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04)
2023(3077)
2022(2545)
2021(2293)
2020(1913)
2019(4247)
2018(4115)
2017(7554)
2016(3844)
2015(4378)
2014(4320)
2013(4352)
2012(4010)
2011(3492)
2010(3466)
2009(2976)
2008(2860)
2007(2637)
2006(2255)
2005(2125)
作者
(11240)
(9470)
(9418)
(8971)
(6082)
(4517)
(4253)
(3699)
(3425)
(3318)
(3257)
(3085)
(3070)
(3009)
(2978)
(2947)
(2943)
(2816)
(2734)
(2666)
(2366)
(2308)
(2277)
(2164)
(2074)
(2058)
(2045)
(2019)
(1959)
(1858)
学科
(18097)
经济(18092)
(14831)
管理(14038)
(11931)
企业(11931)
(11673)
贸易(11672)
(11581)
技术(10942)
(10783)
方法(8558)
(8061)
出口(8034)
出口贸易(8034)
数学(7787)
数学方法(7749)
技术管理(6241)
(4949)
中国(4633)
(4609)
业经(3540)
产业(3497)
农业(3375)
财政(2949)
地方(2791)
(2769)
(2696)
新技术(2572)
高新(2566)
机构
学院(57355)
大学(56810)
(29481)
经济(29058)
管理(23301)
理学(20186)
理学院(20040)
管理学(19831)
管理学院(19727)
研究(19463)
中国(14437)
(11808)
(11087)
科学(10815)
经济学(9983)
(9517)
经济学院(9302)
(9296)
(9075)
中心(9029)
财经(8986)
业大(8625)
研究所(8574)
(8264)
农业(7390)
技术(7336)
(7202)
北京(7187)
经济管理(7064)
(6613)
基金
项目(40418)
科学(32400)
研究(30061)
基金(29938)
(26203)
国家(26037)
科学基金(22474)
社会(20525)
社会科(19784)
社会科学(19781)
(15639)
基金项目(15529)
自然(13479)
教育(13301)
自然科(13214)
自然科学(13213)
自然科学基金(12991)
(12735)
资助(12020)
编号(11046)
(9626)
(9605)
国家社会(9375)
(9171)
创新(9160)
重点(9160)
教育部(8311)
(8118)
人文(8098)
(7959)
期刊
(29073)
经济(29073)
研究(16724)
中国(12352)
管理(8923)
技术(8781)
(8225)
学报(7990)
(7962)
科学(7873)
(6867)
大学(6400)
学学(6066)
农业(6005)
经济研究(5539)
技术经济(5494)
国际(5484)
教育(5015)
科技(4595)
财经(4502)
业经(4436)
问题(4268)
(3952)
(3849)
金融(3849)
(3842)
世界(3734)
(3551)
论坛(3551)
(3501)
共检索到87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楚明钦  陈启斐  
本文把中间品分为零部件和成套机器设备,通过计量经济模型考察了零部件和成套机器设备进口以及控制变量外国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零部件进口和外国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有正向影响,成套机器设备进口对技术进步有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零部件进口与成套机器设备出口之间的关系,以及成套机器设备进口与消费品出口之间的关系。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邓国营  宋跃刚  吴耀国  
文章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微观匹配数据,在地区制度环境存在显著差异的背景下研究中间品进口、制度环境与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间品进口通过"竞争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中间品质量效应"以及"中间品多元化效应"机制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提升效果会因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中间品进口来源国、技术复杂度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制度环境改善一方面可以直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强化了中间品进口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中间品进口与制度环境在影响出口产品质量方面存在互补性;(3)文章进一步从动态视角考察了进口持续期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得出二者呈现"U"型关系,短期进口无法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持续进口以及适时进入可以显著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本研究为中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改善区域制度环境提供了理论与现实支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令涛  刘海洋  逯宇铎  
本文在异质企业贸易理论模型中引入企业和进口中间品的技术构建企业依据技术水平进口中间品的生产决策模型,证明了进口中间品与企业的技术匹配程度是影响进口中间品提升企业出口能力的重要因素,进而利用2000—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的匹配数据进行了检验。通过引入不同技术类型中间品,并结合企业技术水平的研究表明:进口中间品能够提升企业出口能力,并且与进口中间品技术匹配程度越高的企业,通过进口中间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作用也越高。然而,由于中国企业因所处发展阶段受到自身技术的限制,整体上,进口中、低技术中间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作用更高,而高技术中间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较低。因此,中国企业进口不应当盲目追求高技术,而应当注重技术匹配程度。本文的研究为深化中间品贸易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强化企业技术升级、培育企业出口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丁一兵  宋畅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算了进出口企业中间品进口转换行为和进口中间品要素密度变化特征,并考察了进口中间品转换对企业出口转型升级的作用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进口中间品转换及其引致的中间品要素密度变化总体上有助于企业出口升级。分样本的估计结果表明,一般贸易企业、外资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能够通过调整进口中间品的种类和要素密度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此外,企业中间品进口转换带来的产品创新效应和转型能力提升效应是中间品进口转换对企业出口转型升级的可能的影响渠道。本文从企业进口产品动态角度为中间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出口升级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推动贸易结构转型和提升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姚博  汪红驹  
本文运用中国制造行业的中间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通过技术外溢显著提高了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竞争力,中间品进口对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影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发挥出来,进口来自OECD国家的中间品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来自新兴市场国家和落后国家的中间品进口带来的影响,相比于进口加工品和初级品的中间品,进口零配件中间品对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影响要更为突出。此外,中间品进口显著促进了企业选择研发决策以及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并且研发投入效应要大于研发选择效应,也就是说,中间品进口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已有研发企业增加了研发力度。研究表明,中国要坚持推进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和自主创新研发战略,对于促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纪月清  程圆圆  张兵兵  
首先通过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进口中间品、技术溢出与企业出口产品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解析;然后,基于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从微观企业视角,对进口中间品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影响企业出口产品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全样本而言,进口中间品的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效应均会对企业出口产品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类来看,进口中间品的技术溢出对不同贸易模式及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出口产品创新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进口中间品的水平技术溢出有利于一般贸易模式下企业出口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不利于进料加工贸易型企业;垂直技术溢出则有利于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模式下企业出口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不利于其他贸易型企业;进口中间品的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对私营和国有企业出口产品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水平技术溢出还有利于中外合资企业出口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垂直技术溢出效应对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的影响则为一正一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波   张雨微  
本文利用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进出口数据,以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从中间品进口替代视角研究劳动保护对企业出口技术升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实施会通过企业资本品进口替代效应和低成本中间品进口替代的成本节约效应推动高劳动密集度行业企业出口技术升级,且这一升级效应对加工贸易企业、异质性产品行业企业、地区法治水平较高企业及从发达国家进口企业作用更大。本研究深化了劳动保护在推动我国进出口贸易协调发展中的协同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俊妍  吕建辉  
本文参考OECD的制造行业技术划分标准及WIOD投入产出表,将制造业进口的中间品分为四种不同的技术水平。以进口中间品的技术异质性为切入点,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扩展,构建了不同技术水平进口中间品对制造行业增加值基础上的出口净技术复杂度(NSE)影响的模型,并运用1999-2011年的数据对理论模型的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种技术水平进口中间品对处于相同技术水平的产品出口净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为正,而对低于或高于其技术水平的产品的影响为负。此外,一种技术水平进口中间品对处于不同技术水平的产品的影响,除了受研发、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影响,同时还受进口中间品使用方式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于中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高璐  
中国处于质量升级的关键阶段,由于进口中间品能实现技术溢出、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可能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为此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匹配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能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剔除加工贸易后结果更加显著,然而进口中间品使用强度对产品质量提升呈递减趋势;运用PSM逐年匹配解决内生性问题后采用DID和FE也得到一致结果,进一步发现高技术产品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也较高,而受技术垄断影响来自高收入国家、高技术国家的中间品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有限;从动态角度看,进口持续期与出口产品质量呈U型关系,短暂进口在质量提升上并不明显,适时进入以及持续进口能显著提升产品质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家云  毛其淋  胡鞍钢  
本文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深入考察了中间品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通过"中间产品质量效应"、"产品种类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三个可能的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但该效应因企业生产率水平、融资约束、所有制和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且因中间品进口来源国和中间品技术含量的不同而不同。我们还发现,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有利于强化中间品进口的产品质量提升效应。此外,行业出口质量的动态分解显示,行业出口质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集约边际,扩展边际的作用有限;资源再配置效应对行业出口质量提高的贡献高达55%,其在中间品进口促进行业出口质量提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高璐  
中国处于质量升级的关键阶段,由于进口中间品能实现技术溢出、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可能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为此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匹配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能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剔除加工贸易后结果更加显著,然而进口中间品使用强度对产品质量提升呈递减趋势;运用PSM逐年匹配解决内生性问题后采用DID和FE也得到一致结果,进一步发现高技术产品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也较高,而受技术垄断影响来自高收入国家、高技术国家的中间品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有限;从动态角度看,进口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家云  毛其淋  胡鞍钢  
本文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深入考察了中间品进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通过"中间产品质量效应"、"产品种类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三个可能的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但该效应因企业生产率水平、融资约束、所有制和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且因中间品进口来源国和中间品技术含量的不同而不同。我们还发现,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有利于强化中间品进口的产品质量提升效应。此外,行业出口质量的动态分解显示,行业出口质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集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朔  张伯伟  慕绣如  
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后的微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企业层面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包括汇率变化和汇率波动两个方面)对中国企业出口额及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重点考察上述影响过程中进口中间品的作用。总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能够抵消汇率水平变化对企业出口额及扩展边际的影响,汇率波动影响企业出口的过程中进口中间品的作用不够稳健。按照三种标准划分的子样本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样本分组企业的中间品进口在汇率变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维薇  
在全球生产网络迅速扩大的背景下,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构建企业异质性模型用来解释中间品进口影响最终品出口的微观机制,在该机制中TFP成为有效的传导路径并决定了生产企业的出口选择。利用中国2003年到2010年7个制造业的贸易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证明零部件进口规模和种类都会促进对应行业最终资本品的出口,这种促进是通过TFP的提升来实现的,并且该产业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种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秀芳  施炳展  
本文主要从中间品进口多元化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和提升机制。理论上,进口中间品多元化可以通过边际成本、固定成本等渠道影响出口产品质量,并受限于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实证方面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从所有制分布看,国有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最高,私营企业最低,外资企业居中;平均看,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这一提升作用仅限于外资企业、源自OECD国家的中间品和2004-2006年样本;对于本土企业、源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中间品和2000-2003年样本并不显著,可能的解释在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