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46)
2023(20345)
2022(17156)
2021(15849)
2020(13540)
2019(31006)
2018(31071)
2017(59940)
2016(32832)
2015(37227)
2014(37550)
2013(37242)
2012(34171)
2011(30723)
2010(31013)
2009(29190)
2008(29344)
2007(26455)
2006(23368)
2005(21431)
作者
(96228)
(80406)
(80015)
(76287)
(51374)
(38413)
(36444)
(31404)
(30322)
(28763)
(27218)
(27126)
(25628)
(25627)
(24928)
(24612)
(24186)
(23918)
(23111)
(23108)
(19929)
(19904)
(19576)
(18341)
(18026)
(17954)
(17938)
(17897)
(16232)
(15974)
学科
(138412)
经济(138222)
(111568)
管理(107953)
(97853)
企业(97853)
方法(62389)
数学(50785)
数学方法(50271)
(42083)
(40847)
业经(37818)
中国(35270)
(30286)
(29984)
贸易(29968)
(29033)
(28337)
财务(28253)
财务管理(28201)
农业(27640)
(27468)
企业财务(26733)
地方(25874)
理论(25327)
(23553)
技术(23209)
(21809)
银行(21748)
(21449)
机构
学院(481162)
大学(480536)
(197660)
经济(193451)
管理(188758)
理学(161979)
理学院(160246)
研究(159032)
管理学(157668)
管理学院(156809)
中国(121369)
(102432)
科学(96553)
(94649)
(80924)
(80658)
财经(74662)
(73048)
研究所(72888)
中心(71692)
业大(70563)
(67604)
北京(64753)
农业(63338)
(61378)
师范(60818)
经济学(59561)
(58299)
(57344)
财经大学(55080)
基金
项目(313504)
科学(246094)
研究(230906)
基金(226992)
(196599)
国家(194883)
科学基金(167446)
社会(145534)
社会科(137775)
社会科学(137739)
(122541)
基金项目(120101)
自然(107940)
教育(105729)
自然科(105356)
自然科学(105329)
自然科学基金(103454)
(102163)
编号(95036)
资助(93336)
成果(77733)
重点(69866)
(69572)
(66636)
(66000)
课题(64973)
创新(61216)
教育部(59759)
科研(59753)
国家社会(59450)
期刊
(225208)
经济(225208)
研究(143595)
中国(91578)
(76220)
(74898)
学报(73859)
管理(72359)
科学(67767)
大学(56346)
学学(53093)
农业(51015)
教育(50542)
(43880)
金融(43880)
技术(42057)
业经(37629)
财经(37374)
经济研究(35254)
(32031)
问题(30202)
(28932)
(25626)
技术经济(24891)
商业(22766)
(22687)
理论(22631)
现代(22510)
图书(22149)
世界(21618)
共检索到719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田晴  谢娟娟  侯欣裕  
当前中间品贸易渠道影响企业能源绩效问题的理论和经验证据尚不完善,本文首次从产业间投入产出联系的中间投入品这一新的视角,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企业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首先,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厘清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中间品关税降低通过提高最终品部门企业生产率和中间品进口效应降低企业能源消费强度的作用机制。其次,利用投入产出表构建中间品行业关税,从微观企业层面展开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间品关税下降显著降低了企业能源消费强度,并透过企业生产率、进口中间品质量和种类起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对高能耗、高能源效率和高技术行业企业,中间品关税下降发挥了更大的节能减排效果。因此,中间品关联是贸易自由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渠道。该结论为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能源绩效和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经验依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冬冬  刘景卿  
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分销成本纳入到一个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从理论上阐释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成本加成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以中国加入WTO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通过倍差估计法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高效率企业、内资企业以及产品替代弹性较小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更明显。上述结论表明,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定价能力、重塑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冬冬  刘景卿  
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分销成本纳入到一个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从理论上阐释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成本加成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以中国加入WTO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通过倍差估计法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高效率企业、内资企业以及产品替代弹性较小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更明显。上述结论表明,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定价能力、重塑中国制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巍  余淼杰  
本文旨在研究中间品关税下降对进口企业研发的影响。加工贸易零进口关税,进口中间品不受关税下降的影响。基于这一事实,本文以中国加入WTO作为政策冲击,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进出口数据和自然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中间品关税的下降提高了企业的研发水平。中间品关税的下降,增加了企业利润,扩大了研发空间,促进企业对已有技术的模拟和吸收。进一步我们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企业研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的研发。这是因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相对于自助研发新产品,中国企业在吸收已有技术、改善生产流程上更具有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雯  苗双有  
本文在异质性企业分析框架下,构建了贸易自由化下中间品进口与企业技术选择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技术选择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0—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入世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应用高技术。进一步考虑企业生产率差异性时,发现这种促进作用与企业的初始生产率水平有关,仅仅显著促进中等生产率的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另外,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密集型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强,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技术选择的影响最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依凡   杨继军   于津平  
鉴于中间品市场势力会对社会福利损失产生成倍放大效应,本文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视角,基于有效市场势力探究中间品关税减让对制造业企业福利损失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的福利损失,由于存在寡头之间相互牵制、小企业“渔翁得利”的博弈情形,抑制作用随着市场份额的降低而增大。机制检验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通过推动市场发育度、缓解要素扭曲两个渠道加强技术竞争效应和成本节约效应来降低福利损失。此外,本文还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高垄断力企业的福利损失抑制作用大于低垄断力企业,对非高技术行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显著,但对高技术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当基于市场结构和市场势力双重视角考察福利损失,市场竞争具有重要性,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推动市场发育度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起到关键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正静  
文章基于中国加入WTO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与较高生产率的企业相比,较低生产率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幅度较大,获利较多;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融资约束程度越低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幅度越大。文章进行了平行趋势假设、两期双重差分法以及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此外,文章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分析,结果发现,进口中间品种类增加和中间品质量提升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两个作用渠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苏丹妮  杨琦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在于微观企业的减排行为。本文从清洁技术选择的视角构建了一个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与生产的合并数据,选取水污染的典型代表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和大气污染的典型代表工业废气、二氧化硫四种污染物构建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综合指标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与理论预期一致,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的污染排放强度,有助于企业减排。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的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通过中间品进口的种类效应、质量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企业选择清洁技术进而实现减排。最后,本文还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这一市场化改革对政府环境管制倒逼形成的企业减排效应具有补充作用。本文的研究对中国推进贸易体制改革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权家敏  强永昌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就业的影响如何?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检验结果显示,进口渗透率的增加在提高出口企业就业的同时,更多地减少了非出口企业的就业,因而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平均就业减少;而出口渗透率的增加在提高出口企业就业的同时,没有显著减少非出口企业的就业,因而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平均就业增长。考虑不同出口密集度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结论基本不变。在稳健性检验中,检验结果依然稳定。为此,进口自由化下我国应加强对非出口企业失业工人的就业培训,继续推动出口自由化的发展,这将有利于我国就业的持续增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耿晔强  狄媛  
文章利用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和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制度环境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制度环境的改善均显著提高了企业加成率。在区分企业的所有制类型和出口状态之后,结果显示,中间品关税降低对外资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更大,而制度环境的改善对国有企业和出口企业加成率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制度环境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还因地区分布及要素密集度的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差异。文章的研究为中国继续推进贸易自由化改革、加强地区制度建设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耿晔强  狄媛  
文章利用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和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制度环境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制度环境的改善均显著提高了企业加成率。在区分企业的所有制类型和出口状态之后,结果显示,中间品关税降低对外资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更大,而制度环境的改善对国有企业和出口企业加成率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制度环境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还因地区分布及要素密集度的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差异。文章的研究为中国继续推进贸易自由化改革、加强地区制度建设提供了支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巍  余淼杰  
进口中间品的贸易自由化会怎样影响企业内销与出口的决定?本文使用中国制造企业的生产和贸易数据,发现企业面临的中间品关税的下降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强度,即出口占销售的比例。这主要是因为更低的关税使得企业可以使用更多品种的进口中间品,这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利润,降低了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门槛,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出口品的部门能够更有效率地使用进口投入品,其进口成本的下降就促进了生产出口品部门的扩张。我们不仅建立了理论模型解释此现象,同时还运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和海关全样本自2000~2006年的海量微观面板数据进行了大量丰富的实证分析。大量的研究结果支持了我们的结论。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国际...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政文  马弘  
本文研究了不同市场结构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异质性影响。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的异质性企业理论模型,本文分析了一般均衡中中间品关税下降对个体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渠道,以及市场结构的异质性影响。中间品关税下降一方面降低了个体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得其成本加成提高;另一方面降低了行业整体的平均成本,增强了个体企业面临的竞争,使得其成本加成下降。在集中度越高的市场中,中间品关税的降低使得进口企业的成本加成增加越多。本文使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分析了2000-2007年我国中间品关税降低在不同市场结构的行业中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异质性影响,并采用工具变量回归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实证发现与模型预测一致。这一发现对于讨论贸易自由化对国内资源配置效率和福利改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一平  朱小明  张亮  
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结合工具变量法和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从创新的视角研究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程度的提高强化了中间品关税削减对工资的积极效应,该强化作用主要集中在出口和外资企业,结论在替换创新指标、控制内生性后保持高度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即便控制生产率和投入成本两种作用渠道,创新的强化作用仍然显著。本文结论对于宏观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微观企业创新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一平  朱小明  张亮  
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结合工具变量法和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从创新的视角研究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程度的提高强化了中间品关税削减对工资的积极效应,该强化作用主要集中在出口和外资企业,结论在替换创新指标、控制内生性后保持高度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即便控制生产率和投入成本两种作用渠道,创新的强化作用仍然显著。本文结论对于宏观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微观企业创新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