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84)
2023(5529)
2022(3971)
2021(3408)
2020(2693)
2019(6138)
2018(6312)
2017(12488)
2016(6672)
2015(7760)
2014(8007)
2013(7689)
2012(6732)
2011(5786)
2010(5689)
2009(5221)
2008(5268)
2007(4738)
2006(4311)
2005(4142)
作者
(18093)
(15274)
(15146)
(14496)
(9640)
(7158)
(7045)
(5896)
(5839)
(5334)
(5215)
(4937)
(4910)
(4842)
(4757)
(4753)
(4557)
(4464)
(4440)
(4341)
(3777)
(3772)
(3628)
(3519)
(3446)
(3388)
(3267)
(3244)
(3050)
(3019)
学科
(31089)
经济(31063)
(17430)
贸易(17422)
(16993)
(16918)
管理(14925)
(12945)
方法(12693)
中国(11278)
数学(10904)
数学方法(10863)
(9638)
企业(9638)
农业(9054)
(8560)
收入(7669)
业经(7452)
地方(6624)
(6473)
关系(6086)
(5793)
劳动(5775)
(5639)
出口(5637)
出口贸易(5637)
产业(5144)
(5049)
(4916)
发展(4565)
机构
学院(96349)
大学(95224)
(49254)
经济(48573)
管理(33634)
研究(33162)
理学(29002)
理学院(28771)
管理学(28258)
管理学院(28117)
中国(24939)
(20214)
(19237)
科学(17555)
经济学(17053)
财经(16360)
(16201)
(15844)
经济学院(15614)
(14972)
(14582)
研究所(14539)
中心(14491)
(13127)
业大(12899)
农业(12249)
财经大学(12070)
(12031)
(11885)
北京(11842)
基金
项目(62180)
科学(48999)
研究(47303)
基金(46026)
(39413)
国家(39114)
科学基金(33274)
社会(32485)
社会科(30912)
社会科学(30906)
基金项目(23536)
(23196)
教育(21046)
编号(19301)
自然(18921)
(18898)
资助(18708)
自然科(18523)
自然科学(18520)
自然科学基金(18178)
成果(15628)
国家社会(14488)
(14175)
(14031)
重点(13881)
课题(12923)
教育部(12556)
(12439)
人文(12351)
中国(12345)
期刊
(52407)
经济(52407)
研究(29977)
中国(18895)
(15975)
(14135)
学报(13282)
管理(12124)
(12106)
科学(11886)
大学(10969)
农业(10968)
国际(10744)
学学(10400)
经济研究(10306)
(9539)
金融(9539)
业经(9241)
问题(9175)
财经(8061)
教育(7946)
技术(7441)
(7051)
世界(6745)
(6070)
贸易(6070)
商业(5970)
(5834)
国际贸易(5109)
经济问题(4686)
共检索到148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玖立  张龙  
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及关税数据,本文采用倍差法(DID)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劳动报酬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显著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分所有制进行回归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主要是由私营企业带动的。进一步研究揭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源于在位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及低劳动生产率企业的进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龙  房帅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关税数据,通过“倍差法”实证分析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主要是由非加工贸易企业驱动,并不影响加工贸易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且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大于非劳动密集型企业,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技能劳动收入份额和议价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志浩  
开放经济下的收入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核心问题。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双边贸易数据库等,基于佩奇方法估计企业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进而研究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如何作用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研究表明,提升企业的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显著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使用混淆变量的影响阈值检验、工具变量和准自然实验等缓解内生性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通过要素成本、技术进步和工资提升机制,影响劳动收入份额。拓展分析发现,加大教育科技支持力度、提高国内上游供给能力、扩大国内市场需求规模,有助于缓解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抑制作用。因此,应积极推动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二次分配和以慈善活动为代表的三次分配机制,加大财政、教育、科技投入力度,加快提升国内供应链的供给能力,积极培育国内市场需求潜能,进而在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奋斗目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淼杰  梁中华  
我国的劳动收入占国民总收入中份额自1995年不断下降,深入而广泛的贸易自由化也发生在这一时期。本文采用中国制造业贸易企业1998~2007年的微观面板数据,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层面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我们将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关税的迅速下调视为一次自然实验,用倍差法进行实证回归。实证结果显示,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过程通过降低资本品成本、中间投入品价格和技术引进的成本,显著降低了企业层面的劳动收入份额。企业面临的关税水平下降幅度越大,其劳动收入份额减少越多。在考虑了序列相关性、同趋势假设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依然显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宗省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并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程度也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中国劳动收入分配的整体状况。结合中国国情,对贸易自由化发展对居民劳动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居民的劳动收入分配差距随之扩大,但在对中国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依次进行分析后发现,进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会在整体上导致中国居民劳动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但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会逐渐缩小这一差距。因此,进出口贸易发展对中国居民劳动收入分配有着反向且互相协调的作用,必须区别对待。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秋运  魏下海  张建武  
本文试图为理解当前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一个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下,研究国际贸易、工资刚性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通过一个理论模型表明,国际贸易会提高世界水平的劳动与资本之间的替代弹性,工资刚性促使要素在部门间重新配置,这使得这种影响进一步恶化。利用1995—2007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确认了上述理论预期,也即国际贸易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工资刚性进一步恶化了这种影响。即便在控制其他潜在的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各种因素后,上述结论仍是显著且稳健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晓磊  谢建国  张二震  
在一般均衡框架内构建了一个贸易"引力模型",采用我国和160个国家(地区)间14年的进口贸易数据,研究了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与进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每提升1%,将引起进口下降1.97%~4.61%。这主要是由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以非消费品为主和进口企业融资严重依赖内源性融资导致的,因此在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初次收入分配结构改革中,应辅以刺激居民消费性进口需求和多元化企业进口融资渠道等政策措施,以稳定我国进口贸易规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申  倪何永乐  熊燕  
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配置效率对于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地区劳动力市场视角出发,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关税数据,通过构建地区层面的中间品关税指标和企业层面的劳动错配指标,实证检验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劳动配置效率具有优化作用,在考虑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的结果显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主要通过厚劳动市场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影响企业劳动配置效率。异质性研究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劳动配置不足的企业、民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沿海地区企业的劳动配置效率具有更明显的提升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技能劳动力的流入均起到了拉动作用,并且对高技能劳动力的吸引力更强,这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影响机制的有效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申  杨红彦  
文章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国际贸易、技术进步等因素对中国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显示在1999~2009年期间,我国工业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总体上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变动主要是行业内部劳动力再配置的结果;利用中国工业部门21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方法对国际贸易、技术变革对行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表明,国际贸易具有较为显著的提高我国工业部门行业劳动份额的效应,而技术进步则存在显著降低工业行业劳动份额的效应,这与我国工业部门在研究期内的技术进步具有劳动节约型特征有关。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秋锋  
依据扩展的托达罗模型分析贸易结构转变、资本偏向型技术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贸易商品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不利于劳动者;资本深化在前期有利于劳动者,但资本深化程度的进一步发展却不利于劳动者;城乡之间劳动力自由流动障碍的减少,有利于劳动者。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秋锋  
依据扩展的托达罗模型分析贸易结构转变、资本偏向型技术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贸易商品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不利于劳动者;资本深化在前期有利于劳动者,但资本深化程度的进一步发展却不利于劳动者;城乡之间劳动力自由流动障碍的减少,有利于劳动者。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其云  
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研究中国2001-2010年贸易开放、技术进步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可见它们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贸易开放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正影响,技术进步则表现为负影响。除此之外,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正效应的因素还有国有经济、产业结构及人力资本;而外商投资、资本产出比及银行部门扩张对其有负影响。从空间溢出效应看,贸易开放、技术进步、外商投资和银行部门扩张在空间上具有溢出效益,其他变量的空间溢出效益不显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怡  邵军  阚哲涵  
基于1990~2014年的跨国数据,实证研究贸易开放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分析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均值下降了5%以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的实证分析表明,整体上贸易开放抑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按照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制度环境分组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对高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资本密集型国家、资源密集型国家、制度环境良好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负影响,但是对于低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劳动密集型国家、制度环境不佳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正效应。而向中国贸易开放能够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特别是对低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积极影响较强。上述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东波  王洁华  
本文分析了1995~2007年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并着重考察了贸易扩张和金融危机等因素的作用。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显著地提高了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并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并未对这一作用机制产生实质性影响,实证分析验证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结论;劳动市场的双重工资弹性条件难以满足,是导致中国劳动收入份额总体上呈现逆周期性特征的原因;此外,人民币汇率升值和人口因素也不利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上升。围绕全球化贸易和双重工资弹性条件,我们提出了继续坚持开放、加快产业升级和降低工资刚性等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雯   薛炜  
化解资源错配问题是中国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外生冲击事件,实证考察投入品贸易自由化对区域劳动错配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投入品贸易自由化引致技术革新,加速企业优胜劣汰,使得企业进行人力资本升级,最终改善地区劳动错配;强化产业集聚,减少政府干预,完善市场发育将放大投入品贸易自由化对地区劳动错配的优化效果;从空间维度切入的研究显示投入品贸易自由化能促进区域间劳动配置联动优化,产业集聚与市场发育会进一步强化区域间劳动配置的联动优化效应。本文揭示了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对优化区域要素配置的重要性,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