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
- 2023(1036)
- 2022(795)
- 2021(736)
- 2020(663)
- 2019(1498)
- 2018(1433)
- 2017(2112)
- 2016(1446)
- 2015(1648)
- 2014(1571)
- 2013(1575)
- 2012(1478)
- 2011(1430)
- 2010(1357)
- 2009(1307)
- 2008(1259)
- 2007(1083)
- 2006(954)
- 2005(841)
- 学科
- 济(3240)
- 经济(3235)
- 学(2551)
- 业(2087)
- 管理(2086)
- 草(1957)
- 麦(1881)
- 方法(1830)
- 企(1754)
- 企业(1754)
- 小麦(1630)
- 数学(1592)
- 数学方法(1579)
- 物(1072)
- 植(985)
- 植物(946)
- 农(852)
- 银(824)
- 财(818)
- 银行(801)
- 行(777)
- 水产(760)
- 制(738)
- 原(724)
- 草原(724)
- 害(711)
- 贸(673)
- 贸易(672)
- 易(659)
- 中国(650)
- 机构
- 学院(22249)
- 大学(21984)
- 农(13148)
- 研究(11575)
- 农业(10857)
- 科学(10728)
- 业大(8561)
- 所(7911)
- 研究所(7566)
- 中国(7091)
- 农业大学(6929)
- 业(6442)
- 室(6272)
- 实验(6198)
- 省(6006)
- 实验室(5972)
- 重点(5692)
- 京(5064)
- 科学院(5045)
- 济(4981)
- 经济(4827)
- 中心(4660)
- 技术(4169)
- 管理(4041)
- 院(3706)
- 部(3628)
- 江(3581)
- 理学(3530)
- 理学院(3438)
- 家(3421)
共检索到31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尚春艳 张国芳 毛培春 孟林 安沙舟
采用温室苗期模拟NaCl盐分胁迫技术,对来自12个国家的13份中间偃麦草种质材料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细胞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则呈上升趋势。对上述4个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与综合聚类分析,将13份中间偃麦草种质划分为3个耐盐级别:即耐盐种质有EI037、EI038、EI043,中度耐盐种质有EI017、EI031、EI044、EI046、EI049,敏盐种质有EI020、EI030、EI041、EI042、EI045。综合NaCl胁迫下的盐害级别和存活...
关键词:
中间偃麦草 苗期 NaCl胁迫 生理响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国芳 孟林 毛培春
选用来自9个国家的17份偃麦草和中间偃麦草种质材料,在日光温室模拟旱境胁迫条件下,通过土壤干旱法,开展了苗期抗旱性鉴定研究,分析测定了植株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等理化指标,综合评定了17份种质材料的抗旱性强弱,并针对上述4个理化指标变化率,通过赋分分级的办法将其划分为较强、中等、较弱3个抗旱性级别,抗旱性强的种质材料包括Ag-2,Greenar,AJC-320,Reliant,1;抗旱性中等的种质材料包括2,Clarke,D-2111,Slate,DT-3175,D-1483,X93035;抗旱性较弱的种质材料包括D-1987,699,D-939,D-3244,V...
关键词:
偃麦草 中间偃麦草 苗期 抗旱性 鉴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玉花 雷阳 白志元 陈妍 张海平 张瑞军
【目的】了解杂交大豆品种间抗旱性差异,从而选育耐旱杂交大豆品种。【方法】以3个杂交大豆为试验材料,在生长间采用PEG-6000水培模式模拟大豆苗期干旱胁迫,测定干旱胁迫后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指标、渗透调节物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研究3个杂交大豆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结果】利用3个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5%、10%和20%)处理大豆苗期,结果随着PEG-6000溶液浓度不断增加,检测到3个杂交大豆的相关抗旱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首先通过观察不同浓度处理后大豆苗期表型变化,发现随着PEG-6000溶液浓度增加,大豆幼苗生长受到抑制逐步显著。其次检测大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发现随着PEG-6000溶液浓度增加其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最显著的是优势豆-A-5。接着测试大豆苗期光合生理指标,3个杂交大豆苗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和气孔导度(G_(s))变化趋势呈现显著差异。然后通过检测渗透调节物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物质,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对干旱胁迫响应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大豆幼苗可以通过渗透调节和启动抗氧化防御系统应对干旱胁迫,并且随着胁迫程度增加,各物质含量有显著变化,而且不同品种间也存显著差异。最后利用隶属函数值法综合分析得出3个杂交大豆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优势豆-A-5>杂交豆6号>晋豆48。【结论】杂交大豆可以通过光合抑制、渗透调节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途径共同作用响应干旱胁迫,本研究筛选的优势豆-A-5可作为抗旱杂交大豆在黄淮海地区推广示范,同时也为后期杂交大豆抗旱育种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杂交大豆 苗期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董斌 洪文泓 黄永芳 薛立 龚海光 韦雪芬 蓝来娇
以产自广西的4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品种‘桂无1号’(桂1)、‘桂无4号’(桂4)、‘岑软2号’(岑2)和‘岑软3号’(岑3)的一年生嫁接苗为试材,通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别对其设置10%、20%和30%共3个浓度梯度,给予持续12、24、36 h以及营养液恢复12 h处理,测定幼苗各处理的生理指标,并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4个油茶品种幼苗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4个油茶品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小于对照,其中桂1和桂4下降幅度最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
关键词:
油茶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隶属函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国生 朱伯华 彭旭辉 杨梅
以3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在萌发期和幼苗期进行不同pH下NaHCO3 与NaCl胁迫处理,测定了水稻幼苗鲜重、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及根系活力变化。结果表明, 发芽期胁迫3 d后,NaHCO3 处理开始抑制根系生长, NaCl处理到第6天才抑制幼苗地上部生长。幼苗期胁迫处理时,鲜重减少,根系活力显著降低,MDA累积,脯氨酸大量积累。这些变化与胁迫时的pH明显相关。在相同胁迫处理下,品种213 较其它2个品种耐逆性相对较强。
关键词:
盐碱胁迫 水稻幼苗 脯氨酸 根系活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丽丽 马殿荣 林志强 孙健 陈温福
采用人工气候箱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杂草稻幼苗生长、根系特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3个试验材料苗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和地下部干质量均降低,且降幅均为越光﹥长白9号﹥WR03-12。低NaCl胁迫下,WR03-12主根长有增加趋势。随NaCl浓度增加,3个材料根系总根长、根系体积、总表面积、吸收面积和活性吸收面积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越光最大,长白9号居中,WR03-12最小。随NaCl浓度增加,3个材料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增幅均为WR03-12﹥长白9号﹥越光,脯氨酸含量也随胁迫浓度增加而上升,增幅为越...
关键词:
杂草稻 幼苗 形态 生理 NaCl胁迫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春程 李晓宁 张寅坤 张婷 傅金民
为研究不同品种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抗旱能力,选取4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采用水培试验的方法,在温室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多年生黑麦草的草坪质量、地上部与地下部增长量、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研究表明,干旱胁迫至10 d时,4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同时4个品种的植株含水量都处于下降的趋势。此外,4个品种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活性都出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增加。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4种多年生黑麦草的抗旱能力强弱表现为Pr521>维达斯>百灵鸟> Pr525。
关键词:
多年生黑麦草 抗旱性 干旱胁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鹏钰 卫丽 白田田 张宝娜 杨明达 韩静丽 关小康 王同朝
为探讨河南省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抗旱性演变规律,选用20世纪60年代以来河南省主推的11个小麦品种,在小麦幼苗长至两叶一心期用20%PEG6000(m/V)渗透胁迫处理48,120 h,研究不同品种的生理抗旱特性,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方法计算每个指标的隶属函数值,并对幼苗期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品种9次更新换代过程中,小麦幼苗期抗旱性逐渐增强。渗透胁迫条件下,各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SOD活性和P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法对11个品种的抗旱性进行分类,洛旱2号和洛旱12号2个为强抗旱性品种;郑麦9023、豫麦21、豫麦49-198和周麦18为中抗...
关键词:
小麦 苗期 抗旱性 生理响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源 刘贵波 高洪文 孙桂枝 王赞
试验以来自俄罗斯的48份苜蓿种质为研究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法,在0.3%,0.4%,0.5%,0.6%NaCL胁迫下,通过测定不同种质的存活率、株高、地上、地下生物量等形态指标,分析了不同NaCl浓度胁迫对苜蓿种质苗期生长特性的影响,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引进种质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供试苜蓿种质的存活率、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呈下降趋势,不同材料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试验共筛选出ZXY05P-776、ZXY05P-1026、ZXY05P-1091、ZXY05P-1104、ZXY05P-1040、ZXY05P-785、ZXY05P-809、ZXY05P-857、ZXY...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黎栋 杨健 窦俊焕 武路云 陈鹏 周琼 莫良玉 何冰 范稚莲 周瑞阳
为了鉴定黄麻苗期的抗旱性,采用盆栽试验、人工控水法对10个不同品系黄麻幼苗进行干旱胁迫,测定其幼苗株高和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等6个生理指标的变化,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各个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幼苗株高相对值变小,黄麻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均表现为上升,且在一定干旱范围内,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升高。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10个不同品系黄麻幼苗耐旱性,耐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黄33>黄09-39>黄37>黄09-30>黄09-1>黄09-27>黄09-5>黄09-19>黄09-4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季平 刘经威 王欣婷 郭军飞 吴顾容 刘紫微 杨洪涛 彭勃 徐晨 刘晓龙
【目的】系统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苗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水稻品种耐热性的关系,为制定耐热水稻品种的育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个籼稻品种和8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在苗期设置对照(白天(07:00-19:00)28℃,夜晚(19:00-07:00)22℃,CK)和高温胁迫(白天(07:00-19:00)42℃,夜晚(19:00-07:00)35℃,HS)2种处理方式,根据幼苗存活率将供试品种分为高抗、中抗、敏感和高度敏感4个耐热性等级,研究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性水稻品种苗期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活性氧(ROS)积累、质膜损伤、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高温胁迫下,东稻4号、湘两优2号、黄华占和长白9号的幼苗存活率较高,是苗期耐热性高抗品种;湘两优900、泰优390、郑旱6号、武运粳21、粤王丝苗和吉粳515是苗期耐热性高度敏感品种。与CK相比,HS处理导致苗期水稻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内源IAA、Z+ZR和GA_3含量下降,ROS积累、质膜损伤(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和内源ABA含量升高。高温胁迫下,耐热性水稻品种苗期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及内源ABA含量均显著高于热敏感品种,ROS含量、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低于热敏感品种,APX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内源IAA、Z+ZR和GA_3含量无显著差异。高温胁迫下,水稻苗期叶片ROS积累量、抗氧化酶活性、质膜损伤程度和内源ABA含量与水稻苗期的存活率极显著相关,可作为耐热水稻品种筛选的参考评价指标。【结论】高温胁迫诱导水稻叶片ROS过量积累,引发氧化胁迫是导致叶片枯萎的重要原因,提高抗氧化防御能力和内源ABA信号通路是水稻抵抗高温胁迫的重要途径,可作为耐高温水稻种质资源的重要育种策略。
关键词:
水稻 高温胁迫 逆境生理 叶片生理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慧 李树杏 甘雨 张宏伟 郝留根 杨占烈 向关伦 王珍珍 易崇粉
【目的】探明低温胁迫下水稻生理及基因动态变化规律,解析水稻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基础与分子机制,为筛选适宜的耐冷性水稻品种及水稻耐冷性遗传改良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P427(强耐冷型)、日本晴(耐冷型)和9311(冷敏感型)3个耐冷性不同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表型和生理指标相结合的方法,研究3~4℃低温胁迫对其表型、叶绿素含量及电导率变化的影响,并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低温胁迫响应基因的动态变化及主要富集通路。【结果】强耐冷性水稻品种P427对低温表现较强的适应能力,低温胁迫下能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低温处理前、低温处理3 d和恢复生长3 d时叶绿素含量分别为29.64 μg/g、29.30 μg/g和27.96 μg/g;在低温处理1 d、3 d、5 d时且电导率最低,依次为10.39%、13.08%和17.04%,膜系统损伤最小;不论耐冷品种还是冷敏感品种,在低温诱导下大量低温响应基因发生表达变化,随着低温处理时间延长差异表达基因(DEGs)数量持续增加,但P427特有的DEGs数量则呈下降趋势,从2408个降至1717个。P427低温处理1~3 d时只有576个特有基因一直在差异表达。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低温处理后P427特有的DEGs主要富集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结论】不同耐冷性品种其耐冷响应基因及调控机制可能存在差异,P427存在一套有别于日本晴和9311的低温胁迫响应基因。苗期水稻低温胁迫对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苯丙氨酸代谢影响较大,P427可能通过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代谢通路及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通路上的基因响应苗期的低温胁迫。
关键词:
水稻 转录组 低温胁迫 差异表达基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继秀 马祥 琚泽亮 刘凯强 何纪桐 马小龙 贾志锋
为明确低氮胁迫对燕麦(Avena sativa)苗期生长的影响,选育耐低氮能力强的燕麦种质,本研究采用苗期水培法,分析了19份燕麦种质资源在常规氮(2 mmol·L~(-1) NH_4NO_3)和低氮(0.2 mmol·L~(-1) NH_4NO_3)处理下的生物量及耐低氮系数,初步筛选出5份耐低氮种质和5份低氮敏感种质。进一步复筛测定10份燕麦种质资源的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和根系形态构型等11项指标。结果表明:低氮胁迫下,植株茎叶干重、株高、叶片SPAD值显著降低(P <0.05),根干重、根冠比、根体积、根表面积和根尖数显著增加。结合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出,株高、茎叶干重、根干重、根表面积和根尖数可作为评价燕麦低氮耐受性的指标。根据耐低氮综合评价值(D),筛选出2个耐低氮种质ZY004067和ZY004068,3个氮敏感种质ZY004085、ZY004101和ZY004093。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金龙 王莹 许爱云 陶利波 于双 许冬梅
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蒙农杂种冰草(A.cristatum×A.desertorum)、沙生冰草(A.desertorum)、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苗期叶片水分状况、细胞膜透性、叶绿素、游离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丙二醛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借助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5种牧草幼苗期的抗旱性。结果表明,持续干旱胁迫下,5种禾本科牧草幼苗的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水分饱和亏缺、细胞膜透性逐渐上升;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5种禾本科牧草抗旱性隶属函数均值介于0.351 0~0.688 1,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沙生冰草、新麦草、蒙农杂种冰草、蒙古冰草和无芒雀麦。
关键词:
禾本科牧草 幼苗期 干旱胁迫 抗旱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竞红 陈鹏 陈艾 田静瑶 MUHAMMAD Siddique 李彦雪
通过自然失水胁迫试验,探究了狼尾草(Peuuisetum alopecuroides)、蓝羊茅(Festuca glauca ‘Freddy’)、细茎针茅‘马尾’(Stipa tenuissima ‘Pony Tails’)苗期对干旱胁迫形态特性和生理特性的响应变化,并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狼尾草的土壤含水量下降速率小于其他两者。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观赏草幼苗的株高变化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狼尾草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蓝羊茅和细茎针茅则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采用隶属函数法对3种观赏草苗期表现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其抗旱能力强弱表现为细茎针茅‘马尾’>蓝羊茅‘Freddy’>狼尾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