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72)
- 2023(16680)
- 2022(14143)
- 2021(13292)
- 2020(10890)
- 2019(25177)
- 2018(24935)
- 2017(47521)
- 2016(25612)
- 2015(28921)
- 2014(28663)
- 2013(28211)
- 2012(25848)
- 2011(23292)
- 2010(22919)
- 2009(20873)
- 2008(20108)
- 2007(17187)
- 2006(15057)
- 2005(13462)
- 学科
- 济(106204)
- 经济(106094)
- 管理(69593)
- 业(65952)
- 企(52123)
- 企业(52123)
- 方法(47160)
- 数学(40944)
- 数学方法(40570)
- 中国(30885)
- 农(30108)
- 贸(27427)
- 贸易(27411)
- 易(26621)
- 财(24074)
- 业经(23874)
- 地方(21774)
- 学(20995)
- 农业(20100)
- 制(18457)
- 环境(16561)
- 理论(16211)
- 银(15642)
- 银行(15605)
- 和(15576)
- 技术(15449)
- 融(15248)
- 金融(15245)
- 行(14958)
- 务(14499)
- 机构
- 大学(361951)
- 学院(359162)
- 济(152454)
- 经济(149519)
- 管理(140218)
- 研究(125853)
- 理学(121862)
- 理学院(120516)
- 管理学(118586)
- 管理学院(117960)
- 中国(94280)
- 京(77704)
- 科学(75680)
- 财(65946)
- 所(62258)
- 研究所(57079)
- 农(56981)
- 中心(55713)
- 财经(53904)
- 业大(52302)
- 江(50057)
- 经(49334)
- 北京(49256)
- 范(47978)
- 师范(47586)
- 经济学(47118)
- 院(46132)
- 农业(44664)
- 经济学院(42748)
- 州(40665)
- 基金
- 项目(249010)
- 科学(196295)
- 研究(184013)
- 基金(182241)
- 家(159008)
- 国家(157739)
- 科学基金(135201)
- 社会(117816)
- 社会科(111656)
- 社会科学(111629)
- 基金项目(96542)
- 省(93915)
- 自然(86233)
- 自然科(84258)
- 自然科学(84239)
- 教育(83310)
- 自然科学基金(82720)
- 划(79661)
- 资助(74574)
- 编号(74418)
- 成果(59779)
- 部(55950)
- 重点(55754)
- 发(53643)
- 创(51336)
- 课题(50777)
- 国家社会(49569)
- 教育部(48256)
- 创新(47993)
- 科研(47227)
- 期刊
- 济(162171)
- 经济(162171)
- 研究(109044)
- 中国(65462)
- 学报(55348)
- 农(52540)
- 科学(51992)
- 管理(49995)
- 财(47202)
- 大学(42543)
- 学学(39756)
- 教育(38708)
- 农业(37362)
- 融(29852)
- 金融(29852)
- 技术(29740)
- 经济研究(27723)
- 业经(25978)
- 财经(25675)
- 问题(22767)
- 贸(22477)
- 经(22110)
- 业(20496)
- 国际(19581)
- 图书(18874)
- 世界(18054)
- 技术经济(16951)
- 科技(16637)
- 理论(16533)
- 资源(16348)
共检索到524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文章以中国加入WTO为背景,在一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研究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生产率效应。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的合并样本进行倍差法估计后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率,并且这一结论在改变核心指标的测度方法、使用不同的模型设定和采用不同计量方法的情况下也较为稳健。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进口种类的拓展与进口质量的提升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企业生产率提升的两个渠道,其中"进口质量"渠道更为重要。最后,文章还实证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资源再配置与行业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资源再配置效应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行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 企业生产率 倍差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本文基于1999~2007年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和进口关税率数据,在地区制度环境差异的背景下研究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演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率,但对加工贸易型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小;(2)地区制度环境的改善不仅直接提高了企业生产率,还强化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生产率获得效应,同时显著降低了生产率分散化程度,有益于资源优化配置;(3)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制度环境通过提高市场份额再配置效率的途径促进制造业生产率增长,此外,二者在影响市场份额再配置效应方面存在互补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亓树慧
通过构造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指标,并构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模型,研究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生产率,对一般贸易企业提升更加显著,加工贸易企业也因技术溢出得以提升,同时对本地企业的提升显著高于外资企业;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地区、行业差异;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主要通过进口高质量要素来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同时扩大企业从中间品中获得的技术溢出这一机制实现生产率提升。
关键词:
中间品 贸易自由化 技术溢出 企业生产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春明 江小敏 李宏兵
本文在测算增加值出口和多边增加值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关税数据,系统考察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增加值出口对生产率进步的影响,并细致区分不同国家的增加值出口和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多种方案的稳健性检验和中介效应均证实结论的可靠性。研究发现:首先,无论是总体回归还是分国别回归,增加值出口显著促进了生产率进步,且对美国、欧盟和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增加值出口的生产率效应强于对金砖国家和印尼等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其次,考虑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交互影响,增加值出口强化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生产率效应,且对制造业中间品贸易自由的生产率效应的强化作用要小于对服务业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生产率效应的强化作用。此外,通过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中间品关税的下降能够增加进口的中间品种类,进而有利于行业生产率的提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春明 江小敏 李宏兵
本文在测算增加值出口和多边增加值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关税数据,系统考察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增加值出口对生产率进步的影响,并细致区分不同国家的增加值出口和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多种方案的稳健性检验和中介效应均证实结论的可靠性。研究发现:首先,无论是总体回归还是分国别回归,增加值出口显著促进了生产率进步,且对美国、欧盟和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增加值出口的生产率效应强于对金砖国家和印尼等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其次,考虑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交互影响,增加值出口强化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生产率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本文基于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研究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就业变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中间品贸易自由化通过"提高就业创造"与"降低就业破坏"两个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就业净增长;(2)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变动具有异质性影响,它促进了高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创造,但会促进低生产率企业的就业破坏,同时提高了低生产率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3)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有利于强化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就业集约边际变动与广延边际变动的影响;(4)就业再配置效率的改善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渠道。上述结论意味着,将外部贸易自由化改革与内部市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啟仁 黄建忠
本文根据Melitz&Polanec(2015)将行业生产率按存活、进入和退出三种企业动态类型进行分解,并采用倍差法研究贸易自由化下不同企业动态类型对行业生产率提升的贡献。基于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修正了生产率估计方法,纳入了加入Wto对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2001年行业平均关税定义连续的处理与控制组,采用不同时点的倍差法发现:进口关税削减对行业生产率进步的影响存在"J曲线效应"特征,即关税削减的"规模效应"在初期抑制了存活企业对生产率进步的贡献幅度,但其后的"竞争激励效应"又提升了存活企业的生产率贡献幅度。然而,进口关税削减并未带来显著的存活企业间配置效应,引致的企业进入和退出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辛贤 尹坚
在农产品市场更加开放的条件下 ,中国畜产品市场在空间上不断趋向整合 ,各地区间价格联系和贸易流通关系更为密切。本文应用空间均衡分析法 ,模拟了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猪肉、牛羊肉和禽肉等主要肉产品市场的基本区域格局以及区域间的流通情况。本文通过应用空间均衡模型的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未来畜牧业发展的地区分工格局 ,对了解我国畜牧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畜产品 区域 贸易自由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巍 余淼杰
本文旨在研究中间品关税下降对进口企业研发的影响。加工贸易零进口关税,进口中间品不受关税下降的影响。基于这一事实,本文以中国加入WTO作为政策冲击,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进出口数据和自然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中间品关税的下降提高了企业的研发水平。中间品关税的下降,增加了企业利润,扩大了研发空间,促进企业对已有技术的模拟和吸收。进一步我们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企业研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的研发。这是因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相对于自助研发新产品,中国企业在吸收已有技术、改善生产流程上更具有比较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斌
本文根据中国的入世协议书和相关附件 ,对服务贸易总体及分部门的具体承诺 (包括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 )做出了数量化的评估与分析 ,并结合 WTO其他成员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国别比较研究。此外 ,还深入分析了现存的服务业市场准入限制措施和使用情况 ,以及中国入世服务贸易减让谈判的政治经济学问题
关键词:
中国 WTO 服务贸易 减让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淼杰
本文通过使用1998—2002年我国制造业企业层面上的面板数据和高度细化的进口数据来考察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为此,本文运用并修改扩充了Olley-Pakes(1996)半参数方法来纠正估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中经常产生的同步偏差和因欠考虑企业退出行为而产生的选择偏差。在控制行业的进口渗透率的内生性之后,本文发现:(1)贸易自由化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2)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有较高的生产率提升;(3)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减免对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要比非出口企业的影响小。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来料加工型出口企业并不需购买进口原料,因而不断深化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对其影响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严冰 张相文
本文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行业总量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工业行业存活企业平均生产率高于进入企业平均生产率,退出企业平均生产率最低;第二,使用动态OP方法对中国工业行业总量生产率增长进行分解,发现存活企业生产率增长对总量生产率增幅贡献最大,低效率企业退出同样促进总量生产率增长;第三,总进口增加、中间品进口增加和最终品进口增加会促进中国工业行业总量生产率增长及各个分解部分增长;第四,国内企业竞争主要通过影响存活企业间资源再配置促进总量生产率增长,而贸易自由化则主要通过淘汰低效率企业实现经济资源再配置,并以此推动总量生产率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红 宋文飞 韩先锋 魏轩
基于2004~2012年工业中33个细分行业样本数据,对贸易自由化对就业影响的阶段性特点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就业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生产率已经达到"饱和"。但从总体上来看,生产率对就业的扩大效应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在这一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下,贸易自由化对就业总体上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同时,工资上升促进了就业;释放"结构红利"促进生产率提升是解决就业矛盾的根本策略。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就业 生产率“饱和”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洪瑞 郭海红 殷健
文章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各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绿色生产率效应,探讨了中国与东盟各国进行木质林产品贸易对东盟各国绿色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木质林产品贸易策略调整,以及消除沿线国家对于绿色经济增长的担忧和质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此,文章基于2003-2019年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采用计量模型,在测度东盟各国绿色经济增长水平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双方木质林产品贸易对东盟地区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1)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贸易显著正向提升了东盟各国绿色生产率,影响系数达到了0.134,各国平均技术进步指数达到了1.369,说明技术进步是推动绿色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动力;(2)"一带一路"相关贸易政策对东盟各国绿色生产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影响系数为0.143,显示与我国进行木质林产品贸易并未削弱东盟地区发展的绿色红利;(3)木质林产品贸易对技术进步指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161,表明东盟各国林业企业技术与设备得到有效的进步与升级。但受制于人力资本差异与水平限制,当地的林业企业在管理水平、资源配置与规模生产等方面提升效果不佳。基于此,提出四点政策启示:一是进一步优化现有贸易体制,营造良好贸易环境,加快推进贸易政策自由化与便利化;二是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出口退税等措施积极引导中国林业企业"走出去";三是加大林业教育投入与支出,不断强化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加林业行业高端人才储备;四是林业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获得产品差异优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成 刘斌
本文采用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分析全要素生产率与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就业的影响。在考虑企业的异质性后,本文发现:(1)无论是对出口企业还是内销型企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都会降低企业就业人数;(2)贸易自由化能够增加出口企业的就业,而贸易保护能够给内销型企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3)对于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和资本密集型内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够增强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而对于资本密集型出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内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会减弱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4)面对贸易自由化,企业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将就业人数调整到理想数量,并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调整速度要高于资本密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