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5)
- 2023(13509)
- 2022(11272)
- 2021(10289)
- 2020(8295)
- 2019(19305)
- 2018(18696)
- 2017(35041)
- 2016(18079)
- 2015(20595)
- 2014(20322)
- 2013(20311)
- 2012(19371)
- 2011(18048)
- 2010(18325)
- 2009(16768)
- 2008(16713)
- 2007(14858)
- 2006(13630)
- 2005(12975)
- 学科
- 济(90728)
- 经济(90633)
- 业(49968)
- 管理(48728)
- 企(37231)
- 企业(37231)
- 方法(32967)
- 中国(30507)
- 贸(27957)
- 数学(27940)
- 贸易(27935)
- 数学方法(27708)
- 易(27174)
- 农(27122)
- 地方(22345)
- 业经(19265)
- 财(18429)
- 技术(17411)
- 农业(17061)
- 学(15993)
- 制(15674)
- 银(15266)
- 银行(15243)
- 融(15236)
- 金融(15236)
- 出(14974)
- 行(14964)
- 发(13906)
- 环境(13117)
- 理论(12589)
- 机构
- 大学(271737)
- 学院(269844)
- 济(129309)
- 经济(127157)
- 研究(104788)
- 管理(99315)
- 理学(83809)
- 理学院(82836)
- 管理学(81714)
- 管理学院(81184)
- 中国(80585)
- 京(60126)
- 科学(57868)
- 财(56823)
- 所(52863)
- 研究所(47496)
- 中心(45693)
- 财经(44314)
- 农(42882)
- 经济学(41998)
- 江(40856)
- 经(40497)
- 北京(39447)
- 经济学院(37796)
- 院(37568)
- 范(37223)
- 师范(36921)
- 业大(34736)
- 农业(33067)
- 财经大学(32852)
- 基金
- 项目(171523)
- 科学(136493)
- 研究(130013)
- 基金(126161)
- 家(110495)
- 国家(109248)
- 科学基金(92313)
- 社会(86522)
- 社会科(82308)
- 社会科学(82289)
- 基金项目(64322)
- 省(63815)
- 教育(58363)
- 自然(54721)
- 划(54203)
- 自然科(53490)
- 自然科学(53475)
- 自然科学基金(52556)
- 资助(52146)
- 编号(50609)
- 发(43067)
- 成果(42096)
- 部(39845)
- 重点(39373)
- 国家社会(37778)
- 创(36359)
- 课题(36251)
- 发展(35762)
- 展(35186)
- 中国(34806)
- 期刊
- 济(149187)
- 经济(149187)
- 研究(92803)
- 中国(62731)
- 财(41166)
- 农(40983)
- 管理(40554)
- 学报(38514)
- 科学(38324)
- 教育(32415)
- 大学(30473)
- 农业(28599)
- 融(28392)
- 金融(28392)
- 学学(28120)
- 经济研究(26226)
- 技术(25471)
- 贸(23614)
- 业经(23138)
- 财经(22957)
- 国际(21132)
- 问题(20805)
- 经(20128)
- 世界(18129)
- 业(16841)
- 技术经济(15383)
- 坛(12971)
- 论坛(12971)
- 图书(12735)
- 科技(12610)
共检索到441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美辞
中间产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是国际贸易影响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的一个重要机制。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从中间产品贸易及其技术溢出效应的角度解释发展中国家相对工资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发展中国家从技术前沿的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中间产品,一方面可以使发展中国家间接地分享国际先进的R&D资本;另一方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技术学习和模仿的机会。由于资本与技能的互补性和技术学习的技能偏向性,中间产品进口使发展中国家增加了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从而扩大了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喻美辞
对外贸易不仅直接影响着相对工资差距,还通过技术创新效应间接影响着相对工资差距。本文运用美国制造业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对美国制造业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论是:来自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竞争没有扩大美国制造业所有行业的相对工资差距,美国劳动密集制造部门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竞争有一定的关联,但技术密集制造部门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与其无关;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以及国内的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美国制造业的相对工资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童书兴
战后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国际贸易的深刻影响在理论上有明显的反映。各种用科技发展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和变化的理论应时而生。里昂惕夫之谜及其关于人力技能重要性的论点、基辛的人力技能理论、肯林的人力资本理论、基辛和格鲁伯等人的研究开发要素说、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说、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论等就是这方面的国际贸易理论的论述。1991年4月,亚里山得洛(瑞士国际研究生院)及谢斯波里(意大利保科纳大学)受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处委托撰写和发表的“国际贸易技术差距理论”小册子,主要讲北(工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南(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技术差距及其对贸易和技术转让的影响。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因而,尤其使我们感到兴趣。所以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任志成 张二震
工资差距是收入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实践看,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工资差距拉大的迹象,而这又是与经典的国际经济学理论相违背的。本文从发展中国家工资差距变化与传统理论分析的背离出发,梳理了开放条件下贸易自由化、外资流入、外包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发展中国家工资差距影响的研究文献,并对上述文献作了简要的评论。
关键词:
开放 发展中国家 工资差距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魏浩 何晓琳 赵春明
本文在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将制度因素纳入到双边贸易模型的分析框架中,并利用2000—2005年期间世界224个国家之间6492(1082×6)个双边贸易观测值组成的面板数据,从国际层面考察了制度因素对31个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制度差距会增加贸易成本,不利于双边贸易往来;发展中国家提高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程度和政府的清廉程度,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与政府规模、商业自由程度表现为倒U型曲线特征;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发展中国家提高投资自由化度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产权的保护程度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制度因素 双边贸易 引力模型 贸易成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树培 高连水 魏下海
文章将人力资本结构因素纳入到贸易开放与发展中国家内部收入差距关系的分析框架之中,通过理论推理和实证检验考察了贸易开放、人力资本结构对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机制、条件与力度。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对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不但与其所带来的技术进步类型有关,还与该国的产业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本(人才供给)结构密切相关。就我国而言,人力资本结构升级速度慢于贸易产品结构升级速度,是贸易尤其是出口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燕
本文从南方国家的立场出发,以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根本方式为线索,就南北贸易对其产生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理论梳理和总结。分析表明,南北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同时具有两面性效应,并因技术进步方式和发展中国家特征的差异而体现出不同的综合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培刚 刘建洲
新贸易理论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两者引入国际贸易理论中,试图解释发达国家间日益增长的产业内贸易现象。研究表明,基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产业内贸易同经济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内贸易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因此,新贸易理论与其政策分析对发展中国家开展产业内贸易和制定贸易政策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国强
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对FDI、技术溢出以及本国的福利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Nash-Counot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溢出率均衡和产品的市场均衡以及本国福利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FDI 技术溢出 福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龚明华
本文以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不健全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前提 ,以银行的信息生产和代理监督为分析主线 ,把银行主导与温和的金融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 ,并探讨适应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并适合其市场结构特点的金融制度目标模式和微观金融主体的功能定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陆剑 王小明
文章在一个内生市场结构的增长模型中研究了处于不同技术差距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中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在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可利用的外溢知识的形成机制进行设定后,文章的分析表明,恰当的市场结构与发展中国家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有关;当国内外技术差距较大时,垄断性的市场结构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当技术差距较小时,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则会阻碍技术的进步;从一个较大的技术差距开始,发展中国家可以首先采取垄断性的市场结构提高其收敛的稳态知识水平;当技术差距小于临界值以后,应该采取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以提高其技术进步的速度。
关键词:
技术差距 知识外溢 市场结构 技术进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南
本文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基本出发点,介绍了新国际贸易理论的政策主张,特别突出了它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和工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意义,指出发展中国家也有必要、并有可能结合自身条件和具体的市场结构特点,通过实施一定的“战略贸易政策”,发挥各种类型的规模经济效益,以加速其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整体经济的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辉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过程的综述表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虽然可能会使其贸易条件恶化或受损,但绝不能因此否定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当前国际贸易存在着两种趋势: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不管是哪一种趋势都体现了各国的国家利益,但这种利益不仅要从静态上估计,而且必须要从动态上考虑。本质上,发展中国家应在保持已有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创造国家的产业竞争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杰英
文章从微观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出发构建模型,分析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等的影响发现: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创新部门对非创新部门技术溢出的变化对实际工资和消费具有正向效应,而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则取决于产品替代弹性的大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一国技术溢出的变化均会对两国的实际工资和消费产生正向效应;外国对本国技术溢出的变化,对两国的技术创新均具有正向效应,一国创新部门对非创新部门技术溢出的变化会对另一国的技术创新具有正向效应,但对其国内技术创新的影响则取决于产品替代弹性的大小;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取决于两国技术进步速度对比的变化。
关键词:
技术溢出 技术创新 创新收益 对外贸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改革开放后,中国保持了4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经从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但是,无论从主要国际组织的界定还是从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来看,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国际比较上看,按照世界银行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和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中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中国是一个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迅速发展中的国家,由于中国在过去40年里取得的重大发展以及对周边国家的带动,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由过去的贫富两端人均收入悬殊,发展成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上中等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三足鼎立的局面。从国内发展上看,中国在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同时,产业结构的提升仍然相对滞后,地区间、城乡间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这是我们的发展不足,但另外一方面又是我们可持续的后发优势。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能够避免很多国家经济发展到了这一阶段就徘徊不前的现象,最终实现全面现代化的目标。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 人均收入 国际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