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4)
2023(11104)
2022(9004)
2021(7969)
2020(6857)
2019(15048)
2018(14563)
2017(27985)
2016(15112)
2015(16283)
2014(15696)
2013(15699)
2012(14059)
2011(12407)
2010(12185)
2009(11532)
2008(11618)
2007(10346)
2006(8992)
2005(8158)
作者
(44920)
(37893)
(37645)
(35247)
(23998)
(18237)
(16598)
(14697)
(14167)
(13176)
(12902)
(12321)
(12162)
(11770)
(11761)
(11356)
(11297)
(11255)
(10831)
(10732)
(9592)
(9278)
(8904)
(8612)
(8449)
(8319)
(8304)
(8278)
(7410)
(7352)
学科
(80505)
(74435)
企业(74435)
(71271)
经济(71190)
管理(62642)
方法(33979)
业经(27338)
数学(26325)
数学方法(26205)
(25425)
(24408)
(19863)
财务(19858)
财务管理(19848)
企业财务(18878)
农业(18221)
技术(16922)
中国(14367)
(14067)
贸易(14064)
(13831)
(13729)
(13472)
(13447)
企业经济(12065)
(11849)
经营(11544)
技术管理(11388)
理论(11226)
机构
学院(224826)
大学(217550)
(101606)
经济(100207)
管理(94287)
理学(82575)
理学院(81866)
管理学(80921)
管理学院(80533)
研究(68899)
中国(54899)
(47405)
(45119)
(43596)
科学(42118)
农业(37959)
业大(37662)
财经(36910)
(34936)
(33836)
(33037)
研究所(31852)
中心(31577)
经济学(31340)
经济学院(28800)
商学(28125)
商学院(27881)
财经大学(27462)
经济管理(27349)
北京(26189)
基金
项目(153880)
科学(123494)
基金(116408)
研究(106209)
(103270)
国家(102355)
科学基金(89562)
社会(72616)
社会科(69193)
社会科学(69175)
基金项目(62070)
(60544)
自然(59576)
自然科(58384)
自然科学(58366)
自然科学基金(57478)
(49740)
教育(46644)
资助(46588)
(39174)
编号(38946)
(36035)
重点(34216)
(33987)
创新(32831)
(32709)
国家社会(31345)
科研(29978)
(29159)
人文(29072)
期刊
(107453)
经济(107453)
研究(58843)
(43319)
管理(38632)
(38065)
中国(36432)
学报(36178)
科学(34349)
农业(29937)
大学(27292)
学学(26879)
业经(20477)
技术(19622)
(19307)
(19051)
金融(19051)
财经(18772)
经济研究(17904)
(16234)
技术经济(14588)
问题(14456)
商业(12334)
世界(11707)
财会(11693)
(11656)
现代(11467)
(10856)
科技(10810)
统计(10469)
共检索到316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新飞  高伊凡  柴晟霖  
本文匹配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采用Olley和Pakes(1996)的方法估计企业生产率,基于PSM倾向匹配得分法研究中间投入品进口贸易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即期效应与长期影响,以及进口行为对不同行业生产率的差异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控制了内生性问题,中国进口企业比非进口企业生产率平均高出6.5%;首次从国外进口中间投入品的企业当年生产率比上一年有10.5%的提升,且在进口后三年中存在持续且较为显著的生产率提升效应;进口企业的生产率效应随着行业技术密集度的提高而加强,但与行业的资本密集度并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采用不同的方法重新估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邰鹿峰   闫林楠  
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本文识别了海关数据中进口企业的行业信息,并结合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在产业关联的视角下研究进口投入品的垂直溢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投入品的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显著促进中国企业生产率的增长,但该效应因进口贸易方式、产品类型、企业所有制和企业融资约束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机制探究发现,进口产品内嵌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进口产品种类的扩大是进口投入品垂直溢出效应产生的主要潜在渠道。此外,良好的国内市场制度环境会强化进口投入品垂直溢出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学锋  王备  
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多要素投入和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差异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分析企业进口中间投入品及其产品转换行为对企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影响。结论表明:高生产率企业更倾向于进口中间投入品;企业会根据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调整进口种类的数量与规模,发生产品转换行为;通过进口产品转换,中间投入品生产要素流动引起企业要素密度的变动,最终提升企业的要素禀赋结构。经验研究显示,进口中间投入品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40个百分点,进口产品转换则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26个百分点。企业通过进口的二元边际提升资本密度,但扩展边际的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学锋  王备  
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多要素投入和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差异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分析企业进口中间投入品及其产品转换行为对企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影响。结论表明:高生产率企业更倾向于进口中间投入品;企业会根据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调整进口种类的数量与规模,发生产品转换行为;通过进口产品转换,中间投入品生产要素流动引起企业要素密度的变动,最终提升企业的要素禀赋结构。经验研究显示,进口中间投入品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40个百分点,进口产品转换则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26个百分点。企业通过进口的二元边际提升资本密度,但扩展边际的作用要大于集约边际。因此,通过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减少企业中间投入品进口及其进行产品转换的外部政策约束,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要素禀赋结构,并进而改善整个经济体的生产与贸易结构,最终推动中国贸易发展的转型与升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余官胜  李会粉  
本文通过传导机制阐述和实证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国内劳动生产率的短期和长期效应,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短期内对外直接投资并不影响国内劳动生产率,而长期内则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影响仅存在短期效应,不存在长期效应;而在中西部地区则正好相反,仅存在长期效应,不存在短期效应,这种区别是由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和知识吸收能力差异造成的。此外,本文构建了动态回归方程,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和国内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良性因果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浩  李翀  赵春明  
本文首次从进口来源地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来源地数目增多、进口来源地集中度下降有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同时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进口企业、一般贸易进口企业、外资企业、有出口行为企业的生产率提升效应显著;进口来源地结构主要通过进口种类多元化带来的生产互补机制提升企业生产率,其中,进口异质产品的进口企业效应较大,而进口价格下降带来的成本节约机制没有显著作用。因此,中国应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同时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口,使其享受中间品多样化带来的生产互补收益;而在发达国家的进口市场上,鼓励企业开拓多个进口渠道,降低对某几个发达国家的过度依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浩  李翀  赵春明  
本文首次从进口来源地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来源地数目增多、进口来源地集中度下降有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同时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进口企业、一般贸易进口企业、外资企业、有出口行为企业的生产率提升效应显著;进口来源地结构主要通过进口种类多元化带来的生产互补机制提升企业生产率,其中,进口异质产品的进口企业效应较大,而进口价格下降带来的成本节约机制没有显著作用。因此,中国应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同时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口,使其享受中间品多样化带来的生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淑云  慕绣如  
文章基于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统计库合并数据,全面系统地评估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与企业生产率呈正相关关系,产品质量效应、产品种类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是中间品进口提升企业生产率的三个可能的渠道,其中产品质量效应起主导作用。进一步地,产品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第一,从发达国家进口的中间产品对企业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尤其是从G7国家进口的中间产品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为突出,而来自欠发达国家的中间产品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有限;第二,零配件进口对企业生产率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  郭娟娟  
近年来,我国依靠加工贸易模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程度日益深化,中国企业的中间品进口行为不断增加。为考察近年来进口中间品的成效,文章选取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统计库合并数据,基于不同出口强度企业视角,使用普通最小二乘(OLS)、广义矩估计(GMM)等方法对企业中间品进口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考察,并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和倍差法(DID)进行稳健性检验。多种检验结果表明:内销企业和出口企业进口中间品对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促进作用,且该效应在内销企业较为显著;将出口企业细分为一般出口企业和纯出口企业,发现进口中间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依内销企业、一般出口企业和纯出口企业递减。其中出口企业中加工贸易类型企业占比较大是导致上述结论产生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地,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进口中间品对技术吸收能力强、从发达国家进口以及外资企业的生产率促进效应更明显。文章为客观评估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成效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为现阶段"促进口"战略调整及未来"促进口"战略实施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  郭娟娟  
近年来,我国依靠加工贸易模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程度日益深化,中国企业的中间品进口行为不断增加。为考察近年来进口中间品的成效,文章选取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统计库合并数据,基于不同出口强度企业视角,使用普通最小二乘(OLS)、广义矩估计(GMM)等方法对企业中间品进口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考察,并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和倍差法(DID)进行稳健性检验。多种检验结果表明:内销企业和出口企业进口中间品对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促进作用,且该效应在内销企业较为显著;将出口企业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翊  陈雯  骆时雨  
本文将进口中间品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纳入统一模型框架中,构建了一个进口中间品通过数量、种类和价格效应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模型,并利用COMTRADE和WIOD数据库提供的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对进口中间品影响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中间品进口不能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数量和种类效应,价格效应对出口依存度较小的行业有显著影响,但对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业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浩  李晓庆  
基于中国微观工业企业数据,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参与进口贸易的基本情况,并实证分析了进口投入品对中国企业就业变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非贸易企业、纯出口企业和纯进口企业相比,有出口行为的进口企业的就业规模最大、就业增长最快、就业创造最多、就业破坏最少,就业增长稳定性也最好;进口强度、进口产品种类、来自低收入国家进口、资本品进口、异质产品进口对企业就业有显著正向影响;相对于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对企业就业增长效果更为显著;进口投入品仅对有出口行为的进口企业的就业增长影响显著,而对纯进口企业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眭强  冯亚芳  
通过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测算出企业进口产品的质量,分析进口产品质量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影响渠道,结果显示:企业进口高质量的资本品、中间品以及消费品能够提升企业生产率;企业进口高质量产品能够通过加剧行业竞争,促进企业提升生产率,提高竞争力;企业进口高质量产品的技术创新效应不同,资本品和消费品的技术创新效应为正,中间品为负;中间品技术创新效应为负的原因是加工贸易中的来料加工占据中国中间品进口的大部分且其技术创新效应为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亚莉  王毅  郭晶  
文章借鉴Amit K&Khandelwal(2013)的方法,使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度进口中间品质量,并从不同层面实证检验了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我国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对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在不同层面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进口中间品质量对加工贸易企业、外资企业、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企业和中高技术行业的企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其他对应类型的企业;学习效应在进口中间品质量的生产率影响中起主要作用;此外,文章还发现企业规模与生产率存在正向关系,说明中国企业总体还未达到规模不经济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