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42)
- 2023(18761)
- 2022(16069)
- 2021(15068)
- 2020(12653)
- 2019(29422)
- 2018(28654)
- 2017(55037)
- 2016(29344)
- 2015(33024)
- 2014(32722)
- 2013(32230)
- 2012(29604)
- 2011(26302)
- 2010(26171)
- 2009(24148)
- 2008(24125)
- 2007(20965)
- 2006(18460)
- 2005(16644)
- 学科
- 济(124697)
- 经济(124571)
- 业(105873)
- 管理(96296)
- 企(93670)
- 企业(93670)
- 方法(60836)
- 数学(50117)
- 数学方法(49545)
- 农(37532)
- 财(36787)
- 业经(35505)
- 贸(31199)
- 贸易(31183)
- 中国(30532)
- 易(30323)
- 制(26833)
- 务(25898)
- 财务(25824)
- 财务管理(25781)
- 农业(25120)
- 企业财务(24414)
- 技术(24283)
- 银(23424)
- 银行(23386)
- 地方(22312)
- 行(22114)
- 理论(22055)
- 学(20686)
- 和(20534)
- 机构
- 学院(414852)
- 大学(412252)
- 济(175678)
- 经济(172355)
- 管理(171822)
- 理学(148298)
- 理学院(146874)
- 管理学(144552)
- 管理学院(143807)
- 研究(131080)
- 中国(106400)
- 京(86773)
- 财(80631)
- 科学(77052)
- 农(65638)
- 财经(64810)
- 所(63617)
- 中心(61603)
- 江(60824)
- 业大(59293)
- 经(59161)
- 研究所(57379)
- 北京(54276)
- 经济学(52742)
- 农业(51392)
- 范(49808)
- 州(49397)
- 师范(49369)
- 财经大学(48282)
- 院(48041)
- 基金
- 项目(279561)
- 科学(221834)
- 研究(206591)
- 基金(205351)
- 家(176962)
- 国家(175469)
- 科学基金(153488)
- 社会(131979)
- 社会科(125453)
- 社会科学(125420)
- 基金项目(108451)
- 省(108056)
- 自然(99341)
- 自然科(97135)
- 自然科学(97116)
- 自然科学基金(95410)
- 教育(94464)
- 划(89785)
- 资助(85203)
- 编号(84170)
- 成果(66012)
- 部(62308)
- 重点(61662)
- 创(60052)
- 发(58912)
- 课题(56133)
- 创新(55560)
- 国家社会(54865)
- 教育部(54231)
- 人文(53564)
- 期刊
- 济(187982)
- 经济(187982)
- 研究(122313)
- 中国(76019)
- 管理(66505)
- 财(64247)
- 农(59290)
- 学报(58454)
- 科学(55932)
- 大学(45922)
- 融(45039)
- 金融(45039)
- 学学(43344)
- 农业(40756)
- 技术(40330)
- 教育(39725)
- 业经(32465)
- 财经(31910)
- 经济研究(30437)
- 经(27365)
- 问题(25078)
- 贸(24657)
- 业(23749)
- 技术经济(23234)
- 国际(21355)
- 理论(20801)
- 商业(20004)
- 统计(19822)
- 图书(19797)
- 现代(19633)
共检索到620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瑞翔 姜彩楼
在国际产品内分工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FDI技术溢出对于制造业内资企业技术升级所带来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行业内的水平溢出,还是行业间的垂直溢出,FDI都对本土企业的研发能力起到了正向的影响。中间产品贸易对于FDI外溢效应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垂直方向,其中前向溢出效应有所减弱,而后向溢出效应得以增强。对于中国的不同部门而言,由于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不同,从而对技术溢出的渠道和效应产生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慧 彭羽 孙楚仁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海关鞋产品企业层面的出口数据,考察了贸易中间商在出口中相对盛行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国家层面看,贸易中间商的经手份额与出口目标国的市场规模、制度环境呈反比,与出口目标国的关税水平以及中国到出口目标国之间的距离呈正比;从省市区层面看,贸易中间商的经手份额与中国各省市区的市场规模呈反比,与各省市区的中介市场发育度呈正比。
关键词:
贸易中间商 出口 相对盛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王保双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中国不同企业类别与行业类别的工资差距、出口贸易对内外资企业的工资溢出效应和出口贸易对不同行业类别的工资溢出效应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外资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比内资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约高25.6%,且出口贸易对外资企业的工资溢出效应显著高于内资企业;不同行业间的平均工资水平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高端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显著高于低端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且出口贸易的工资溢出效应进一步扩大了行业间的工资差距。因此,应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战略、引进外资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缩小工资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优化。
关键词:
工资溢出 出口贸易 工资差距 收入分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慧
文章利用中国服务业FDI数据分析了服务贸易对中国服务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存在技术溢出,进而提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服务业 技术溢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夏业良 程磊
本文采用2002—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进行实证性分析,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包括:引入外国资本存在直接溢出效应,使企业的技术效率大致提高6.28%,但不存在间接溢出效应;而港、澳、台资本既不存在直接溢出效应也不存在间接溢出效应。来自外资企业的行业竞争压力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发挥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技术进步的积极溢出作用。外资企业市场份额保持在55%为佳,这样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果最好。在考察企业的组织形式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时,我们的研究发现,外商独资企业和外资控股非独资企业这两种企业组织形式比较有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亓树慧
通过构造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指标,并构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模型,研究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生产率,对一般贸易企业提升更加显著,加工贸易企业也因技术溢出得以提升,同时对本地企业的提升显著高于外资企业;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地区、行业差异;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主要通过进口高质量要素来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同时扩大企业从中间品中获得的技术溢出这一机制实现生产率提升。
关键词:
中间品 贸易自由化 技术溢出 企业生产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孟亚丽 王小红
文章以2010—2017年沪深两市的所有上市公司为对象,构建了现金持有量与技术溢出效应分析模型,研究了行业内技术溢出对企业现金持有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内技术溢出与企业现金持有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发展能力高的公司或者当公司面临融资约束时,技术溢出对现金持有量的正效应更为明显。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关于加强现金管理、提高专利保护水平、转变国家产业政策激励手段的建议,希望能为学术界和实务领域的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技术溢出 现金持有量 发展能力 融资约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有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检验了我国1987-2008年间加工贸易进口和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加工贸易进口和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均对我国生产率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加工贸易进口的正向技术溢出效果远大于一般贸易进口的正向技术溢出效果。同时,加工贸易进口和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虽然长期显著地促进了我国生产率的增长,但这种正向技术溢出效应在短期内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由于加工贸易进口在租金溢出效应、竞争效应与人力资本流动效应上的优势使得加工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大于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晓娟 智冬晓
本研究基于企业数据提供了中国FDI垂直技术溢出效应的新证据。研究表明,中国本土企业通过垂直产业关联获得技术溢出的表现并不理想,前向产业关联估计系数为正,但不显著,后向产业关联估计系数显著为负。与本土企业相比,外资企业是垂直技术溢出的获益者,这可能由外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外资企业作为上下游合作伙伴引起。私营企业和非创新性企业受到了FDI垂直产业关联的负面影响,国有企业通过制度保护、创新性企业通过吸收能力提升避免了这种负面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建国 张宁
文章利用1998~2007年的中美制造业四位数行业数据,对中美技术差距对进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美之间的贸易确实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中国正加速对美国的技术追赶;回归结果同时显示,随着中国技术水平逐渐逼近美国,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具有"天花板效应",以贸易来促进国内技术进步的难度在加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相比较出口而言,随着中美两国技术水平的接近,进口溢出引致的技术进步会更快遭遇递减局面。文章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国内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与中美技术差距的缩小,传统的以贸易促进步策略越来越难以奏效,此时加大科技投入,激励并促进中国国内的自主研发是提高国内技术水平与技术进步的根本之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小娟 刘姣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2~2007年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28个行业面板数据,从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考察了进口和出口对制造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变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2002~2007年期间,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而非技术效率的增长。从制造业总体回归来看,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出口则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进出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都为正,其中进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出口的影响显著。行业分组回归表明,进出口贸易对不同行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武鹰 许和连 赖明勇
本文利用我国1996~2003年17个制造业对16个OECD国家的出口贸易面板数据以及1997年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实证检验了我国出口贸易企业的水平链接溢出效应和后向链接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出口贸易企业通过向上游产业的非出口部门企业购买中间产品和服务产生了积极的后向链接溢出效应,而出口贸易企业的水平链接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后向链接溢出主要来自于对美国和其他14个OECD国家的出口贸易企业。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后向链接溢出 水平链接溢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海洋 孔祥贞
运用1999—2007年中国160多万家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检验出口贸易是否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分析表明: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存在显著的工资差异,出口企业的工资比非出口企业大约高7.1%;出口企业未出口前与其他持续非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别,甚至低于非出口企业。因此,出口贸易的确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小娟 陈彬彬
本文利用我国29大制造行业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外国R&D通过中间产品进口对我国制造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外国R&D活动通过中间产品进口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正影响,其产生的技术溢出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对技术效率的改进作用相对较小;从分行业来看,中间产品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呈现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强而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弱的特点。研究结果同时表明:FDI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正向影响,国内研发投入对行业技术的进步起主要作用。
关键词:
中间产品进口 技术溢出 CH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亚平 干春晖
本文利用2001~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大样本面板数据,运用Levinsohn—Petrin半参数方法估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FDI)通过后向关联渠道对本土供应商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FDI的后向关联溢出效应在当期为负,在滞后期显著为正;技术扩散是一个耗费成本的学习过程,技术溢出通过提升企业技术能力促进了本土供应商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本土企业中外资股权的参与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率,国有股权则不利于生产率提升;FDI的后向关联溢出效应对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生产率有正向显著作用,对国有企业则有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本土技术创新、外国技术溢出与我国制造业贸易竞争优势互动性的实证分析
中间品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中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出口贸易对企业就业规模的影响——基于2000-2007年中国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
进口中间品、技术溢出与企业出口产品创新
文化距离、吸收能力与出口贸易技术溢出——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
中日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SBM-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间产品贸易、技术溢出与发展中国家的工资差距:一个理论框架
进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基于我国1999~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