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3)
- 2023(8547)
- 2022(7579)
- 2021(7166)
- 2020(6011)
- 2019(14240)
- 2018(14185)
- 2017(27750)
- 2016(15453)
- 2015(17685)
- 2014(18287)
- 2013(17977)
- 2012(17079)
- 2011(15635)
- 2010(16022)
- 2009(14970)
- 2008(15268)
- 2007(14182)
- 2006(12346)
- 2005(11184)
- 学科
- 济(62944)
- 经济(62883)
- 管理(44733)
- 业(42835)
- 企(34123)
- 企业(34123)
- 方法(29387)
- 数学(26135)
- 数学方法(25824)
- 农(19829)
- 财(18084)
- 中国(16359)
- 贸(15981)
- 贸易(15975)
- 易(15580)
- 制(13157)
- 地方(12979)
- 业经(12858)
- 农业(12520)
- 学(12502)
- 务(10915)
- 银(10915)
- 银行(10892)
- 财务(10879)
- 财务管理(10842)
- 策(10794)
- 理论(10566)
- 行(10346)
- 企业财务(10122)
- 融(9809)
- 机构
- 学院(226577)
- 大学(223372)
- 济(93777)
- 经济(91566)
- 管理(84916)
- 研究(75230)
- 理学(71642)
- 理学院(70869)
- 管理学(69619)
- 管理学院(69190)
- 中国(59296)
- 京(46973)
- 财(45991)
- 科学(45213)
- 所(39330)
- 农(38857)
- 江(37304)
- 中心(35851)
- 财经(35317)
- 研究所(35006)
- 业大(32340)
- 经(31711)
- 农业(30550)
- 北京(30017)
- 州(29650)
- 范(29552)
- 师范(29276)
- 经济学(28589)
- 院(26588)
- 经济学院(25923)
- 基金
- 项目(138171)
- 科学(106853)
- 研究(104188)
- 基金(96956)
- 家(82956)
- 国家(82201)
- 科学基金(69672)
- 社会(62639)
- 社会科(59249)
- 社会科学(59230)
- 省(55319)
- 基金项目(50493)
- 教育(49133)
- 划(46053)
- 编号(45359)
- 自然(44450)
- 自然科(43341)
- 自然科学(43326)
- 自然科学基金(42552)
- 资助(41618)
- 成果(38069)
- 课题(31620)
- 重点(31007)
- 部(30829)
- 发(30299)
- 创(28244)
- 性(27233)
- 项目编号(26688)
- 科研(26483)
- 大学(26453)
- 期刊
- 济(108367)
- 经济(108367)
- 研究(69468)
- 中国(45506)
- 财(37126)
- 农(35099)
- 学报(32223)
- 管理(29942)
- 科学(29178)
- 教育(27093)
- 融(25652)
- 金融(25652)
- 大学(24083)
- 农业(23064)
- 学学(22413)
- 技术(21417)
- 业经(18903)
- 经济研究(17645)
- 财经(17347)
- 经(14877)
- 问题(14298)
- 贸(13049)
- 业(12343)
- 理论(11767)
- 商业(11762)
- 技术经济(11751)
- 图书(11693)
- 统计(11044)
- 实践(10720)
- 践(10720)
共检索到348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月英 何基敏
本文通过对窜货的危害及引起窜货的原因深入分析,进而提出慎重选择经销商,合理划分销售区域;制定科学合理的销售计划、完善的价格政策及合理的返利政策;严格做好促销管理;加强企业内部营销人员的管理等治理中间商窜货的对策。希望能对研究和解决中间商窜货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
窜货 生产企业 中间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荣霞 王江
传统中间商为迎合生产商和市场对渠道的需求而产生。然而,随着各企业自身的发展变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生产商对营销渠道的需求重点开始发生偏移,传统的中间商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本文从生产商对渠道的需求和变化、中间商面临的压力以及传统中间商如何生存下去,分析了传统中间商的几条出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传统中间商 渠道 生产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磊 王娜 盛丽颖
近年来,生鲜农产品"卖难买贵"事件频发,农户和市民双双受损,解析其中缘由、探寻纾困之策对破除农产品上行困境、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批发市场主导模式下生鲜农产品产业链条为主线,剖析生鲜农产品各环节交易价格形成的过程,从中间商购销行为、经济动机角度解释生鲜农产品"卖难"与"买贵"同现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在农产品滞销情况下,由于露天市场的整治、电商对农产品的渗透率不高以及合作社发展不成熟等原因,农产品更多依赖于农产品批发商进城销售,然而农产品过剩时的批发商会采取谨慎的风险规避行为,减少收购量、抬高批发价格的这种行为动机加剧了滞销事态,成为农产品"卖难"的重要推手。而"最后一公里"存在的各项加价及零售摊贩赚取的用于维系生计的经营利润是终端零售价格大幅下降的重要阻力,最终形成"卖难"与"买贵"并存的窘境。可见,生鲜农产品流通中无论是批发商的避险减量收购,还是零售商的高幅加价售卖,其行为决策都符合理性经济人的逻辑,是利益权衡之下的无奈选择。实际上,中间商购销行为出现的偏颇只是引起"卖难买贵"的一隅,从深层次观察,"卖难买贵"呈现出的农产品供给脆弱性是多种问题倒逼下的结果。解决生鲜农产品"卖难买贵"难题,应搭建生鲜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销对接功能,促进农产品批发主体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构建公益性农产品流通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雷思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平 王俊 王亚堃
审计信息是审计工作的产品,是审计成果的载体。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国家审计披露的审计信息存在着一些差异,容易造成非审计专业人员误读。文章列举了我国国家审计机关主要的审计信息披露渠道,分析了各渠道所披露信息存在的常见差异以及时间性、口径性、使用主体性和保密性等差异成因,提出了调整、化解差异,进而提高审计信息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审计信息 披露差异 原因解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云菊
文章针对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诚信缺失这个普遍问题,从产权制度不清晰、会计制度不完善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从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订、完善公司结构治理、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造假成本及推行诚信保险制度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信息 产权制度 会计制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萱
中间商的出现和发展是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必然结果,并带来专业化收益和交易成本下降的双重效应。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中间商的传统功能被不断弱化,且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制造商与消费者直接交换所需的交易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从而迫切要求能够节约交易成本的各种新型中间商的协同配套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中间商依然有其存在的巨大意义和价值,新型中间商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中间商 交易成本 经济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柳瑞禹 赵万华
选择中间商就是选择商品营销的战略伙伴或合作者,也就是对有关营销渠道的功能承担者的战略性选择。因此,正确地选择中间商对实现建立营销渠道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从中间商信誉、中间商实力、中间商产品销售组合和预期合作程度四个准则着手,结合案例对中间商进行择优,避免了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观因素。
关键词:
中间商 层次分析法 案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文俭
消费品市场上生产者与中间商的商业风险与对策刘文俭(青岛化工学院)近几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由于生产企业增多,行业内竞争加剧,买方市场特点在这类市场上表现尤为突出。许多消费品生产企业和批发代理商急于将所生产经营的商品销售出去,以增加销售额,相互间展开激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楼晓东
窜货即产品的未经许可越区销售,是违背企业整体和长远利益的以低价向授权区域以外的地区倾销产品的营销现象,是企业最常见也最头疼的渠道冲突,处置不利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影响。本文就窜货产生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归纳窜货给企业带来的各种危害,提出在产品策略的调整、建立完善的窜货处罚制度、实施逆向定价策略、加强对经营费用的控制等方面解决和防治窜货的各种办法。
关键词:
经销商 厂家 渠道冲突 窜货 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永福 何秀荣 于法稳
日本单方面决定从 2001年4月 23日-11月 8日对进口大葱、香菇和灯心草实施紧急限制进口措施。标志着中日蔬菜贸易战的开始。贸易战发生的原因在于:(1)中国对日蔬菜出口的阶梯性增加;(2)日本农业政策和国内政治因素;(3)日本蔬菜产业与中国相比缺乏竞争力;(4)日本对中国投资增加。此次贸易战的发生不仅会使中国生产者遭受损失,也会给日本消费者带来损害。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最根本的方式是我国加快加入WTO的进程,从而有利于向WTO提诉。
关键词:
紧急限制进口措施 贸易战 阶梯性 竞争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永福 何秀荣
在中国即将加入WTO大背景下 ,国内学术界对反倾销已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但对于中日蔬菜贸易战研究才刚刚开始。本次日本发动紧急限制进口措施主要是针对保鲜蔬菜 ,本文就以蔬菜为研究对象 ,针对此次日本发动紧急限制进口措施 ,从分析它的产生背景入手 ,在分析本次贸易战产生的原因基础上 ,评价此次贸易战的影响及后果 ,并根据中国对日蔬菜出口的实际情况 ,提出相应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