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19)
- 2023(4508)
- 2022(3859)
- 2021(3761)
- 2020(3167)
- 2019(7647)
- 2018(7789)
- 2017(15434)
- 2016(8245)
- 2015(9356)
- 2014(9470)
- 2013(8983)
- 2012(7891)
- 2011(7280)
- 2010(7623)
- 2009(7061)
- 2008(7046)
- 2007(6114)
- 2006(5344)
- 2005(4764)
- 学科
- 济(36283)
- 经济(36251)
- 管理(24074)
- 业(23399)
- 方法(20709)
- 企(19760)
- 企业(19760)
- 数学(18014)
- 数学方法(17521)
- 农(11726)
- 理论(9319)
- 贸(8973)
- 贸易(8969)
- 易(8774)
- 业经(7597)
- 中国(7532)
- 学(7323)
- 财(6279)
- 农业(5582)
- 产品(5463)
- 市场(5362)
- 和(5323)
- 制(5306)
- 技术(5087)
- 银(4857)
- 银行(4856)
- 教学(4824)
- 划(4805)
- 地方(4804)
- 策(4727)
- 机构
- 学院(119696)
- 大学(117627)
- 管理(48957)
- 济(48879)
- 经济(47907)
- 理学(43089)
- 理学院(42698)
- 管理学(41561)
- 管理学院(41368)
- 研究(34604)
- 中国(26288)
- 京(24351)
- 科学(21513)
- 财(20553)
- 农(18065)
- 业大(17733)
- 所(17084)
- 财经(16816)
- 江(16791)
- 中心(16005)
- 研究所(15607)
- 经(15228)
- 北京(15181)
- 经济学(14966)
- 范(14721)
- 师范(14581)
- 农业(14347)
- 州(13808)
- 经济学院(13356)
- 经济管理(13304)
- 基金
- 项目(79849)
- 科学(63436)
- 基金(57924)
- 研究(57837)
- 家(50155)
- 国家(49793)
- 科学基金(43659)
- 社会(35940)
- 社会科(34129)
- 社会科学(34118)
- 省(32255)
- 基金项目(29692)
- 自然(29339)
- 自然科(28758)
- 自然科学(28754)
- 教育(28362)
- 自然科学基金(28220)
- 划(26603)
- 资助(25399)
- 编号(24175)
- 成果(18656)
- 重点(18096)
- 部(17468)
- 创(17054)
- 课题(16682)
- 发(16571)
- 创新(15794)
- 科研(15241)
- 教育部(15240)
- 大学(15004)
共检索到166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丽姝
文章回顾了中间产品分工的理论渊源——杨格的分工、报酬递增与经济发展理论,阐述了内生增长理论中关于中间产品分工和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
中间产品 分工 经济增长 理论 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纪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出现,将国与国之间基于比较优势地分工从"完整"的产品,贯彻到产品内部的工序和流程,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经济运行方式。本文通过在传统国际分工理论中加入交易成本变量的方法,拓展了李嘉图模型,从而将传统贸易理论拓展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动因分析中,并通过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完整动因应当是以比较优势的差异为基础,以交易成本的降低为条件。
关键词:
产品内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 面板数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戴翔 张二震
文章建立以贸易差额为研究对象、中间产品进口等为主要解释变量的理论和计量模型,然后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法、似不相关回归估计法等对中国在1992~2008年期间中间产品进口增加对贸易差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内分工背景下,中国中间投入品进口的增加通过"出口产出能力扩张效应"和"出口多样化效应"对贸易顺差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严太华 战勇
文章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影响农户定价权的变量要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农户与中介(或企业)在合作博弈下的利润分成模型。此模型运用对事后中间利润的分配取代事前对收购价格的讨价还价,避免了后者可能出现的帕累托改进所带来的契约的无效。同时,文章在对中间利润分成模型的局限性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农户合作组织作为分散的农户的代理人,放宽了中间利润分成模型的潜在假设,而且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理顺了农户和中介(或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对于建立有效的农产品交易机制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关键词:
定价权 中介组织 中间利润 交易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纪
产品内国际分工全球生产网络内部的分工合作机制混合了传统的公司内部指令控制机制和国际市场交易机制,每一个产品内国际分工参与者对最终产品的奉献既难以精准地测量,也缺乏收益分配协调机制。我国目前是产品内国际分工全球生产体系之中的重要环节,以我国为样本的产品内国际分工收益效应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文章利用中国机电产业省际面板数据,对产品内国际分工对我国产业收益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
关键词:
产品内国际分工 收益分配 产业收益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捷 林新孟
本文在全面均衡的框架下,融合了H-O模型和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思想,建立了分析国际分工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理论模型。模型将封闭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变动的诱因分解为三个因素:消费因素、资本因素和劳动力因素,探讨了这三个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机制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轨迹;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向后工业化过渡的内外影响因素;最后,初步检验了基于制造—服务的国际分工模式对我国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升级转型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国际分工 变动 一般均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炎亮 林源
本文以Yang and Borland(1991)的内生分工演进模型为基础,将模型由比较静态分析发展到完全动态的分析,分析了分工水平的发展路径以及专业化程度、交易成本、分工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间的影响关系,发现地区分工水平的演进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交易成本的变化、专业化程度的演进均为影响地区经济增长与分工演进的重要因素。在分工水平演进的不同阶段,分工水平、交易成本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具有不同的效果,而熟能生巧以及"干中学"所引致的专业化程度的演进则是不同地区分工水平演进的动力,同时也是影响分工水平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分工 超边际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艳秋 施长明 王向阳
[目的/意义]为提高复杂产品企业知识管理效率,使其对企业研发提供帮助,以模块化理论为基础,构建复杂产品情境下的知识管理模型。[方法/过程]通过对模块化和知识管理相关文献梳理,明晰复杂产品企业模块化知识管理过程,构建基于模块化理论的复杂产品知识管理模型。并与国产大飞机研发过程匹配,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结论]复杂产品知识管理过程由知识分解、知识匹配、知识协作、知识集成4个阶段构成。模型的构建有助于复杂产品企业明确知识管理过程、建立和完善模块化生产体系、开展高效的知识管理活动,为复杂产品研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涛 刘仕国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中国深入参与国际分工使得进口大幅提升,本文采用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以及市场多元化方法分析了进口产品的结构。2001—2006年,我国进口增长主要依靠数量扩张,进口构成主要还是来自老市场的老产品,并且中间品所占比重和增幅大于消费品和资本品的趋势还在扩大,这表明我国进口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在双边贸易框架下研究各类产品进口增长的二元边际,文章采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从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长的决定因素和发展潜力。结果显示,双边贸易成本下降和多边阻力提高均能有效促进双边进口,产品内分工也有利于中间品进口增长,而中国从多数贸易伙伴进口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可见,我国不仅要进一步扩...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二元边际 进口产品 贸易成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相文 黄娟 李婷
本文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构建了产品内分工下的投入产出模型,并利用中国21个工业行业的对外贸易和SO2污染排放数据,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对S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SO2污染排放问题与产品内分工密切相关,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有利于节能减排。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安果 伍江
本文在综述技术创新与扩散理论文献的基础上,以Spengler纵向一体化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拓展的技术圈定模型,分析了产品内分工背景下国际间技术扩散的条件,提出,如果通过模仿创新更新产业的技术基础,容易导致技术引进国长期的技术锁定,陷入重复引进的循环中。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技术圈定 重复引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娟 田野
文章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构建了关于自由贸易环境效应的联立方程模型,并利用中国11个东部沿海省市1992~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在产品内分工背景下,SO2污染排放的三个经济决定因素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其中规模效应的影响显著为正,说明了自由贸易引致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增加了SO2污染排放;而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影响显著为负,表明自由贸易带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SO2污染排放。其总体效应为正:产品内分工下中国自由贸易有利于减少SO2污染排放,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春娟 赖阳
农产品流通渠道正在由以批发市场为主的传统渠道向以现代物流体系为中枢的现代渠道过渡,流通成本是推动农产品流通渠道变迁的主要动因。文章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揭示农产品流通渠道变迁的演化机制、路径及条件,提出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与现代农产品流通渠道相结合的多元流通格局的理论命题和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德琼 刘善存
本文以合作博弈理论为基础,结合合作博弈理论中Sharply值的基本思想,以及房地产信托计划中参与者的利益分配问题,构建房地产信托产品定价模型。利用该定价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信托规模、信托业的平均回报率、无风险利率以及宏观政策对信托计划中各参与者及投资者预期收益率的影响,并给出房地产信托计划中投资者预期投资收益率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论证测算得出的投资者预期投资收益率与信托公司给出的预期收益率相差不大,表明本文所构建的模型是合理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马斌
利用进口中间产品生产出口商品是垂直专业化的典型特征。本文建立了一个纳入进口中间品的预期利润最大化模型,研究了进口中间品在不同计价形式下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计价结算货币选择的影响,并采用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的影响取决于进口中间品的计价货币形式,当且仅当进口中间品以第三方货币计价时,垂直专业化分工才会对出口贸易结算货币选择产生影响,且垂直专业化程度越高,出口贸易选择本国货币结算的可能性越低。(2)垂直专业化对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负向效应。(3)中国出口产品差异化程度、出口市场份额、在岸与离岸人民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