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76)
2023(15233)
2022(12245)
2021(10884)
2020(9027)
2019(19878)
2018(19939)
2017(38179)
2016(20986)
2015(23111)
2014(22922)
2013(22470)
2012(20140)
2011(17808)
2010(17642)
2009(16644)
2008(16629)
2007(15123)
2006(13505)
2005(12709)
作者
(60422)
(50631)
(50461)
(47731)
(32146)
(23989)
(22631)
(19558)
(19160)
(18035)
(17551)
(16735)
(16285)
(16238)
(15947)
(15321)
(15153)
(15112)
(14611)
(14436)
(12757)
(12460)
(12454)
(11629)
(11379)
(11329)
(11312)
(11299)
(10076)
(10043)
学科
(89959)
(87386)
经济(87246)
管理(81984)
(81713)
企业(81713)
方法(34234)
业经(31342)
(31296)
(29500)
数学(25733)
数学方法(25552)
中国(23402)
(23060)
(22468)
财务(22439)
财务管理(22413)
企业财务(21268)
农业(21017)
技术(18397)
(18141)
环境(18089)
(17206)
(16374)
(16047)
(15787)
贸易(15779)
(15368)
地方(14802)
理论(14801)
机构
学院(300771)
大学(294991)
(127744)
经济(125405)
管理(118999)
理学(101941)
理学院(100989)
管理学(99656)
管理学院(99126)
研究(97699)
中国(77378)
(62076)
(61190)
科学(58264)
(57178)
(49135)
财经(48491)
(47310)
业大(46927)
农业(44951)
中心(44576)
研究所(44068)
(44047)
经济学(38788)
北京(37637)
(36313)
财经大学(35677)
(35309)
经济学院(35058)
商学(33999)
基金
项目(197962)
科学(157335)
基金(145971)
研究(142546)
(127930)
国家(126790)
科学基金(109902)
社会(94337)
社会科(89478)
社会科学(89453)
(78760)
基金项目(77766)
自然(71047)
自然科(69425)
自然科学(69403)
自然科学基金(68239)
(64919)
教育(63800)
资助(57423)
编号(55021)
(44593)
重点(44537)
(43451)
(43325)
成果(43141)
(42920)
(41710)
创新(40939)
国家社会(39667)
课题(38205)
期刊
(147376)
经济(147376)
研究(85594)
中国(60059)
(54105)
(52347)
管理(49566)
学报(47690)
科学(44477)
大学(36768)
农业(36349)
学学(35396)
(30281)
金融(30281)
业经(26420)
技术(25639)
财经(24791)
教育(24122)
经济研究(22736)
(21933)
(21350)
问题(19551)
技术经济(16089)
(15280)
现代(15131)
(15091)
财会(15013)
商业(14709)
世界(14475)
科技(14139)
共检索到452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晴  谢娟娟  
中间投入品作为物化型技术溢出,是制造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从行业间投入产出关联的视角出发,以历年外资准入政策为事实依据,结合投入产出表,构建了与上游中间品外资进入自由化程度指标,并探讨了其对下游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中间品绿色技术溢出导致的有偏技术进步和企业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是最重要的影响途径,且中间品外资进入自由化程度提高对绿色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在低技术行业和低生产率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外资中间品的绿色技术溢出对内部治污能力弱和外部减排成本低的下游企业作用更大。鉴于此,我国应进一步调整并优化外资引进策略,积极参与国际生产分工,加强上游中间品生产商绿色技术与下游行业低碳生产之间的衔接与互动,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毛其淋  方森辉  
本文以中国2002年外资管制放松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研究外资进入自由化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发现:平均而言,外资进入自由化对本土企业生产率产生了一定的负向溢出效应,不过两类外资进入政策调整的负向溢出效应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在制度环境越完善的地区,外资进入自由化越倾向于促进本土企业生产率提升;外资进入自由化通过资源再配置效应显著提升了制造业总体生产率水平。进一步的影响渠道检验表明,就业资源再配置效率改善和低效率企业退出是外资进入自由化促进制造业总体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有助于客观准确地评估外资进入的经济效应,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引资政策调整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冬冬  刘景卿  
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分销成本纳入到一个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从理论上阐释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成本加成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以中国加入WTO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通过倍差估计法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高效率企业、内资企业以及产品替代弹性较小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更明显。上述结论表明,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定价能力、重塑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冬冬  刘景卿  
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分销成本纳入到一个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从理论上阐释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成本加成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以中国加入WTO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通过倍差估计法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高效率企业、内资企业以及产品替代弹性较小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更明显。上述结论表明,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定价能力、重塑中国制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雯  苗双有  
本文在异质性企业分析框架下,构建了贸易自由化下中间品进口与企业技术选择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技术选择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0—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入世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应用高技术。进一步考虑企业生产率差异性时,发现这种促进作用与企业的初始生产率水平有关,仅仅显著促进中等生产率的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另外,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密集型出口企业技术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强,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技术选择的影响最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依凡   杨继军   于津平  
鉴于中间品市场势力会对社会福利损失产生成倍放大效应,本文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视角,基于有效市场势力探究中间品关税减让对制造业企业福利损失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的福利损失,由于存在寡头之间相互牵制、小企业“渔翁得利”的博弈情形,抑制作用随着市场份额的降低而增大。机制检验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通过推动市场发育度、缓解要素扭曲两个渠道加强技术竞争效应和成本节约效应来降低福利损失。此外,本文还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高垄断力企业的福利损失抑制作用大于低垄断力企业,对非高技术行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显著,但对高技术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当基于市场结构和市场势力双重视角考察福利损失,市场竞争具有重要性,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推动市场发育度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起到关键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正静  
文章基于中国加入WTO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与较高生产率的企业相比,较低生产率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幅度较大,获利较多;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融资约束程度越低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幅度越大。文章进行了平行趋势假设、两期双重差分法以及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此外,文章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分析,结果发现,进口中间品种类增加和中间品质量提升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两个作用渠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菁靖   雷玉桃  
立足于微观视角,深入探究碳交易影响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背后技术进步机制,将碳交易引入政企演化博弈理论模型,剖析碳交易对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明确碳交易驱动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进步机制,并利用2008—2022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企业和所在地区数据,在准自然实验框架下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1)碳交易可以释放创新收益激励效应促进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2)要素生产技术进步、降污减排技术进步和能源利用技术进步是制造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三大技术进步机制,机制识别揭示,碳交易主要通过后两种机制发挥效力;(3)提高市场化程度有助于增强碳交易的技术进步机制效应,但是加大政府补贴不利于其发挥机制作用。据此,政府在推进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时,应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配置和激励作用,打通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机制途径,同时对制造企业增加事前绿色创新补贴,制定灵活且有针对性的补贴计划。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田晴  谢娟娟  侯欣裕  
当前中间品贸易渠道影响企业能源绩效问题的理论和经验证据尚不完善,本文首次从产业间投入产出联系的中间投入品这一新的视角,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企业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首先,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厘清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中间品关税降低通过提高最终品部门企业生产率和中间品进口效应降低企业能源消费强度的作用机制。其次,利用投入产出表构建中间品行业关税,从微观企业层面展开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间品关税下降显著降低了企业能源消费强度,并透过企业生产率、进口中间品质量和种类起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对高能耗、高能源效率和高技术行业企业,中间品关税下降发挥了更大的节能减排效果。因此,中间品关联是贸易自由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渠道。该结论为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能源绩效和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经验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珊珊  
绿色低碳转型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贸易为此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通过选取2013—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字贸易对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整体上促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数字贸易四个维度对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数字贸易能力、创新要素基础、对外贸易潜力、基础设施环境。数字贸易对沿海地区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内陆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在产业集聚、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地区,数字贸易的促进效应更强。数字贸易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消费升级和要素配置等渠道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且存在显著的知识产权单一门槛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杨琦  
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与产能过剩化解是中国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文章以中国加入WTO引致的大幅度中间品关税减免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系统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中国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渠道检验表明,中间品关税减让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生产率、激励企业创新行为和提升企业出口,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中间品关税减让对从事一般贸易企业和内资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促进效应更大。最后,文章从行业特征视角进一步探讨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产能利用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在生产异质性产品和契约密集度低的行业,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更大。文章的研究成果为从贸易政策调整视角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并化解制造业产能过剩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建春  毛其淋  
进口贸易政策变化究竟会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文章以中国加入WTO为背景,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深入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自由化总体上促进了企业创新,且主要体现在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上,而最终品贸易自由化的影响较小;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决策的影响大于对创新密集度的影响,即进口自由化更多地是通过"扩展边际"渠道促进企业创新;通过离散时间生存分析发现,进口自由化有利于延长企业创新的持续时间,并且中间品关税减让的影响程度相对更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毛其淋  
本文以中国政府2002年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修订所引发的外资自由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系统评估了外资进入对本土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外资进入不仅显著提高了创新程度,而且还有利于延长本土企业的创新持续时间。此外,我们还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了外资进入对本土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使用专利申请数衡量创新以及采用FDI溢出指标刻画外资进入程度之后依然稳健。最后,我们进一步考察了外资进入影响本土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发现研发能力增强与融资约束程度降低是外资进入促进本土企业创新的两个重要渠道。本文研究为客观评估中国近年来引资政策的绩效提供了微观依据,同时对于如何有效促进本土企业创新具有一定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曹裕  李想  胡韩莉  万光羽  汪寿阳  
数字化如何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已引起业界与学术界的关注,而其微观层面的内在驱动机理尚未厘清。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对数字化驱动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阶段特征与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过程经历了工具化向在线化、在线化向智能化、智能化向生态化演进的三次跃升,并推动企业实现了从绿色结构化到绿色能力化再到绿色杠杆化的绿色转型发展;第二,三次跃迁过程中制造企业数据资源的编排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数字编排方式下制造企业数字化对绿色转型的驱动表现为以数字基础推动绿色结构化、数字捆绑推动绿色能力化、数字撬动推动绿色杠杆化的推动过程,并形成了“特征—能力—行动”的内在驱动逻辑。本文发现了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跃升演进规律,揭示了数字化助力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内在机理,拓展并丰富了资源编排理论的研究情境与理论内涵,为后发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绿色转型升级与路径提供启发与参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苏丹妮  杨琦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在于微观企业的减排行为。本文从清洁技术选择的视角构建了一个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与生产的合并数据,选取水污染的典型代表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和大气污染的典型代表工业废气、二氧化硫四种污染物构建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综合指标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与理论预期一致,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的污染排放强度,有助于企业减排。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的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通过中间品进口的种类效应、质量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企业选择清洁技术进而实现减排。最后,本文还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这一市场化改革对政府环境管制倒逼形成的企业减排效应具有补充作用。本文的研究对中国推进贸易体制改革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