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0)
2023(9916)
2022(8316)
2021(7900)
2020(6518)
2019(15236)
2018(14940)
2017(28122)
2016(14811)
2015(16998)
2014(16630)
2013(16441)
2012(15329)
2011(14038)
2010(13681)
2009(12916)
2008(12785)
2007(10920)
2006(9702)
2005(8979)
作者
(39995)
(33886)
(33722)
(31916)
(21694)
(16225)
(15348)
(13065)
(12942)
(11899)
(11580)
(11346)
(11048)
(10767)
(10597)
(10299)
(9957)
(9860)
(9685)
(9661)
(8564)
(8144)
(7952)
(7635)
(7558)
(7440)
(7439)
(7218)
(6738)
(6676)
学科
(62665)
经济(62572)
管理(43955)
(38095)
(30658)
企业(30658)
方法(25392)
(24368)
贸易(24354)
(23731)
数学(22218)
数学方法(22052)
中国(19554)
(16875)
(16560)
(16447)
业经(13434)
地方(11995)
(11503)
(10873)
银行(10866)
农业(10496)
(10473)
环境(10357)
(10349)
(10183)
金融(10178)
关系(10119)
(9775)
体制(9617)
机构
大学(212153)
学院(210013)
(99179)
经济(97531)
管理(77379)
研究(76626)
理学(66220)
理学院(65428)
管理学(64643)
管理学院(64221)
中国(60179)
(45568)
(45277)
科学(41583)
(37003)
财经(35858)
中心(33988)
研究所(33306)
(32656)
经济学(32432)
(30321)
(29914)
经济学院(29181)
北京(28879)
(28258)
(26750)
师范(26560)
财经大学(26553)
业大(26463)
(23702)
基金
项目(138412)
科学(110157)
研究(104292)
基金(103347)
(89495)
国家(88820)
科学基金(75894)
社会(69845)
社会科(66340)
社会科学(66330)
基金项目(54169)
(50520)
教育(46827)
自然(46277)
自然科(45174)
自然科学(45161)
自然科学基金(44375)
(43058)
资助(41987)
编号(40541)
成果(33481)
(32762)
重点(31411)
(31138)
国家社会(30379)
(30244)
中国(28912)
(28815)
教育部(28755)
课题(28441)
期刊
(109710)
经济(109710)
研究(69351)
中国(43290)
(35344)
管理(29544)
学报(28686)
科学(28668)
(27614)
大学(22985)
学学(21500)
(20823)
金融(20823)
经济研究(19734)
(19614)
教育(18969)
农业(18888)
财经(18299)
国际(17551)
业经(16493)
技术(16197)
问题(16179)
(15919)
世界(13598)
(11116)
资源(9452)
技术经济(9271)
现代(9233)
(9159)
贸易(9159)
共检索到326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跃  董烈刚  陈红兵  
近代对外贸易将中国传统经济纳入世界经济范围,茶叶是其中最主要的商品之一。结合近代华茶对外贸易的历史过程,文章运用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考察了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对华茶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外茶叶贸易中,具有市场优势地位的洋行与茶栈等中间商共同主导构建了近代华茶对外贸易制度。该制度保障了中间商对贸易的垄断和利益的实现,却阻碍了近代华茶贸易及茶业的发展。由于近代中国社会和政府无力对此贸易制度进行相应变革,致使近代华茶贸易转型与茶业发展更加困难。文章的计量分析也支持了洋行、茶栈主导构建的贸易制度对华茶衰落最具解释力的结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反思,能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晋文  
1927—1936年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政府的制度变迁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但制度变迁的滞后性,阻碍了贸易的大发展,对工业化的作用也有很大局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晋文  
本文对北京政府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1913-1926年对外贸易的基本特点和进出口商品结构,并对该时期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应该肯定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取得了近代化的一小步,但总体而言,仍是畸形的发展,这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袁明照  郭丙合  
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思想是在面对被动屈辱的现实、反思传统观念和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重商主义直接处于贸易差额论阶段,要求清政府赋予商民自由经营权,实施扶商、护商的政策。自由贸易思想其实是一个拿来主义的理论工具,承担着同重商主义一样的历史使命,即呼吁商权。在孙中山的理想中,国内经济的充分商权、自由竞争和对外贸易的适度保护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反映了中国当时经济的真实愿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娄向哲  
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变动之关系──以民初中国对日贸易为中心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娄向哲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与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本文拟以民初中国对日贸易与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也包括工业发展阶段之间关系为中心,进行初步探讨。(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袁欣  
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工业"进口替代"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袁欣"进口替代"是后发展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所必需的一个自然的过程。它与一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密切相关。本文下面将通过对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考察以分析该时期中国工业化过程中"进口替代"的发展。在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发根  
一些研究者认为,"五口通商"以后,上海迅速取代广州成为新的对外贸易中心。该文指出,相较于上海的外贸增长,至太平天国初期,广州依然是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心。太平天国战争打破了传统贸易格局,以广州为进出口口岸的东南地区逐渐取道上海;同时,人口和商业开始向相对安定的条约口岸上海大规模集聚,上海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1861年汉口和九江开埠后,广州逐渐失去了其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广阔腹地;而上海取而代之,借助长江流域的丰富物产、繁盛人口和便利交通等优势,形成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艳红  卢现祥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变迁的40年。我国对外开放从政策性开放走向有选择的制度性开放,再到全面制度性开放,我国对外贸易制度也跟随对外开放的步伐,由数量控制型制度走向规制型制度,再到中性开放型制度阶段。以开放促发展、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行经济市场化和贸易自由化、坚持国际化、法制化方向改革对外贸易制度是我国对外开放及对外贸易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目前我国进入到完善中性开放型贸易制度阶段,还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国内统一市场和法制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竞争秩序和营商环境,以及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海燕   胡立法  
建国以来,我国外贸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是,我国先行的外贸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多边贸易体制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它增加了对外贸易中的各种交易成本和种种不确定性。因此,必须从先行外贸制度完善和贸易制度互补两方面创新中国外贸制度,以更好发挥外贸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冯德连  
加入WTO后,中国应该采取适度保护的自由贸易制度。这一制度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自由贸易为主体。当代国际市场具有垄断竞争和工业制成品贸易为主的特征,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来生产、出口全部的工业产品。国际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锦超  郭凤辉  
近代华北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地区,其对外贸易的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过程,在全国外贸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从近代华北地区外贸的增长趋势、在全国的外贸地位及主要贸易对象来看,近代华北对外贸易虽然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来说仍比较落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原  
北京地毯作为极具特色的宫廷手工艺品,在20世纪初期逐渐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它的发生发展与外贸环境有着极高的依存度,最终由于外贸需求的缩小而走向衰落。本文从北京地毯的外销状况、出口方式、出口对地毯业的影响以及影响出口的因素几个方面对近代北京地毯的外贸出口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孙玉琴  
鸦片战争后 ,上海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重心 ,进而发展为中国乃至远东的经济、贸易中心。上海这一地位的形成既缘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 ,同时又与其相对良好的制度创新环境密切相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玥  
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生作为最早吸收西方经济思想的群体,为中国经济理论的创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有的研究从不同视角介绍了海外留学生的经济思想,但对于海外留学生对外贸易思想的研究相对零散,缺少系统性梳理。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经济思想研究中,近代海外留学生的对外贸易经济思想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并结合海外留学生所著文献,从内容上简要评述了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生对外贸易思想,包括自由主义、保护主义和有选择的自由(或保护)主义等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玥  
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生作为最早吸收西方经济思想的群体,为中国经济理论的创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有的研究从不同视角介绍了海外留学生的经济思想,但对于海外留学生对外贸易思想的研究相对零散,缺少系统性梳理。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经济思想研究中,近代海外留学生的对外贸易经济思想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并结合海外留学生所著文献,从内容上简要评述了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生对外贸易思想,包括自由主义、保护主义和有选择的自由(或保护)主义等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