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30)
- 2023(13603)
- 2022(11763)
- 2021(10857)
- 2020(9512)
- 2019(22107)
- 2018(21818)
- 2017(43141)
- 2016(23081)
- 2015(26255)
- 2014(26142)
- 2013(25741)
- 2012(23750)
- 2011(21247)
- 2010(21174)
- 2009(19635)
- 2008(19441)
- 2007(17183)
- 2006(14749)
- 2005(13031)
- 学科
- 济(94759)
- 经济(94657)
- 管理(66917)
- 业(64817)
- 企(51457)
- 企业(51457)
- 方法(48455)
- 数学(43760)
- 数学方法(43277)
- 农(28202)
- 财(26709)
- 中国(25427)
- 贸(23171)
- 贸易(23163)
- 易(22680)
- 业经(19608)
- 制(19109)
- 农业(17293)
- 学(16949)
- 银(16719)
- 银行(16677)
- 务(16384)
- 地方(16353)
- 财务(16340)
- 财务管理(16295)
- 行(15897)
- 企业财务(15400)
- 融(14695)
- 金融(14692)
- 环境(14565)
- 机构
- 学院(331007)
- 大学(330867)
- 济(141970)
- 经济(139302)
- 管理(131557)
- 理学(114254)
- 理学院(113104)
- 管理学(111312)
- 管理学院(110704)
- 研究(104900)
- 中国(81339)
- 京(67806)
- 财(65501)
- 科学(62610)
- 农(53890)
- 财经(52966)
- 所(51741)
- 中心(50082)
- 业大(49151)
- 经(48200)
- 江(47726)
- 研究所(46882)
- 经济学(44576)
- 农业(42868)
- 北京(42016)
- 范(40843)
- 经济学院(40738)
- 师范(40406)
- 财经大学(39590)
- 院(37693)
- 基金
- 项目(222881)
- 科学(176454)
- 基金(164032)
- 研究(162142)
- 家(142262)
- 国家(141141)
- 科学基金(122056)
- 社会(104457)
- 社会科(99276)
- 社会科学(99241)
- 基金项目(87203)
- 省(86555)
- 自然(78980)
- 自然科(77182)
- 自然科学(77161)
- 自然科学基金(75796)
- 教育(75314)
- 划(72929)
- 资助(67356)
- 编号(65347)
- 成果(52129)
- 部(50825)
- 重点(49957)
- 发(47895)
- 创(46695)
- 教育部(43972)
- 课题(43785)
- 国家社会(43774)
- 创新(43703)
- 科研(43583)
共检索到472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叶
在Tone(2003)模型基础上引入规模收益可变的假设,据此测算了2000~2015年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我国33个工业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然后分别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多种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中间产品贸易对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产品进出口总量与能源效率的相关关系不强,但中间产品进口与能源效率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中间产品出口作用相对较弱。这意味着我国进口的中间产品在国内的深度加工可能属于资源耗费较高的环节。
关键词:
全要素能源效率 中间产品 期望产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兵兵 朱晶
本文基于DEA-SBM模型测算了2000-2011年碳排放约束下中国37个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然后分别运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综合多种因素实证考察了出口对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能源效率在2003年前后有明显的波动,随后尽管呈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但总体平均水平依然较低,约为0.379;针对工业行业整体的实证分析表明,出口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即出口增加会降低能源效率;针对37个工业行业进行分类估计的结果也表明,出口增加会降低能源效率,结论具有很好的稳健性;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制品业仅以3.36%、2.18%、1.85...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宗毅君
在经济全球化兴起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国际产品内分工为基础的中间品贸易日益盛行,并成为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分年度、分行业地测算了连续14年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程度,并实证研究了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是:近十余年来,国际产品内分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各行业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同时,垂直专业化比重(VSS)的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工业行业贸易顺差的增长。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中间品贸易 贸易不平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燕君 王圆圆
本文以2005-2020年样本数据为基础,通过三阶段SBM模型对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通过线性计量模型分析农产品贸易发展对其产生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绿色发展能力逐步提升,但其效率值存在提升空间。同时,农产品进口贸易(TAPIM)和出口贸易(TAPEX)两个变量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AGTFP)可以产生正向作用,并且出口贸易产生的促进效果更明显。此外,财政支农资金、产业结构现状、交通网络结构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关系。本文最后提出相应建议,以提高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海月
汇率是决定世界市场变化和全球要素配置的重要杠杆。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汇率变动将对进出口产生较大的影响。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随着中国国家贸易的拓展,外汇储备的增加,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面对临严峻的升值压力。本文将分析在人民币汇率在近几年持续升值情况下,不同行业的进出口所受到的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改革 马歇尔—勒纳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武芳
200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和外需萎缩的影响,出现首次负增长,但下降幅度小于外贸总体;同时全年回升态势明显,显示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依然是稳定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在分析200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发展特点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为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升 王光宇
通过利用中国农产品加工业12个子行业的面板数据,首先运用DEA的Malmquist方法测算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之后重点考察了包括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在内的各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2001-2011年期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支持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出口贸易的发展对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溢出对于提高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较好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绍媛 郭强 李秋阳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与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中国长期以来粗放型贸易增长模式凸显了环境问题,特别是工业行业进出口贸易的环境问题。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量化分析中国工业行业的进出口污染排放,衡量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为他国承担的环境成本,提出兼顾平衡贸易收益和环境成本的贸易发展建议。
关键词:
工业行业进出口 投入产出分析 隐含污染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晓萍 于英川 方培基
采用1980年到2006年间FDI和贸易数据,对FDI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总体结构、FDI分行业流入对我国贸易结构以及FDI对于我国贸易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FDI对于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贸易产业竞争力有明显促进的量化结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独孤昌慧 李冬
本文利用我国2005~2010年投入产出表测算工业部门三类大气污染物(SO2、工业烟尘、工业粉尘)的进出口含污量。结果显示,就这三类污染物而言,我国工业出口含污量均大于进口含污量,我国负担了额外的环境成本。但是,出口和进口的含污量都在大幅度下降,经过因素分解,发现技术进步因素对贸易含污量的减少作用超过了贸易规模因素对贸易含污量增加的作用,贸易结构因素的作用还比较小。因此,要加大清洁生产技术的使用,降低单位污染排放,同时要优化产业和贸易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坤望 孙玮
本文在经典能源贸易理论的框架下,通过编制混合型能源投入产出表,测算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能源含量,同时将能源作为商品和要素投入,研究了其跨国界输入输出情况。研究结果发现,普通非能源商品贸易中隐含的能源输入输出量远高于能源产品的直接贸易量,而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净输入能源,这一态势基本验证了传统能源贸易理论。
关键词:
能源贸易理论 投入产出 完全能源输入输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綦建红 陈小亮
中国为实现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的减排承诺,通过进出口行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是更具现实操作性的途径之一。为研究进出口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行业面板数据对影响能耗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建立面板变系数模型和门槛模型分析了不同行业进出口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增加出口会降低能源利用效率,增加进口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分行业而言,由于研发投入或外资跨越门槛值的程度不同,不同行业进出口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康志勇
本文利用1980~2004年各省出口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数据,分析了出口贸易技术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我们发现,无论是从全样本数据还是沿海或内陆地区样本数据,都证实了我国出口对TFP增长存在短期和长期效应。但就整体效果而言,出口对我国TFP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产生这一问题的首要原因可能和中国出口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格局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出口对TFP的影响在沿海和内地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沿海地区模型中,无论是技术溢出长短期效应还是整体效应都十分显著,且整体效应为正,即出口促进了TFP的增长;而内陆地区只有短期效应显著,且整体效应为负,即出口制约了TFP的增...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吕荣胜 陈晓杰
本文基于BCC-DEA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2000-2011年中国30个地区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对物流行业能源效率现状及变动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物流行业整体能源效率水平不高,呈现从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趋势;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物流行业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在一些年份和地区,纯技术效率负增长减缓甚至阻碍了物流行业能源效率的提高。因此,应对不同地区制定不同节能政策,将中西部作为我国物流行业节能的重点地区;发挥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显著提升作用,进一步加速技术进步;将纯技术效率的提高当作物流行业能源效率提升的突破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成晓维 王小玉 朱绍智 胡松楠 冯家望 邝筱珊 游淑珠 唐食明
对进出口农产品的转基因成分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转基因农产品的检出情况,探讨转基因农产品检出情况与转基因成分的关系,并总结转基因农产品的风险因素。研究采用荧光PCR法对425份进出口农产品样品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样品中检出含转基因成分的有36份,阳性率为8%。检出的转基因成分主要为转基因大豆、大米、玉米和油菜籽。研究结论是我国进出口农产品中存在转基因成分。进口农产品方面,大豆、玉米及其制品是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高风险产品;出口农产品方面,大米及其制品是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高风险产品。
关键词:
进出口 农产品 转基因成分 检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