了出口产品价格,促成了出口企业"低价竞争"的出口模式,进而降低加成率;第二,政府补贴并不能显著提高出口企业的创新绩效,反而会弱化出口企业的创新激励,进而使出口企业陷入"低加成率陷阱";第三,对于政府补贴的政策依赖会使出口企业采取寻租行为,加大企业生产成本,不利于加成率的提升。因此,应当反思政府补贴这一产业政策对出口的带动作用,未来中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培育出口企业的内生动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荣  
基于国家"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中有关产业发展的信息,结合2001—201 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经验分析了中国产业政策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微观效应。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扶持与企业价值链升级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基于企业特征的分组回归发现,在民营企业样本中上述正相关关系更明显,但这种积极效应主要产生于严格执行产业政策的硬约束地区,在政策执行软约束地区,企业价值链水平并没有显著改善;产业政策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效应主要是通过信贷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的,尤其是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更明显,而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机制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效应不显著。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