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01)
- 2023(14900)
- 2022(12451)
- 2021(11543)
- 2020(10000)
- 2019(22781)
- 2018(22736)
- 2017(45274)
- 2016(23734)
- 2015(26804)
- 2014(26507)
- 2013(26427)
- 2012(24158)
- 2011(21435)
- 2010(21617)
- 2009(20374)
- 2008(20353)
- 2007(18100)
- 2006(16029)
- 2005(14489)
- 学科
- 济(106831)
- 经济(106680)
- 业(97346)
- 管理(88069)
- 企(85495)
- 企业(85495)
- 方法(53127)
- 数学(43898)
- 数学方法(43509)
- 财(35838)
- 农(35032)
- 业经(31276)
- 贸(28143)
- 贸易(28129)
- 易(27396)
- 制(26426)
- 中国(26265)
- 务(24818)
- 财务(24773)
- 财务管理(24730)
- 企业财务(23417)
- 农业(22673)
- 技术(19859)
- 银(18545)
- 银行(18535)
- 体(18270)
- 行(17648)
- 划(17525)
- 策(17218)
- 和(17194)
- 机构
- 学院(347602)
- 大学(343296)
- 济(157562)
- 经济(154881)
- 管理(145490)
- 理学(125606)
- 理学院(124565)
- 管理学(123055)
- 管理学院(122405)
- 研究(102116)
- 中国(84070)
- 财(77212)
- 京(69251)
- 财经(61343)
- 经(55727)
- 科学(54053)
- 江(51252)
- 农(49638)
- 经济学(48848)
- 中心(48627)
- 所(47772)
- 财经大学(45496)
- 业大(45208)
- 经济学院(44504)
- 北京(43027)
- 研究所(42052)
- 商学(41294)
- 商学院(40942)
- 州(40206)
- 经济管理(39642)
- 基金
- 项目(222992)
- 科学(179667)
- 研究(168653)
- 基金(166778)
- 家(140733)
- 国家(139532)
- 科学基金(123961)
- 社会(111914)
- 社会科(106471)
- 社会科学(106449)
- 基金项目(87948)
- 省(85786)
- 自然(77677)
- 教育(77492)
- 自然科(75932)
- 自然科学(75915)
- 自然科学基金(74635)
- 划(70363)
- 资助(68311)
- 编号(67772)
- 成果(53706)
- 部(51919)
- 创(49280)
- 重点(48553)
- 制(47595)
- 发(47152)
- 国家社会(46864)
- 教育部(46122)
- 人文(45780)
- 创新(45365)
- 期刊
- 济(171294)
- 经济(171294)
- 研究(102471)
- 财(62842)
- 中国(59895)
- 管理(58457)
- 农(46130)
- 科学(41350)
- 学报(39863)
- 融(36845)
- 金融(36845)
- 大学(33584)
- 技术(32283)
- 学学(32098)
- 农业(31722)
- 财经(31278)
- 业经(30312)
- 经济研究(27371)
- 经(26796)
- 教育(26096)
- 问题(24147)
- 贸(23170)
- 技术经济(19532)
- 国际(19379)
- 业(18478)
- 商业(18425)
- 统计(17217)
- 财会(17215)
- 理论(17162)
- 世界(17096)
共检索到514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希彦
相对工资差距指的是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相对工资差距不断扩大。针对这一现象,文章实证分析了中间产品贸易对我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的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与中间产品出口贸易对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相对工资差距产生了正向影响,起到了扩大相对工资差距的作用,并且发现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相对工资差距大于非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相对工资差距。
关键词:
中间产品进口 中间产品出口 相对工资差距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清如 蒋业恒 董鹂馥
本文使用1998—2007年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了贸易自由化对71个制造业的行业内工资不平等的影响。实证分析得到的基本结论是产成品进口关税和有效保护率的下降显著地降低了行业内工资不平等程度。另外,外资开放度的提高对收入分配均衡有着不利影响,而出口导向程度的增强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收入分配效应。采用不同的工资不平等度量指标并不会对基本结论产生影响。贸易自由化的作用机制在于其提高了企业生存门槛,降低了行业内生产率差异,进而反映为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减小。本文的研究发现表明贸易自由化对我国解决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行业内工资不平等 中国制造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喻美辞 熊启泉
中间产品进口的技术溢出是国际贸易影响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之间工资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机制。本文运用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制造业从R&D资本存量丰富的发达国家进口中间产品及其技术溢出对中国工资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物化型的技术溢出,中间产品进口既通过实现熟练劳动力与国际先进R&D资本互补效应,又通过技能偏向的知识学习效应和劳动生产率效应,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和就业份额,扩大了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相对工资差距,加剧了工资不平等。随着熟练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工资不平等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中间产品进口 技术溢出 工资不平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昕 牛蕊 李磊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采用WIOD(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数据库中1995—2009年中国16个制造业部门的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中间服务投入和中间产品贸易对制造业部门高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主要结论为:中间服务投入对高技术劳动力使用存在替代和促进两种相反的作用。中间服务投入的增加会替代制造业部门高技术劳动力投入。中间服务投入的增加会促进制造业分工升级,从而增加对高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中间产品出口的增加和中间产品进口的减少总体上会增加高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而中间服务投入的增加则会加强中间产品贸易对于高技术劳动力相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昕 牛蕊 李磊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采用WIOD(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数据库中1995—2009年中国16个制造业部门的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中间服务投入和中间产品贸易对制造业部门高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主要结论为:中间服务投入对高技术劳动力使用存在替代和促进两种相反的作用。中间服务投入的增加会替代制造业部门高技术劳动力投入。中间服务投入的增加会促进制造业分工升级,从而增加对高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中间产品出口的增加和中间产品进口的减少总体上会增加高技术劳动力的相对需求,而中间服务投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超
本文采用我国1985-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就对外贸易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对外贸易与收入不平等是一种倒"U"形的关系。1985-2004年对外贸易拉大了我国的收入不平等,之后则缩小了收入不平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外贸易与收入不平等成倒"U"形关系的成因,并就今后发展对外贸易与缩小收入不平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收入不平等 倒“U”形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灿雷 王永进 李宏兵
在对外贸易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中国出口企业间的产品质量却日益分化。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结合相关分解方法验证了出口产品内的质量分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出口产品质量分化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出口产品内的质量分化整体上加剧了中国的工资不平等。影响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产品质量分化一方面通过技能溢价机制扩大了高低技能群体间的工资差距,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利润分享机制扩大了残差工资不平等、企业间工资不平等以及高技能群体内
关键词:
出口 产品质量 质量分化 工资不平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志勇
本文从出口贸易与自主创新的视角,对出口是否促进了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进行了系统考察,并提出了理论假设。借助于1999-2003年和2005-2007年间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Tobit模型,就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行为是否具有"出口中学习"、是否具有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为转型时期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能否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一个可供识别的微观基础。研究发现在样本观察期内,企业的出口行为会对其自主创新活动产生复杂的影响。其中,企业规模是影响效果的关键因素,规模越大的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越小的企业出口反而具有抑制作用。同时,2005年以来的出口贸易政策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军 从振楠
通过引入服务业集聚指标,拓展新经济地理学工资方程,并基于中国27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和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制造业工资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工资空间分布的极化效应越来越明显;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整体上促进了制造业工资水平提高,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不显著;地区分异的回归结果显示,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东部地区对制造业工资水平有正向作用,在中部地区未呈现出明显作用,在西部地区却抑制了制造业工资上涨;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在各地区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始终不显著。研究结论对降低地区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工资 多样化 专业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晓怡 邵军
本文利用中国2004至2009年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和286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研究了经济集聚对制造业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以历史集聚特征作为工具变量的经验研究发现,就业密度对制造业企业职工工资的影响呈倒U型,同时市场潜能对制造业工资具有正影响。进一步根据企业区位进行分组分析发现,就业密度对东部地区企业工资的影响呈倒U型,而对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工资水平未见显著影响;市场潜能对不同分组的企业工资水平都具有正向作用。最后,本文从经济集聚视角就缩小工资差距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美辞
笔者运用2000-2005年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对外贸易、技术进步等因素对行业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将27个细分行业按照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分析了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技术进步等变量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论如下:在不考虑制造业行业特征的情形下,行业的对外贸易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行业的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在将对外贸易分解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情形下,进口贸易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技术进步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缩小;在考虑制造业行业特征的情形下,行业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会导致进、出口贸易和技术进步对相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璨 张蕊
基于2007~2015年制造业面板数据,通过全样本及分行业的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中间产品进口技术复杂度对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间产品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可以缩小我国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而且与劳动密集型行业相比,其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更为显著;外商直接投资会缩小劳动密集型行业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扩大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工资差距,资本产出比对两者的影响则正好相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严兵 冼国明 韩剑
基于2004和2008年经济普查细分行业数据,本文利用基于回归方程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定量分析了人力资本、行政垄断、外资比重、生产效率和市场垄断等因素对制造业行业工资水平以及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发现,2003~2008年,制造业行业收入差距逐年缩小,行业间人力资本差异是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且贡献趋于上升态势,行政垄断、企业平均规模、外资比重、资本密集度和盈利能力的影响排在第二梯队,行业贸易开放度的影响一直较小,而市场垄断程度和行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关键词:
行业收入不平等 制造业 夏普里值分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倩男 苏莹童
数字贸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全球贸易格局的转变,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为探析我国数字贸易发展对制造业价值链的提升作用,本文以TIVA(2021)和WIOD(2016)数据为基础,分别运用Koopman法和矩阵运算测算我国2000—2014年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和制造业贸易数字化水平。研究发现:在发展初期,数字贸易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的提升起负向作用,而在中后期则主要起正向促进作用;在对不同等级行业的影响上,数字贸易的发展对低端制造业的全球产业链位势的攀升具有显著促进效应;数字贸易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效应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强。最后,本文针对上述结果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扶持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数字贸易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位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佳 汤毅
本文使用1998—2007年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了贸易自由化与技术进步对我国制造业行业内的工资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以最终品关税还是以中间投入品关税来衡量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都会显著减小行业内工资不平等。在纠正了联立性偏差与选择性偏差之后,发现技术进步会显著加大行业内工资不平等。本文进一步使用分位数回归进行机制验证,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减小行业内工资不平等,主要通过提高行业内低工资企业的工资水平同时降低行业内高工资企业的工资水平;技术进步加大行业内工资不平等,主要通过相对更多地提高高工资企业的工资水平。本文的实证结果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既证实了我国进一步推进贸易开放的必要性,又对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区域对外贸易与制造业产业结构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制造业行业动态面板数据
进口贸易、R&D溢出与相对工资差距:基于我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间产品贸易对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贸易开放、有偏的技术进步和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实证分析
贸易开放与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
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贸易开放、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际面板协整的实证研究
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实证分析——基于1998-2007年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
贸易条件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基于我国1984-2010年数据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