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7)
2023(8401)
2022(6399)
2021(5543)
2020(4376)
2019(10093)
2018(9724)
2017(18633)
2016(10033)
2015(11072)
2014(11259)
2013(10805)
2012(9537)
2011(8407)
2010(8384)
2009(7606)
2008(7534)
2007(6685)
2006(5968)
2005(5703)
作者
(27926)
(23313)
(23293)
(22168)
(14781)
(11136)
(10730)
(9059)
(8799)
(8113)
(7971)
(7619)
(7584)
(7481)
(7322)
(7305)
(7079)
(6916)
(6835)
(6756)
(5926)
(5742)
(5729)
(5297)
(5223)
(5193)
(5128)
(4978)
(4727)
(4596)
学科
(44237)
经济(44213)
管理(27029)
(26512)
(23715)
贸易(23701)
(23125)
(19489)
企业(19489)
方法(17450)
(16451)
数学(14946)
数学方法(14857)
中国(14680)
(13316)
(11293)
业经(10771)
地方(10511)
(10267)
出口(10258)
出口贸易(10258)
产业(8880)
农业(8720)
(8509)
关系(7114)
(7052)
(6820)
结构(6594)
(6576)
(6493)
机构
学院(142343)
大学(139888)
(67340)
经济(66285)
管理(51471)
研究(49363)
理学(44479)
理学院(44059)
管理学(43367)
管理学院(43144)
中国(36585)
(28779)
(28465)
科学(27826)
(24762)
(24119)
财经(22914)
经济学(22251)
(22020)
中心(21825)
研究所(21772)
(20799)
业大(20470)
经济学院(20333)
农业(19627)
(18699)
(17697)
北京(17640)
师范(17468)
(17214)
基金
项目(95133)
科学(74888)
研究(70601)
基金(69166)
(60223)
国家(59794)
科学基金(50957)
社会(46971)
社会科(44901)
社会科学(44890)
(37244)
基金项目(35618)
教育(32136)
自然(30816)
(30462)
自然科(30144)
自然科学(30140)
自然科学基金(29634)
资助(28189)
编号(27947)
(22184)
重点(22070)
成果(21944)
(21519)
国家社会(20360)
课题(19819)
(19550)
教育部(18576)
创新(18501)
发展(18201)
期刊
(71854)
经济(71854)
研究(43535)
中国(26952)
(23636)
学报(21554)
(20829)
管理(19120)
科学(18892)
大学(16927)
农业(16524)
(16106)
学学(15982)
教育(14301)
经济研究(14028)
国际(13752)
业经(13439)
技术(12566)
(12563)
金融(12563)
问题(11858)
财经(11122)
(9732)
(9519)
世界(8993)
商业(8625)
(8034)
贸易(8034)
国际贸易(6775)
技术经济(6772)
共检索到216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小霞  刘东  
文章基于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深入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和技能结构对中国制造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地提升了出口产品质量,但是这种影响因出口产品目的地、产品类别和企业所有制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增加高技能劳动力投入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同时,高技能劳动力与高质量进口中间品存在显著的要素投入组合效应,这种效应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存在显著的进口中间品增强效应和技能结构增强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正静  
文章基于中国加入WTO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与较高生产率的企业相比,较低生产率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幅度较大,获利较多;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融资约束程度越低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幅度越大。文章进行了平行趋势假设、两期双重差分法以及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此外,文章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分析,结果发现,进口中间品种类增加和中间品质量提升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两个作用渠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建新  
文章使用了我国海关统计的29个省份2002年、2005年、2008年和2011年的HS6位编码数据,讨论了进口关税削减对我国各省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与其他的研究贸易自由化的文献不同,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国际国内出口产品质量前沿差距下,进口关税减让对我国各地区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方向不同。进口关税削减对那些远离出口产品质量前沿的产品种类的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为负;在面对削减关税水平对国内市场带来的激烈竞争的情况下,那些与国际国内出口产品质量前沿接近的产品种类更有可能通过参与技术创新和更多地使用高质量的进口中间投入品,来进行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此外,本文的研究还表明,非市场化介入在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莫莎  欧佩群  徐春祥  
本文采用产品层面的关税数据和贸易数据,将产品归类到行业,在测度贸易自由化程度和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1年中国27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在不同行业间的差异性体现。实证结果表明:以最终产品关税率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率为表征的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且中间投入品关税率的作用更为明显;在不同特征的行业中,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其对研发强度低、行业质量阶梯短、人均工资低及劳动资本密集度小的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蒋丽  
作为产业内垂直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出口产品质量已成为经济改革中的焦点问题。有关出口产品质量的文献众多,本文主要从出口产品质量的测度方法、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三方面对现有代表性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试图探索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沁  王立勇  杨渌尧  
本文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WTO关税数据库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匹配得出2001-2015年中国22个工业细分行业样本数据,借助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关税减让和引进外资为指标表示的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存在"规避竞争效应"和"气馁效应";贸易自由化给生产高质量产品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带来的提升效应远远大于给生产低质量产品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抑制效应,即"规避竞争效应"远远大于"气馁效应"。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欢  
出口产品质量是衡量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指标,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如何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是本文关注的重点。首先,实证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异质性分析发现,其他商业服务部门和金融服务部门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其中,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私营企业、东部地区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更显著。最后,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通过企业生产率和制造业服务化两个作用机制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且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存在制造业服务化的倒“U”型非线性作用。本文研究结论认为: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存在制造业服务化的非线性,我国制造业应仍以发展实体经济为主,服务化转型为辅。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邓国营  宋跃刚  吴耀国  
文章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微观匹配数据,在地区制度环境存在显著差异的背景下研究中间品进口、制度环境与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间品进口通过"竞争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中间品质量效应"以及"中间品多元化效应"机制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提升效果会因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中间品进口来源国、技术复杂度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制度环境改善一方面可以直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强化了中间品进口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中间品进口与制度环境在影响出口产品质量方面存在互补性;(3)文章进一步从动态视角考察了进口持续期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得出二者呈现"U"型关系,短期进口无法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持续进口以及适时进入可以显著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本研究为中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改善区域制度环境提供了理论与现实支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逢珉  程凯  
在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的战略背景下,研究贸易便利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07~2015年CEPII数据库中行业层面的贸易数据测算了出口产品质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贸易便利化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通过降低出口企业的贸易成本,一方面促使企业选择以低价竞争策略替代质量竞争策略,从而产生替代效应抑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另一方面又使出口企业获得成本优势,促使其选择扩大出口规模,进而产生收入效应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然而贸易便利化对出口产品质量却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但是随着进口国收入水平的降低,贸易便利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逐渐降低,最后对出口产品质量表现为促进作用。此外,贸易便利化对质量越高的出口产品抑制作用越明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苏理梅  彭冬冬  兰宜生  
传统理论认为贸易自由化会促进出口产品的质量升级,但我国加入WTO后的情况却并非如此。文章基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视角,利用我国加入WTO前后美国对我国产品进行关税调整这一自然实验,通过倍差法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会拉低我国的出口产品质量,且这一结论在改变质量测度方法、控制成本效应以及使用不同的产品属性、贸易对象和样本的情况下依然稳健;(2)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主要是通过广延边际上的质量调整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总体质量,即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幅度越大的产品中,有越多的生产低质量产品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3)在集约边际上,...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龚静   尹忠明   何悦  
本文基于企业—产品—目的地—年份的微观数据,统计描述并实证检验了中间品进口关税下降、产品类型排序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统计上,研究期间企业层面的中间品进口关税在持续下降,企业核心产品的出口占比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核心产品;实证上,中间品进口关税的下降可以显著地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且该促进作用在距离企业核心产品越近时,质量提升效应越大。在考虑内生性、变更衡量方式、增加控制变量及改变样本容量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开放、产品类型对异质性产品、高定价产品的质量提升效应更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晓宁  刘磊  
本文运用中国进口关税数据、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出口数据,就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效应展开微观层面的探讨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靠近世界质量前沿的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具有积极效应,即"规避竞争效应",而对远离世界质量前沿的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具有消极影响,即"气馁效应";从不同企业类型来看,关税减让对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明显,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关税减让无法促使技术和质量水平落后的产品退出市场,资本密集型企业比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规避竞争效应"的影响更明显,加工贸易企业产品质量受到关税减让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他企业层面的异质性因素中,企业研发投入是最为重要的正向影响因素。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欢   黄胜强   何树全  
以2000—2015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提高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且数字发展水平的提高强化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正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通过影响企业生产率、进口中间品质量和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来影响出口产品质量,且该影响具有制造业服务化的非线性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其他商业和通信计算机服务部门的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为正,而交通运输、分销等服务部门的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为负;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外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差异化产品、管理效率较高的企业、所在地区制度质量更高的企业以及目的国经济更发达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果更突出。拓展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多产品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强。研究结论为我国制造业企业抓住服务贸易自由化和数字变革的机遇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青青  吕德胜  王珏  
数字贸易为国际贸易注入新动能、开辟新空间,成为各国提升贸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2006—2017年CEPII数据、世界银行贸易数据库构建多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贸易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数字贸易对各国行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正向动态效应,在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问题检验之后结果依然稳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检验发现,降低贸易成本、提高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优化要素配置是提高行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可能渠道。进一步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贸易对较高收入出口目的国以及中技术制造行业的正向效应尤为显著。最后,运用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数字贸易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进行微观视角的补充。综上,应加强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数字贸易全球化发展,通过强化企业研发力度、优化劳动和技术等要素配置,最大程度发挥数字贸易对一国高质量出口的推动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雅琦  张文魁  洪圣杰  
本文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全球金融危机前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我们的分析表明,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经历了较大程度的下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间品进口下降带来的负面冲击。我们还发现,这一负面冲击对国内各个行业的不良影响并不均衡,其中,国内上游产能可以迅速提升的行业,所受影响较小。通过产品层面的动态分析,我们还发现,中间品进口的下降,还会通过高质量产品的进入减少、退出增加,而影响到出口产品质量的变动。我们的研究丰富了有关文献,而且,在当前一些发达国家欲对我国实施高科技中间品出口限制的背景下,在我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战略进程中,我们的研究也有较强的政策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