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8)
- 2023(10937)
- 2022(8805)
- 2021(7874)
- 2020(6436)
- 2019(14583)
- 2018(14258)
- 2017(27439)
- 2016(14637)
- 2015(16292)
- 2014(16226)
- 2013(16349)
- 2012(15289)
- 2011(13686)
- 2010(14021)
- 2009(13181)
- 2008(13393)
- 2007(12196)
- 2006(11117)
- 2005(10620)
- 学科
- 济(77619)
- 经济(77538)
- 业(75387)
- 企(69572)
- 企业(69572)
- 管理(59285)
- 业经(29384)
- 方法(25552)
- 农(25209)
- 财(22862)
- 地方(21606)
- 中国(21034)
- 农业(18603)
- 务(17744)
- 财务(17729)
- 财务管理(17715)
- 数学(17684)
- 数学方法(17613)
- 技术(17530)
- 企业财务(16763)
- 制(14857)
- 策(14210)
- 和(14100)
- 划(13641)
- 贸(12948)
- 贸易(12935)
- 易(12447)
- 理论(12262)
- 发(12202)
- 企业经济(11961)
- 机构
- 学院(217637)
- 大学(208508)
- 济(97196)
- 经济(95452)
- 管理(88393)
- 理学(74236)
- 理学院(73463)
- 研究(72788)
- 管理学(72693)
- 管理学院(72273)
- 中国(59352)
- 京(47747)
- 财(44433)
- 科学(41170)
- 农(36542)
- 所(36315)
- 江(35878)
- 财经(34190)
- 中心(33456)
- 研究所(32045)
- 北京(31006)
- 经(30879)
- 业大(29874)
- 州(28658)
- 农业(28214)
- 经济学(28207)
- 院(26398)
- 范(26301)
- 师范(26090)
- 经济学院(25402)
- 基金
- 项目(133998)
- 科学(107828)
- 研究(102413)
- 基金(96435)
- 家(81562)
- 国家(80676)
- 科学基金(71793)
- 社会(67233)
- 社会科(63845)
- 社会科学(63831)
- 省(54607)
- 基金项目(51231)
- 教育(44923)
- 自然(44233)
- 划(44018)
- 自然科(43223)
- 自然科学(43214)
- 自然科学基金(42487)
- 编号(41407)
- 资助(38179)
- 发(35256)
- 业(33166)
- 成果(31825)
- 创(31652)
- 重点(29685)
- 发展(29418)
- 课题(29153)
- 展(28927)
- 部(28905)
- 创新(28619)
- 期刊
- 济(123357)
- 经济(123357)
- 研究(68294)
- 中国(49537)
- 管理(39772)
- 财(37453)
- 农(35619)
- 科学(27849)
- 学报(25237)
- 农业(24717)
- 业经(23771)
- 融(23441)
- 金融(23441)
- 技术(22642)
- 教育(21129)
- 大学(20484)
- 学学(19389)
- 经济研究(18395)
- 财经(17305)
- 问题(15938)
- 业(15277)
- 经(15102)
- 技术经济(14188)
- 现代(12615)
- 世界(12127)
- 贸(12109)
- 商业(12023)
- 经济管理(11378)
- 财会(10765)
- 国际(10468)
共检索到352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浩 张宇鹏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得到的大型微观数据,可从企业层面实证分析中间品进口对北京市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理论上,中间品进口一方面通过企业"进口中学"和市场规模效应会促进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并通过使企业"逃离"竞争激发企业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可能通过将企业固化于价值链低端,形成对进口的依赖,从而使企业完全丧失自主创新的能力。实证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显著促进了北京市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于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民营企业、同时进口资本品与中间品的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但是,对于非出口企业、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北京市政府应该高度重视中间品进口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促进作用,帮助企业破解制约进口的不利因素,积极鼓励具有研发能力的特定企业提升中间品进口规模,优化进口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进口贸易 中间品进口 创新 研发投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也光 李乃俊
研究与开发投入(R&D),亦称研发费用。其不仅代表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更是驱动一个地区及国家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北京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指出,北京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6%,每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18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根据1991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的精神,民建北京市委与北京市政协经济工作委员会1992年初即联合组成调查组,就北京市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进行调查。调查组先后听取了市经委、计委、经贸委、财政局等10个综合委办、局及市电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诸竹君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库,通过倍差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工业企业进口中间品的"加成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后加成率显著下降;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进口中间品后获得了正向"加成率效应",而从事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的企业进口中间品都显著降低了企业加成率;分所有制类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进口中间品后加成率显著提升,而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口中间品后加成率显著恶化;从不同要素密集度视角出发,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进口中间品后加成率显著下降,而技术密集型企业通过进口中间品可以提升加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诸竹君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库,通过倍差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工业企业进口中间品的"加成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后加成率显著下降;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进口中间品后获得了正向"加成率效应",而从事加工贸易和混合贸易的企业进口中间品都显著降低了企业加成率;分所有制类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进口中间品后加成率显著提升,而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口中间品后加成率显著恶化;从不同要素密集度视角出发,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进口中间品后加成率显著下降,而技术密集型企业通过进口中间品可以提升加成率水平。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还通过概念模型探究了贸易方式对进口中间品企业加成率影响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本文证实进口中间品通过价格渠道影响了企业加成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中越 王文龙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初世敏 王治天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北京市24家企业入选全国500家最大外资工业企业初世敏,王治天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在北京市经济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北京市利用外资建立外商投资企业超万家,外商实际投资达44亿美元,开业投产的企业近3000家;而且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罗植
政府研发资助不仅是为了激励企业研发投入,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励创新产出。利用北京市工业企业的科技数据,从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角度,对政府研发资助效果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资助强度、技术水平、企业规模和产权结构四个因素对激励效果的影响方式,结果显示:第一,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其激励效果敏感于资助强度和产权结构;第二,政府研发资助对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较弱,门槛效应普遍不够显著,且激励效果仅敏感于技术水平;第三,研发资本存量是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重要变量,但并不是决定创新产出的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实 陈娜 杨楠
采用Biennial Malmquist指数,利用微观层面企业数据测算统计标准提高后北京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化,为界定不同行业技术创新层次和基本特征提供依据;并验证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更多依赖技术进步导致技术效率持续恶化的观点,鉴于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更多依赖技术进步的趋势在小型企业中同样突出,反映出中国工业企业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已相当普遍。培育良好的市场运行准则和积极长效的发展环境,是除了关注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外更应尽早着手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杰 王兴棠 李捷瑜
本文通过构建垂直市场结构下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探讨在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研发补贴政策对下游企业研发投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我们发现:在需要进口中间品的贸易格局下,研发补贴和中间品贸易自由化都会促进下游企业的研发投入,但不一定带来社会福利的改善。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政策和研发补贴政策具有替代关系,即社会最优的补贴力度随中间品进口关税的下降而下降。这种替代性的强弱与企业研发效率、企业议价能力以及最终产品差异性有关。本文结论意味着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政府应合理调整研发补贴政策,否则可能造成过度研发,进而损害社会福利。
关键词:
关税 补贴 讨价还价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晓莉 孙琪琪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论证进口中间品的强度、种类、质量以及行业竞争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进口中间品与生产率相结合产生的溢出效应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作用;随后使用2001—2007年工企库与海关库数据验证这一理论的正确性。研究发现:单纯增加中间产品的进口强度对企业研发创新有抑制作用;进口中间品是通过与企业生产率相结合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对企业研发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促进作用会随着进口中间品的质量的提高与种类的扩大而增强,随着行业竞争的激烈而减弱。本文也进行了一系列异质性检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红阳 韩洁
文章从实证的角度,以北京市兽医生物药品厂为例,通过分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科技项目——公共研发平台建设的实施效果,从改变企业经营方式、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吸收能力、提升中小企业公信力以及降低企业创新成本等几个方面论证公共研发平台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建设公共研发平台是促进以企业为主体自主创新的成功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学锋 王备
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多要素投入和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差异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分析企业进口中间投入品及其产品转换行为对企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影响。结论表明:高生产率企业更倾向于进口中间投入品;企业会根据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调整进口种类的数量与规模,发生产品转换行为;通过进口产品转换,中间投入品生产要素流动引起企业要素密度的变动,最终提升企业的要素禀赋结构。经验研究显示,进口中间投入品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40个百分点,进口产品转换则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26个百分点。企业通过进口的二元边际提升资本密度,但扩展边际的作
关键词:
进口 中间投入品 产品转换 要素密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学锋 王备
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多要素投入和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差异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分析企业进口中间投入品及其产品转换行为对企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影响。结论表明:高生产率企业更倾向于进口中间投入品;企业会根据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调整进口种类的数量与规模,发生产品转换行为;通过进口产品转换,中间投入品生产要素流动引起企业要素密度的变动,最终提升企业的要素禀赋结构。经验研究显示,进口中间投入品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40个百分点,进口产品转换则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26个百分点。企业通过进口的二元边际提升资本密度,但扩展边际的作用要大于集约边际。因此,通过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减少企业中间投入品进口及其进行产品转换的外部政策约束,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要素禀赋结构,并进而改善整个经济体的生产与贸易结构,最终推动中国贸易发展的转型与升级。
关键词:
进口 中间投入品 产品转换 要素密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焦智康
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关键命题,而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研发投入。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降低企业资金风险,我国各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各类激励政策。目前学界对政府研发激励政策效果如何有颇多争议。本文以我国工业企业研发调查微观数据为基础,通过广义矩估计模型等多种模型,从微观层面对政府投入的效果进行多维度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政府激励政策的两种工具适用条件和环境有所不同,如东中部地区适宜采用税收减免优惠,而东北地区则建议直接采取补贴。此外国有性质企业和外资企业也对政策有不同反应。通过分类挖掘政府影响企业研发的有效工具组合,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